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臣-第4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承祖留在崇州居中策应,随林缚东渡的就周普、赵虎、葛存信、林景中以及在济州的葛长根,林缚少一个能随时商议的谋士,只能将宋佳带上。
西北风正盛,沿岸有海流往南行,但流速不大,不妨碍船队破浪往东行。鹤城以东海域有黄沙脊,不利大船通行,但在烂水洋有口子出去,也是崇州以东海域的潮汐通道。除了当世的老渔民,别人还识不得这条深水海道。
午时从鹤城出海,月至中天时看到长山岛的灯塔在远方闪烁。
这段海域浅淤,要走潮汐水路借道,航速较慢,但过了长山岛,乘风破浪,用牵星板比测北斗星,一路东行,快如走马,于十二月二十三日破晓时分,看到济州岛西海岸的轮廓。
济州军塞位于西海岸偏南段,早就建设了灯塔,方便夜里导航、泊岸,此时更是好认,那里燃起熊熊大火,将暗弱晨光的东方天际烧得暗红……
林缚在崇州接到葛长根的请援信报,也才过去半个月的时间,没想到高丽人这么快就组织起第四波侵袭,看火势规模,这一波攻势相当的凌厉。
船队熄灯静默,在只有微弱晨光的大海上前行,还有十余里时,已经能颇为清楚的观察济州塞周围的作战形势。
在济州塞的东面与南面,都有高丽军队围攻,济州塞西面的坞港已给高丽水军占领,好几艘船都给纵火烧得正旺。还不清楚是葛长根主动弃船,将有限的兵力集中到岸上固守待援,还是济州塞的水军给高丽人完全歼灭,高丽水军开始从坞港对岸上发起抢攻,济州塞内侧的岸滩开始激战……
船队里虽有经常熟悉崇州、济州航线的人,但对济州塞周围的水不熟悉。
步旅无法绕过济州塞,从别处岸滩登陆,从侧后围击济州塞的高丽人,但看到高丽水军的战船规模颇为有限,与集云级相当的战船,仅有四艘,堪堪能压制济州塞水军的兵力,大概远非料到崇州的援军会来得如此及时。
援济船队在渐次明亮的湛蓝大海上缓缓展开,分成层次分明的三个阶梯攻击阵型,以一艘津海级战船、四艘集云级战船为主,形成锥形阵,往聚集在济州塞里外的高丽水军猛扑过去;第二阵列以两艘津海战船、九艘集云级战船为主,形成两翼展开。林缚则在第三阵列居后,观望战局形势。
高丽水军他们正集中兵力,想要从坞港内侧登岸,对济州塞里的守军形成夹击,完全没有想到会有一支水军从清晨的薄霭里钻出来,袭击其后。差不多相距不到五九里,才幡然警觉。
靖海水营各式海战船,皆备大橹。远航用帆借风力,接战时,帆橹齐用,快如奔马。五九里水程,仅一炷香的时间而己,拥挤在济州塞港的高丽水军根本来不及调整阵形。给袭了个措不及防,甚至更加的混乱,在海岬形成内外港狭窄水道,好几艘船撞在一起,乱作一团。
而高丽人在外港的十数艘战船,面对靖海第二水营的第一波攻击阵列,战船体型与数量,都处于劣势。尚未接舷时,高丽人便遭受二十余架床弩的怒射,再接近,弓弩及装满火油的陶罐,交相而来。待到接舷时,高丽人在外港的十数艘战船已经溃不成军,仓惶而逃。
拥挤成内港的高丽人战船更多。
内港是海岸丘陵支伸出来的长岬环抱而成,内外港尽两百多步宽。先有高丽人先有数艘船撞作一团,封堵了港口,内港的高丽人战船更出不来。
葛存信放开外港仓惶而逃的几艘高丽人战船,封堵住内港,调集擅长近舷格战的中型战船从港口突入,彻底歼灭给困在内港的高丽人水军。
从东面、南面陆上包围济州塞的高丽人步卒约有四千余众,但对海上激战爱莫能助。看着己方水军给打得溃不成军,岸上的高丽人情知攻不下济州塞,也放弃攻击,往后收缩,往东撤兵而去……
约到午时,济州塞坞港里的战事,便以两百余高丽水军投降收了尾。
内港到处都是战船残骸,水道短时间里无法清出来。大量船舶停泊在外港,林缚从外港换小艇登上长岬,眺望济州塞内外形势。
在林缚所记忆的历史之中,元朝两度东征日本,以优势兵力都大败折戟;英国向外殖民扩张时期,最重视的一点就是利用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收入,不惜成本的在全球建造海军基地。这大概能算是正反两面的教训。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通过济州与高丽、九州、本州等地的商人贸易所得,相当一部分都截留下来建造济州塞,这时候便发挥应有的作用。不然他率大军前来,连个登陆的落脚地都没有。
没有落脚基地,对当地水又不熟悉,仓促渡海而来,即使有优势兵力,元朝东征日本之败,倒非不会提前上演。
:
第14章 东海形势()
感谢红袍守望之俗兄的给力捧场,另外,大力求红票
林缚等人从外港长岬登上济州岛,葛长根与儋罗国王李建过来见他。
葛长根右臂裹伤,倒无大碍,儋罗国王李建却是狼狈不堪。年初相见时,李建颔下留着一部美须,还有几分君王的气度,在战乱中给大火燎烧一尽,脸上还有灼伤。
此次侵济州的高丽军队,为高丽国海阳郡总督甄封亲率,五日前从济州岛北岸的仙鹿浦登岸。
甄封原先是强行要求对济州驻军,李建派其子李弓率兵卒前往仙鹿浦驻防,并与甄封交涉。甄封假意与李弓在阵前议事,用战船载兵卒,借着北岸罗岩陵的掩护,从阵后登岸,绕道夹击李弓。
儋罗国辛辛苦苦攒了一年的千余精锐,九成都在这一战丧失;李建之子李弓给甄封绞杀。仙鹿浦得胜后,甄封又率部奔袭儋罗国都西归浦城。李建不敌,率残卒,从西海岸逃来济州塞救援。
高丽海阳郡登陆济州岛的水步军有五千余人。
李建仅率不到四百残卒来投,济州塞除四百战卒外,紧急从内地迁来的丁壮中挑选健勇,葛长根能用来守济州塞的兵力也不过千余人。当时已经给高丽水军封锁了港口,葛长根被迫弃船,将兵力都撤到岸上去固守等候崇州援兵。
好在林缚率援兵过来不慢,济州塞才给围攻不到两天,除了战船悉数损失外,兵卒伤亡倒不算惨重。
“海阳郡水军仅两千余人,午前大半已给我师击溃,请大人速派水营战船,绕至西归浦,击其水军残部,可断甄封归路……”葛长根建议道。
“好,”林缚原打算率兵来济州见机行事,没想到刚过来就有俘杀高丽海阳郡督的机会,而且儋罗国已与高丽彻底决裂,也无需林缚再担忧儋罗人的立场,当下再不犹豫,吩咐葛长根,“我调一营水军给你,你多从济州塞挑选熟悉西岸水势的人,临时编入各船做向导,前往西归浦,寻歼海阳水军残部……”
葛长根立时从济州塞将熟悉儋罗岛附近地理水文的诸哨官及斥候、哨探抽出,临时编入各船,午后不顾右臂伤势未逾,便率一营战船,奔儋罗岛北岸的西归浦而去。
午后,济州塞外港清出一条水道,步军司亲卫营、马军司骑营近五千甲卒陆续登岸进驻济州塞。
年初与儋罗人定约,从西海岸,日出山的西南麓划走一小片地筑塞开港。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持续投入建造,这片四五百亩大、夹于两座丘陵之间的土地,除了居中一座周两百丈的小城外,两边丘陵各筑一座周三十余丈的坚固哨堡。
一城两堡将济州港屏蔽在内侧。
在济州港的外围,还筑了一道防御石墙。
清晨时甄封率海阳步卒攻打的就是那道防御石墙。
海陵府每产一担生丝,成本不超过二十两银子,然九州、本州的商人到济州来收购,生丝每担值四百两银子。
崇州所产生丝有限,平江府的生丝、丝绸,几乎给以陈氏为首的几家垄断着。
便是如此,在过去一年,崇州也运了三百担生丝到济州来贩卖。除去成本与运费,三百担生丝得利逾十万两银,其利之高,常人难以想象。
便是从海贸里取得利,修筑了济州城,成为儋罗岛上除儋罗人的王都西归浦外,第二座有城墙防御的要塞。
济州城的迅速崛起,儋罗人并非没有戒心,但高丽人的海阳郡督甄封对儋罗人大开杀戒,也使得儋罗国王李建除了跟淮东军司借兵将高丽人赶出儋罗岛外,还有其他什么选择?
将入夜,济州内港才全部清理完毕,让水营战船停泊进来。
此前,除葛长根所率两哨水营九百余战卒辅兵外,济州倒没有其他驻兵。
林缚三月从津海返回崇州时,海商及河间府南迁的孙、周等族人,随林缚一起南下,就有部分族人选择到济州定居。
最早一批有两百多户,之后又陆续增加了一些,济州城里如今有三百余民户,算是济州城里最早的居民。
济州民户设了里甲,里正是周广南兄弟的远族兄弟周贵堂,其年四十有二。为人粗识文墨,精明能干,早年也是出海走贩,积下不少的身家。只是运气不佳,接连翻了两艘船,逃过一命,但无余财,又欠了一屁股债,后给本族当掌柜走船,一直没有翻身的机会。
过济州时,周贵堂见济州有机遇,主动要求留在济州,林缚便任他为里正。
济州城建设时日还短,一切都求精简快速。民居也都在城外与港口之间建屋而居。主城仅两百余丈,周约五百步,放在内陆,仅是城寨建制。
居北面南的三层大砖楼,为主城里核心建筑。楼前为占地有十亩大小的校场,两侧为营房、马厩、粮仓、军械库等附属建筑,主城狭小,也仅能供骑营武卒及林缚随行扈卫近千人进驻。
林缚登岸济州港之后,便迅速调整济州的部署。
济州驻军悉数编入第二水营序列,战船虽给焚毁,但也缴获了不少高丽水军的战船。他们对济州周围的水熟悉,负责济州港外围的海域戍防,并从中挑选斥候,监视海阳军在北部的动静。
除西南侧哨堡及防御石营从亲卫营抽调一营甲卒戍守外,亲卫营余部三千卒,沿岬岸与主城之间的空地扎营;东侧稍外围一些的哨堡拨给儋罗国王李建使用。
儋罗岛丁口加起来也就三万余人,但李建好歹是一国君主。海阳督郡甄封退回西归浦,李建能恢复对儋罗岛大部分区域的管辖。
济州岛位于高丽与九州大岛的海峡东口子上,四周的海流,形成西侧往北、南侧往东、北侧往西的相逆流向。葛长根率水营去奔袭西归浦,进入济州岛与海阳郡之间的海峡是逆流而行,速度快不了,若有情况,也是陆上斥候先传回情报来。
林缚进了济州主城,先将里正周贵堂召来,详细询问济州及高丽、九州、本州一带的情势。
高丽半岛自两百年前给三韩左部的徐氏王朝统一后,一度将疆界推到清川江。最强盛时,南面扶桑王朝正搞南北朝对峙,没有威胁,高丽人曾将东胡人打得满地找牙。在清川江以北筑德川、长青、安朔等城,在清川江一线设军司,屯兵一度高达十五万。
元氏夺得中原政权,定都燕京后,视两辽为藩屏,与进窥辽东的高丽人进了两次大规模的战役。就战役来说,互有胜败,但高丽的国力却给这两次战役打残,退回清川江,俯首称臣。
近三十年来,东胡人崛起,获得辽东之后,为解决后翼之威胁,也为报当年的仇怨,在陈塘驿之战后,迅速集结兵力,从辽东南侵高丽。
东胡人越过清川江,攻陷高丽西京平壤。
高丽便向东胡人俯首称臣,除朝贡纳质外,还将清川江以北的城池悉数割给东胡,将清川江及大同江之间的驻兵悉数裁撤,迁回南部……
高丽国制与大越相仿,有二京,西京平壤给攻陷后,就剩国京汉阳府,位于高丽半岛的中部,置九郡一百二十一县。海阳郡为高丽九郡之一,位于高丽半岛的西南端,儋罗与之隔海相望。
儋罗国虽小,但与高丽历来同属大越朝的属国,高丽想吞并儋罗,但苦无机会。
越朝失辽东地之后,对高丽人就失去实质性的牵制,高丽人对儋罗就起了贪心。高丽曾派使臣到燕京请旨,要求代领儋罗。当时大越朝需要高丽来牵制辽东的东胡人,而儋罗国又太不起眼,便许了高丽的要求,使儋罗成高丽的属国。
给东胡人击败、改向东胡人俯首称臣之后,这两三年间,高丽还想找回来平衡,就只有将儋罗彻底吞并过来了。
大越朝的淮东军司在济州筑塞建港,不过给高丽人一个借口罢了。
儋罗岛东面的九州,虽说面积要比儋罗大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