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在1978-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H说摹�

    张兴明没管这些,和李淳就这么说着闲话往前逛着,这一刻身心无比的轻松。

    这边是护城河,中海北海的中间,水气夹在空气中形成凉风扑面而来,带来春天的气息,那就是冷,常言道春捂秋冻,春天的冷是直入骨髓的,随着天色渐暗,风变得冷冽起来,把刚刚还非常写意的张兴明和李淳赶进了车里。

    车顺着北池子街从皇城根转出来,正好是已经修缮一新的贝子府这边,张兴明用新建一栋大厦的代价换过来的贝子府年前就开始了维修,因为一直有人居住使用,宅子损坏程度不高,维修也就是进行一下现代化改造,拆除一些这些年单位乱加乱盖的东西,恢复宅子的原貌,这会儿已经基本完工,只剩下内部的一些精漆描花还没弄好,不过也快了。

    而隔了一条窄街的王府老宅这会儿刚清理出来,这边维修的工程就大了,主宅不少都得重建,天冷没法施工,只能能天气暖起来,估计弄完得最少也得年底,今年翻修这块任务比较重,和坤老宅那边月底就能交接,也得修整一遍,这边更大,虽然建筑完好,但太大了,又被单位用了些年,连拆带改的估计得弄到87年去了,这还是算快的。

    答应给出版社盖楼的地块已经推平,正好把贝子府露了出来,看着车外已经换了新颜的宅子,张兴明对李淳说:“李哥,你说咱们是住这边还是住和坤那边啊?”

    李淳抓了抓头,看向开车的张立国,说:“老张你觉得哪边好?”

    张立国扭头看了看说:“都好。让我住哪我都得美死,这宅子弄完真漂亮,大气啊。”

    张兴明和李淳同时给了他个大白眼。

    张兴明说:“我想弄个会所,就用这老宅子,你们说能行不?”

    张立国问:“会所是啥呀?”

    张兴明说:“就是聚会玩的地方,吃饭睡觉洗澡打牌看小曲找乐子,休闲娱乐的地方,但是和那些大众的地方又不同,我准备实行会员制,不是会员的不接待。”

    李淳想了想,说:“如果是这样的话,用这宅子能行,大宅子以后越来越少,去年就拆了不少了,都是单位用的,都想推了建大楼,估计再过几年就没几个了,这可是王官贵族的地盘,听上去档次就不一样,就是不知道地方够不够用,要不拿和坤那边弄?那边可是够大了。”

    张兴明揉了揉脸,看着窗外说:“有点纠结,其实我还挺想住那边的,算了,听你们的,把那边直接改造一下建会所,到时候留个院子出来住就行了,这边还是稍微小了点,我打算把会员总数定在一千五,加上他们的亲属,这边肯定不够用。就这么定了,李哥你明天问问这边还得多长时间能弄好,咱们就直接搬过来住吧,得在京城呆大半年呢。对了,会所就叫皇城俱乐部,顺便问问需要办什么手续。”

    李淳点头答应了一声,车子一路急驶,返回了驻京办。

    第二天一早,李淳就带着人去办宅子的事去了,张兴明赖了会儿床,也睡不着,起来到客厅里坐着发呆。

第531章 红旗沟基地()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张兴明住进老宅的想法被李淳带回来的消息打得粉碎。

    整体建筑的改造修复已经结束,包括建筑的外观修复也差不多了,但是,内部的木件打磨上漆还至少需要三个月时间,这才是老宅子难度最高要求精度也最高的手艺活,全靠老匠人一笔一笔画出来。

    然后因为原来单位办公使用了一些年头,里面的一些家具已经找不到了,只能重新配置,或是找老匠人打造,或者买,但这也需要时间,反而整个宅子的现代化电气设备最简单。

    这会儿还用不着装空调,市场上也没有,全靠进口,而且老式的窗机张兴明也看不上,干脆就先不急,但张兴明还是要求进行了预留改造,省得以后费事。

    和坤宅子那边搬迁工作已经差不多了,行政单位其实真要做啥速度还是很快的,事实上就连迁走的人家的住房问题这些单位都自行解决了,也没真要等到张兴明这边答应的楼房建好,这也是必然的,新楼建好了不一定是谁住进去呢。

    这会儿组织的施工队已经进入王府,在对这些年杂院住户的一些私改进行拆除,这也不是小工程,里面的人家太多了,折腾的东西也就非常多,有些甚至已经对原建筑进行了很严重的破坏。

    没像上一世那样还留了央音的一些录音室在这边,张兴明要求对方全部迁走了,果然和上一世一样,央音整个搬进了醇亲王府。

    估计到五月底,整个和坤府包括后花园就全部归张兴明了,但是等修复改造完真正拿到手里估计最快也得88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张兴明只好仰天嗟叹,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给二哥他们买的宅子是和贝子府先后开始施工的,反正他们也不急,张兴明也就没问。

    这些是私事,公事上,cbd项目开了几次会议,对一些细节上的事情进行了安排,项目设计小组也在港岛申记的努力下成立。从世界各地召集的十几个知名建筑设计师已经陆续来到京城报道,可以说这个项目聚集了这个时代世界建筑界的大部分力量。

    张兴明与特钢厂这边的合作也已经在部里的干涉下协商完毕,各厂正在组织资源。

    石井山基地的建设正在进行中,大工程兵的建设力量相当强大,张兴明去看的时候,山腹已经差不多掏空了,正在进行加固,外面的新围墙已经建好,正在进行内部的地块分割。

    三十七号院这边最简单,收拾一下稍做修补就可以了,安保公司的京城总部暂时就放在这里办公。

    各部都在正常进行,张兴明去平办报了个道,又拿了一个小红本本,给老人家上交了一份关于基金会的建设开展报告,以及针对教育系统、政府行政方面的一些建议,也就没了什么事。

    4月21日,一群人回到辽东。

    杯溪开发区这边,红旗沟基地的改造工作弄好了,可以开始下一步,安装设备了。

    设备还老老实实的呆在张兴明的空间里,他必须要回来一趟。

    几个人从京城开车回辽东,中间去大联转了一下,这边一直是老郭在搞,张兴明还从来没过来看过,而且这次毕书记相邀,张兴明怎么也得过来一下,这个面子必须得给。

    到了大联,自然受到毕书记方面的热情接待,开了两次小会,认识了一些人,再一次确认了大联cbd的建造意向。

    应付完政府这边,张兴明又到物流基地这边看了一下,顺便抽空把从日本偷渡过来的东西掉了个包,这才重新上路,开向奉天。至于掉包的设备自然这边有人安排装车送往红旗沟基地。

    车到奉天已经是晚上了,这会儿没有高速,路程不是一般的远。

    几个人在自家酒店安顿下来,吃了点饭就休息了,一整天,无论是开车还是坐车,都很疲惫了。

    第二天一早,锻炼完毕吃过早餐,一行人下楼来到总部楼这边。

    从去年年会宣布公司集团化,到上次会议,到确认集团化方案到现在已经几个月过去了,这会儿改造工作已经开始,各部门已经着手进行调整,集团这边相应部门也组建的七七八八了,港岛那边招聘的高管正在陆陆续续到岗,从国内其他地方的挖角工作也已经开始,只不过这个见效相对要慢些,必定这个时代人才都在政府和企业里,铁饭碗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现在你去和人家说来私企工作,这个思想过程肯定就会漫长的多,不像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国企的疲像毕露,搞火箭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不用挖,头脑活的自己就纷纷跳海。

    好在张兴明这边顶着的是中外合资企业,这会儿在国内逼格是相当高的,也不愁挖不动人。

    进了大楼,直接坐电梯到顶层办公室。

    集团化对下面的影响不大,大家按步就班就好,影响大的是上层,越往上影响越大。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想走的远,有些事情就必须去做。只是越往上人才就越难弄,只能慢慢来,这方面张兴明也是无能为力。

    本来和柳教父约好的在京城见面因为柳教父没能按期回来被迫取消,只好等张兴明这边处理好了再去京城再约,张兴明上一世一辈子平民,对经济人物这块了解的不多,但是因为对柳教父本人的强大信心,让他非常重视柳教父这边的意见,只要他推荐的人员过来,张兴明是举双手欢迎的。

    和秘书室的人员见了个面,大家相互认识了一下,和在家的高管们见了见,处理了一些文件,张兴明和李淳一伙又驱车赶往杯溪。

    开发区红旗沟基地,这会儿已经是大变样,因为天气原因,基地外面的建设才刚刚开始,不过里面的改造已经全部完工了,整个防空洞里,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处地下堡垒。

    外面虽然建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基本已经能看出规划了,面积比原来整整大了将近十倍,差不多把红旗沟河这边占完了,反正这边也没什么居民,倒也没啥影响。

    整个基地建成后将由内到外分为保秘区,库房,生活区,装备区,军营,训练区,外库房七大部分,将驻扎一个满编机械化团。

第532章 时光啊() 
    基地虽然在建,但并不影响研究所这边,在原营房最里面,已经划出了一小块生活区,这里已经入住了十几位国内机械材料计算机等方面的高端人士,由几名院士带队,正在对防空洞里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布置,等着传说中的德国工业母机到达。

    这些人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绝不是私人花钱能请得到的。

    这些人虽然全部已经年过花甲,但精神旺盛的不比年轻人差,基地里到处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其实他们也不知道突然被调到这边干什么,一道命令下来,保密协议一签就被送到了这个山沟里,每天和一群当兵的生活在一起,看着这个简陋的基地一天一天变化,但是他们知道,事情小不了,所以每个人心里都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激动,莫名的激动。

    张兴明代表老爷子请这些老院士吃了一顿饭,从生活上关心了一下。这边是最高等级的保秘基地,省里除了军区和老爷子就没有人知道了,全高官那边也得等上了一把手才有权了解一点。所以也只能由张兴明代表上面来探望。

    安排好了这边,又顺便到几个工地上转了一圈,看了看各个厂的建设进度。这边几个厂长全是港岛过来的,已经上岗,和几个国企过来的副厂长一起陪着张兴明到处看了看,其实也没啥看的,就是大家熟悉一下,说一下进度安排,机械设备这些也不用张兴明操心,这些人都已经安排好了。

    从开发区出来,张兴明看看时间还早,又跑去拜望了李大局长和丛书记,这才回到家里,已经是夜灯初上了。

    抱着小小进了屋,老爸老妈都在,正陪着毛叔毛婶说话,那婶坐在一边织毛衣,连一向不太出来的孙娘都戴着花镜在缝着什么,张兴明走过去仔细看了看,是给小孩准备的小衣服,看上去相当可爱,小就是正义啊。

    “怎么这时候回来了?这是刚到啊?”老妈手里帮着孙娘挑着布料,抬头问张兴明。

    张兴明放下小小,去给它们擦爪爪,说:“没有,上午就到了,去开发区那边转了一圈,又到丛书记那坐了一会儿,你们这是嘎哈呢?”

    毛叔说:“二明看着自己上电视啥样没?”

    张兴明愣了一下,说:“我上电视啦?没注意啊。”

    老妈说:“就那么一晃,几秒钟,还是你毛叔眼睛尖,一下就看着了,你还上台发言了啊?”

    张兴明放开小狗,站起来走到沙发这边挨着毛叔坐下,说:“交了份议案,结果被拎上去了,也没啥,你们这是嘎哈呀?这晚上不吃饭了啊?天都快黑了。”

    老爸看了看门外说:“可不咋的,这家伙光说话了,天都黑了。”

    毛婶说:“那不是有人做嘛,这会儿估计都差不多要好了。”她指了指厨房,家里阿姨在厨房里忙活着,这会儿老爸老妈也渐渐适应阿姨做饭洗衣收拾屋了,也就是已经适应了有钱人的生活,只要不是有客人或者啥节日,老爸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成天扑在厨房里了。

    老妈拿起水果蓝递给张兴明说:“给小李他们吃,你这进了家门也不管客人,怎么弄的呢你说。”

    张兴明接过果蓝回头看了看坐到一边的李淳几个,把果蓝递过去说:“来,吃水果吧。”几个人笑着把果蓝接了过去,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哪里会计较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