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在1978-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妈笑着说:“你们就都宠着他吧,等哪天给你们捅个大蒌子出来。”拉着那红飞在沙发上坐下来,张兴明屁颠的跑去沏茶。

    丛书记笑着问老妈:“这个是?”

    老妈不露神色的扫了一眼张兴明,说:“我听着怎么还说到俺家老张了,啥事?”

    丛书记秒懂,打量了一下那红飞,说:“老书记要上去了,我这也往上挪了挪,杯钢张书记过来接我班,我就问问二有你家老张是不是也动动,上面有这个考虑。”

    张兴明端着两杯茶过来放到老妈和那红飞面前,说:“其实我觉得我爸现在挺好,真要是让我爸操心劳力的我还真舍不得,再说,怕影响也不好,到时候麻烦。”

    丛书记说:“挂个副经理吧,老张弄工会这块有点大材小用了,挂个副经理管点实事,也是为组织分忧嘛。”

    这个话题就跳过去了,丛书记都这么说了,再说啥都不太好。

    又说了几句闲话,丛书记就告辞走了,他一天是真忙。

    老妈喝了一口茶说:“得,这回你爸这更不用着家了,以前还能回来做个饭,现在吃饭都找不着人了。”

    张兴明说:“他愿意干就干吧,还能干几年?小飞,你家买卖现在怎么样?弄啥呢?我一直也没问。”

    那红飞说:“当初还说你咋安排咋安排的,结果一跑好几年影都抓不着,要是真等你安排俺家都喝西北风了。”

    老妈笑着说:“老大班不上了,过来张罗呢,小飞她妈就帮着搭把手,你那叔在自行车那边上班呢,不让去也不听。你大胜哥安排他给管后勤,反正自己人信得着,也挺好。”

    张兴明问:“卖啥呀?”

    老妈说:“你兰姐那服装厂的东西,给了个辽东总代理,一天就是进货出货,又开了两个专卖店零卖,小飞大姐脑袋够用,现在张罗的可火了。”

    张兴明瞅着那红飞身上的衣服问:“这身就是呗?看着还行。大姐处对像没?”

    那红飞小脸又粉了,点头说:“处了,选矿厂的,分来的大学生,有点窝囊,我一说我姐就骂我。”

    张兴明说:“人好就行呗,别的可以慢慢改,生活习惯这玩艺儿好改,人要不行就完了。”

    那红飞说:“人还行,长的凑和,挺会说话的,性格也挺好,一天把我爸我妈哄的都快忘了谁是亲生的了。”

    老妈说:“你小平姐也处对像了,都张罗结婚了,这一晃啊,都长大喽。你看小飞这大个,还能想起来她小时候长啥样不?”

    张兴明说:“梳两羊角瓣,总牛哄哄的样,惹着点就撅嘴,话少主意多。”

    老妈搂着那红飞哈哈笑起来,说:“别说,形容的还挺形像的。现在好了,多爱笑啊,小时候总绷个小脸,像个小大人似的。哎呀,在过两年,等你们这些都结婚啦,我就和你爸领着你姥你姥爷出去旅游去。”

第545章 再回张家堡() 
    山舒黛色,云卷斜风。

    漫山遍野的野草已经开始发黄萎俯,秋风一过,金黄色的树叶就随着西风起舞,轻轻的铺满了山间。

    松树变得深沉了,矮矮的丛灌叶子早就没了,刺猥一样向四周伸展着它密密麻麻的枝条。

    山垄上成片成片的栎树夹杂着桑树柞树掺合着苦楝,枝梢笼在一起发着淡淡的紫色,远远看去像一片雾一样葱笼。由其是早晨起来晨雾初起的时候,在阳光下映照出一片一片极其美丽的景色。

    山间寂静,间或间有一只什么鸟儿扑棱棱飞过,留一下一声脆啼。

    苍鹰高高的在空中盘旋着,像一只风筝,随着风划着舒缓的圆。

    空气中涌动着一股清香,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是让人精神一爽,又悄悄的去了。

    在山间林边,一片一片的高梁玉米已经枯败,枝叶交缠着站在田里等着最后的收割,其他的大部分田已经收完了,露出黑黑的土地,把一片沃野分割的支离破碎的。

    张兴明和请假回来看妈妈的张兴兵,两个人陪着姥姥姥爷站在国道边上看着这一切。

    房子已经没了,整个房基包括院子都成了菜地,只有几块地基石露在那里,国道边原来叉路的地方那棵老核桃树还在,高高的耸立着,有没有主人对它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核桃树下去一点的坡地上,是一棵枝干虬结的山楂树,不是山里红,是真正的山楂,山楂树下一块巨大的青石卧在那里,那是张兴明和哥哥小时候夏天的温床。

    整个后园子都没了影,没了和其它菜田的界限,地边原来的一片李子树已经不在了,怕是成为了谁家灶下的一蓬烟火,苹果梨树到是还在,也被砍掉了几根枝桠,顽强的站在地边。

    原来院子那头的路这会儿已经长满了荒草,路边上几棵高大的杨树还是那么挺拔,像利剑一样刺向天空。原来的几户人家都已经迁到堡子里面去了,但那几家的房子还在,房上黑漆漆的茅草在秋风里抖动着。

    钟老四家院子与这边土路相连的小桥已经垮掉,只留着一根歪扭的桥桩立在河边,张兴明想起来哥哥拿着小棍敲打它的场景:“长红,钟长红,出来。我有弟弟啦,我们一起削你信不?”

    “咱们去采洋辣子吧?我知道哪有,不过采了要分我一半。”

    “我只有十来个,给你七个,不信你翻。”

    ……

    四个人站在国道边上静静的看着,李淳汪红华张启生站在边上。

    站了许久,姥爷轻轻叹了口气,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成年,娶妻养子,生活了近七十年,就在眼下这一片不足三亩的土地上。

    现在,这里只是一片别人家的菜田。

    姥姥突然说:“菜窖还在不在?里面还有萝卜呢,有五十多斤。”然后叹了口气,不再出声。呆了一会儿,她扭头对张兴明说:“还到不到河沟里洗澡了?这会儿水没有夏天那么凉了吧?”

    姥爷抬手指着水井的方向说:“那,那一片树是我和我哥栽的,都成林子了,我哥的坟就在那林子里,现在都长满草了吧?我编筐还是我哥教的,那会儿我懒,不想干活,他就用这个陪我玩。”

    张兴明说:“姥爷,现在那边太荒了,人过不去,等我回去叫人过来把大姥爷的坟修一下,把那边清一清,咱们明年再来。”

    姥爷混浊的眼睛眨动着,说:“我不是要去看,知道过不去。我是告诉你,将来我死了,把我埋在你大姥爷边上。我这辈子就这么一个哥哥,媳妇都没娶把我拉扯大,我得去陪他。”

    张兴明问:“我大姥爷一辈子没结婚吗?”

    姥姥说:“我过来那会儿,相的是老大,结果我过门的时候就嫁给了老二,谁知道他们哥们怎么想的。那会儿你妈和你舅要饿死了,我就想着,管什么老大老二,能吃口饭就行了。”

    姥爷笑了,无声的笑,说:“家里就那点米,就能讨一个媳妇儿,我哥说他年纪大了,用不着。他比我大十六岁呢,他说怕他死了咱们日子没法过了。”

    姥姥对张兴明说:“你妈应该还能记着,你大姥爷疼孩子啊,比亲生的还亲,天天哄着扛着,你妈要是一哭把他急的像什么了似的。好好个人,说不行了就走了,话都没留。”

    张兴明问:“我大姥爷怎么死的?”

    姥姥说:“阑什么炎?我记不住名,请赤脚大夫来家里治,说必须得割,把肚子掏个洞。然后就发烧,躺了几天就走了。好好的人肚子能掏洞啊?”

    姥爷说:“那叫手术,不手术就得疼死,命不好吧,就赶上发烧了。”

    张兴明问:“在哪做的手术?”

    姥爷指着下面的房基说:“就在屋里,躺炕边上,缝肚子还是用的家里的针线呢。我也不敢看,就站在窗外面听着,我哥有扛棒,疼也不叫,一点声也没有。”

    小兵在一边说:“我操,不打麻药不消毒还没有无菌室,这能不发烧吗?”

    李淳叹了口气说:“那个时代啊,你们没经历过,有病了能找着人看就不错了,还奢望什么麻药消毒的,活下来是命,死了也是命,全看老天爷一双眼睛。”

    姥爷走过去摸了摸老核桃树,使劝仰着头往上看,说:“这么高了,扛回来栽的时候,才到我腰这,从金沟里面扛出来的,我哥说这个好,能结果。真能结,你和你哥小时候可是没少吃。”

    张兴明点了点头,想起来小时候和哥哥拿着小锤子蹲在窗台下面,在宅基石上砸核桃的情景,笑了一下,耳朵里仿佛听见了抢核桃瓤的那只鸡的叫声。从小就不受鸡待见哪,他在心里说了一句。

    姥爷扶着老核桃树,左右看了一圈,拍了拍核桃树,轻轻说:“走吧,进堡吧。兵孩儿还要看他妈呢,咱这也没啥能看的了。走吧。”

    张兴明问:“姥爷,在这照张像不?”

    姥爷摇了摇头,说:“不用照,全在心里啦。”

    两个老人相扶着走向汽车,姥姥花白的头发被风吹得飘散开了,在风里抖动着。

    张兴明突然发现,姥姥和姥爷的背,这会儿驼的这么明显。

    风里,听见姥姥轻轻的说:“那会儿,不卖就好了。”

第546章 消失的二大爷() 
    上了车,稍坐了一下,张兴明拿了热水出来给姥姥姥爷喝了几口,等姥姥和姥爷的情绪稍缓和了些,车子才起动,向堡子里开过去。

    老房子是舅舅给卖的,甚至是卖完了过来要姥姥姥爷搬家才说的。那会儿舅舅盖了新房子,欠了点债。舅舅可能从来没想过,这儿,实际上只是他们娘仨个寄住活命的地方,这个地方是属于这个没有一点儿血缘关系的,后来被舅妈赶出家门的老头子的,甚至都不能称为后爸。舅舅没改姓。

    车顺着山路转了两个弯,过了小石桥,拐过桥头的弯,往堡子里走。

    张兴明看着石桥,突然很想下车到桥下去看一看找一找,看满仓哥那个渔网还在不在。

    他扭头问小兵:“你小时候在这抓过危撩唬俊�

    小兵笑了,说:“咋可能没抓过嘛,堡子里从过去到现在,孩子也就在这一片折腾了,不过这两年不行了,水越来越浅,东西少了。”

    姥爷笑着插话:“你们?我小的时候都是在这里扑腾大的,那会儿还没有这桥呢,水没脖子深。”

    张兴明说:“我小时候来这儿水只有大腿深了。”

    小兵说:“你现在下去看看,能有小腿深就不错了,要干了,也不知道这水都哪去了。”

    李淳开着车笑,说:“你们爷仨说的是一个岁数吗?这深度是按几岁算哪?”

    小兵说:“你们城里人不懂,像这这么说,都是说的五六岁六七岁前,大了就不算了。”

    姥爷看着窗外说:“大了就得干活啦,哪有空晌来玩水,非得让家里打死。我从十三岁就没来过这边了,去公所,后来叫公社,路过的时候不算。”

    李淳有点不信,问:“就这么远一点就没来过啦?”

    姥爷说:“是啊,就这么远一点点,要干活啊,一年到头干不完的活,不干就没饭吃,还哪有劲来玩,也没那个时间。冬天到是有时间了,冻了。”

    小兵说:“我二哥估计都有年头没上这片来过了,他天天在堡里呢。有些人半辈子都没出过堡。”

    李淳摇了摇头:“农村不容易啊,真不容易。”

    张兴明说:“山里夏天特别短,热天也就是六七八三个月,也就是这三个月能下水。到八月底水就凉了。”

    小兵说:“哎?你还挺懂的呢,确实,实际上能全天下水的时候也就是一个来月。”

    车往前走,眼看前面就是庆革大爷家了,张兴明说:“想起上次我妈过来那会儿,也是这么进来,一家一家停车,最后到的你家。今天还得再来一遍。李哥。”

    李淳点头说:“知道,这几家我都记住了。”车停在庆革大爷家门口,张兴明对小兵说:“走吧,咱俩去送。”

    小兵点点头,两个人下车,到后面车上把准备好的东西拿下来拎着进了庆革大爷家院门。

    结果就满仓媳妇儿一个人在家,全家去县里了,放下东西两个人出来,小兵说:“满仓子真是怪,全家去县城把媳妇儿一个人扔家,孩子都带去了差媳妇儿一张票啊?”

    张兴明说:“你看不出来她怀孕啦?这能挤着坐车吗?”

    小兵笑了,说:“没往那上想,我还寻思这家伙怎么胖这样了。”

    下一站六叔,也就是四叔那房子,拿了油米面进去,屋里没人,两个人把东西放炕上就出来了,张兴明在面袋下面又给压了三百块钱,不是不想给多,是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