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安氏影业-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戚芸芸也果然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说道:“安总,我我谈恋爱了,以结婚为目的的那种。”似乎是说出了口反倒松了口气,望过来的眼神却是有些愧疚。
这回则是轮到安若怔愣了,这是好事啊。
“芸芸,恭喜你。”
“公司不反对么?”有些懵,戚芸芸其实已经做好了被责备的准备,而且如果公司坚持的话她会保持地下恋,甚至隐婚,哪怕有可能会得不到另一半的认同,甚至失去那个人。
“我为什么要反对?”
戚芸芸上次情伤之后,对于那些公子哥们的追求都只是应酬婉拒,不再轻易动情,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安氏被称为戚九组,说她最多的时候连接了九档电视剧,当然这也是夸张,其中有些只是客串一场的角色,但确实是一部戏没拍完就已经又有新剧组要开机了。
安氏给的艺员的合约并不算苛刻,但是戚芸芸的人气以及勤奋也确实可以称为公司的摇钱树了。而她如果曝光恋情甚至结婚的话,对人气肯定会有影响,也会令公司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不过,那又怎样?
安若正色道:“我不会限制公司艺员正常的交往、结婚,我希望大家都能有很好的归宿,当然我同样希望婚后你们仍然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可以继续在银幕上发光发热。”
“我相信你的眼光,希望你能幸福,如果想好了要结婚的话,安氏会是你的娘家。”安若笑着上前抱了抱戚芸芸。
“好了,作为安氏的一姐,你这样子要是被人看到”
“太感动了嘛。”戚芸芸笑着擦了擦眼泪,“那我不打扰你工作了,还有,谢谢你,安总。”谢谢你,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却是撑起了安氏,庇护着他们每一个人,戚芸芸的心在这一刻安稳了起来,怀揣着万千的感激走了出去。
而安若想着戚芸芸方才幸福的笑容自己也笑得欣慰,手指不自觉的敲着面前的办公桌,心底对于“责任”二字又有了些不一样的感触,原来承担责任的同时也会让她拥有幸福感?
呵,这感觉真不赖。
随即安若便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会儿人事部的于总监也到了,听了yoyo的通报,便将人请了进来。
“安总,这是适合y国品牌经理一职的两个人选。”于总监恭敬的汇报道,然后将手中的文件夹递到安若的办公桌上。
安若暗自点了点头,她的人事部总监效率果真不错。
“凯文,y国人,曾是y国ts报社主编,后在bss电视台工作了十二年,作为最顶尖节目的创意人、主持人,对bss电视台的作用和贡献不只是在屏幕上露个脸、出个声这么简单,对整个电视行业都有着深刻的认识。由于理念问题,刚刚离开bss电视台,目前处于待业状态。”
“刘诗雯,三十岁,m籍华人,毕业于常青藤名校h大,并荣获当年荣誉校友,毕业后受到著名制片人肯特先生的赏识,并因此获得了在bbc电视台工作的机会,现任职生活资讯台主管,去年被y国creation杂志月刊评价为年轻、有魄力和工作激情的女性。目前她正在接洽其他电视台,处于跳槽期。”
“很好。”安若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望向对方问道:“那于总监比较倾向于哪位呢?”
于总监稍顿了下便道:“在工作经验上来讲自然是凯文先生更占优势,但是我觉得刘小姐更值得公司争取,一是她本身就更想于更加有挑战的工作,二来就如同她履历上所写的,这位华人女孩十分善于公关。”
泊星石书院
86 第86章()
刘诗雯在y国学习、工作了整整十二年; 她现居的l市,工业发达; 经济繁荣; 深具国际大都会的活力与魅力。
夜晚; 林立的数千栋摩天大楼通夜而亮,繁华宛若最璀璨炫目的星河。白日; 这里汇聚着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传媒、工业中心; 每天都创造着难以估计的价值。
l市,被喻为“世界上最好的地方”,这里是许多人所向往的; 刘诗雯认可这里经济发达; 生活便利; 可是; 她终是对这个国家,这个城市没有生出更多的归属感。
最简单的例子,这里最杰出米其林餐厅的牛排大餐,在她的心里实打实的不及家乡味的糖醋小排; 更逞论这么多年来她的胃仍是接受不了白面包的餐餐习礼,多吃两餐就会反胃酸。
所以即便过了十二年; 刘诗雯偶尔还是会想起她十八岁的那个夏天。记忆里要比往年都要热上一些; 而且就是在最热的那天,她拿到了y国常青藤名校h大的录取通知书; 回到家的时候; t恤都湿透了。
那时她是有些懵的吧; 不管是参加托福考试还是报考国外的大学,其实都是父母的安排,她只知道努力再努力,不停的学习、复习。
或许是因为太过专注,所以并没有想过考上之后的事儿。考上了国外的名校,会怎样呢?
那个夏天,根本没等她缓过神儿来,身边的人就都已经沸腾了起来。试想一下,八十年代出国留学绝对是非常令人艳羡的事儿,在亲戚邻居、老师同学中可以说是十分轰动,根本不亚于什么偶像明星,对她的那热情劲儿比当时的天气都要火热。
当时刘诗雯成了很多人羡慕夸赞的对象,也成了很多人口中的榜样骄傲。
她不知道国外是什么样子,只知道那是周围人口中深深向往的,像天堂一样的地方,而她也因此成了整个家族最大的骄傲。
坦白的讲,那让她的虚荣心得到了空前的满足,对于未来在y国的生活更是充满了期待。
可是,等她真的到了y国后,来之前的那些踌躇满志、意志满满全都顾不得了,唯一的想法只有一个,这里的物价怎么可以这样高?!
当时的震惊茫然,即便是过了十二年,刘诗雯仍然记得清清楚楚,因为实在是太过震撼,让她的整个人都震惊在两个国家如此巨大的经济落差。
八十年代初,国内人年平均收入476元,刘诗雯的家境可以说是不错的,去y国的第一年家里给她带了5000元生活费,这里面包括亲戚给的礼金和家里的积蓄,按照当时的国情来算这是一个人工作十年才能赚到的。
可是,y国的年人均收入是多少呢?
按照汇率核算,是62272元!
国外遍地是黄金,这话虽然有些极端,但确实有他的道理。
按照家里人的期望,给刘诗雯带了那么多钱过去,就是希望她可以安心读书,可是5000块,这笔国内的巨款,在y国即便再节俭也生活不了太长时间。
于是,很快刘诗雯就像很多留学生一样开始打工,因为语言过关,服务生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并不困难,难的是要同时兼顾学业,想不影响成绩,很难!
刘诗雯打工一个月后的第一次考试就滑落到了b,这对于从小成绩优秀到大的她来说是个不小的刺激,再想到家人对自己的殷殷期望,打那后打工外的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做学习相关的事儿,睡觉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刘诗雯就是靠着这样一股子韧劲儿,自此成绩在年级里都一直名列前茅,不仅得到几位教授的赞赏,在那届学生里都很有名气。
而她从不会跟家里讲半工半读的艰辛,只会将自己的优异成绩分享给家人。也是很久之后父母才了解到那时候两地物价的巨大差距,心疼良久,可是那时即便知道也大抵无力改变。
刘诗雯也是在那段时间里迅速的成长起来,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从一个凡是都有父母依靠的女孩子,成为了一名everything i bsp;do的人。
只是,刘诗雯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她会在y国一待就是十二年,大学毕业,进入bbc电视台,拿到绿卡,买房买车,成为bbc的主管。
到了今时今日,不仅仅是父母、亲友心中、口中最大的骄傲,在他们眼中,刘诗雯拥有着最完美、令人心生向往的生活,在y国有着体面的工作,丰厚的薪资,稳定的社会地位。
可是,刘诗雯自己清楚,她现在的生活并不完美,甚至很多时候她都感到寂寞,而且萌生过很多次想要回国的念头,只是终归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回去。
她大学实习就得到了不错的机会,成了著名制片人肯特先生的助理,毕业后更是被其推荐,成功进入了bbc电视台。
那可是bbc啊!就连国内的父母都听说过,它是y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由英国政府财政资助的公营媒体,获得皇家特许状,又由几个大财团共同出资,其雄厚的资金、背景可见一斑。
能够得到这样的工作机会,刘诗雯还怎么舍得回国,就算是她想回去,对她寄予厚望的父母也是不会答应的。
她在bbc工作了整整八个年头,休假的日子却是屈指可数的,可以说付出了比旁人多几倍十几倍的努力。即便期间有过回国的念头,也都因为还没有做出个成就,将想法儿按耐下去。
能力、人脉、资历,刘诗雯一年年的累积下来,各方面都可以说是出类拔萃。在进入bbc的第六个念头,刘诗雯终于成为了主管之一。
电视台共有16个不同部门,各负其责,负责日常营运工作。这个职位曾是刘诗雯努力的目标。
可是,在这个位子上两年的世界,也让她渐渐看清,在人家的地盘上,任何行业的话语权终归还是在白人手里,而且很明确的一点,即便再努力,工作能力再出众,在bbc她永远不可能进入中心圈子,仅仅因为她不是白人。
刘诗雯在工作中却渐渐感受不到成就感,每日的事情都在预期的轨迹之中,她失去了往日的激情。人要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在努力中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可是,现在的bbc已经给予不了她这些,那样她留在这里还有意义么?
改变是极需要勇气的,而刘诗雯这位十八岁就独自留学y国的女孩却是从来不缺少勇气的。
于是,就有了这通具有巨大意义的通话,搁在电话的两端,安若与刘诗雯远隔着重洋,可是,两人聊到一些想法、理念,却是十分的投契。
她们从全球媒体发展,聊到数字传输意义,又从港城的传媒现状,延展到国内的一系列改革与发展,一句话,华国大有作为!
想要为自己的祖国发展尽一份力,不是在于身在何方,而是在于能不能起到做大的作用。
那么,传媒的意义为何?如何能过将国内的发展与变化展现于人前,港城或许只是小小的一个窗口,但将来定会有更大更广阔的视角,让全世界看到!
泊星石书院
87 第87章()
远隔数千公里的y国与港城; 刘诗雯与安若的这通电话要追溯到一周前,有位自称港城安氏电视台的于先生通过大学校友联络上她。
安氏?
这家电视台对刘诗雯来说是陌生的,面对对抛出的橄榄枝; 可以说根本没有让她放在心上; 直接就礼貌性的拒绝了。
不谦虚的讲; 以她的资历能力; 一旦离开了bbbsp;马上就能得到不错的工作机会; 甚至是几个; 而且可以肯定的讲都是在欧洲排的上名的电视公司。
更何况她早有回国发展的打算,目前也正在留意国内的一些电视台; 首选自然是她的家乡台。
至于港城的安氏,还是想来y国发展的港城台; 她只能说勇气可嘉了。
随即刘诗雯就将“安氏”抛之脑后了,而且按照常理也不会再有任何联系了,不是么?
转天刘诗雯像往常一样,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睡前再喝上一杯红酒,顺便再查看自己的私人邮箱。
令人意想不到的; 里面有封邮件,发件人正是港城安氏的那位于先生。可能因为是晚上; 又可能是加上了一点点酒精的作用; 总是容易令人产生一些不同于工作时间里的好奇心; 于是; 她点开了邮件。
内容长的令人惊讶,大约三千字左右。
通过邮件,刘诗雯知道港城安氏电视台,它的历史、发展,特别是近一年开始的不断开拓,还有与sky电视台的合作线。当然还有关于它在y国的现状,以及想要改变的决心。
对于发展的每一步都有数据的支撑,对于所处的困境也丝毫没有回避。所以说这封信写的很务实,也很见诚意,至少在这个夜晚打动了刘诗雯,也让她忍不住开始正视了这家电视台。
甚至在明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多方打听起安氏电视台,这让她从很多人的口中听到了同一个名字——安若,这代的安家掌家人。
“这么年轻”真的是年轻,上个月才刚满二十四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