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姜姬-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主城里的鲁人还是太少了。也是她当年带来的人太少。

    现在用起来时,就有点捉襟见肘。

    蓝家子弟不敢让他们承担大任,但做一些普通的事还是够的。

    这一日,她正听蓝家的两个子侄在给她汇报,徐丛进来了。

    他是闯进来的,手里还押着一个侍人。

    那侍人身上倒是没伤,看样子也是故意被抓的。

    姜姬一下子就笑了。她倒是不意外徐丛在这里还能拐到一两个徐家信徒。

    毕竟是徐家嘛。

    “有刺客!”蓝家的两个年轻人倒是都激动的叫起来了。

    蓝家一直想有所作为,可惜时机一直不对。蓝家子弟虽然进了公主城都当上了官,可都是小吏,做些抄抄写写算算的活儿。以前王姻在时,他们连见公主一面都不可能。

    现在好不容易王姻被公主派回鲁国了,他们才冒出了头。

    谁知今日竟然就有了刺客呢?

    多好的机会啊!

    蓝家两人也修习武艺,只是进殿后根本不可能叫他们携剑,现在赤手空拳的也挡在姜姬面前,一副忠勇的样子。

    姜姬也不管这两个热情的忠臣,看了一眼那个侍人,想了想,叫出了他的名字:“魏明心?”

    这估计也是个假名。

    她身边的侍人有两三百个,这个魏明心估计也没想到她能一口叫穿他的名字,脸色就有点不对。

    姜姬:“跪着。”

    魏明心条件反射的跪下去了。他这一跪,徐丛手中的剑就不得不松开,不会就真把魏明心的脖子给割了。

    这一跪一让,危机自然就解了。

    徐丛看已经被视破了——刚才他进来时就见公主发笑,就知道吓不住公主。他便把手中的剑一扔,束手就缚。

    殿中的侍人早就等着扑上来了,之前看魏明心被绑还有些顾忌,现在知道这是个内应就恨得咬牙,一窝蜂扑上来把两人扑倒,一番拳脚之后都绑成了粽子。

    “别伤了徐公子。”姜姬笑着说。不叫人给徐丛松绑,而是就让他这么被绑着提到她面前的席子上,让徐丛好好“坐”下。

    她看魏明心也被人给拖出去了,说:“不要杀他。让他换身衣服,再送回来。”不说的话,这魏明心估计就死定了。

    徐丛看姜姬镇定自若,道:“倒是我做了番戏,叫公主看了场笑话。”

    姜姬道:“阿丛是有什么事误会了吗?不然怎么拿起剑来?”徐丛:“我想回凤凰台。”

    “好。”姜姬点头,“我叫人替你准备行李车马,现在就走吗?”

    徐丛看了她一眼,“你若拦我,我倒不担心了。”这是公主自信不必拿他来牵制徐家。

    姜姬:“这里面的事哪里是你一条命填得起的?”

    虽然是小看他的话,徐丛却不生气。他徐丛也就在徐家值钱,出了徐家,天下人都不认识他。公主谋算的事,确实不是他这个小人物能干涉的。

    徐丛:“公主可愿替某解惑?”他看公主坦然,索性就试探一下看她到底有多坦然。姜姬却转口说起了另一件事:“这里的事,你回徐家就知道了,我也不想多费口舌。倒有一件事,你回徐家也不知道。”凤凰台的消息肯定比她这里要慢。

    果然,徐丛就转口问起来:“是什么事?”

    姜姬:“花大将军大胜还朝了。”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无数个城池城门大开,城主带着城中著姓老少,带着粮草金银,带着财宝珍奇,纷纷迎出二三十里,恭迎花大将军回朝。

    姜武独领一军,现在他身上有个正正经经的官位,叫右路将军。

    他被封官时问那个来传令的人:“什么是右路将军?以后我打仗只能打右边?左边不能打?”

    那传令的也是个读书人,没见过这么不学无术的“将军”,气得不屑给他解释,转头走了。不过半天,他这右路将军的“专打右边,不打左边”的名言就传遍整个大营。

    等他去找花万里谢恩时还被人嘲笑,还是花万里替他解的围,私底下,花万里让他赶紧寻两个军师:“以后再出来,叫你的军师教教你怎么说话,别再乱丢人了!”

    这个姓武的汉子是花万里在野地里捡的,不知是哪里来的野人,据他说他原是鲁商的奴隶,本就会打架,也会带着人打架,手上有好几千号人呢。

    结果鲁商跑商时死了,他就没在再回去,把鲁商留下来的货物给吞了以后,就在此地当起了土匪。

    花万里看他勇武,确实是个能打仗的,虽然大字不识,也没读过书,行走坐卧都不像样子,正好可以当个心腹使唤,就拿高官厚禄来哄他,把他给哄到营里,连他的人手都一并吞了。

    当日跟他一同出征的堂兄弟叔伯们都死光了,只剩下了他这一军还在。

    但,花家军只是一开始打了败仗,确实死伤颇多。

    可后来他就是故意打败仗了。花家有几个人还是死在他的手中的。

    为什么?

    因为这样一来,那些死人的兵就都到他手里来了。

    当将军的,还是兵马都在自己手里更好些。多分几路出来,有外心的人就更多了。

    哪怕都姓花,也未必都跟他一条心啊。

    他吞掉了这么多兵,自然要养。

    一开始的焚城是立威,后面就是为了索粮了。

    这回回到凤凰台,他绝不会交出手中的兵马。他要朝阳公主给他正名。他要当天下兵马大元帅。他要名正言顺的把这些兵都留在手中,要朝廷给他钱来养兵,定下那些城池每年出钱粮。

    这些都答应他了,圣旨到手了,他才会回凤凰台,跪在皇帝阶下。

    不然,就不要怪他不听军命了。

573、傻还是不傻() 
    花家军距离凤凰台还有八十多里时就停下来了; 就地扎营,不再往前走了。

    停在这里; 花万里当然是有打算的。

    以前曾诸侯王带着兵马来拜皇帝,其用心不得而知。但因为这件事引出一篇这臣子见帝,八十里外为敬,八十里内为危。

    就是说这诸侯王带兵马来,如果离皇帝八十里就把兵马留下,孤身来见,这对皇帝是种尊敬。如果所携兵马过了八十里这条线呢; 对皇帝来说就有危险了。

    通篇没有指责诸侯王; 前一句是夸,后一句则是替皇帝忧心。

    姜武当时被姜姬带着读这篇文时,还记得她说“瞧这文章写的,果然这才是文魁。知道皇上想要什么; 害怕什么; 这文章才能写得好,写到皇上的眼里心里。”

    她还跟他说,这凤凰台的人从古到现在都有一个毛病,认为真刀真枪杀出来的胜负不是真胜负,两军对战,最值得夸奖的胜利方式是不动一刀一枪,用嘴把敌人给骂跑。

    他当时笑话她; 哪有这样打仗的?

    她就又找到机会给他讲了一篇功课。

    她就是用这种方法,先把阿旦教了出来,又把他教了出来。

    他曾问她,嫌不嫌他笨。

    “因为你不会读书?”她那么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反过来笑话他:“是我聪明还是你聪明?是学生聪明还是先生聪明?”

    大概是他平时跟她在一起久了,也变聪明了些?竟然立刻听懂了她的意思。

    “我比你聪明还不能把你教会,那我的聪明也不够聪明了。我把你教会了,我这聪明才用对地方了呢。”她说,“以后你要遇上有人要教你,但你又没学会他教你的东西,别信他说你笨这话,拿我的话去问他,看他答不答得出来。”

    花万里遇上他后,见他大字不识反倒更信任他了。可他身边的人就看不惯他这么容易就爬上来,当着花万里的面不说他的坏话,只说要来教导他。

    可等那人来了,教他拜师,骗他磕头。姜武都不用动的,哼一声,就有人拿刀架在这人脖子上,看是谁跪。

    这人又胡乱教些东西给他,等花万里问起,他当然答不出所以然来。这人就叹,说他愚笨,不堪教化。

    姜武就把姜姬的那话说出来,问那人:“是我聪明还是你聪明?是先生聪明还是学生聪明?”

    那人开始要笑,一时回味过来,脸色就变了。

    帐中的人刚才在看他的热闹,现在倒都去看这“先生”的热闹了。

    那次之后就没有人敢当着他的面笑话他“无知”了。

    事后,花万里也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是没读过书,可人不笨啊。

    花万里当面宽慰他,之后也对那个人说:“你也别瞧不起他,他手上可有兵呢,一时虎起来,杀了你,你又能怎么样?”

    那人心里恨就说:“大将军要小心他,谁知道他以前主人到底是不是病死的?说不定就是他贪钱才害了主人。”

    花万里说:“这个他一早就跟我说了,确实是他见财起意,这里又离家万里,所以狠心下手,害了前主。”

    那人听了瞠目结舌,算是解了心中之谜。之前主动投奔来的不知有多少人,比这武江的强得多了,可谁也不懂花大将军怎么就看中武江了。

    原来这武江把这种**都告诉花大将军了,恐怕花大将军认为他心底无私,对他忠心不二,这才这么信他。

    花万里:“我是想,他既然犯下这种大错,又敢告诉我,想必是要一心一意跟着我的。不然他离开这里,难道还能回鲁国那种小地方去?”

    那人也无话可说,这个武江身上最大的一个缺点,硬是让他变成了优点。本来是因财犯上,害了前主,在花大将军眼中,反倒成了可以用财货收买的一个忠臣了。

    结果这武江果然爱财,在这路上四处抢劫,不但抢过路的,还抢自己人的!只要到了他手中,哪怕被人告到花万里面前,他都能不承认。

    那人亲眼所见,花万里和苦主一起到了武江这里,苦主指着武江屁股底下的箱子喊:“那就是他的人才杀了我的人抢去的!那上头还有血呢!”说罢跪地大哭。

    花万里百般无奈,只得问武江是怎么回事。

    这武江半点不惧,反问那苦主:“你说这箱子是你的,你喊它一声,它应吗?”

    苦主被他这无赖相气得要拔剑杀他,武江不但不惧,反而眼睛一亮,举矛刺来!如果不是花万里命人拦住,险些一下就要了苦主的命。

    花万里要骂这武江,武江手上的矛也不放下,说:“他要杀我,难道还要我干等着?他敢来,我就敢杀!”

    他又说这抢劫的事,“是我抢的。可话说回来了,都是拿刀拿枪的,你打不过我的人,被我杀了,怎么还有脸跑来找我?你要不服,我们就再战一回。”

    武江这么说了,苦主除了对花万里哭诉,其他什么都不敢应。

    这是一个傻子,一个莽夫,一个……疯子。

    武江从这次后就成了一个孤军,没有一个将军肯跟他为伍,别人都在看他的笑话,这样的人上了战场,前后左右没有人,看他一个人怎么打。但……他也更受花大将军器重了。

    花大将军为了保护他们,免得回了凤凰台再被那些大臣们挑毛病,特意先定了大家的名份,排了座次。结果这武江就成了右路将军,只在花大将军座下,是花大将军身边最受重用的人之一。

    这武江到底是傻还是不傻?

    这下可没人能说清了。

    花万里坐在帐中,跟左右心腹们商议怎么拜见陛下。

    这个说要报功,要说他们是如何打胜仗的,这些仗又是如何如何难打,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多少人命才打下来的。

    这样说,才好找皇帝要赏啊。

    那个说不能这么说,要说那些城的人先打了将军,将军是拿着圣旨来的,是这些城先有反心,将军无奈之下才回击。但因为这些城贼心不死,将军一再劝降,这些人就是不应,将军为了不使生灵涂炭,甚至一再避让,最后才得不打。

    这是为了避免他们打明明打胜了,却反被定罪下狱。以前就有个将军,明明是皇帝让他打的,打完非说他杀人太多,有伤天和,致使天地降罪,只能忍痛杀了这个将军以安抚地下的亡灵。

    从那以后,当武将都开始畏战、怯战、避战了。

    “大将军,某听说凤凰台上那陶贼已经纠结了一些人,状告大将军不遵圣旨,擅启战事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

    花万里也听说了。他事后把手中的圣旨找出来看了一遍,上面说的是那些城不恭,所以皇帝才派兵前去“示威”。

    确实没说让他到了就打,或者说他可以打。

    花家是武将世家,虽然花千降没打过一场仗,但花家历代祖先们打过的仗没有一千场,也有八百场,编出来的书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