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品全才-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夜深人静,四野寂寥。瓶中酒已空,人却难入眠。
南洋商人包得金,一品居的梵清慧和三斗金,城南帮的赵凤波,城东的汤汝林,经营惨淡的太行楼,精灵古怪的小姑姑,老头子给自己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岂是一个乱字了得?
接着想,包得金想要太行楼,赵凤波借势找自己寻仇,打着一举两得的算盘。汤汝林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自己现在已经得罪了他,这老小子也不会善罢甘休。梵清慧和三斗金却是为了李家二宝。但他们却间接帮助了包得金,把太行楼几乎逼入死角。
三年前包得金来到古城投资,斥巨资买下老城区商业街改造项目的大部份地块。拉来了南洋一品居餐饮集团来古城发展,围绕太行楼,高楼大厦平地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太行楼的生意一直受到这些楼宇的施工的影响。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太行楼的生意开始每况愈下。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那个南洋商人包得金。
回到第一个问题,包得金为什么那么想要太行楼?
李乐抬头向院子看了一眼,人生的前十八年都是从这个地方度过的,这里一草一木自己都十分熟悉。太行楼屹立三百年,屡经浩劫。纵然有些积累,到如今也所剩无几。如果说有什么包得金那样的人物觊觎的东西,除了手上这十八口刀和那套黄花梨桌椅外,实在想不起还有什么特别宝贵的东西。
一个细微的声音在耳边划过,李乐顿时停下思绪,抬头向声音来处观望。
月光下,一条人影无声息的出现在院子里。那人半截身体藏在暗影中,庭院深深,只能依稀看见是个光头。
“这么晚还没睡。”那人从远到近,不请自入走到李乐的窗外,一双黑眸如墨,神光锐利却似两道冷电。
此人相貌无奇,身材矮小,唯独这双眼让人一见难忘。
那人目光停留在李乐手中的‘重诺’上,沉声问道:“这是李家十八斩中的哪一口?”
“刀名‘重诺’。”李乐把手中刀微微晃了晃,盯着来人这双不久前刚见过的双眸,反问:“一品居,三斗金师傅?”
来人点头,赞道:“重刀无锋,一诺千金,真是好刀,李家十八斩果然名不虚传。”
李乐随手将刀递出窗外,道:“先生一诺,顶天立地,李家没有毁诺的传统,梵小姐和三师傅又何苦咄咄逼人?”
三斗金摆手拒绝,道:“我不是为这个而来的。”
李乐抽回手,看着他。
三斗金道:“我夤夜拜访,其实是来找你商谈一件大事的,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其实是因为你这太行楼四周有太多包得金的耳目。”
“大事?”李乐放下手中刀,看着三斗金。
三斗金干脆的:“包得金对太行楼志在必得,论财力比势力,你们都不具备跟他抗衡的力量,这不是冷兵器时代,只要手把子够硬,别人就不敢将你如何,你们想要保住太行楼,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人合作。”
“找人合作恐怕也轮不到你们吧?”李乐不客气的说道。
三斗金并不在意,却反问:“为什么不可以是我们?”又解释道:“严格说起来,咱们之间并不存在深仇大恨,南北厨王会上我虽然侥幸胜了一局,但那是老爷子自己主动认输的,我并不觉得自己的厨艺超过了他,老爷子的厨艺人品都是我崇敬的,三百年来执北派厨艺牛耳的太行楼更是一块无可估量的金字招牌,假如就这样断送了,实在是很可惜。”
“这件事咱们稍后再说。”李乐随手抓起刀套,长身而起来到屋子外,将刀套递到三斗金眼前,道:“选一把吧。”
“李先生这是什么意思?”三斗金诧异不解问。
李乐道:“我听说在去年的南北厨王会上,三师傅一把快刀无与伦比,炮制的一手豆腐宴技惊四座,老爷子虽然输在了一碗咸龙汤之下,但如果没有之前你展示出来的绝妙刀工,他老人家纵然精力不济却也不至于那么痛快认输,李家厨艺传自北派望海楼一脉,讲究三分烹调七分刀工,在南北厨王会之前,李家的刀不但没输过,连打和都没有过。”
三斗金肃然道:“都说李先生是古城道上一条好汉,却不知你也懂得厨艺。”
李乐道:“少年时耳濡目染学过几天,算不得精道,也就一手刀工还过得去。”
三斗金道:“你要跟我较量刀工?”
李乐道:“厨艺里的刀工最高境界莫过于豆腐宴,豆腐宴上有一道巅峰之作:万佛朝宗,不知三斗金师傅听说过没有?”
三斗金微微动容,沉声道:“在一块三尺见方的巨型豆腐上雕出大小罗汉沙弥共计九千九百九十九,同拜一尊佛祖,这道菜创自北宋厨艺大师顾海潮,数百年来只见于传说。”
“三师傅不愧是大行家。”李乐道:“三师傅当日在南北厨王会上的豆腐宴十分了不起,但我想问您一句,以您的刀工能否做出这道菜来?”
三斗金坦然摇头道:“我暂时还做不到。”随即忽然领悟到李乐这么问的意思,反问道:“你是说李老先生能做得出?”
李乐点头道:“老人家如果不是身染重病,神气完足的时候确实可以做出这道菜。”
“李老先生当日确实状态不佳,我也是事后才知道。”三斗金脸上流露出惭愧之意,看着李乐,迟疑问:“李先生这个时候跟我说起这道菜,莫非你也能做?”
李乐道:“我认为太行楼有今天,不是输在厨艺高低,而是输在了经营理念上的落伍,今晚我打算和三师傅再比一次,就比试做道万佛朝宗,算是为我李家的刀正名,如果我做不到,或者三师傅也做到了,都算我输了。”
三斗金神情庄重,目不转睛看着李乐,思索了片刻后问:“赌注是什么?”
李乐道:“我若输了,立即答应你们所有合作条件,我若赢了,请三师傅允许我替老爷子收回那句卖宝的承诺。”
三斗金沉默片刻后断然道:“做这道菜的豆腐需要特制,我现在就安排人连夜准备。”
李乐抬头看天,明月中天高挂,已是午夜光景。道:“就算春风楼准备东西的效率极高,也还要几个小时,漫漫长夜,左右无事,不如喝一杯?”
三斗金毫不犹豫道:“我生平滴酒不沾,但今晚却要为李老先生的万佛朝宗破一次例。”说罢,提足进屋。
ps:谢谢书评区里老弟兄们的热烈捧场,青莲顿感激动又欢乐,也愿欢乐与你们同在!奉上今日五千字大章,苦求收藏。
第十章 重诺无锋,大巧似拙()
二人分宾主落座,李乐为三斗金倒酒,随口问道:“三师傅除了厨艺炉火纯青外,似乎功夫修养也已登峰造极。”
三斗金摆手称谢,道:“早年跟老师傅学过几年咏春白鹤。”又道:“干厨子的,讲究手到,眼到,鼻子灵,练几手功夫对厨艺之道很有帮助,这些年为了保持身体状态,一直没敢耽搁,登峰造极是谈不上的,也就是强身健体而已,倒让李先生笑话我三心两意了。”
他说的谦虚,李乐心里却很清楚,三斗金的功夫修养已达到极高境界,甚至比巅峰时的李千钧也差不了多少。
三斗金的注意力正被李乐随手放在桌上的刀套吸引着,边看边说:“豫东的枪手,关西的刀客,豫东的枪传自杨家枪,长桥大杆猛如龙,关西的刀却是唐卫公李靖传下的,重刀险刃凶赛虎,可谁又能想到曾在沙场斩人无算的李家十八斩,到了今天却被用在庖厨案上。”
“三师傅不愧是大行家。”李乐打开刀套,将里边剩余的十七口刀尽数展现,拾起那口鬼头刀,道:“不过李家十八斩被用作庖厨的家伙却绝非明珠蒙尘。”
三斗金正色道:“愿闻其详?”
“我家祖传这套刀源自唐代,乃是唐僖宗时的景王李蒯请龙泉铸造大师樊孟津打造,那李蒯虽贵为亲王,却是个胸无大志的吃货,生平最爱便是口腹之欲,这套刀锻造的初衷本就是为庖厨所用。”
李乐随手从刀套中取出一口极短的弧形小刀,介绍道:“这口名为寸心,本来是用作剜生蚝抠鱼鳃的,可惜家道中落,这口刀到了清末时,却在剐刑中派上用场,不知断送了多少英雄豪杰的性命,因其不祥,所以从我太曾祖那辈子起,这口刀便再也没上过厨案。”
三斗金脸露遗憾之色,目不转睛看着李乐手中的‘寸心’,叹道:“这口小刀薄如蚕翼,却硬过坚冰,刀口婉转,刃口森寒,正是厨艺雕工的最佳刀具,用它来做万佛朝宗这道菜,定然事半功倍!”
李乐轻轻一笑,却将‘寸心’放下,道:“既然已经说了此刀不祥,又岂会再让它上厨案。”
三斗金微感意外,深视了李乐一眼,接着低头在刀套中取出另一口刀身纤细,纹路却横水竖山,造型极独特的小刀来,问道:“这口刀叫什么名?只看造型,用来做万佛朝宗,效果未必会逊色于那口‘寸心’。”
“刀名‘寸断’。”李乐苦笑道:“说起它来,死在它的刀口下的人比那口‘寸心’还要多,当年‘寸心’是用来挖心的,而‘寸断’却是鱼鳞寸剐酷刑的主刀。”
三斗金珍视着‘寸断’锋芒利刃的刀口,眼中流露出热切和惋惜之意,叹道:“真是一口绝妙的好刀啊,刃过如游鱼,刀走赛秋风,若用它来割骨剔肉,二流的刀工也能切出一流的菜式来。”
李乐却从套子里拿出另一口短刀,介绍道:“剔肉有剔肉的刀,割骨自有割骨专用的,三师傅看看这口‘横纹’用来割骨,效果会不会更好些?”
三斗金有些目不暇接,赶忙接过手中,仔细端详一番,这口‘横纹’长尺宽寸半,刀身坚韧,平白如镜,锋芒快而不显,轻轻抖动婉转随心,由衷赞道:“真是割骨的好刀,刀身韧而不柔,圆转自如,用来干那钻骨缝的细致活儿真是再好没有了。”
李乐微微一笑,道:“这口刀从未沾过人血,近几年家祖做菜,偶尔还会用到它。”
三斗金只道李乐打算用这口刀来做那道万佛朝宗,他将十八口刀逐一取出,一口口摆好,边问边看,爱不释手。看罢多时,长出了一口气,才问道:“李先生今晚这道万佛朝宗打算用哪口刀来完成?”
李乐微笑看着他,眼光在排列整齐的十八口刀上扫过,最后停留在那口短粗憨厚,重刃无锋的‘重诺’上。
在三尺见方的豆腐上雕刻出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物,所需的刀自然是越小越巧就越好。这是常理,就算厨艺刀工达到三斗金这等境界者,也会想当然的认可这个道理。而李乐挑来选去,最后却选中了这十八口刀具中最重,最没有锋芒的一口。此举大大出乎三斗金的意料。
他毕竟不凡,自不会凡事都要细问一番,只是全神贯注看着李乐选中的那口‘重诺’独自思忖李乐选这口刀的深意。夜色深沉,月光暗淡,照进房间更增几分凝重肃然。
清晨三点,春风楼的淮扬菜主厨亲自带人连夜送来三尺见方的豆腐两块,摆在二人早准备好的桌案上。
三斗金道:“做豆腐宴最稳妥的做法是在水里完成,不过那是针对一般的厨子而言,似你我这等功夫入化,手,眼,意,觉都已敏感绝伦者,自是不必一定要在水缸里做这道菜。”顿了顿,又道:“春风楼那边有专门做豆腐的师傅,只是这豆腐虽然是南北通用的常用菜,但地域不同做法却也不尽相同,却不知春风楼这淮安豆腐是不是合乎你的习惯?”
“我虽然没做过一天正儿八经的厨子,却也知道这豆腐是北脆南糯,只有淮扬豆腐软硬适中最适合做雕花功夫,我的刀工全是少年时为练砍人的刀术,用北方硬脆的豆腐练就。”李乐拿起无锋的‘重诺’,迈着缓慢却带着神秘节奏的步子来到桌子前,转头对三斗金笑道:“能用这淮安豆腐做这道万佛朝宗,其实我是占了大便宜了。”
说做就做,李乐道了声献丑,手中‘重诺’挥手而出!
漆黑的‘重诺’刀光似乌云被狂风吹动,将整个豆腐席卷在当中,被斩落的豆腐渣雪沫一般飞溅。
一时间乱云残雪,好不热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重诺’一动,一旁的三斗金便跟着动容。
李乐的重刀快极更巧极,每一刀挥出,除了削砍之外更加了几分巧妙的震劲,而那些飞溅的豆腐碎末与其说是被砍落的,不如说是被震落的。快刀削豆腐靠的是刀快手巧,李乐以‘重诺’这样一口重刀在豆腐上玩雕花,凭的却是对刀道的深刻理解和对力道娴熟无比的运用能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