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今太子朱翊钧孝顺隆庆皇帝,这件事情,天下的藩王人尽皆知。万一将来朱翊钧做上皇帝了,要用这件事情来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可是一点理由都没有。
不过不用担心,大明一朝开国至今也将近快有两百年了,皇帝也不知道都死了多少个。这些做藩王的,祖祖辈辈早就有了应付的办法。
一开始的办法很原始,跪在那里暗地里掐大腿。不过这招并不是太有效,有时候那些没心没肺到了极点的,或者是那些对于皇帝死了心里面非常高兴的人,大腿都掐出血来了,也掉不出眼泪来。测试文字水印9。
没关系,还有一招。进殿之前,涂些准备好的生姜水在眼皮上,进去保证比谁的眼泪流的都多、都快。如今随着辣椒在神州大地上的普及,这些藩王们的“作案”工具也更新了。只不过涂辣椒水实在是有利有弊。辣椒绝对比生姜出的眼泪要多,那样更加能显示出来你这个做藩王的忠心和悲痛。
但是辣椒水实在是太过霸道了一些,很多人用过之后,保证一段很长的时间之内,眼眶全都是通红通红的。有些不小心将辣椒水弄到眼睛里的,那跪在大殿上,可就不单单是流泪那么简单了,惨叫声比杀猪声还要大,让人们不禁怀疑,京城这段时间不是禁了屠宰吗,怎的如今会听到如此声音。测试文字水印7。
总之,如今大殿上也是如此这么一副景象。虽然说驾崩的隆庆皇帝,算不得一位有什么大作为的明君,但是前来“哭”的人也着实是不少。
皇帝大殓之时,太子以及故帝的皇后、妃子,皆要身着素服,前来殿上致奠。如今,朱翊钧就在此。
一身白服的朱翊钧,跪在隆庆的棺椁旁,有些不言不语。偶尔会抬起头来,冷眼看看这些前来哭丧自己父皇的皇叔们。昨天晚上,张凡和他之间谈了很多话,也是让朱翊钧明白了很多东西。测试文字水印8。虽然说对于这种场面,张凡提到过,但是张凡从来没有,也不敢明摆着说些什么,但是朱翊钧还是明白了很多。
他知道,这些人来此,做出这么一副姿态,几乎全都是惺惺作态。嘉靖皇帝就那么几个儿子,出了一个朱载垕活了下来,登基称帝,当上了这位隆庆皇帝之外,其他的儿子几乎全都夭折了。
而隆庆自己,生了几个皇子公主,但是皇子当中,出了朱翊钧和朱翊镠兄弟俩,其他的也是全夭折了。
跟隆庆真正有着直系关系的藩王,根本就是没有。既然没有那层关系,皇族的人家,又怎么会有那么好心。
不过朱翊钧也只是冷眼看着,心里面也并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测试文字水印9。毕竟他也是出生皇族,如今若是换个角度来考虑,或者是有哪个藩王死了,他也会难过一下,或者装着哭上一哭。但是要说他心里会不会难过,这点就连朱翊钧自己都不敢肯定。
反正,这些家伙就算再假惺惺,也得不了什么好处,朱翊钧也就随他们去了。
这些前来拜唁的亲王、郡王之流,在隆庆的棺椁钱留了一大把的眼泪之后,自然是要到这边来说上两句话的。不过如今,几乎全都是王皇后一个人在应付着,一来她性子软,好说话;而来她毕竟是皇后之尊,这些人就算是想要纠缠也没办法。
至于李贵妃,完全就是和他儿子一个模样,低着头不说话。测试文字水印5。除非有人过来了,她才会抬起头,微微点点,轻声说上两句就算是回礼了。
而朱翊钧,不声不响,也根本不会理会任何人。吃了几次亏之后,也就没有人来打搅他了。
大殿里面是如此一番“热闹”的景象,大殿外也是如此。
皇帝大殓,不光是皇族的事情,自然也是少不了做臣子的忙碌了。
不过做臣子的此时所忙碌的,也还是一个“哭”字而已。
皇帝大殓,在京的文武百官,以及文武官员家中若是有三以上的诰命夫人,官员身着素服,而诰命夫人身穿丧服。这些人这几天,早晚两次,全都要经由西华门进入皇宫当中,来到皇帝停放棺椁的大殿门外,跪在这里哭灵。测试文字水印4。
这可是一项体力活,不管你是心诚还是不诚,如今都要做作样子。也没有任何的特权能够让任何人免除这项集体活动。
如是乎,队伍当中若是有那些个七老八十,或者身为诰命夫人的老伴也是七老八十的夫妻俩,那可就差不多是要了命了。这哭着哭着,因为跪不住这么长时间而昏厥过去的可不知道有多少人。
但是没有办法,宫中自然是准备了太医还应付这种场面。倘若被太医医治了之后,觉得你还“老当益壮”,可以再去跪个几天没问题的话,那你就得继续去跪着。测试文字水印8。
也因此,这个时候往往是太医们好好赚上一笔外快的时候。再说了,这件事情锦衣卫或者东厂也不怎么过问,毕竟就算你有钱,也得要你已经是七老八十了才行。到了那个岁数,有些什么小毛病,还不都是正常的嘛。
所以,很多人都在庆幸,隆庆这驾崩的真是时候,选在这春末时节,天气是不冷不热正正好,天上下的雨也是少了很多。倘若是盛夏时节,或者是寒冬腊月驾崩了,那隆庆这一去,非得带走几个老家伙跟他陪葬不可。
此时,张凡就在这队伍中。昨晚上是他陪着朱翊钧守灵的最后一晚。对于朱翊钧为隆庆守灵,却是要张凡陪着,这件事情本来并不是太合规矩。测试文字水印6。但是朱翊钧没说什么,甚至于王皇后和李贵妃也没有说过反对的话,其他人又有谁能说什么呢
张凡今天一大早,连家都没有回,就在宫中随便吃了些东西,就来这里跪着了。本来他是不用来的,毕竟这么多的藩王、郡主进京,他这个锦衣卫的都指挥使自然是要负责很多东西,比方说护卫,调查之类的事情。但是张凡还是来了,因为他的妻子茹雪也要来这里跪着。
忘了说了,本来茹雪不过是四诰命夫人,并不用来这里受罪的。不过今年年初的时候,也不知是隆庆还是朱翊钧的主意,总是茹雪也是“升官”了。诰命夫人并没有正从之分,因此茹雪这次算是连升两级,直接被提为了二,因为也要来这里跪着了。
这早晚一次,当真是让张凡有些觉得心疼。不过当他看到茹雪那一身孝服之时,倒也是被镇住了。
俗话说“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这句话如今看来果然是一点都不错。茹雪这一身一穿上,张凡当真是眼前一亮,有些留恋。
他不禁想到,以后若是还能看得到……“呸”想到这里,张凡不由得在心中抽了自己一个嘴巴。茹雪若是还要穿这身,这不是在咒自己吗
总之,如今就是这么个场面。大殿里面在哭,大殿外面也是一点也不含糊。
不过声泪俱下之时,自然有人里外不符。大殿里面的人几乎个个是如此,大殿外面的这些做臣子的,自然也是不例外。
假哭的人多得是。
最典型的一个就是高拱了。如今的高拱可算是春风得意,被隆庆亲自授予顾命大臣,这意味着将来他的权势。如此这番精彩的未来,高拱怎么还可能哭得出来呢。好在大臣们都是跪在一起的,不像大殿里面那样,谁用不用心一看就看得出来。
总之,隆庆的丧礼,就在这么一幅场景下继续下去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又有哪一朝的皇帝不是如此呢
本。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
第四百四十七章 群臣劝进()
热热闹闹,不,不应该用这么个词,看起来非常的不敬。 wENXUEmI。但是如今,张凡觉得,只有这四个字最能体现了。
总之,热热闹闹的皇帝大殓仪式,这七天总算是过去了。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七天当真是相当的难熬,这一连七天,每天早上要早起,晚上要晚归,一起跪在皇宫里面哭,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就算是有人当真是心诚无比,对皇室无比敬重,对隆庆是五体投地的崇拜,不过这种人最多也就能哭个两三天。让他继续往后,在哭上个三五天,当真是有些办不到了。
至于那些进京拜唁的亲王、郡主之流,倒也是无所谓了。毕竟大明朝是封了亲王最多的一朝,虽然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利,不过即便是如此,大明还是成为了亲王叛乱最多的一朝,不过能达到成祖朱棣那个高度的,没有第二个。
但是即便是这样,大明皇室还是无条件养着这些个闲人,每年都要浪费朝廷很多的粮食和钱财。对此,自然也是有皇帝腹诽过。不过既然这一条是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留下来的规矩,就自然不会有人改它。
只不过,谁知道呢?或许朱元璋会有这么一道圣谕降下,为的只不过是因为他小时候日子过的穷,太穷了。所以当了皇帝的他,不希望再看到自己的亲人挨饿受冻。
不管怎么说,总之一点,大明朝各地的藩王是数不胜数,更不用提那些个郡王、郡主之流的。这些人虽然每个来了,都是要装模作样一番,不过好在他们人数众多,而且拜唁皇帝晏驾又是大礼,繁琐的很。
这么多人你来我往一番,每个人再惺惺作态,耽误上一点时间。这七天的时间看起来是不短,实际上到了最后也是紧巴巴的,刚刚好够让有资格进殿的人都进去一番。
不过大殓七天,也是到头了。
大殓之后,事情看起来不多了,但是件件都是繁琐无比。
皇帝大殓祭拜之后,就应该要下葬了,这被称为“梓宫发引”。
为隆庆“预定”的陵墓在皇陵西南方的昭陵。本来嘛,皇帝修陵墓,很多都是自从皇帝登基那天就已经开始了的。不过这修建陵墓的工作,大都是根据皇帝的身体素质来决定快慢的。皇帝身体好的,修的慢点;病秧子皇帝的陵墓,修的自然就快。
不过皇帝也是人,人有旦夕祸福,这谁都说不准。因此,陵墓前期的修建速度都很快。但是到了后期,便会放慢下来。万一皇帝有了个什么好歹,也能加快速度完工,不至于闹出什么祸事。
不过大明朝的皇帝,命数当真是不怎么好琢磨。有的能拖着病体做上几十年的皇帝,有的看起来是不错,但是说不准哪天就死了。
因此,这个梓宫发引,也总是让匠人们心神不宁的。
在古代,帝王的葬期自然是有规定的,“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就是这么个说法。但是明代的皇帝或者皇后的葬期却从来都没有过这种说法。皇后还好说,梓宫发引“例不出百日”。但是皇帝就完全没有什么硬性规定了,只是说择吉日而葬,时间的长短都没有个定制。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七天便葬于孝陵。却也有皇帝死后,几个月都不曾下葬的事情。或许这和那些个陵墓多多少少也是有些关系也说不定的吧。
总之,如今按照正规的程序,应该是到这里了。但是这件事情没有个定期,那就只能放在一边了。
但是,故帝不下葬,不代表其他的事情全都不能做了。最重要的一点,国不可一日无君。
皇帝死了,但是这个庞大的帝国又没有灭亡。朝廷养了成百上千的官员,不是让他们吃闲饭的。全天下也不能老是处在这种悲痛的情绪中。当务之急,让嗣皇帝继位登基才是。
这边是所谓的上尊谥了。
而如今,便是到了这个关口。
大殓之后的第三天,文武百官们向朱翊钧劝进,劝其登基继位为新皇。
就是在这时候,又有事情发生了。
这天,群臣的代表,六位内阁大臣,六部尚,联名觐见,要求朱翊钧登基继位。
而地点,就正是在皇极殿的大殿上。
皇极殿上,偌大的大殿冷清的很,这几日都没有人。如今,也只不过这几十人,完全没有平日里早朝的“热闹”气象。不过即便是冷清,如今这里讨论的可是封建王朝时代最为重要的事情。
朱翊钧此时还只是太子,只能坐在皇位之下。不过朱翊钧哪有心思坐,只是站在那里。
大殿后面,李贵妃坐在那里。本来,这里还应该有这王皇后的身影,但是王皇后显然对于摄政这种事情没什么兴趣,也没什么能力,便没有过来。
大殿上,张凡和冯宝也在。
“你们这么做……”朱翊钧此时的表情并不愉快。毕竟隆庆才驾崩没多久,如今这帮人就逼着他登基,这让朱翊钧的心中不怎么快活。
“殿下的心思,微臣等心中明白。”高拱首先站出来说道,“不过国不可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