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BOSS进化-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间谈条件都是讨价还价,他们可从来没有见过还能让利的。

    宋鲁压下心头的狂喜和疑惑,“公子若有什么条件,不妨直说,只要不是粮食上面的,我们宋阀可以答应。”

    陈锐:“酿造酒水的粮食由宋阀提供,其余交易由金钱交换,不知这算不算条件?”

    宋鲁苦笑道:“公子说笑了,这哪里算是什么条件啊,自然是分内之事。”

    酿造酒水的粮食和用来交易用粮食可不是一回事,酒水可是暴利,尤其是像陈锐那种蒸馏酒水,价值就是昂贵,从北地运来南方,价格势必成几十倍的甚至上百倍的增长,这两者粮食不可相提并论,这也是宋阀拒绝的原因。

    “公子以后有什么事情,只要宋阀能帮上忙的,必当相助。”宋鲁激动万分,对面前这位公子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

    “对于罗成有事情,宋阀可以帮助,但若非个体上面的事情,宋阀就另当别论了。”

    陈锐看了眼宋鲁,对其言语中的潜台词没有在意。

    “在下还有个不情之请?”

    宋鲁看眼陈锐,:“请说。”

    “请将这封信件带过宋阀阀主。”陈锐从怀中拿出一封信件。

    宋鲁松了口气,随即红光满面的离去。

    陈锐看着两人离去的身影,莫名的笑了笑,什么时候他的东西就这么好拿过?

    这一切都是表象。

    粮食。

    现在幽州已经不缺少了。

    事实上,幽州幽州从来不缺少粮食,缺的只是支持兵马扩张的粮食。

    而这里便涉及到兵力问题,和隋朝兵制问题。

    幽州的粮食来源分为两种途径,一是隋朝府兵制而种来的粮食,二是罗艺耗费财力购买得来的粮食,当然还有隋朝运送而来的粮食,不过这点可以忽略不计。

    府兵制度,起于西魏,历北周、隋至唐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其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罗艺名属隋臣,在幽州实行的当然是府兵制度,所以支撑军力的粮食也靠种粮。

    同时幽州北地胡汉夹杂,饮食非常丰富,不少人有像突厥那样食用牛羊等肉食,所幸幽州不少人家有养殖牛羊的习惯,再加上罗艺经常去突厥打秋风,掳掠大量的战利品中从来不缺少牛羊。

    再来罗艺同样会对外购买粮食,作为储备,但是想要扩充军力,不过是杯水车薪。

    不过现在陈锐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当下他以占领河||北半数之地,粮食已经不成问题。

    隋朝时期,多是南方产粮,然后运存到北方,在杨坚,杨广时期都是如此,而他们也修建了当今闻名天下的六大粮仓,横居北方,所以隋朝在北方不缺粮食

    就如《隋书食货志》中的隋朝六大粮仓中的洛口仓,其从江南经大运河运来的粮食囤积于此,它容纳的粮食有2400万担,是全天下最大的粮仓。

    陈锐知道,大业十三年,也就是明年,李密的瓦岗军用七千精兵攻破洛口仓,开仓放粮,赈济饥民,短短时间内瓦岗军暴增几十万人,势力大增。

    这还不算完,隋末唐兴,李世民计量天下粮食,见洛口仓粮食,感慨道:“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由此可见洛口仓粮食如何之多,隋朝又如何兴盛,说句不客气的话,唐朝繁华都是躺在隋朝功劳谱上。

    而且除洛口仓外还有五个类似的大型粮仓,其余的中小型粮仓也多是北方。

    河|北地区虽没有六大粮仓,但是中小型粮仓不缺,这也是陈锐能大肆扩充,反哺幽州的缘故,在今天也敢答应宋鲁的不要粮食。

    果然,掠夺才是最好获取资源的方法。

    至于为何隋朝粮仓多兴建在北方,这其中原因许多,多因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皆是在北方,而且隋朝连年对外构筑兵事,在北地调粮更为方便。

    粮食对于现在的幽州和陈锐的势力来说暂时并不缺少,待他进击河|南,陕|西等六大粮仓之地,粮食就更不缺少,缺的可能就是军费。

    在乱世,粮食不等于军费,军费同样不等于粮食。

    在李密大军攻陷洛口仓后,面对士卒赏无可赏,最后对阵洛阳王世充,做出了用粮食换取过王世充的布匹作为赏赐给军士的无奈之举。

    至于有粮食为何还要提出用粮食交换酒水生意?

    这自然是陈锐的小坑,提高门槛,若不如此,就这样直接了当的交出去,那就显得陈锐在酒水方面的没有任何牺牲,宋阀不会对他有什么愧疚感,只会将他看做平淡交易。

    而现在这场生意,对陈锐又利无弊。

    既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军费,还能获得宋阀的愧疚感,一箭双雕,陈锐才是暗中的赢家。

    后面他又给了宋鲁一封信件令他转交宋缺,但信件上没有写什么关乎天下的大事,也没有向这位天下第一刀法大宗师讨价什么刀法,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敬仰之语。

    信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件之外的格局。

    陈锐以黄河以南这天下半数以上的酒水生意交宋阀,说给就给,给的如此轻松,这手笔,这魄力不可谓之不大。

    从刚才宋鲁对话,他要去观洛阳和氏璧,就可见宋阀仍然有颗争霸天下的心思。

    陈锐这酒水暴利生意绝对可以助长宋阀在南方的势力,甚至对于争霸天下的豪雄来说这绝对是资敌,但陈锐明知如此,依然毫不含糊的给了。

    这么大的的诚意,以宋缺不欠人情的性格,又会怎么偿还?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可是神州的传统美德。

    作为扛旗的坚持汉统的宋缺不做出表示表示,这可有违他的风范。

    陈锐乐悠悠的想着,对于宋阀这条鱼需下重饵!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亮瞎眼的光辉() 
离别宋阀后,陈锐便悠闲了许多,横立江面,踏浪而行。

    数日后,陈锐西行转入江淮一带,再前往厉阳,丹阳两郡。

    江淮一带是杜伏威的领地,而他的江淮军也是少数能够比肩北方起义军声势的势力之一。

    而且当下杜伏威声势渐壮,日前就攻破厉阳大郡,兵锋直指丹阳,威震天下,引得各方豪雄侧目。

    之所以杜伏威能够引起天下豪雄的关注,就是厉阳,丹阳两郡与江都扬州相近。

    江都扬州现在已经是杨广的南都,厉阳已经落入杜伏威的手中,丹阳一旦被杜伏威攻破,那么杨广将直面杜伏威。

    所以近日,丹阳是必争之地,亦是炀帝必守之地,杨广将派隋兵会不惜一切去保住丹阳,以免祸及江都。

    由此可见杜伏威的占据历阳,实是义军和隋军斗争的转折点。

    陈锐缓步走在厉阳的长街之上,看着来往匆匆百姓,愈发感到形势危急。

    但他知道杜伏威没有任何希望能够攻占丹阳,须知自三大运河广通渠、通济渠和永济渠灌通后,南北联成一气,水运亦可把南北紧密的连结在一起,使隋国的生力军可迅速调往南方,快速镇压叛乱。

    当今天下乱象已现不错,但是隋朝底蕴深厚,各地驻军极多,仍然有实力去镇压各方起义军势力。

    杜伏威可称为豪雄,但是气运极差,想要崛起就势必面临杨广的嫡系骁勇精兵,所以陈锐对这位能否崛起不抱任何希望,至少在杨广死之前不抱希望。

    不过就算杨广身死,但那时北方豪雄早已各自统领数省势力,无论兵力,亦或是资源,杜伏威难有相抗之望,再加之南方还有宋阀当世,结果可想而知。

    “滚开~”

    数位披坚执锐的卒兵挥舞皮鞭抽打着两旁躲闪的老百姓,其面容狰狞,仿佛极为享受这种作威作福感觉。

    陈锐目含冷光,脚下碾碎青石板砖,一踢之下,碎石化为夺命利器,尽数了结了他们的性命。

    厉阳破城后,杜伏威的江淮军所作所为与强盗土匪无疑,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其军纪败坏,难以入目,但凡有识之士,非走投无路,绝不会加入这样的势力来安身立命。

    杜伏威也深感人才之忧,但他帮会出身,想要整肃军纪,却有心无力。

    杜伏威的问题同样也是天下各方豪雄的问题,陈锐所率领的河|北军也不列外。

    但他采取的方法却杜伏威不一样,他选择整肃军纪,一旦违反军纪者,立斩不饶,但治军必须松弛有度,一味强压也绝不可取。

    士卒为你攻城陷阵卖命,盼的就是破城后能收获厚利,你没有给足利益,打仗就自然没有心思,也不会卖死力,陈锐整肃军纪,就必须用重利在其他方面给他们补回来。

    所以陈锐的士卒的饷银方面在北方极高,而且有土地封赏,减小税收等福利,而这些也导致了他的军费开支极大,所幸陈锐以战养战,再加上幽州方面的积攒,暂时没有这方面忧虑。

    这样做虽耗费不少,但收获也不小,至少河|北地区百姓人心皆被陈锐收揽,而且他也不相信一群暴民般的军队能够成什么政权。

    “不要过来,救命啊!”

    前方一位窈窕娉婷的少女疾步后退,但是依然被几名江淮军士围堵在小巷子中,她脸色惊恐,急的都快哭了出来,不停大喊向来往的百姓求救,但那里会有人去救她。

    这一路上百姓都遭江淮军的毒手,破家灭门者不可计算,沿途上百姓仓皇逃窜,这种事情陈锐见了不少,无一例外,遭受这些军士侮辱的姑娘一一自杀。

    陈锐正打算出手,突然小巷后,一位高挺雄伟,年在三十三、四间的壮硕汉子横立几名军士面前,手中刀起,银辉乍现,不消片刻,那几名军士便人头落地。

    这名壮汉的武功不俗,刀法老练狠辣,挥刀之际,血煞之气弥漫四空,令人一看就是行伍中练就出来,若是给予时间成长,此人在刀法上未必不能成为一代大家。

    可是陈锐并没有多余的闲情培养,也不相信他的运气会好到遇到一位武道将才,转身便欲离开。

    “李靖大哥,你终于回来了。”

    陈锐硬生生的止住了脚步,看向巷子中少女欣喜地扑向那名壮汉。

    “李靖?”

    陈锐定睛细看那人相貌,壮汉长得并不英俊,脸相粗豪,但鼻梁挺宜,额头宽广,双目闪闪有神,予人既稳重又多智谋的印象。

    “若真是那位彪炳史册的千古名帅,那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了。”

    “史书上此人为世代隋官,累居北方,但在大唐中却是杜伏威手下将领,因为看不惯杜伏威手下兵卒暴行,救下了翟让女儿身边的侍女素素,然后独身前往洛阳,又因缘际会的投靠了李世民。”

    “此人必须收伏,若是不能收伏,就一击就将其殒命。”

    如果不能为他所用,他可不会惜才,那样做就是嫌自己争霸天下难度太低。

    陈锐心思浮动间,十几名身着黑衣腰际佩刀的人围了上来。

    李靖面无血色,俯身在素素耳旁低语道:“这是杜伏威那队由武林高手组成的执法团。待会你先走,我来拖延他们。”

    素素死死抓住李靖的臂膀,说什么也不肯离开。

    陈锐暗自思量,杜伏威手下有一群由武林高手组成的执法团,乃是杜伏威手中的尖刀,无论是攻城拔寨下毒刺杀,还是对付江湖高手,都有奇效。

    当下正是收伏李靖的好时机,陈锐当然不会放过。

    他身影缓缓走出长巷中,心想着正道侠客那种天生正义凛然的气质,不知不觉中,一股救世救民的神圣感油然而生。

    让别人相信,首先就要让自己相信,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

    陈锐正义大怒道:“江淮军名是起义之军,但光天化日之下,干的却是比强盗还不如的事情,今日若不将你们这群害群之马剪除,怎么对得起黎民苍生,不杀你们不足以平民愤!”

    这一刻陈锐身上仿佛笼罩这一层刺瞎人眼的圣洁光辉。

第一百九十章 养士如熬鹰() 
那些执法团高手人人错愕,诚然他们干的都是杀人夺命的事,但是听到如此正式的装腔作势,这辈子还是头一回听闻。

    片刻后,十几名执法团高手相视一眼,纷纷聚拢过来。

    其中七人踩着点,分别按照北斗七星的位置分布,其余两人后身堵住陈锐的退路,还有三人隐匿暗中,不见了踪影。

    这执法团显然是杀人如麻的行家里手,布置的阵法极为老练,先以七星阵为攻,后身两名高手压阵,封杀退路,其余三人掠阵,若敌人一旦有逃窜行为,暗中给予一击必杀。

    可即便如此,对于陈锐而言,无异于自取其辱。

    且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