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宋之咏春皇帝-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哥哥的怀中蹭蹭撒娇,秦阳捏捏星儿的腰,示意“你这爱撒娇鬼”,星儿用力蹭了蹭,示意“我就是爱撒娇嘛”,秦阳嘴边不禁露出一丝笑意。

    这两兄妹心有灵犀,月儿倒没注意到他们的小动作,她瞪了哥哥一眼,见哥哥厚着脸皮一脸坏笑,没有半点移开的意思,没好气道:“无耻哥哥,你若不饿,就说说刚才在打什么鬼主意,你想让‘太阳’怎样发展?”

    月儿星儿孟小绮平时主要和村里的女孩们玩得较多,偶尔也会来这里找秦阳,顺便和“太阳”的成员们聊隐天之类,三个女孩儿与“太阳”的成员们关系颇为不错。

    听月儿问起,秦阳收起嘻嘻哈哈的笑容,稍稍挺直腰杆,正色道:“我想让‘太阳’成为惩恶扬善、匡扶正义、帮助弱小的一个组织。”

    星儿拍着小手欢喜道:“就像‘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郭靖郭大侠一样行侠仗义做好事?”

    秦阳摇了摇头,沉思道:“我没这么伟大,现在外面战乱四起,金兵入侵,乃英雄豪杰奋起之时。但论到治国修身平天下,我远没有岳飞大哥那般的本事,目前我顶多能在生活圈子的范围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前我不想破坏掉平淡安稳的生活,所以一直没插手去管村子里的不公之事,但最近,我却觉得有必要改变现状了。”

    见两个妹妹惊讶地望向自己,秦阳便将孟芷蕾的事详细地说了一遍,连自己晚上帮她打水、送柴草的事也没隐瞒。

    两姐妹静静地听他说完,星儿呼了口气,握住哥哥的手道:“哥哥做得很对,我最喜欢这样的哥哥了。”

    月儿则幽幽道:“哥哥,你可知道这样做,又会惹下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麻烦?”

    月儿小声嘀咕一句:“哼,你还嫌招惹的女孩子不够多么?”她捏了捏哥哥的手臂,道:“有时真不知道你是故意还是无意的,对别人太温柔不是好事。”

    秦阳捉狭笑道:“妹妹吃醋了?”

    月儿脸蛋一红,瞪着他气哼哼道:“鬼才吃醋,你是大侠,你要和你的兄弟们做好事,我怎么敢拦着你,不成坏人了么?”她转头对星儿说:“星儿,小心哥哥把人家小姑娘收做妹妹。”

    星儿顿时紧张起来,盯着哥哥道:“哥哥,不许花心哦!”

    噗,小丫头,“花心”这个词你怎么可以用得如此精妙?秦阳发现近来星儿有曲解某些词汇用法的趋势,偏偏这些误用都特别萌,让他“不忍”纠正。秦阳捏捏她的脸蛋,宠爱道:“是是,我只喜欢你们两个宝贝妹妹,放心好了。”

    星儿乐哼哼地眯起眼睛,月儿则红着脸瞪着哥哥道:“谁稀罕你喜欢了。哥哥你不要再胡说八道,总是把‘喜欢’挂嘴边像极了轻浮浪子,我最讨厌了。”

    看到月儿又傲娇了,秦阳心里直乐,他含笑凝视着月儿道:“我最喜欢月儿了。”

    “笨蛋哥哥,你别说胡话!笨蛋笨蛋!”月儿脸红得要冒烟了,两只小拳头拼命捶打在哥哥胸前。

    秦阳哈哈大笑,任由恼羞成怒的月儿发泄一番后,才认真地嘱咐妹妹们平时要多照顾孟芷蕾,两个小丫头本来就是心地善良之人,被秦阳各种哄骗之下,自然答应下来。

    不久,秦阳把“太阳”的成员和月儿星儿、孟小绮召集到了“侠客坡”,说明了“太阳”之后的行动准则和规矩,“太阳”的成员们早就憧憬“射雕三部曲”里的侠客故事,纷纷热烈响应。

    从此,“太阳”的成员们组成“志愿队”,自发地在村里巡逻,扶贫助弱,惩恶扬善、暗中化解家庭暴力、照顾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等……秦阳在公开课中也着重宣扬邻里互助、善有善报等道德教化,“太阳”的光芒开始划破孟家村中的黑暗,为这个封闭落后愚昧的小山村带来了阵阵清风。

    时光匆匆,又过了两月。

    这天,月儿在药堂里看店,见客人不多,她便趴在药堂的柜台上全神贯注地练起字来,范本是秦阳留下来的一本词集。

    她幼时尚在广陵府住时,曾跟教书先生念过两年书,字也练过一段时间,但因年幼,所学不多,此时她正在临摹哥哥的字。数年间秦阳为妹妹们写的教材整理起来已有三本诗集,一本词集。月儿手里的这本词集陆续增厚,目前已记录了近五十首词,每首的词牌都不一样,各具特色。两姐妹第一次见到词是《生查子·去年元夜时》,她们只念过三字经和唐诗,从没见过这种奇异的词,问及何人所作,秦阳微笑不答,只是给两姐妹详细讲解这些词的词牌、平仄、韵脚,风格等。

    当前打开的正是一首《永遇乐·读史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别四年,望中犹记,烽火广陵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稚子年少,敢射虎否。”乃秦阳几天前所写下的。

    月儿喜欢这词的豪迈气概,也喜欢哥哥的字,边写边轻轻地念着,忽然听到一人拍手赞道:“好一首《永遇乐》!好一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月儿惊讶地抬起头,一个年近三旬的,下颔蓄了短须的文士正站在柜台前不远,正细看自己写的字。

    月儿微赧,赶紧放下毛笔,敛衽站起,问道:“这位先生,请问是否需要买药?观先生脸色,不像是抱恙之人。”

    她见文士神态散漫,衣衫简朴,但气度不凡,隐有几分文人的狂傲不羁,似学问极高。那时代对文人颇为尊敬,月儿不敢怠慢,敬称其为“先生”。

    文士不答,随手拿起月儿的字细看一会,沉思着问道:“小姑娘,你的字虽还欠缺火候,但极有蕴味,我自幼临摹百家笔墨,也未曾见过。敢问小姑娘师从何人?”

    月儿在哥哥面前各种毒舌傲娇,在外人面前却极守礼节。她礼貌答道:“回先生,我是跟哥哥学的,这是哥哥的字。”她指了指旁边打开的词集。

    文士捧起词集细读,脸上的神色愈发惊讶。眼前这楷体沉稳圆润,法度分明,又显得宽绰逸美,灵气中透,比起他所熟知的柳、颜、欧等诸书法名家颇有不同,极具特色。

    他哪里知道,这首《永遇乐》用的乃是赵体,其时赵孟?远还没出生,他怎可能见过。

    秦阳在前世自小学到初中期间都有练国画和书法,为了配合工笔国画,“欧颜柳赵”四家楷书都有深入钻研过,其中练得最多的字体便是赵孟?的赵体楷书。这些年来秦阳陪伴着月儿星儿读书期间,闲来没事就在练字,他最喜赵体楷书中生动俊逸的行书笔法,在这方面更是下了苦功,这本词集均是用赵体所书,虽未达到名家水准,也已颇有神蕴,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文士越看越是凝重,用手勾划临摹,后来干脆拿起月儿的毛笔写了起来。

    月儿见他虽是临摹,字却写得极为俊逸,笔划气度尤胜于己家哥哥,不由得大吃一惊,更不敢小瞧他。

    文士将整首《永遇乐》临摹了一遍后,长长吁了口气,放下毛笔,这才认识看起这首《永遇乐》的内容,他反复默念着,似被词中的豪迈忧伤所感染,到后来高声诵起来,旁若无人,文人的狂傲之气尽现。星儿、徐氏和范管家都闻声走了出来,有路过的村民也停下脚步,指指点点。徐氏低声问了月儿几句,范管家毕竟是当过大户人家的管家,他走到文士面前行礼道:“小老有礼,不知先生何许人氏,是要买药还是问诊?”

    文士充耳不闻,依然沉浸在词集中,不断翻看,一边念一边击节称赞道:“好好!这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堪千古绝唱!”

    星儿拉拉姐姐的衣袖,小声问道:“姐姐,哥哥这词集怎么好厉害的样子,到底是谁作的?”她还不知道当时词被称为“长短句”,哥哥告诉她这是“词集”,她便一直把“长短句”称为“词”。

    月儿也惊讶道:“我还以为是名家所作,看这先生的样子似乎是第一次见,难道真是哥哥自己写的?”

    徐氏和范管家对视一眼,吩咐月儿道:“快去找阳儿回来。”

第四十五章 欧阳先生() 
月儿应了一声,刚要迈步,又停了下来,道:“不用了,哥哥快到了。”她的“丹功”精进不少,周围虽人声嘈杂,她已听出数百步外传来了哥哥和费大夫的脚步声。

    秦阳今天和费大夫去孟芷蕾和师父孟淮家中出诊,刚回到院子附近,发现门前聚起了不少人,都在指指点点讨论着什么,药堂里则传来诵读自己词集的朗朗之声,他脸色微沉下来。

    这词集是他默写宋词三百首里的精华,他只打算给自己两个妹妹学习之用,并没打算公开。他不喜张扬,现在公开课带来的“神童”名号只在附近村落里传播,已让他颇为头痛,一旦这本词集公开,恐怕会引起更大的轰动。要知道这个世界的历史虽与他所知的历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既有岳飞义兄、张觉、王安中等人的离奇出现先例,那么这些原词作者说不定哪天就蹦出来了,万一被指抄袭岂不糟糕?

    村民们认出秦阳,纷纷让路打招呼:“小秦老师!费大夫!”

    秦阳和费大夫回着礼,从人群中穿过,回到药堂前。

    秦阳小声问清楚情况下,向众人点点头,独自一人大步走向文士,作揖道:“小子秦阳,敢问先生高姓大名,有何赐教?”

    他语气平淡,但暗含内力,众人均觉得耳膜微痛。文士全身一震,方始如梦初醒般抬起头,上下打量着秦阳,问道:“你就是人称‘神童’的小秦老师?”

    听到“神童”二字,秦阳心中不悦,他微躬身不卑不亢道:“小子学识浅薄,万不敢称‘神童’二字,未请教先生高姓大名,仙乡何处?”

    文士见他十一二岁,说话语气却显得颇为成熟沉稳,更加欢喜,欣然答道:“好好。我乃滁州清流县教谕欧阳永叔,慕名拜访,不想竟见到小兄弟的‘长短句’集,喜不自禁,多有失礼。”

    欧阳永叔?欧阳修!?秦阳大吃一惊,连退两步,冲口而出:“庐陵欧阳修?”眼前这欧阳修短须白面,举止浮夸,哪有半分醉态可鞠的滁州太守样子?

    欧阳修奇道:“哦?小兄弟竟听过我的名字?”

    何止听过,简直是如雷贯耳,想不到继岳飞后,自己又再次遇到历史上的大名人。秦阳呆了半晌,才深深一揖,尊敬道:“久仰大名,不知知州大人亲至,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欧阳修莫名其妙道:“知州?小兄弟弄错了,我只是清流县教谕,负责‘生员’招录事宜。”

    教谕……咦,这似乎是明朝的官职吧?慢着,那么说,眼前这欧阳修只是清流县的教育局局长?

    秦阳目瞪口呆道:“以先生大才,竟屈就区区清流县教谕?”

    欧阳修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问道:“小兄弟哪里听过我的事?我只是区区小吏,何德何能敢称‘大才’?”

    秦阳环视四周,见村民越聚越多,便请欧阳修进入内堂屋子里详谈。

    双方分宾主坐下,秦阳、费大夫作陪,月儿星儿则侍立于哥哥身后,好奇地听着哥哥与教谕大人的谈话。

    欧阳修问道:“小兄弟何以曾听过我的事?”

    秦阳随口胡扯道:“我两年多半有幸结识某位世外高人,闲聊时听他提起淮南的奇人异士,其中提及欧阳先生,那位高人曾评论说‘庐陵欧阳永叔才华冠天下,小至一府知州,大至一国之相,方可尽其才’,故而误以为欧阳先生已是滁州知州。只是不知以欧阳先生大才,何以只在清流县当一小吏?”

    在座的除了欧阳修,都明白秦阳指的是天冲道长。天冲道长神仙般的人物,自然知道有欧阳修了,这番解释合情合理,谁会想到秦阳只是在胡扯。

    欧阳修问及那高人之名,秦阳推托到高人性子古怪不许告知他人,欧阳修也不介意,哈哈一笑,他对秦阳颇有好感,当下便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经历。

    原来欧阳修小时家道中落,与母亲投靠在滁州清流县经商的叔叔,他叔叔对他极好,专门请了滁州大儒教他读书写字,欧阳修天资聪颖,学习又勤奋,小小年纪便出口成章,叔叔将之视为家族中兴的希望。谁知造化弄人,其时朝廷**,科举考试更是充满钱权交易的黑幕,欧阳修三次参加科举,自然都“意外”落榜。后来张灿起义,欧阳修举家外迁避难,直至数年前张灿一统淮南,自称淮南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