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记-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爱夫妻,不是这样的过法。

    何子衿这里半是拉拢半是试探段氏,阿念那里与邵举人说到五月夏粮要去州府之事,邵举人受阿念续腿大恩,较段氏自然没那诸多顾念,邵举人从来不是个笨人,他这腿都瘸了,县学里林教谕田训导都依旧记挂着他,便是县衙里别个人说到邵举人,也没什么恶评,可见这是个会做人的。邵举人知阿念初来乍到,怕是不大清楚沙河县的情形,尤其提醒了阿念一声,“大人初来此地,别的都不要紧,倘去州府,必要有给州府诸位大人的孝敬,这上面,须谨慎些方好。”

    阿念便将马县丞置的礼单给邵举人瞧了,邵举人与前许县尊有些交情,不过,并不很深。对于这些走礼细务,邵举人也不大知道,但,对于州府诸位大人的性子,邵举人是听许县尊提的,此际悉数与阿念说了,邵举人道,“巡抚谢大人在北昌府多年,原是从知府任上升上去的,谢大人清廉,北昌府自上到大都受益不少。张知府原是谢巡抚升巡抚任后自外调来的府官儿,听先许县尊说,今北昌府上上下下的事,都是谢巡抚说了算了。知府下头是王同知周通判,王同知司文,周通判司武,两位大人性子也不一样,我听闻王同知出身旺族,最是清高不过,见不得金银之物,只嫌铜臭

    。周通判则是个火爆性子,有一回遇着个奸夫□□的案子,周通判一怒之下把此二人当堂杖杀,其性烈若水,嫉恶如仇,阖府皆知的。”

    邵举人说的很实诚,基本上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于礼单,邵举人也说的直接,“不说别个,王同知定不能喜欢这些金杯银器,倒不若换了字画花草,说不得更合王同知的性子。再者,府里的事虽是巡抚大人做主,张知府到底也是巡抚大人往下第二高官,王同知周通判,论官阶都低于知府大人,此二人的礼隐与给知府大人的持平,要依我说,也有些个……不大恰当了。”张知府没什么实权,但他在这个位子,你可以私下看轻于他,但这样明晃晃的放到明面儿上来,就太打脸了。

    这就是阿念为什么不急秘账的原因了,阿念向来认为,再如何要紧的秘账也是人造出来的,只要脑子够用,他还真不信能被马县丞给算计了。

    阿念就与邵举人商量起这礼单如何调整来了,待调整的二人都觉着挑不出什么毛病时,邵举人仍是道,“大人初初上任,此事不妨再打听一二,勿必稳妥的办下来才好。”

    阿念道,“济普放心,我晓得。”济普是邵举人的字。

    阿念自前衙回内院,用过晚饭,小夫妻二人共同研究了一回给州府官员的礼物,觉着,纵使有些出入,想来出入也已不是太多。阿念又按着与邵举人商议时的主意,想着令江仁私下秘密置办些物什。何子衿道,“咱们在沙河县毕竟是初来乍到,再如何秘密,怕也瞒不过马县丞那一干子人。”

    这话正中阿念心事,阿念道,“庄巡检虽可用,一则他是个粗人,置办东西眼光怕是不成的,二则他与马阎二人不睦,恐怕纵是托了他,也瞒不过马阎二人。”

    何子衿心下一动,“要不,你列出单子来,我托段太太看。”

    阿念有些犹豫,“段氏能在沙河县立足,能在榷场经营一份自己的生意,都是走的马县丞的有关系,她与马县丞虽说是有些龃龉,可一旦马县丞出了差子,段氏能不能撑下来还得两说。马县丞就是段氏的靠山,现下只是没了人,倘马县丞一倒,段氏一介女流,怕是连钱都保不住。要说试一试她是无妨的,我只担心关键时候,她还是要偏着马县丞的。”

    何子衿想了想,道,“那就再看一看她。”段氏对马县丞不见得没有怨气,但,就如阿念说的,两人是利益共同体,段氏哪怕不为自己,也要为自己儿子考虑。

    何子衿不介意再等一等,虽然她有法子离间段氏与马县丞,但,她还是想等等看,如果段氏能主动明白,就再好不过了。

    何子衿并没有等得太久,因为在一次庄太太过来说话时,何子衿很诧异的听到庄太太说到段氏的事,庄太太道,“您说那姓阎的女人是不是疯了,段太太何等样的贤良人,就为了成全那一对贱人,自请下堂,让位给那姓阎的。可那姓阎的,不知听了哪儿的风言风语,竟找了段太太门上去,上门就是一记耳光,把段太太打肿了半张脸。哎,你说,段太太上辈子究竟做了什么恶,遇到这一伙子贱人。”

    何子衿简直是震惊了,犹是不能置信,“这是怎么说的,记得段太太第一次来我这里请安,还是阎太太陪她一道来的,口口声声称段太太做姐姐,如何就打起来了?”

    “论辈份,段太太可不就是她姐姐么!”讽刺了一句阎氏,庄太太方继续道,“也不知姓阎的听了谁的闲话,说是马县丞与段太太不清不楚,你说,要是段太太真有那心,当初怎么能自请下堂?这样的闲话,也就那姓阎的肯信了

    。要我是段太太,敢打我一个耳光,我非抽还她俩不可!难为段太太那性子,硬生生的能忍下去!”很为段太太没抽阎氏俩耳光而遗憾。

    何子衿虽然也是个八卦人,但,她如今毕竟是县尊太太,于此事,却是不好如庄太太这般八卦了,只是说了两句段太太“不容易”的话,也就罢了。

    何子衿没料到的是,段太太脸上的伤刚刚养好,就又登门了,这次,段太太没有带来秘账,不过,段太太却是将话说明白了,“他一向谨慎,如秘账这样的东西,必是自己秘藏的。我同他做夫妻时,他还没有发迹,与沙河县衙,不过是个虚衔县丞,并没什么实权。他是在娶了阎氏后,在阎家的支持下,方掌了沙河县实权。彼时,我已与他和离,再挨不着他的机密事务。秘账之事,太太怕要等些日子了。不过,他素来就是个有野心的人,哪怕未有实权之时,也经常打听县衙之事,记得有一次他就打听了前任许县尊给上头的礼单出来,还写下来叫我看了。我这人,勉强有些记性,回家仔细想了,今默下来奉予太太,有没有用,都是我的一番心意。”说着,将一份墨迹尚新新抄录的礼单奉予何子衿。

    何子衿令丸子收了,与段氏道,“你闲了,只管来我这里多走动。你的难得,我知道,今不好说些大话,但,只要我在一日,力所能及之事,你莫要客套。”

    段氏抿一抿淡色薄唇,轻声道,“要说那人,自和离之日起,又有何可留恋者,我所放不下,唯儿女罢了。”

    何子衿点头,“我晓得了。”

    何子衿着人出去打听,果然阎氏在吵吵着把段氏所出儿女接回府里由自己照看,何子衿干脆的让阿念出面,与马县丞说一说这事。甭看这算是马县丞家务事,因阿念有个惧内名声,还真没什么不好开口的。阿念就直接与马县丞说了,他特意命厨下置一席酒,请马县丞吃酒。马县丞还以为江小县尊有什么事呢,待江小县尊一开口,原来是家务事,马县丞窘的老脸有些挂不住。阿念脸上半是为难为是恳切,道,“内人与我提了两三遭,马大哥也晓得,我那内人与段太太性子颇是相投,妇道人家,眼里无非就是孩子罢了。咱们实在的说,孩子还不是跟着当娘的最好么。马大哥啊,哎……”

    看马县丞老脸有些挂不住,阿念也就没再多说。

    不过,阿念亲自出面说了话,何况,马县丞自己对段氏与阎氏的性子也心知肚明,段氏是发妻,一向温柔贤惠,阎氏的性子则是阖县都有名的。马县丞对段氏虽无情无义,但儿女还是自己的骨肉,再者,凭阎氏的性子,又是气头上,倘孩子们有个好歹,马县丞也受不住这般后果。干脆与段氏商议,让段氏带着儿女去州府过日子,段氏直接啐到马县丞脸上,“别以为孩子是我一个人的,他们姓马又不是姓段,你爱带他们回去就回去,谁离谁还不活了不成!我去州府!呸!我还就得在这沙河县看看,姓阎要怎么着!我还告诉你,我已自写状书,倘我有个好歹,就是姓阎的下的黑手!”

    段氏不肯走,她非但不走,她还找到了阎家说理,抽了阎典史太太金氏两记耳光,打得金氏不知该往何处说理去,非但如此,段氏说的,自写状书之事也不是做假,她当真一状将阎家意欲谋财害命之事靠到了县衙。

    阿念收了状纸,叫来阎典史,问他,“你妹妹到底要怎么着?是不是真要把人逼死,你们才能罢休!”

    阎典史在家里刚被金氏哭诉过,如今又被阿念质问,虽是辩解了一句,“是段氏打了我家内人。”但阿念接着一句,“你家这事,还有谁不知呢?你自己说说,要是段氏对马县丞旧情难忘,当初能不能同意和离?”

    阎典史偌厚脸皮,也辩解不下去了。

第326章 北昌行之十四() 
第326章

    阿念何子衿一个教一个学,学了两日骑马;二人就很高兴的把宝贝们忘到脑后去了。而且,何子衿挺庆幸没带孩子们出来;押送税粮去北昌府;路上要歇两宿,虽都是歇在驿馆,但县里驿馆的环境;何子衿就知道当初来北昌府时受了朝云师傅多少照顾了。因为,哪怕到驿站拿银子打点;何子衿还有先见之明的自己带了被褥,也与来北昌府路上朝云师傅身边的专业人士的各方面铺陈准备;何子衿这才相信,为什么前世有“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的话。朝云师傅并不是个奢侈的人;但他对生活的讲究真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习惯。

    待到了北昌府;阿念要去州府上交税粮;何子衿就先带着镖局余镖头和丸子等人回家去。

    北昌府与何子衿初来时比,已是绿意满街的风景;不过;随处可见铺子外面晾着干菜;这也是北昌府的风俗了,北昌冬日漫长,鲜菜极好,故而,当地人都要晾许多菜干或是做诸多腌菜用以秋冬食用。

    何子衿坐车到家,家里都没想到阿念何子衿俩人这会儿回娘家啊,把家里人吓一跳,何老娘一见自家丫头片子回来了,直接就从小炕上跳下来,嘴里嚷嚷着,“唉哟唉哟,你怎么回来啦!是不是出事了!”不过,左看右看,就自家丫头片子这红润润的脸色,还真不像出事的。

    果然,何子衿笑眯眯地,“没事,阿念来州府交税粮,我跟着一道来看看祖母。”

    何老娘就伸着脖子往后瞅,问,“阿念呢?”

    “去府衙了,今儿得把税粮交了才能回。”税粮既已到州府,还是得先交税粮。

    知道阿念办正事去了,何老娘继续往门外瞅,问,“阿曦阿晔呢?”

    “他们小,没带他们过来,在朝云师傅那里。”何子衿在靠窗的小炕上坐下,接了余嬷嬷端来的茶水,呷一口道。

    何老娘顿时把见着自家丫头片子的喜悦减了三分,道,“哦,那就你和阿念来了啊

    。”

    “还有阿仁哥,他跟阿念去了府衙。”

    何老娘道,“那你们回来干啥啊?”她想重外孙重外孙女了好不好!

    余嬷嬷端上点心果子,笑道,“老太太专爱说这些怪话,咱们大姑娘不在家时,你一天念叨八回。”

    何子衿放下茶盏,对何老娘道,“我回来看嬷嬷的。”

    何老娘立刻就醋了,转头同余嬷嬷道,“我就是念叨八百遭也没用啊,丫头片子不是回来看我的,是回来看你的。”话还没说完,何子衿就凑过去“啾”了何老娘一口,何老娘老脸没绷住,直道,“瞧瞧,瞧瞧,这都当娘的人了,还这么不稳重。”拉着丫头片子坐炕头儿问长问短,又叫指着盘子里的点头说余嬷嬷,“怎么把在北昌府珍点坊买来的好糕点拿出来了啊,她在沙河县都是县尊太太了,什么好吃的没吃过啊!”

    何子衿知何老娘惯会口是心非的,吃块糕才问,“我娘没在家?”

    何老娘也拿了块糕吃,道,“知府太太开赏花宴,你娘接了帖子去了,说是得吃了午饭,下晌就回来。”

    阿冽俊哥儿都上学,何子衿是知道的,不见兴哥儿,难免又问一句,何老娘颇是自得,“知府太太特意捎话儿,让你娘带着兴哥儿去的。”不必何子衿问,何老娘就说起自家孙子如何旺来,何老娘道,“知府太太家的长媳好几年不生育,咱们刚来北昌府,有一回你娘带着兴哥儿去学政大人家说话,遇着知府太太家儿媳,张少奶奶见着咱们举哥儿就稀罕的了不得,时常要见一见兴哥儿。结果怎么着,这才俩月不到,张少奶奶就诊出身孕来,今儿知府张太太办赏花宴,特意说了让你娘把咱们兴哥儿带去,给旺一旺。”

    这也是时人的常法儿,倘是多年未婚的女子,多带一带适龄小男孩儿,倘有了身子,便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