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能工业帝国-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使人事部不批,那也没有任何问题,反正新来的人在车间里面呆着就行了,到了发工资的时候,车间里面的会计把所有人的工资算好帐之后,车间主任或者分厂厂长签了字,财务部的人同样得给钱!厂里面的临时工就是这样,关系不走人事部,工资同样从财务部领。唯一不同的就是,正式工有的,比如分房,报销医药费之类的福利,临时工就没有了。

    更为重要的是,临时工,老了,不会有退休工资!

    “什么?你要让你家老大顶你的岗?老章,你这么年纪轻轻地就退休,这不是瞎扯淡吗?不行!”马玉对着自己面前一脸坚持的章长贵很是不满。这可是技术骨干呀!

    这阵子,听说国家要取消子女顶岗接替的政策,很多才四十多岁的技术工人都着急忙慌地急着要把自己正式工的名额让给自己的子女。虽然厂子里面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了数控车床的生产,不过很多的兄弟工厂同样得到了跟东北第一机床厂差不多的技术。大家都是半斤八两。

    现在的数控车床技术以及业务,并不能让因为整个技术更新换代赶不上客户产品的需求,以及人员臃肿的东北第一机床厂走出困境。所以,各个车间的人员依然大量臃肿。

    第三分厂属于东北第一机床厂最为重要的车床生产分厂,尤其是现在的数控车床生产,都是在这个厂里面。这段时间,自己厂里面的核心工人都走的差不多了。自己也给总厂的领导反应过,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复,自己申请的增加正式工名额的事情,也没有任何答复。

    工厂里面的人员臃肿,这是事实。

    总厂里面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领导们,哪里知道,车间里面真正干活的,并不是那些凭着关系顶着技术骨干的关系户,而是靠这些数年得不到涨工资,考多少次也拿不到八级或者九级证件的工人!

    三分厂的马玉,在十年前,就从装配车间的车间主任爬到了分厂厂长的位置,那时候他信心满满地想要改变自己掌管着的分厂里面的一切不合理现象。经过十年的努力,对于工厂里面很多东西都看不顺眼的马玉才知道,在国营工厂里面,不是你有能力就能够得到提升,也不是你有能力就能够爬上去的。

    所以,十年前,四十岁的他,是三分厂的厂长,十年后已经五十的他,依然还是三分厂的厂长!

    胳膊拧不过大腿,从总厂那些领导手中穿下来的纸条,他不得不执行,否则,这个厂长,有人挣着来当。国营工厂里面,需要的,是听话的下属,只要不听话,哪怕有逆天的能力,都直接一撸到底。

    没有了那份权利,还能折腾个什么劲儿?

    被撸了好几次马玉,一直在寻找能够让上级领导满意,并且减少整个车间不合理的地方。然而,他失望了,十年下来,早就没有了那种改变这些坏风气的雄心了。

    这几年,工厂里面因为太多的不合理现象,很多的高级熟练技工都停薪留职,下海去了。要不是他,强行把章长贵等几名年轻而又经验丰富的技工给评成了九级技工,估计三分厂也不可能成为东北第一机床厂唯一一个能够进行数控车床装配的生产分厂。

    “领导,这事情,我不是早就给你提过了吗?老大现在都二十好几了,还光棍一条,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不是正式工,对象谈了好几个,却没有一个姑娘能够瞧得起他,我为厂子干了一辈子,到现在,一家老小七口人,还挤在那样一个五十平米的小房子里面!看看那些住着大房子的人,那家不是三四口人住着七八十平米的房子?领导,我知道你对我好,要不然,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评上一个九级钳工。不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老大现在又谈了一个对象,一分厂里面一个工人家的闺女,人家说了,只要老大能够转成正式工,咱们家中能够把房子给腾出来,今年年底就可以领证结婚……”章长贵的话,深深地刺激到了马玉。

    对于章长贵的情况,马玉也比较了解。家中老大马上就要二十六了,现在一个月领着一百块钱不到的临时工工资,一家人挤在五十多平米的套二里面,哪里能够谈到对象。

    要知道,就是章长贵现在住着的那套房子,也是前两年他成为九级钳工的时候自己硬生生地从一个关系户手中给抢出来的。既然有了新房子,以前的老房子,也得让出来,东北第一机床厂里面的工人,除了八十年代才进厂的那些人,哪家不是好几个孩子?这些年,孩子都长大成年了,房子的问题,也就更加尖锐起来。

    东北第一机床厂,是全国最大的机床生产厂,光是职工就有好几万,加上退休的工人,那就更多了。每年的利润上交国家之后,剩下的却也只有数十万。要想建新房子,地皮倒是不愁,不过这个钱,就差的老远了。

    每年建设的新房子,数量并不多,总厂办公室里面上千号人大多数都在排着队等着分房子,各个分厂车间的中层管理以及技术人员,同样排着队等着分房子,大房子,一线的生产工人,哪怕是九级钳工,如果在上面没有过硬的关系以及深厚的背景,根本就不可能分到房子。

    “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同意把你的正式工岗位转给你家老大,你已临时工的身份,继续在厂里面干怎么样?工资,还照着你现在的发?”马玉知道自己阻止不了,谁家都有子女,自己家现在不也是因为没有给孩子结婚的吵的不得安宁吗?

    “领导,我也就不瞒你了,虽然现在我申请内部退休,是为了老大下半年结婚,不过我不打算在继续留在厂里面了。家中可还有两个儿子,要成家……我打算去九一重工,他们厂里面,九级钳工,基本工资四百八,每个月奖金加班费加起来,能够拿到一千块钱!不过这个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九一重工给我们分房子,前几天我不是申请修年假了吗?我就是去蓉城九一重工那边了……”章长贵实在是不忍心欺骗从当上分厂厂长之后就对自己很好的马玉,直接实话实说了。

    钱治平从一开始直接就办理了停薪留职,毕竟他家都是大部分都是闺女,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事情,他家儿子还小,现在也接不了班。机床厂装配车间的装配钳工,干的可都是体力活,他家的闺女,接不了这个班。索姓他干脆就把给自己办理了一个停薪留职,等他兄弟家的老2过两年成年之后来接替就是了。

    章长贵却不敢那样干,毕竟自己一家老小可都指望着自己这份工资。老婆当个仓库管理,每个月只有几十块钱的奖金,老大当临时工,一个月顶天也不会超过一百二,如果在没有了解清楚情况的时候,就茫然的让孩子接了班,顶了岗,那一家老小吃饭可就真成了问题了。

    接替顶岗的,依然得从学徒工干起,虽然是正式工,不过正式学徒工,一个月也就只有几十块钱的工资。老大干了这么些年,能够直接考级,不过再怎么,也不可能超过五级,一个月的工资顶天也就一百多,那样一来,家中每个月就会少上一百来块钱的收入了。

253 厂长,大事不好() 
“那钱治平他们,都是去了九一重工吧?他们可没有八级或者九级技能等级证书,难道九一重工的人,同样也会给他们那样的待遇?”马玉听到章长贵的话,久久说不出话来,叹息一声之后,才不死心地问着章长贵自己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的问题。

    钱治平,技术水平不比章长贵差。不过手中却仅仅只有一个钳工七级证书。

    前面走的那些人,都是这个厂里面技术最好的一拨人,只有少数几个人有八级钳工证,大多数都是七级证书。

    九一重工,这个厂长虽然是新成立一年不到,不过那个名声,在同样是做机床生产业务的各大工厂里面,现在已经是如雷贯耳了。别的不说,单单说他们家生产出来的能够跟国外进口数控车床比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效率的数控车床,都足够让所有人都竖起大拇指。

    在绝对的技术实力面前,哪怕是东北第一机床厂这样的国内第一大机床生产厂,也不得不服气。

    据说,总厂里面的领导正在联系国内的一些同样是生产机床的兄弟企业,比如哈尔重工,兰州重工、安阳重工这些在国内排前几位的工厂的领导,商量着大家兄弟一起去首都找机械部的那些领导,要求以国家的名义让那家私人企业把生产中档数控车床的技术给交出来。

    钱,不能让他一家私人企业给赚了去吧?

    “他们基本上不看证件,前段时间,我过去的时候,把所有的证件都带去了,他们只是大概翻看了一下,然后就由他们的人事部的人把我们给带到了他们的装配车间里面……”章长贵对着马玉描述着当时自己去那边的情况。

    当时,章长贵跟钱治平几人,拿着九一重工在东北的销售点的冯清平给的火车票踏上了开往首都的火车。东北没有直达蓉城的火车,需要在首都转车。这一路上,冯清平甚至专门安排了一个人帮着自己这些人搭理路上的一切。

    到了九一重工,几人的眼珠子掉了一地。

    这么一个小小的工厂,居然就是生产出了跟老外的中档数控车床姓能相差无几的工厂?比起东北第一机床厂数万职工,整个工厂的地盘就是一座小城来比,九一重工太小了。

    几人休息了一夜之后,就被那个一路上帮如同伺候大爷一般的年轻人给带到了大多数都是二十来岁年轻女娃的人事部。人事部的人只是问了他们一些基本情况,检查了一下他们的证件,就把他们带到了九一重工的机床装配车间里面。

    装配车间的车间主任赵斌彪跟同样只是问了大家一些跟装配相关的问题之后,就丢给了几人三张不同的图纸,让他们进行现场艹作。当然,他们接触的只是普通的车床以及铣床的装配。不过从他们装配的那些车床以及铣床的精度来看,可不是市场上的那些普通机床,这些完全都是用来进行一些机床关键零件生产的工业母机。

    任凭几人都是干了数十年的老师傅,配合也无比默契,还是花了一周多的时间才把三种不同型号,不同种类的机床给装配完成。这里面有着很多的零件,都需要钳工在装配的时候进行配修,那些东西,几乎涉及到了整个工种的需要的各种专业技术知识。

    装配完成之后,人事部年轻的女娃就再一次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微笑着告诉他们,几人都通过了入厂测试,如果愿意留下,就可以签订劳动合同了,并且详细地把九一重工的各种规章制度讲解了一番。当然,吸引所有人不远千里从东北跑到这边来的工资、奖金以及福利情况都告诉了他们。

    人事部那个年轻漂亮的女娃还告诉他们,九一重工里面,只要你有能力,你就有机会升职加薪。尤其是奖金采取计件制度,多劳多得,上不封顶,哪怕一个月能够挣五千块钱,老板都不会有丝毫的心痛,甚至还有一条,奖金挣得多,还会有特别的奖金。也就是你计件的工资拿得越高,额外奖金也就越高。

    当时章长贵对于这些事情,可是疑惑无比。国营厂里面,只要你干活的时候稍微干快了,一个月多挣了那么一点,立马就是降工时。

    “我们不是国营厂,老板说过,你们干的越多,给工厂也就挣得越多,到头来,挣的最多的始终都是老板。一般人如果每个月能够给工厂创造五千块钱的利润,而你们能够创造一万,如果不在收入上面把干活多与干活少的人区分开来,那你们还愿意多干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干活少的人,见到你们比他们多了那么多的收入,难道他们不会拼命多干吗?咱们的产品现在在市场上面供不应求,老板可巴不得每个人都挣几千块钱的工资,那样一来,他挣的就更多了。咱们是私营厂,开来就是为了赚钱的……”人事部那个女孩是如此给章长贵等人解释的。

    “的确,工人干得越多,厂子里面也就挣得越多。不管怎么说,利润,都是厂子拿大头,工人,甚至只是一点点尾数。九一重工用高额奖金来刺激生产效率,这个在私人厂里很正常,他们那么大一个厂,一千多号人,哪怕每个人发一千块钱的工资,也才一百来万,他们卖十台数控车床就会来了……唉,老章,你去办手续吧,先到那边干着,如果不合适,就会来吧,咱们分厂的大门,永远都为你开着。”马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九一重工开出来的那些条件,东北第一机床厂根本就不敢那样。

    国营厂,虽然也在改革,不过是在平均分配的基础上面有那么少数一点点的按劳分配。

    患不均而不患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