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智能工业帝国-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九一重工的数控车**市之后,每个月都有着上千万的利润的时候,云非才发现,那些钱,已经不再是钱了,而是成了一堆数字。那些数字,再大,又有什么用?
云非喝醉了,倪黎霜可不敢再让她开车,她自己现在都还没有拿到驾照,正好,李璐这段时间在蓉城没有代步工具,索姓就剥夺了云非开车的权利,反正云非每天上班比较近,走路也就只需要十多分钟。招了一辆出租车之后,李璐在倪黎霜不满的目光下,从云非的腰上取下了他的车钥匙。(未完待续。)
279 地主家也无余粮()
对于突然出现在蓉城的联合航空公司总部,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除了蓉城市委市政斧一些领导惊愕了一段时间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归于平静,该签字的签字,该盖章的盖章,绝对不拖拉。
叶飞几人天天跟荣成市委市政斧各个部门的领导们喝酒吹牛洗桑拿,也没有时间来打扰云非。
原本以为自己能够过几天清净时间的云非,现在却依然烦恼着。
赵兴邦那老货的野心不小,想要把九一重工所有的机床附件,比如卡盘、防护罩、工作灯、水管,线管等等一切都纳入到他们基地的生产范围。
虽然这些零部件产品涉及到很多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技术工艺,不过基地里面那十多个生产分厂,上百个车间,完全能够把九一重工所有的零配件生产吃下来。现在九一重工的业务,并不能满足快要破产的九院基地里面那些生产车间的胃口。
对于赵兴邦这种得寸进尺的表现,以及无赖的嘴脸,云非很是头痛,每天只要见到赵兴邦出现,就想要遁走。
“老赵,我说你这个负责整个基地的管理事务主任,天天有这么闲吗?”再一次被赵兴邦堵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云非翻着白眼对着赵兴邦不满地道。
“嘿嘿,我现在可是闲得很,九院基地的事情处理不完,我可没法回去交差。只要你给我足够的业务,我立马就走……”赵兴邦现在越来越擅长干这种打劫云非的事情了。
人,只要一旦放下面子,丢掉节**,要想刚成功点事情,太容易了。
“老赵,做人要厚道!现在九一重工可不是原来的9127,这个厂属于私营,你懂?你这样干,就是把整个九院那庞大的压力丢到九一重工这么一家只有千多号人的小厂子身上,你觉得合适?”这些天应付赵兴邦让云非精力疲惫,原来一直不好意思拉下脸来的他,终于再也没有了耐姓跟赵兴邦两人耗下去。
基地里面那些厂破产与否管他屁事!
自己不能因为李璐的私人关系,把还在起步阶段的九一重工放到基地里面那些工厂里面。很多配件的采购,都是当初舅舅蒋建兴在沿海的珠三角以及长三角跑了好几个月才择优选择出来的供应商。
这会儿赵兴邦为了减轻军方的负担,居然想要把所有的压力都转移到九一重工来。现在可不是原来,军方为了跟云非在芯片项目上的合作,已经在法律框架下把那些原本只是租借给九一重工的工人私有化给云非了。
原本出于道义以及跟李璐的私人关系,把一些机械加工方面的业务丢个九院,帮着赵兴邦改革整个基地,减轻军方的负担,没想到,赵兴邦的改革在真个基地引起了轩然大波,所有的工人都想下岗进入新组建的九一重工配套厂。
他们已经在大山里面呆烦了!看看人家9327,成了私营,搬到了蓉城,也就只有名义上没有铁饭碗好听,体面。
现在这个年头,挣着钱,才是王道!工人们只想生活更好一些。既然有了这个机会,谁也不愿意放弃。
到后来,九院下属的各大工厂的管理者,把目光转向了九一重工外购的所有零配件上面。配套齐全的九院基地,本来就是一个读力而又完善的军工生产小体系,除了衣帽鞋袜这些不能生生产,大多数机械方面的常规装备都能生产。甚至,连那些短程的地空导弹、地地导弹,空空导弹,也储备着技术,一旦需要,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能力,要不然,九院基地也不可能当成战备工厂,被安置在茫茫大巴山深处。
基地各大工厂,包括9321厂的工人,都不愿意留守在大山深处端铁饭碗,而是要来蓉城这花花世界享受生活。
这就使得赵兴邦的改革进行不下去了。到头来,原本跟九一重工谈妥的新工厂建设在经开区的计划只能作罢。死皮赖脸逼着云非同意了九一重工的零配件的加工就在山里面坐好之后再运到蓉城,运输方面由基地负担。这样一来,原本的加工成本就增加了一成!
九一重工生产的数控机床虽然利润高,也不能这样午休地增加成本吧。
国家政策向着经济领域偏移,使得连同隔壁的航天七院同样不景气。不过航天七院很多工厂在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军转民,利用庞大的产能生产国内大量需求的汽车零配件,现在搞得红红火火的,要不然,也没有钱搬迁出大山。
“云总,7304厂的厂长方强来了,您看……”正当气氛陷入尴尬中之后,人事部新招聘来不久的钟静敲响了云非的办公室门,轻声说道航天304厂的厂长方强又来了。
航天并不是所有的厂都有着很好的效益。十多个生产分厂,只有没还留在大山里面的基地里面因为是运载火箭的总装车间,没有搬迁过来,其它的厂都搬迁了。搬迁过来的厂子,除了军品车间,民品车间大多数都是自负盈亏。
航天有好几个分厂都在刚进入二十一世纪不久红火两三年的时候就破产了。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304。如果不是航天七院接到了巴基斯坦的数十辆导弹发射车以及与之配套的数百枚近程导弹,或许刚刚在跨世纪的时候,那些在整个汽车行业都不景气的年代生产汽车配件的民品公司就彻底倒闭了。
“老赵,我建公司的目的是挣钱,不是为了搞慈善的。你们属于国家单位,有必要把整个工厂数万人的担子压到我这个民营公司的小老板身上?我这有客人,你自己想好了咱们再谈,要是还是这样,咱们的合作就没有必要了,大不了我九一重工扩大工人队伍的规模,钟静,麻烦你去请方强厂长来我办公室里面……”云非对着赵兴邦冷冷地说完之后就下了逐客令。
赵兴邦见到云非的表情不像是开玩笑,只能无奈地离开。他也知道,自己这段时间有点过分了。
航天七院分厂的厂长来找云非,多半也是为了代工九一重工的外协产品,他们的机械加工能力虽然无法跟九院基地相比,但是也绝对不会差多少的。一想到这里,赵兴邦更加着急起来,看样子,必须要找李璐过来帮着自己游说云非。
云非好歹是基地里面子弟,如果把九一重工的外协订单给了航天,那简直就是在打整个基地的脸了。
“云总,没有打扰您吧?”一进到云非的办公室,方强给云非递上一支烟,并给他点燃之后才满脸不好意思地问道。
“怎么会打扰呢。方厂长,你的来意我也清楚,咱们九一重工的虽然已经决定大部分的机械加工方面的业务都寻找外协厂家,我想你们航天里面,应该不会缺少订单吧?巴基斯坦,中东的一些国家都有着大量的订单吧?”方强来过好几次,主要就是为了云非手中的九一重工外协加工订单。
“呃,云总,咱们航天七院的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现在是民品车间,自负盈亏……”对于云非说的这些国外的订单,方强只能摇摇头苦笑。
自从车间改制成为民品车间之后,虽然依然编制还是在七院,但是福利待遇什么的,都已经跟那些军工车间拉开了差距。前几年效益好的时候,民品车间的效益好,民品车间工作的人,在收入上面可是比军品车间里面的那些人高了老大一截。
中国武器出口,在高精尖端方面,除了巴基斯坦以及中东一些传统的友好国家,基本上寻求不到订单。
中国最大的武器出口对象就是巴基斯坦,两国在战略方面的合作很深入,不过巴基斯坦才多大?他们的订单,哪里能够养活有着十多个研究院所以及旗下工厂加起来超过百万的工人?
非洲那些小国家就更不要说了,那些国家的穷的连**都穿不上,能够买一些中国生产的步枪手雷之类的轻武器就已经算不错了。
重武器方面,肩扛式单兵火箭筒就已经算是了不得的重武器了。像导弹这样能够杀敌于千里之外的高精端武器,在这个年代,可不是非洲的那些小部落能够玩得起的。
尼玛,一枚都是好几百万,或许非洲一个势力所有的资金加起来,都买不起几枚,还不如多买几杆便宜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来得实在。
“云总,国外的导弹订单数量可不多,如果多,咱们说不定还能再次民转军,生产军品,不过现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从改制之后,咱们这些民品车间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只能自力更生。原本我们厂,还有着军品车间,能够给因为整个经济都不景气受到影响的民品车间一些补贴,现在军品车间可是干三个月,停工大半年的时间……”方强的话,告诉了云非,航天下属的各大工厂,跟其他那些都是属于整个国防体系的国营工厂没有什么区别。
在整个国家经济都不景气的时候,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大多数的国营企业,都在破产边缘挣扎着。(未完待续。)
280 云非资敌()
“云总,您看贵公司的外协业务,能不能匀一些给我们,只要能够让工厂运转下去,价格即使低一些,也没有关系……”方强满脸期望地看着云非。
从他当上航天七院三零四厂的厂长这么些年,一直都只有认求他,还从来没有他求人的时候,现在为了整个厂子三千多号人,没有办法不拉下脸来求云非这个比他儿子年龄还小的九一重工的老板。
云非见到方强的那满脸期望的表情,内心很纠结。
如果把业务给三零四厂,价格绝对能够降下来超过两成!不过李璐那边,倒是有些不好交代。
如果不是赵兴邦代表的基地里面的那些厂胃口太大,他根本就不会考虑航天集团。在大山里面直线距离相隔不远的两个基地,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死敌。
航天七院的业务,主要是射程在七八百公里的中程导弹以及民用的运载火箭。这些年,随着美国的宇航局下属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整个世界上的各个航天强国,在航天方面都放缓了脚步。从而把航空领域的资金以及技术转移到对地球本身的探索上面来。
这样一来,各国的运载火箭技术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各大国家争相发射各种种类的卫星,使得运载火箭的名用市场远远比军用市场来得更加繁荣。
当然,现在可不是航天市场最为巅峰的时候,运载火箭的发射,要等到进入了新世纪才会变得更加繁荣。云非本来是学机械的,对于航天事业并不了解。不过当年他在机械加工行业有着不少的朋友,好几个自己开着小厂的朋友都是那个时候业务变得无比繁忙的航天七院下属的102厂的外协厂家,主要的业务就是各种军工设备上面使用的机械零件的加工。
人们比较熟悉的军事用途的弹道导弹,也就是所谓的洲际导弹,在国内,有着射程能够达到一万五千公里的东风41,射程一万二千公里的东方31,射程八千公里的巨浪2型等等军事用途的,这些远程导弹,虽然都是航天部下属的第一研究院研究出来,不过生产组装,大部分都是在没有从大巴山中搬迁出来的航天七院基地里面完成的。
完成后,再用专列运输到部署地。
航天七院,是航天部下属的没有多少名气的研究院,不过这个没有名气,那是对于那些外行人来说的。七院虽然在导弹以及火箭的研究上面没有多大的成果,不过下属各个生产厂的生产能力,除了首都的航天一院没法相比,其他那些科研院所下属的工厂,可就拍马也都赶不上来了。
华夏国进行的数次探月工程用的运载火箭,都是从大巴山深处运出来的。尤其是西昌火箭发射中心里面发射的火箭,全部都是来自大巴山。云非曾经有幸到大巴山里面的总装车间去看过,好家伙,半个山都掏空形成的车间里面,整齐地摆放着装配完成程度不同,但是能够看出火箭雏形,直径超过五米(尾端)的大家伙。
在九十年代中期跟末期,由于国内经济不景气以及国家战略重心向着经济建设倾斜,所以大量的军工厂要么军转民,失去军工生产资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