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能工业帝国-第7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国际市场,使用数控机床最为广泛的就是欧洲、美洲这些世界发达区域。

    就连亚洲周边的高档市场,都是被日本人给把持着。中国的数控机床要想打入这些被欧美日几国的顶级机床厂把持的日本,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实我们早就应该走出去,东北一机以及首都一机每年都是有着不少的机床出口呢……”孙麟感慨地说道。

    “呵呵,他们那个也叫出口?最为低端的市场,卖给别人进行粗加工,仅仅是出口到马来西亚以及印尼那些垃圾国家的代工厂里面,而且价格比咱们国内都还低,如果不是有着国家的出口退税以及各种补贴,他们不破产我都不相信!”对于这些,云非很是不屑。

    出口机床,就是为了赚钱的。

    不赚钱,仅仅是为了一个名声好听,有这个必要么?中国一直大力购买美国政府债券,手中握着上万亿美元,而美国仅仅是逼着人民币升值,结果中国人的血汗钱无形中就少掉了数千亿美元!八块多的汇率时候买的,结果美国人还的时候汇率已经是六块多了。

    美国绑架了中国的经济。

    中国人喜欢当冤大头,但是云非绝对是不会干这个事情的。

    现在他必须持有更多的美元在手中,外汇保留权,也是上面大佬最为不满意他的地方,因为这家伙的计算机以及手机出口,直接都是在国外结算的。

    那些资金基本上都不会回到中国。

    “不管怎么说,人家的出口业务都比我们更多。这是不可争论的事实!”孙麟也笑了。

    东北一机这些厂现在拼命地在往国外出口,就是因为国家对于这些有着非常大的补贴力度,也就是说,他们亏损着出口,然后再从国家手中获得补贴,这些补贴就是他们的利润。

    对于这些事情,他们谁都不能够说什么,毕竟,这是机械工业部乐意的事情,财政部也没有意见。他们什么都不能够说,也不能够做。

    当初云非说了这个事情,直接被数落了一通。

    说什么老是龟缩在国内搞窝里斗……(未完待续。(llwxs520 ……》

933 五轴是进军国际的基础(二)()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九一重工的数控机床出口,都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要是在龟缩在国内,那些大佬打压他们都是有理由的。

    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五轴五联动的高端机床研究出来之后。

    国际上,四轴机床的市场反而没有五轴的庞大,很多需要四轴加工的零件,精度要求不高,加工成本有要求的,往往都是采用加装p控制的回转工作台形成第四轴的简易四轴机床加工;而精度要求高的零件或者产品,基本上对于成本也就没有多大的要求,这些全部都是采用加工能力更强的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

    国外的四轴,基本上都是一个过渡型号。

    不过这种相对五轴联动的四轴三联动数控机床来说,确实是廉价无比。不过出口到中国市场,就能够卖大价钱,谁叫中国有着无比庞大的需求,而且自己又生产不出来呢?

    如果不是云非出现,中国从九十年代初期就搞出了简易第四轴,使得国外的数控厂家在这上面至少损失了数亿美元的利润,在中国能够生产这种简易四轴机床的时候,中国从国外进口了至少数百台!而这个价格,从一开始的上百万美元基本上就没有怎么下降。

    就连台湾厂生产的,那个价格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仰望的存在。

    中国众多的国营企业才是最大的买家。所以,中国政府才是最为受伤的人,不多的外汇很多都被台湾以及国外数控厂家给挣了去。

    不买?不买人家不权。

    反正瓦圣纳协定摆在那里呢,中国想要更先进的机床?做梦吧。

    而且各种机械产品,高精度的复杂零件加工,必须要这些设备,除非中国有着堪比前苏联那样庞大的科研人员。生产什么都是设计专机。

    从云非来到这个世界之后。首先就是以三轴数控加工中心加装p模块驱动的第四轴形成四轴三联动的简易四轴功能,从而通过卡马特引出了当时对于云非来说绝对是大佬的赵兴邦。

    能够以一千多万的资金,把9327厂搬迁到蓉城,然后贷款三千万起家,这些可都是这个简易四轴技术的存在。严格地说,云非起步,其实就是靠着这个项目起步的。没有军方的支持。他根本就不可能承包属于战略工厂的9327,并且在有人找他麻烦的时候军方大佬李忠伟直接放话说他们整个军方都是云非的靠山。

    由此可见这个技术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而现在,中国已经有了五轴。而国外却由于瓦圣纳协定的规定,不允许对中国出口这样的顶级战略装备。这就使得九一重工的五轴有着非常庞大的市场。况且一直九一研究院对于这方面的保密非常重视。

    才刚刚拿出四轴加工中心不久,国外机床厂根本就想不到他们能够这么快就有着比较高精度的五轴加工中心技术!

    “进入国际市场,所有的压力就会出现在我们身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会希望咱们中国崛起,尤其是美国跟日本这两个国家……”邓兰青一脸严肃地说道。

    “只要我们掌握了五轴的技术被公布出去,即使不进入国际市场,这些压力同样会出现。同样的压力。为什么咱们不多占领一些市场?”云非呵呵一笑。

    五轴。对于航天工业太重要了。

    他们的大飞机项目,132的歼十、歼二十。沈飞的歼十一,这些很多的零件都需要五轴数控机床加工来降低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大规模制造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目前的控制系统如何?”云非转移了话题,这些事情跟研究人员没有关系,市场都是跟研发人员没有任何关系。他要求的研发人员只负责技术研发,其他什么不用管。

    要不然研究人员把大量精力浪费在不相关的事情上面,还怎么出技术?

    “系统的问题倒是不差,主要是光电所那边研究的测量技术一直都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主轴的使用寿命不够长……”这些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

    “主轴不是没有问题吗?”云非不由皱起了眉头。

    他们的主轴技术,可是整个中国最为先进的,还是他抄袭的日本马扎克以及三菱的技术。各种材料配方以及工艺,都是综合了不少家厂才搞出来的。

    “那是普通主轴,咱们的电主轴技术一直研究都没有成功。而且,普通的主轴,用到五轴上面因为需要进行a轴跟c轴方向的旋转,那些进行过重载荷主轴没有办法使用到这上面,新开发的主轴因为壁太薄,一进行重载荷切削试验就会产生变形……”一说到这个,孙麟就头大。

    主轴系统可是一台数控机床的关键零部件。

    尤其是精加工的设备。

    “五轴的主轴还在进行重载荷切削试验?”云非顿时就郁闷了。

    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五轴加工中心这样昂贵的设备,哪家财大气粗的公司会舍得用价值上千万的五轴加工中心去对毛坯进行粗加工?

    “对呀,咱们的机床你当初不是说过所有的都必须要做重载荷的切削试验吗?主轴可是最为关键的部件。这几年可是进行了数十次的试验,不管我们怎么修改生产工艺,修改设计方案,都无法获得太大的进步……”孙麟唉声叹气地说道。

    云非顿时恨不得给自己几巴掌。

    他感觉要是再听孙麟继续说下去,他会把自己给掐死,因为国内众多的数控机床生产厂,没有任何一家做过重载荷切削试验,国外进行这样试验的也只有德国德克这样最为顶级的机床厂才会做的。

    因为根本就没有必要,数控机床很少加工毛坯。

    所以,云非阻止了孙麟继续说下去:“孙老,五轴加工中心本来的属于精密加工设备,上千万的东西呢,谁会舍得用这样的设备来进行粗加工?”

    “呃……”云非的话顿时让孙麟老脸一红。

    接触云非之前,他们还在研究两轴的数控车床以及三轴两联动的数控铣床呢……

    孙麟完全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取得这样大的进步。

    而云非一开始确实说过,所有的设备必须做重载荷切削试验,他们就形成了一个惯性思维,四轴做过,五轴依然也得坐。四轴因为价格问题以及加工精度要求,粗加工跟精加工合并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五轴不行。

    五轴,因为精度更高,再加上廉价的三轴可以用来进行大概轮廓切削进行粗加工,大部分需要切削的余量都被干掉,然后直接上五轴进行精加工就行了。

    孙麟他们一直都是走入了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加工中心为了追求高效率,都是粗精加工一起,尤其是现在很多的生产都是单件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大批量生产在顶级制造上往往都是走流水线生产的方式。

    高档数控机床往往都是用于模具,航空航天以及医疗器械等尖端制造业,这些的生产批量都不是太大。而大批量的零件生产采用数控设备都是流水线加工,那个就是追求标准化的同时追求高生产效率。

    “你的意思是说,这些五轴根本就不用进行重载荷加工试验?而且,我们在这方面的上千万经费都是浪费了?”孙麟红着脸问道。

    这如何不是浪费掉的?

    云非顿时感觉到心在滴血,这可是上千万的研究经费呢。

    不过他却没有办法说什么,因为这个主要还是他这个老板的责任,研究院里面的很多研究方向都是他这个老板给指定的。如果告诉孙麟这上千万是浪费掉了,这老家伙肯定会耿耿于怀,自责不已。

    “其实也不能够说是浪费吧。前期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这些主轴哪怕是使用寿命只有一年,市场用户也不会说什么,但是到了后期国外的五轴大量出口咱们国家的时候,就不是这样的事情了。如果主轴承受能力更强,别人的加工中心一刀只能够吃0、05,而我们的可以达到0、1甚至0、2,这个效率对比就是最为明显的……”云非心中郁闷,但是脸上却是一脸笑容地说道。

    五轴加工中心的加工费用,一个小时都得五六百,效率越高,成本也就越低,在这个成本越来越高的年代,这也是一大卖点。这也算是意外收获吧。

    九一研究院搞出来的主轴精度可能无法跟国外的比,但是在使用寿命以及皮实,绝对会超过国外的主轴。要知道,一根五轴加工中心的主轴生产成本都是好几十万,而售价至少都是上百万!

    “更何况,咱们的这些主轴承受的过载能力越强,加工精度也就能够有所保证,这对我们的品牌是好事情!”

    “唉!”孙麟如何能够不知道云非这是在安慰他?

    “即使现在咱们不搞,后面也会搞这方面的研究。只有我们手中有了五轴加工中心,能够跟我们的三轴加工中心以及其他不同档次的设备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这样才能够保证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云非见到孙麟的脸上一副落寞的表情,不由这样说道。(未完待续。(lwxs52o。))

    ps:感谢龙啸啸大大的的588币慷慨打赏,感谢jrlion 、优酷4、figylwxs520 ……》

934 技术突破真心困难(一)() 
“更何况,五轴,才是国际上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云非主要就是把目光给盯在高端数控市场上面。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这些顶级装备制造业的进口大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出口,出口的那些三轴加工中心,也都是因为价格低廉,性能并不怎么样,很大一部分出口都是台湾数控机床厂出口出去的,国内的出口并不多。

    低档数控机床出口并没有多少利润,况且竞争还激烈无比。

    高档数控机床利润才是最为庞大的。九一研究院现在生产一台试验用的五轴加工中心,成本大约在三百万,如果进行批量生产,完全可以控制在两百二十万以内。市场售价最低价都是一千五百万,也就是大约两百万美元。

    况且,那只是木工机。也就是轻型的五轴数控加工中心,而九一研究院一开始就是布局重型五轴加工中心的。

    这些价格都是根据不同的型号的有着不同的价格。大型一些,精度高一些的,往往都是千万美元。在零一年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蓉城132厂为了研发歼二十飞机,以及批量生产歼十,从美国进口了一台五轴五联动,x轴行程十米,y轴行程两米四的重型数控加工中心,加工范围内直线度0。18,重复定位精度,加工精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