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今萍嵋-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阻止小皇帝!群臣抬起头,期待的看着珠帘背后的那个人。沈今竹终于开口了,说道:“皇上,你昨日去贡院看见举子入场,可知他们考篮里装的都是些什么?”

    小皇帝迟疑说道:“无非是些笔墨砚台等文房之物。”

    沈今竹问道:“还有呢?”

    我又没掀开考篮看过,那里知道那么详细啊。小皇帝开始胡诌了,说道:“照明的蜡烛、吃饭的碗筷勺子、还有——驱寒的棉袄护膝袖套等物。”

    小皇帝声音越来越小,他也不确实自己说的对不对,就是凭常理推断,反正连考三天,文房四宝加上衣食肯定少不了。不过他说错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棉袄等甲夹棉的衣服,考场为了防止夹带等作弊行为,是严令禁止穿带夹衣入号房的,春闱在二月初九,春寒料峭,可以穿十几层单衣保暖,就是不能穿棉衣。

    那些文官个个都是从贡院考场上厮杀过来的,此刻见小皇帝连常识都不懂,不禁心里更加忐忑了:就这样还大言不惭的去考校贡生们,真还是个孩子,太后,快管管这个熊孩子吧。

    沈今竹并没有当庭给小皇帝难堪,指出他的错处,而是说道:“皇上,无论是文举人,还是武举人,他们来京城参加春闱,都带着同一样东西,那就是志向。得过且过、胸无大志的人,是无法取得举人功名,从而迈进贡院和武进士考场的。”

    这话说的很漂亮,不露痕迹拍了文武百官的马屁,群臣听了心里无一不舒坦,都回忆起自己当年参加春闱时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每个人都肩负着家族责任和事业梦想,努力学习,竭尽所能在考场上发挥,那是最吃力的岁月,一朝金榜题名后,仕途才在面前铺开了,所有的付出和汗水都是值得的,这种感慨是没有考过科举的人很难体会的。太后这句话使得群臣如找到了知己一般,瞧瞧,还是太后懂得俺们的心啊。

    小皇帝毕竟八岁了,如何听不出沈今竹是想让自己知难而退,主动放弃呢?可是他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就像昨天和大公主比赛捉兔子一样,非要争回一点面子。身为天子,难道这点事情都不能够如愿么?我又不是过问什么复杂的政事,只是主持一下殿试而已,历来不都是皇上的职责么?

    纵使帝师王阁老嗓子都要咳哑了、也一个劲的朝小皇帝飞眼神,就像青楼女子招揽客人似的,可是小皇帝却依然说道:“太后,朕知道科举的重要,文武贡生都是国之重器,非同儿戏,朕只是希望和这些贡生们面对面的交流,亲自选出得利的人才。”

    小皇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沈今竹暗道,各位,你们也看到了,不是我不给小皇帝拿梯子下台,是他自己不肯下来啊。沈今竹说道:“皇上求贤若渴,哀家就不拦你了。不过殿试主要考的是策论和奏对,这些日子就请翰林院掌院,还有王阁老和崔阁老三人入乾清宫,好好和皇上讲一讲礼仪,定下策论的题目,殿试时哀家会垂帘旁听。”

    群臣听太后如此说,才放下心来,有了三位老臣的辅佐,还有太后在后面把关,小皇帝想胡来也难。

    长兴六年,二月十四,慈宁宫。

    “太后,皇上已经定下明日殿试的题目了。”怀恩递给沈今竹一个字条,沈今竹展开一看,上头写到:“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如今士风不正;为臣者欲求无边而见识短浅。想要正士风以复古道;用什么办法可以肃清吏制朕眷兹冾闻,将裁览而采行焉。”

    意思就是说,朕和士大夫们一起分享权力,共同治理天下,但是现在贪腐之人太多了,怎么才能肃

    清吏制,倘若有好的建议,朕会采纳推行下去。

    “这个问题有些尖刻啊,锋芒毕露。肃清吏制是历朝历代都面临的大问题,是皇上自己想出来的?”沈今竹问道。

    怀恩说道:“是的,三位大人每人都列举了十道题目,然后将三人有些共同的题目圈出来,拟了五个策论供皇上选择,皇上觉得都不不太合心意,挑选了一道关于官员考绩的问题,改成了肃清吏制。三位大人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便定下这道题目,用来明日殿试之上。”

    三位大人都是当大官的,倘若反对这个肃清吏制的题目,是不是表示自己心中有鬼呢。这个题目虽然尖锐了一些,且有些老生常谈,但小皇帝毕竟年幼冲动,想出这个问题也可以理解,在殿试之上,这个问题也能测试出庸才和人才,倘若有贡生足够的优秀,也容易从中脱颖而出,这个题目也是个中规中矩的策论了。所以三位大人一致同意小皇帝的出题。

    沈今竹点点头,将纸条投入火盆,说道:“明日殿试的时候,你盯紧皇上,以防他有什么出格的言论和行为,他年纪虽小,毕竟是一国之君,不要当着众贡生的面,失去了皇帝的威仪。”

    怀恩应下,告退时身形猛地晃了一下,差点摔倒了,幸亏他时常练习武艺,反应比较快,赶紧抓住

    了身边的案几,顺势跪下说道:“奴婢殿前失仪,请太后恕罪。”

    沈今竹命内侍扶着怀恩起来,坐在椅子上,说道:“快请太医给怀恩把把脉,开几服药。怀恩,哀家看你脸色灰败,身体何处不适?”

    怀恩忙说道:“谢太后,不劳烦太后了,奴婢去值房等候太医即可。近日奴婢夜间时常失眠多梦,精神有些不好,吃几幅太平方子,多休息一下就好。奴婢这样的状态会耽误公事的,奴婢想休息一个月,放下肩上的担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等回来就好了。”

    相处了这些年,怀恩从东厂上司变成自己的手下,从未有今日这样精神不振,主动要求休假的时候,沈今竹说道:“那明日殿试就交由怀义去跟着,你先回去休息,什么时候休息好了就回来,掌印太监的位置始终都给你留着。”

    怀恩谢过退下了,果真当即就将一些事宜交接给了怀义,回府里闭门休息去了。到了下午,一封急信送到了案头,展开一瞧,沈今竹顿时面有哀伤之感,这是一封家书,沈家大房的二堂哥沈义然所写,说大嫂王氏病逝了。

    沈今竹小时候是跟着朱雀桥乌衣巷的大房一起生活的,主要照顾她的是祖母沈老太太,但是大嫂王氏作为当家主母,也给了沈今竹不少的恩惠,当年无论她如何调皮捣蛋,将乌衣巷老宅子闹腾的底朝天,王氏都很有耐心的照应她,虽说也有看在祖母的面子上,可是长期如此,沈今竹心里也有感恩之心的,说老实话,她对王氏比对自己继母朱氏更加亲近些。

    而且沈今竹无论是当太子妃,还是当皇后亦或是太后,王氏都在金陵城严格管束着大一大家子人,不准他们出乱子,拖沈今竹后腿。这样的大嫂,沈今竹一直很敬重她,看到这个噩耗,沈今竹忙命人将自己宫里,还有珍儿的殿里一些喜庆的饰品先暂时摘掉了,穿的也比平日素淡些。

    虽说沈今竹和王氏已经是君臣关系了,没有必要为王氏服丧,但因以前那些亲情在,沈今竹尽量用一些形式表示哀悼,她追封了王氏为一品夫人,并赐给大房一些物品,命人连夜送往千里之外的金陵。

第243章 老情人挥泪祈来生,小内侍攀高忙钻营() 
原本一场缠绵悱恻的临终告白,在沈义斐非人的洞察力和强大的耐力作用下,气氛瞬间变成了悬疑。

    看见沈义斐躺在王氏身边的瞬间,怀恩起了杀机,可真当随从们亮起了兵器,他却阻止了。沈义斐是太后的大堂哥,东厂如今归怀义管辖,杀了沈义斐,太后肯定不会容许自家亲人死的不明不白,万一被怀义查出来怎么办?

    怀恩以前隐藏身份,是出于保护王氏考虑,如今王氏已死,沈家女当太后掌握皇权,他没有必要为了保守这个秘密,而冒险杀死太后的大堂哥。

    沈义斐小心翼翼的从棺材尾部爬出来,还不忘理了理王氏有些褶皱的裙摆,烛光下,王氏面色僵白,好像涂了一层白蜡似的,双手交叠在胸前,拿着一柄玉如意,眼皮上盖着两片晶石。

    怀恩看着王氏的遗容,不禁潸然落泪。沈义斐在一旁静默不语,过了一会,怀恩止了泪,将一支娟纱堆成玉簪花别在王氏的发髻上,说道:“她最喜欢玉簪花。”

    沈义斐依旧沉默,他并不知道王氏的嗜好,王氏对他的内心也一无所知,王氏说的对,若有来世,还是不要做夫妻,更不要重逢了,这段无爱的婚姻,他们明明都是无辜的,但是却又互相亏欠。

    王氏和怀恩之间的真情是那么的绝望,即使阴阳两隔了,也能感受到那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悲情,使得沈义斐心中完全没有往昔“破案”后的那种成就感,也没有心结打开的轻松之感,他说道:“公公,此事你我都不愿宣扬出去,你知我知,请公公相信我。”

    怀恩此时看着王氏的遗容,还有些恍惚。他相信沈义斐会保密,毕竟还有和王氏生的满堂儿孙在,沈义斐要顾及的比自己多。

    怀恩说道:“那就请沈大人就当今晚是梦一场。”

    沈义斐走向灵堂门口,行了几步,又转头说道:“公公到底还是来了,王氏她一片深情,终究没有错付。”

    门关上了,怀恩再次对着棺材落泪,天蒙蒙亮时,蜡烛成灰泪始干。王氏的火化仪式上,怀恩扮作老僧,和一群和尚念着《往生经》超度,如有来世,你我再续前缘,再无遗憾,可好?

    京城,春闱已经发榜了,皇宫举行琼林宴,招待新科进士们,宴会散后,照例是骑白马游街等庆祝活动。小皇帝自称身体不适,没有出席今日的琼林宴,交由王阁老□□了,太医们忙过来请脉,没号出个所以然来,偏偏皇上叫嚷着肚子疼、脑壳疼,太医们判断皇帝想要托病休息,便开了一副太平方子煎药吃着。

    小皇帝是装病,将汤药全都顺着窗户倒出去了。他心中气难平,因那日殿试上,他想圈定的状元、榜眼、探花和几位阁老们的意见相左,说他看中的那个进士是夸夸其谈,口才了得,策论谈不上出类拔萃,如何能当状元?他着急了,说道状元都是皇上钦点的,朕还是不是皇上?阁老们忙说他是被此人蒙蔽了双眼,争执不下时,是太后出面定了人选。他看中的那个进士成了三甲的同进士。

    那时候太后罕见的微怒,一语定乾坤,小皇帝不敢再说什么了,心里到底意难平,琼林宴便称病不去。“皇上,大公主来看您了。”小内侍快步跑进来说道。

    小皇帝忙跑到床上去,盖上了被子。珍儿进来了,说道:“听说你病了,我来看看你,有你最喜欢吃的几样点心,快起来吃点吧。”

    小皇帝故作无力摇头说道:“放着吧,朕没有胃口。”

    大公主端来一盘桂花糕,边吃边说道:“那我吃,你看着。”大公主晓得弟弟在装病,她也是故意来瞧他,在他面前大吃特吃,以报那天夺兔之仇。

    大公主终于心满意足的走了,留下一地点心渣渣,小皇帝蹭地坐起来,看着空空如也的盘子,心里空落落的,太医叮嘱说吃药的这几日最好不要碰甜食,御膳房便没有送小点心了。这时小内侍走了进来,从怀里打开一个油纸包,将里头已经碎了一半的绿豆酥放在盘子上。

    品相太差了,看着就没有食欲,小皇帝不耐烦的说道:“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街头做的都比

    这好看,快端走。”

    小内侍就是那天怂恿他去骑马踏青的,他嘘了一声,低声说道:“皇上,奴婢是冒了好大的风险才弄到手的,您好歹尝一尝,肯定喜欢。”

    罢了罢了,且先尝尝味,小皇帝拣了一块较为完整的放在嘴里,味道果然比较特别,入口即化,但是没有甜腻之感,细细品来,居然还有一丝桂花的香气呢——这个滋味好熟悉,好像以前吃过似的。

    小皇帝连吃了五块才罢,问小内侍:“这是谁做的?和平日御膳房送来的都不一样。”

    小内侍四顾无人,扑通跪地,说道:“奴婢该死,奴婢去了不该去的地方,违反了宫规,还请皇上赎罪。”

    小皇帝不明所以,问道:“你借用了其他内侍的腰牌出宫在集市上买的?不要紧,大公主和太后她们有时候也会派人去外头买时兴的吃食,这是那一家新出的点心?”

    小内侍低声说道:“是——是冷宫的肖庶人做的。”

    难怪味道那么特别和熟悉,小皇帝隐约记得儿时生母时常做些小点心给他吃,最爱的就是绿豆糕了,绿豆是事先泡发,一个个的剥去表皮,蒸煮成绿豆沙,所以口感才会如此柔软细腻,入口即化,往绿豆沙里头拌上桂花蜜汁,而非白糖,吃起来就不甜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