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火红年代-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桓隼吓故敲挥锌醇U馊煤行┖ε缕鹄矗叩接裆骄褪�90里,但估摸着这姐妹两个还是不能走那么远。

    后来又到了一处比较大的村子,夜里村子全部被黑暗笼罩,一步一步从村里穿过,忽然听见有歌声,唱的是《北的金山上》,乍一听还觉得心里热乎乎的,但认真分辨,觉得耳熟!顺着声音找过去,有一户人家,门扉虚掩,推开一看,拥挤着不少农民,正坐在地上,看两个女孩儿表演小合唱。在她们的左边,是一个发黑的桌子,上面放一架马灯,提供照明。

    韩援朝长长的出一口气,缓步走过去,姐妹两个还没有注意到他,一直到他把背包取下,放在桌上,两个人回头看见是他,‘哇!’的一声全哭开了!

    这时农民才知道三个人是一起的,“演得挺好的,就是太晚了。你们休息吧?”村里的贫协主席和党支部书记给三个人安排了住处,几个人也是真累了,连晚饭也没有顾得上吃,头一挨到枕头上,就沉沉进入了梦乡。

    在村里演出了三天,等候后面跟上来的同伴到达,一行人继续上路,第三天到了上饶,参观了上饶集中营,开始时住在地质队,后来又住在部队,本来众人还想往前走,但听说井山闹瘟疫,只得在永平止步,就在当地闹革命吧。

    当地有个912地质队,韩援朝等人就住在那里,小小的一个地质队,也分保守派、工人赤卫队、还有一支军宣队;工作不忙的时候,众人斗私批修,忙得一团热闹。后来吴爱毛提议,几个人每人到一个岗位上去劳动,有的到机修车间、有的到碎样车间,有的跟车运输,吴爱毛给分到车队,每天搬搬抬抬,累得要死要活,一个意外的收获是:她学会了开汽车。

    元旦刚刚过去不久,地质队出了一件事:有一个夜班值班工人,用脸盆装了一盆柴油,然后弄一个棉线做的长捻子出来,点燃取亮,不料柴油下滴,火苗顺着油滴落到下面的机台上——机台底下全是木板,常年为油脂污染,沾火就着!不到片刻,燃起了一天的火焰,在夜里看上去,威势更显吓人!

    大多数的工人都住在山下的竹棚里,竹棚建在树林中,景色非常美,看见山头红光突起,所有人同时爬了起来,提着灭火器就往山上跑,火头就是命令,韩援朝等几个男生累得简直要吐血,才终于跑到山顶;而吴爱毛等女孩儿,体力不支,眼见火势猛烈,偏偏自己帮不上忙,急得站在半山腰放声大哭!

    把火扑灭,天色也已经渐亮,满是汗水的身体被山风一吹,遍体生寒,韩援朝放下已经喷空了的灭火器,回头看去,身边站着的工友脸上全是油污,连本来的模样都要看不出来了。他忽然发现,原本在平时势不两立的两派人,在面临这一场大火的时候,全然忘记了自己所属的派别,也根本忘记了平日斗争的残酷,似乎那尖锐对立的阶级矛盾,在这一刻完全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

    他们在江一直呆到1967年的3月24日,才得到3月19日下发的通知文件的精神:大串联被叫停了。一众年轻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和众多已经处出感情的工友挥手告别,踏上了北返的列车。

第33节 阅读() 
卢利从二号院走出,使劲抱着双臂,怀里藏着一本大部头的字书,是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

    这也是他从贺怜的房中书架上找出来的,最早的一本还是去年十二月份的时候,他把西厢房中的小人书都看遍了,眼界逐渐开阔,视野也开始放远,目光开始集中到了那放满两个书架的字书上,每一个名字都是他从未听过的,甚至很多书名他都念不全,“三……火……手,大仲……马。”

    卢利上到三年级,字认识很多,但书名都是繁体字,他不识得,这是什么作者名?看书名倒像是打仗的。费力的爬高取下,是一部大部头的书籍,沉重得像一块砖头,打开来看看,还是竖排版的!里面的字也多不认识,达达尼昂的名字他只分辨得出一个‘尼’字,其他的全不认识,这还看什么呦?他想把书放回去,又有些舍不得,万一是一部打仗的呢,岂不可惜了?

    抱着大中马的《三火手》回家,舅妈正准备做饭,听屋里女儿在哭,赶忙说道,“小小,去哄你妹妹。”

    卢利答应着进屋,走到小床边去看,吴婷咧开小嘴,正哭得热火朝天,眼前突然来了一个人,婴儿哭声顿时停止,看了他一眼,啼声再起!

    卢利手脚麻利的抱起妹妹,给她换过尿片,拿起奶瓶兑上一点桔子汁,把奶嘴儿塞进婴儿的嘴巴,后者立刻不再啼哭,手舞足蹈的抱着奶瓶,吱吱吱的嘬了起来。

    卢利在婴儿竹床边坐下,一只手前后推动下面带着小轱辘的婴儿车,一只手翻开厚厚的扉页,开始读了起来。只是第一段文字,就让他看得又高兴又奇怪一头雾水,“1625年四月的第一个星期一,《玫瑰传奇》作者的故乡默恩镇,仿佛陷入了大动乱,就像胡格诺派把它变成了第二个拉罗舍尔似的,几个店主看见妇女向大街那边跑,听见孩子们在门口叫喊,便连忙披上铠甲,拿起火枪或长矛,镇定一下有些恐慌的情绪,向诚实磨坊主客店跑去……”

    高兴的是,这果然是一部打仗的书;奇怪的是,什么玫瑰传奇,什么胡格诺派,什么拉罗舍尔,在一个孩子而言,完全是如同天书一般!认真看看,每一个划着虚线的地名、人名或者词组的下面,都带有特殊的一个圈圈,里面写着1、2、3的字样。

    一口气翻到书的最后一页,却没有相对应的介绍——这种注释都是在每一章节的结尾,卢利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书籍,从来不知道,自然闹了笑话——没奈何,只好硬着头皮,继续阅读下去。

    好在大仲马的作品通俗性很强,几乎都是单线条构成,故事二元对立,善恶分明,虽然里面的人名和地名对孩子来说有如天书,但只要读进去,还是很可以理解和引人入胜的。

    卢利还是初初看这种竖排版,且全部是繁体字构成的大部头字书,经常会读串了,不知不觉一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他才只读了不到五页;一直到舅妈喊他吃饭,这才放下书,出去给一家人端盘子拿碗,然后喊舅舅、姥爷吃饭。

    ***********************************************************************

    新年临近,吴氏姐妹两个连一点消息都没有,于芳急得满口火泡,又没有任何办法,胡同中像她这样,一夜之间失去自己孩子踪影的不在少数,偶尔聚在一起,就是嗟叹不绝,骂声不断,“你说说,养这么一群白眼儿狼干嘛?就不知道家大人担心吗?”

    “我们家那个小子才是混账呢!”王婶嘴里叼着烟卷,唉声叹气的说道,麻将牌作为四旧,早就给一群年轻人扔得扔、砸得砸了,几家女主人没有了这平日唯一的消遣,很觉得烦闷,一个个头顶黑线,看什么都觉得不痛快,“上一次就说他几句,就要和我脱离关系?你说说,还有这么不讲理的吗?拉扯他这么大,现在连说说都不行了?”

    于芳为之苦笑,听外面有脚步声,长身看看,“小小,是你吗?”

    “哦。”卢利答应着进门,小脸一片沉静,搬一把马扎,坐下看书。于芳扭头看看孩子,啐了一口,“看见了吗?这个倒霉玩意儿,将来也是这么个德行!别想得了他的济!”

    众人便笑,“小小又招你了?小小现在多乖啊?也不出去瞎惹惹,就坐那自己看书,我们小子要是有他这两下子,那感情好了!”

    于芳也笑了,“韩婶,狗立现在天天干嘛去?怎么也不来了呢?”

    “就跟在他爸爸身后瞎跑呗。”韩婶现在可是很骄傲了,丈夫是远近有名的造派头头,居住的胡同中、上班的货场里,他都是第一流的人物,而且每天都不回来吃饭,虽然经常是喝得熏熏然的进屋,但家中少了一大部分的支出,她的手头也宽松了很多;更主要的是,不会再因为做饭不好吃给丈夫打骂了。

    听她们提及狗立,卢利支楞起耳朵听着,他和狗立是从小一起玩儿到大的伙伴,除了不在一起睡觉之外,几乎天天腻在一起,感情之好,便是平常人家的亲兄弟也比不过,往日两个人有了争斗,只要有一个人站在对方的家门口喊一声对方的小名,后者就会快快乐乐的跑出来,完全没事人一般的继续疯,从不会有人把刚才的事放在心上的。

    但这一次,情况显然不同,卢利一开始想,只要狗立来,和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就原谅他;后来又想,只要狗立来叫自己一声,说一遍熟悉的,“小小,出来玩儿啊?”自己就原谅他;到最后他想,只要狗立见到自己,向他笑一下,自己就原谅他!但所有的期望都成了空想,两个人偶尔在胡同中见到,狗立也很快的别过脸去。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难道这么多年的友谊,就因为姥爷被揪斗一事要完蛋了吗?早知道是这样的话,……

    他忽然摇头,不!即便早知道是这样,自己也是断然不能看着姥爷被打骂,从旁不置一词的!

    几个女子说了会儿话,眼看天色渐晚,各自起身离去;于芳也开始和面,准备包饺子,卢利在一边为她打下手,娘俩一个擀皮一个包。于芳做饭是有名的快手,双手合拢,指间一捏,一个元宝形的小小饺子便即成型,有这样一个人搭配着操作,卢利也只得尽量赶工,这倒也练出了他同样麻利的速度。

    不一会儿的功夫,放满了三个板子的饺子包好,剩下一块面,于芳从他手中拿过擀面杖,飞快的赶开,取一点麻酱、白糖,给他做了一张麻酱饼,“缺德玩意,你说瞎话有功!”她一面做一面咒骂,“给你烙麻酱饼,吃饱了接着使劲和家大人说瞎话,啊?”

    “嗯……”卢利知道舅妈是在说上一年的事情,他哼唧着和舅妈撒娇,在她身上扭了一把,“不……不不不许……说说说我!”

    “就说。”于芳回头轻笑,“就说!你个小没脸儿的,就说!”

第34节 归家() 
家里的两个男人同时丧失了工作机会,虽然还有一些生活费,但失去了大头,生活也变得拮据起来,舅妈坐困愁城,每天连饭也不大吃得下,手托着腮帮和丈夫目光对视,“宝柴,我看,把家里的衣服拿到委托商店去吧?还有我的耳环,对了,我的耳环呢?”

    “你不是拾起来了吗?”吴宝昆同样心头烦闷,好端端的,怎么连公安局都受到冲击了呢?这往哪儿说理去?“要是送委托商店,我看耳环不行。万一……”

    于芳自然也知道不行,这种饰、挂饰类的东西,都属于四旧的范畴,送到委托商店,不给那些造反派当坏分子抓起来就是好事!若说可以的,就是一些衣服、布料或者……丈夫的二胡?

    破四旧一开始,吴宝昆见势不妙,先把二胡藏了起来,后来吴爱毛、吴爱武要先在自己家里破四旧,问起爸爸,只说是扔了,气得姐妹两个大发脾气,“怎么不交给我们处理呢?自己就偷偷摸摸扔了?这不是销毁证据吗?”

    为她们这样的说话,吴宝昆大发雷霆,“什么叫销毁证据?这是和你爸爸说话吗?”

    姐妹两个比当爹的声音还高,“你就是在销毁证据!怎么了?难道不是吗?听到副统帅的话,您就先一步把二胡扔了,就是销毁证据,就是!”

    吴宝昆被一对女儿气得几乎脑出血,还是于芳见状不好,把两个女儿推出大门,才算了事。

    于芳想了想,对丈夫说道,“我回头和街道王娘说一声,我也到街道去糊纸盒子得了。”

    “那怎么行?家里两个小的,都得要你照顾,不行,不行!”吴宝昆说,“你说这两个孩子,怎么一走这么多天,一点信儿都没有呢?”

    他的话给吴吉厚提了醒,扬起头来想想,“可不呗?有……哎呦,到下月今天就整好半年了!”

    吴宝昆夫妻掰着手指头算算,“还真是的,一晃都半年了。去年9月12号生小婷,她们姐俩走的,今天3月12号,可不整半年了呗?”想起一直不通音信的两个女儿,于芳难免伤心,“你说养她们这么大干嘛?说跑就跑,连个话也不留!”

    吴宝昆叹了口气,也很觉得无奈,世事如此,他一介平头百姓,又能改变什么了?他拍了拍埋头大吃的孩子的头,“小小,最近干嘛呢?”

    卢利抬起头,满嘴的食物,支支吾吾的说了几声,“你慢点吃!”于芳只要看他吃饭吃成这样就气不打一处来,“看你吃的?跟没日子吃了似的!”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