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石和穆扬灵姐弟都是跟着舒婉娘认字的。
也因为舒婉娘识字,舒婉娘虽然不太会干活也没什么风言风语出来,识字在这个时代太过高大上。
穆扬灵看着刘大钱走了,这才跑回屋去,急声问道:“爹,那咱还屯不屯粮?”
“屯,为啥不屯?咱直接和乡亲们买,不必跑到镇上和县里,能省下一大笔钱呢,到时候再送到镇上磨坊里去磨成米就是了。”
舒婉娘叹息道:“好容易丰收一年,本以为大家的日子可以宽松一些了,谁知道却又被故意压价,谷贱伤农啊。”
穆石挠了挠脑袋,他也没什么办法。
“爹,压价的都是本地的乡绅,咱把粮商不就完了?好歹能提一点价。”
舒婉娘摇头失笑,“哪有你想的这么简单。”
穆石也道:“如今正碰上秋收,各地或多或少都有粮食,这粮价本就下降了,加上路途遥远,谁没事跑到边关来运粮食?行了,我们大人都想不出什么好法子,你一个小孩子就别掺合了。”
被鄙视了。
穆扬灵很愤怒,她外表虽是小孩子,但内里是大人,大人!她表示一定要找出一个办法来,不然就枉活了这么多年了。
穆石可不知道女儿心里想什么,见她瞪大了眼睛,就道:“这是大人们的事,你今天忙了大半天了,现在去陪你弟弟玩去吧,看着他一些,别叫他出去晒太久的太阳。”
穆扬灵见穆石转身要去库房,就好奇的问:“爹,你去库房干嘛?”
“我去把皮货整理一下,明天去县里脱手,你娘就快要生产了,家里要留下银钱。”穆石心疼女儿累了大半天,就道:“你快去玩吧,要是不想玩,就到屋里躺一会儿,明天爹要起个大早,估计得大半夜才回来到,所以明儿你别去山里了,在家照顾你娘和你弟弟。”
穆扬灵眼珠子转了转,应了一声,跑出去找弟弟。
小博文正乖乖的摇头背《三字经》,穆扬灵跑上前扯过他手上的书,道:“别背了,跟姐姐去玩。”
小博文内心挣扎了一下,道:“可是娘叫我背熟第五页才可以出去玩。”
“你都背了这么长时间了,再背下去也背不好,还不如和我先去玩一会儿,傍晚回来再背,晚上我帮你烧火煮饭,你只管背书。”
小博文这才露出开心的笑容,乖巧的点头道:“那姐姐,我们去哪里玩?”
“先去朗表哥家,他捡了两本有字的书,咱去看看是什么书,能不能用,然后我就带你去找狗蛋他们玩。”
狗蛋是村头刘寡妇的独生儿子,和小博文一样只有五岁,是村里这帮五六岁孩子的孩子王,小博文常和他们一块儿玩。
小博文开心的把书拿回去放好,跑出去牵住姐姐的手蹦蹦跳跳的往朗表哥家去。
临山村多姓刘,还有马姓胡姓和张姓,穆姓只有他们这一家,因此只要说临山村穆家,大家都知道是说他们家。
穆家就住在山脚下,五间青砖大瓦房,在村里是独一份,是穆扬灵的祖父迎娶祖母之前盖的,当时不知道羡煞多少人。
往东南走上一刻钟就是村里房屋最密集的地方,大舅爷一家就在其中。
大舅爷刘大钱一共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但最后只站住了两个儿子,老二才长到三岁就病死了,两个女儿则是在十二年前的兵祸中死的,穆扬灵的祖父祖母也是在那场兵祸中去世。
所以大舅爷现在是和两个儿子住在一起,并没有分家。
因为是秋忙时候,大人们都在地里抢收,村里并没有多少人,姐弟俩走过来竟是一个人都没有遇见,六岁以上的孩子估计也被丢到地里干活去了。
大表哥刘朗正把他八岁的弟弟刘伦按在水盆里洗澡,边洗边骂道:“叫你不听话,晚上等爹回来看他揍不揍你。”
穆扬灵推门进来,看着院子中的俩人眨了眨眼睛,问道:“朗表哥,伦表弟,你们在干嘛?”
刘伦“嗷”的一声,扯过凳子上的衣服就遮在胸前,大喊道:“不许看,快转过去,转过去!大哥,快把她赶出去!”
刘朗愣愣的看着弟弟,然后就突然跳起来拦在弟弟前面,喊道:“表,表妹,你先出去,等阿伦穿完衣服你再进来。”
才八岁的小豆丁,谁稀罕敢啊?
穆扬灵翻了一个白眼,把呆滞的弟弟带出去,顺便还把门关上了。
刘伦就跳出水盆手忙脚乱的开始穿衣服,他眼睛通红,快要哭出声来,“她看见了,她肯定看见了,你刚才干嘛不关门?”
刘朗辩解道:“我哪知道会有人来,这时候大家不都在地里吗?”
刘伦委屈的抹眼泪,刘朗忙道:“你别伤心,她肯定没看到,当时你坐在水盆里呢,而且你动作还这么快。”
“她真的没看到?”
“没有,一定没有。”刘朗肯定的道。
第11章 历史()
刘朗板着脸开门,穆扬灵笑呵呵的看着他,“朗表哥,伦表弟才多大啊,也忒多讲究了。”
刘朗的脸更黑了,他板着脸教训她,“你都九岁了,阿伦也八岁了,再过几年你都要嫁人了,怎么还这样莽莽撞撞的?幸亏今天的事就我们几个知道,又是自家表姐弟,要是别人家,硬是要你负责娶你怎么办?”
穆扬灵张大了嘴巴,结结巴巴的道:“我,我才九岁呢……”
刘朗皱紧了眉头,“九岁已经是大人了,前头刘三叔家的黑妞姐十三岁就嫁人了。”
穆扬灵顿时闭紧了嘴巴,十三岁……
刘伦已经穿好了衣服,正在洗衣服,见到表姐和表弟进来,哼了一声,仰着头回屋去了,穆扬灵看到他的眼角还有些红,这才知道,这孩子是真的介意。
小博文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正愣愣的看着都肃着脸的表哥和姐姐,也不敢玩笑了。
穆扬灵道:“朗表哥,大舅爷说你捡到了两本书,所以我过来看看。”
“嗯,等着,我进屋给你拿。”刘朗把人丢在院子里转身回屋去。
得,就一瞥,连进屋的资格都没有了。
刘朗把两本表皮破烂的书给穆扬灵,道:“这是在镇上一户人家的垃圾篓里捡的,我看上面有字就给拿回来了。”
七里乡并没有书店,他们要买书就要跑到县城去,而且一本书也不便宜,而书代表的是传承,所以这个时代少有把书当垃圾扔的,刘朗也是头一次捡到这样的宝贝。
可他们家每一个人识字,捡回来也没用,还不如给表妹表弟。
穆扬灵接过两本书,表皮已经烂掉,似乎是被人撕扯坏的,她翻开里面一看这才发现是论语,穆扬灵眼睛顿时亮起来,高兴的道:“朗表哥,这是《论语》,前头五页虽被撕坏了,但后头是完整的,真是太好了,弟弟念完了《三字经》可以读一些论语了。”
刘朗很是羡慕,因为他完全不懂《论语》是什么,他由衷的道:“有用就好,你们拿回去用,以后我再去找找,看看能不能多找到一些有字的东西。”
穆扬灵见他满怀渴望的看着她手上的书,就道:“朗表哥,不如我教你认字吧,多认些字,以后出去找地方也方便些。”
刘朗心动,犹豫道:“但我买不起笔墨啊。”
穆扬灵扬起笑脸,“我们家也买不起笔墨啊,都是在地上用树枝画的,我们又不考科举,认些字,会写就行,不用多好看。”
舒婉娘就是这样教她的,却从不允许小博文在地上用树枝画,而是要求他用手指蘸水在桌子上写,就是怕他拿着树枝惯了,后头学拿笔的时候成惯性,反而学不好字。
“那你快看看另一本书是什么?”刘朗催促她。
“是《三字经》,这本书朗表哥可以自己留着,回头我们就用《三字经》学认字。”
刘朗舒了一口气,低声道:“这事你别告诉我爹娘,以后我每日去你家找你,在你家那里学。”刘朗迟疑道:“我能把阿伦带去吗,你也教教我弟弟。”
“教一个是教,教两个也是教,你放心,我会保守秘密的。”
刘朗脸上这才绽放出大大的笑容。
穆扬灵却有些心酸和难过。
前世,失学儿童就很让人揪心,可失学的人数在庞大的国民基数上毕竟只占了少部分,可这个时代不一样,在这里,一百个人中就九十九个不识字,甚至更多。
掌握了文字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人,整个七里乡满打满算也就那几户人家的人识字。
穆扬灵曾跟随穆石去过县城,她当时什么也没做,就跑到书店里去翻了大半天的史书,加上平日里旁敲侧击得到的消息,她知道这是一个类宋的时代。
后唐之前的历史与前世是一样的,只是后唐之后的五代十国混乱却发生了改变,周太祖郭威出身贫寒,登基后虚心纳谏,算得上是好皇帝,他死后养子郭荣继位,这位革新政治,发展经济,更算得上是位雄才伟略的好皇帝,历史上他只做了六年的皇帝就病逝了,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以至于周被北宋吞灭,但在这里的史书却记载他在位十七年,不仅发展农业经济,还南征北战统一了全国,是为周世宗,其子周高宗后来继位。
所以原先统一全国的北宋不见了,但历史拐了一个弯又回到了原点。
周世宗文武并重,政务上也是兢兢业业,但周高宗却不喜武官,生怕武将掌握了兵权会夺他郭家的江山,因此他登基后不久就改革了政治,设置了重重的监察机构防备武将,甚至将周世宗攘外的政策调为安内,国内大部分的兵力都用于防备民变及武将叛变上。
周高宗说:“我泱泱大中华,从未见夷族蛮子统治过,而历朝历代每次灭国都从刁民及武将身起,故,为保我大周安稳,必得屯兵关内,防患于未然。”
所以,原本屯兵关外的八十万将士被打散归于关内各处,却没料到党项人和女真族等各部渐渐壮大,大周丢城失地,战线不断南移。
大周的皇帝还未来得及扶持起文官,武将却已经被打压散盘了,没有办法,只好重用世家。
唐朝好容易废除的九品中正制又渐渐抬头,大周虽然没说用九品中正制选官,但科举已被世家垄断,民间读书识字的人更少了。
比如鸣水县,偌大的鸣水县只有一个小书院,能坐在里面读书的都是辖下钱财颇丰却没有家学的子弟,县城中只有一家书店,穆扬灵想要买笔墨纸砚还得走将近两个时辰的路到县城购买,而书店中的书也才有六个架子,穆扬灵听母亲说过,如今的书大部分还掌握在世家手中。
以穆扬灵的眼光看,大周在走倒退的路。
临山村能有一个识字的人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而舒婉娘向来和气柔顺,所以有想识字的孩子上门来求学她都会认真的教。
乍然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孩子们的心中激荡就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前头刘三叔家的大儿子刘永跟着舒婉娘认了几天的字就闹着要去县城上学考科举。
这对刘家来说算得上是惊天霹雳。
刘三叔家只勉强算得上温饱,连病都不敢生,何况是读书考科举?
族长以为族里好容易出一个这样有决心的人,要是他有能耐,举全族之力供养他也是可以的,读书的成本虽然高,但考出来的回报同样丰厚,所以族长去找舒婉娘询问刘永读书的天赋。
第12章 刘永()
刘永那时已有九岁,跟着舒婉娘学了两个多月,一本《三字经》却只认了小半部分,偏小半部分中还总是有缺漏的。
舒婉娘性子虽绵软,但看人再准不过,如果刘永只是拙,那勤能补拙,她说不定会为他争取一番,偏刘永性格偏执,有些好高骛远,又急躁,并不是读书的料子。
舒婉娘就对族长道:“刘永与我学认字,算是几个孩子中认得比较快的,也刻苦,每日天未亮就上门来求学,天黑时才回去,除他外,村里还有五个孩子时常会过来,因他们年岁相当,又没有基础,我就一并教学,每日只教三句话,后面学得多了,才开始每日教一页。”
族长诧异,他只问舒婉娘刘永一人,不明白舒婉娘为何连其他五个孩子一并拉出来说,难道是为了让他对比?
舒婉娘继续道:“三叔公的孙子刘力年纪大些,最懂事,也学得最快,每日他与我反复读过后记住了比划就离开,我本以为他不爱认字,可后来见他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嘴里也念念有词,得闲时手上也经常比划那几个字。”
族长刘和很自豪的道:“刘力从小丧父,一直很勤奋,才四岁就会下田帮他娘干活了,他这是舍不得放下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