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掏出一文钱进城。

    要买自家出产物资时,基本都是在城门外的,士卒们一般不过来驱逐他们,毕竟圣人有德,政治还是十分清明的,贪官污吏或许有,但残害百姓的却很少见。

    爷俩儿排着队进城,很快就到了他们,赵二牛牵着儿子手,拿出户籍给士卒检查,那士卒多看了他一眼,毕竟老百姓进城不常见,问:“进城干吗的?”虽说天下太平,但异族一直觊觎中原大地,长相又神似大周子民,奸细还是要防一防的。

    赵二牛赔着笑:“进城置产,送孩子读书书报效朝庭。”村子里毕竟没有学堂,想要读书只能来村里。

    士卒倒有些意外,供个读书人可不容易,于是也没多作为难,毕竟在不论在哪个时空,读书人到底是受人尊敬的,别看人孩子小,万一读出来了呢?“行了,进去吧!”士卒翻看了一下户籍,又塞还给赵二牛。

    “劳烦军爷。”赵二牛点头哈腰的拉着儿子进城,赵保国抿着嘴,心里颇不是滋味儿。两辈子生在人人平等的社会,他爹从来不需要向人低什么头,除了第一世因着他的冲动伤了他那无情的妈后头生的儿子,被告上了法庭后,他爹为救他去求那家子庭外和解时低过头。

    后来又何时对人做出这种姿态过?更何况上辈子他从军后,虽说没立过什么极大的功劳,但也是稳步上升的,他爹就更不需要向谁低头了,他也不需要他去巴结谁。

    冷不丁来到这么个阶级森严地方,他突然意识到什么叫封建社会,这是一个你没有地位,就不得不向人低头弯腰的社会。

    想要不弯下脊梁,就只能往上爬,爬得越高,就越没有多少人需要低头弯腰的。

第207章 入住客栈() 
赵保国觉得自己有些懈怠了,不管这里是真实还是虚幻,他们爷俩儿都在这里活着。想要活得好,活得不被人看低,就一定要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否则就算拥有财富,也不一定保得住。

    爷俩儿进城后,为了避免麻烦,专门找了那种小客栈定了一间中等房先安顿着歇歇。倒不是住不起中等上等的,只是人靠衣装马靠鞍,爷俩儿这身衣着,一看就是平头百姓,去那中等上等客栈,说不得被看成叫花子给撵了。被人瞧不起不算什么,关键是怕被有心人盯上。别回头损失了银钱人再受了伤,不值得,又不是没过住环境差的地儿。

    一般百姓要在城里过夜,有亲戚家的就挤挤,没亲戚的基本就住这种小客栈,为了省钱专门住那种大通铺,一张铺子上能挤七八个人大汉的那种。这种下等房里头两张通铺靠着墙,一张能住七八人,一间屋子就能住上十几个。便宜是便宜,只要三文钱一个床位。

    赵二牛本来就是打算住这种的,专门进去看了看,直接就退出来要换成中等房,小二没什么表情的脸立马就堆上笑了:“可不该这么做吗,那通铺说便宜自然是便宜了,但也不合适带着孩子住呀。”屋里子潮不说,十几个大汉挤一块儿,那股子汗臭脚臭就甭提了。稍心疼自家孩子的,也不会委屈了。他也不是光为了自己个儿赚钱,也算是为客官好。

    一家小客栈的中等房,条件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屋里空间极小,里头木床上挂着床帐子,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一只茶壶,扣着四个茶杯,旁边还搁着四张凳子。除却这些屋里再没别的,只余下小小的空间能供人呆着。就这还要十文钱一天的价钱,难怪一般百姓不爱住呢。

    价钱贵不说,环境又不咋地,唯一的好处是不用跟人挤了。只要不跟人合住就行,赵二牛对于环境要求倒没有那么高,当场就给了两天的房钱,把小二乐得无可无不可的,他们这小客栈没啥优势,怎么竞争也竞争不过那些中等客栈,生意冷清得很,每月进项也少得很。好在这客栈是自家的,不必月月交租,不然早亏得关门大吉了。

    如今异人现世才一天,都没那么快进城,等异人大多进城了,肯定没多少买得院子的,城里头的客栈肯定得大赚一笔,他这小客栈照样能沾点光,毕竟异人那么多,全城的客栈那也住不下呀。

    不过异人还没来不是,他一大家子也得要吃饭,这来了个客官自然要拢住了,免得人不爱住又换对门儿去,于是殷勤的打热水去了。

    赵保国往床上摊成大饼,抱怨道:“这游戏也太不公平了,凭啥玩家进城就能坐传送阵,咱进城就只能靠双腿呀?”

    赵二牛琢磨了一下:“估计是现在还没玩家打通进城渠道的原因,传送阵都没开通,咱要进城肯定得靠腿呀,等开通了估计也能坐吧。”不过这也是他的推测,具体是不是还不清楚呢,不过等玩家开通了传送阵之后,倒是可以试一试:“不过真开通了,估计还挺费钱。”一般人肯定用不起,以前玩的那些个游戏,哪个游戏人坐传送阵不收钱的?肯定得收呀,玩家打怪做任务都有钱,自然缺不了这一点儿,原著民嘛,倒真少有见进个城去坐传送阵的。

    爷俩儿商量了一下接下来的打算,外头小二就送热水过来了:“客官您用完了搁门外头就成。”

    “劳烦小二哥了。”赵二牛客客气气的接了装了铜盆儿进屋放着,见小二转身要走,赶紧叫住:“小二哥等一下。”

    小二停了脚转过来看他,赵二牛就向他打听这附近要吃饭能上哪儿去,小二道:“从咱这儿出去,往东走一条街就是了,那儿有不少大酒楼,咱城里大富人家都爱往那儿去。不过您要是嫌不实惠,就去北街那儿,那一整条街都是卖吃的,价格便宜又实惠,味儿都不错。”按说就赵家爷俩儿这身打扮,看着也不像吃得起酒楼的人物。

    小二只提西街就够了,又何必再提一提北街呢。赵二牛一想就明白了,这是提醒他不要轻易过去呢。自古就是东富西贵南贫北贱,东边通常都是大户人家爱出没之处,他一个平头百姓过去,格格不说自不必说,指不定什么时候被哪家公子姑娘看不过眼了,打死肯定不至于,毕竟现在政治清明着呢。但想收拾的手段可多着呢。

    赵二牛想明白了就很感激:“多谢小二哥提醒。”要不提醒他一下,一时没想到转过去了咋办?

    小二哥利利落落的:“客官您可太客气了,这点儿小事就算小的不多嘴,您出去随便找个人打听一下就知道。”

    人家这么说,他也不能真当回事儿了,毕竟人家提醒也是一番好意,哪能因为可以轻易得到消息,就不感激人家了呢。

    赵二牛又跟小二打听一下城里学舍,小二哥听他打听这个,心里就琢磨着,可不是要送孩子进去吧?立马就有些精神:“要说学舍吧,最好的自然就是县学了,不过这一般人也进不去。恕小的眼拙,没瞧出来贵公子还是个读书人呢。”这要回头学得好,再考上童生秀才的,他宣传一下说是人秀才公住过自家的客栈,到时候不客似云来了么?

    赵二牛老脸一红,还贵公子贵公子的说着他都脸红,窘迫的摆摆手:“小二哥客气了,哪是什么读书人,就是想送去认个字啥的,日后大了不论是找活儿干或是成家立业也能多点本事。”真正的目的当然不可能说出来,不过老百姓送孩子上学,还真没多少人家有心气儿冲着功名去的,大多就是送去开个蒙,指望着能认个字算个帐啥的,回头找活计轻松些,看个契也不至于被人蒙骗。

    纵使这么说,小二也没看轻,只有些羡慕:“能认字算帐也是件本事,您看看我,小时候也是开过蒙的,就是没学出什么来,现在连算帐都算不清楚,也能搁客栈跑跑堂了,后悔都来不及。”

第208章 打听学舍() 
赵二牛笑笑没接这话茬,小二又给他介绍其它学舍,这广陵城内除了县学外,还有三个学舍,一个是姓王的老举人开的,里头夫子有三个,都是年轻秀才,学问都很不错,多的是大富人家往里送学子呢。

    赵二牛直接就把王举人给pass了,虽说王举人功名高,学问肯定好。但他年纪大了,估计学舍里的活计都交给手底下的当夫子的秀才了,每月能去学舍讲几回课都不知道呢。而里面头三个秀才夫子,人又年轻,人家肯定指望再往上考呀?这教书肯定不能有多用心,毕竟他们自己还要学呢。估计他们去学舍当夫子,是一为了补贴家用,二则是冲着王举人去,为着是讨教学问,问一些参加乡试的经验。

    二来是学舍里多是富家子弟,不说儿子一个平头百姓过去,肯定会受到排挤,被人欺负他是不担心的,只是这肯定得影响到他读书呀,与其这样不如换一家。再者说王举人开的学舍那束脩肯定贵,家里的钱就算再多,那也是不够用的,得紧着省着,以后花钱的地方可多了去。

    第二个学舍是林秀才开的,年逾不惑,据说他考上了秀才后,就一直没再往上考了。也有些爱说闲话的人在背里说小话,说林秀才自知学识不够,不敢去乡试丢人现恨。不过只要没在林秀才面前说,他基本都当耳旁风过了。年年城里岁试基本都过了,年年都是禀生,由此可见其学问从未消退过。而他办学舍已有十余多年,门下学子也有不少考上了童生的,秀才也出了几个,青出于蓝考上举人进士的也有,据说林秀才的学生姜裕姜子容前年进封临淄太守。

    所以林秀才的教学水平还是相当高的,自从姜太守高封的消息传来,广陵各高门大户对林秀才更是热情。就连董太守也对林秀才客客气气,虽不惧他,但也不想得罪,毕竟人还有个当太守的弟子呢。林秀才又是个安分的,互相客气不相干也就是了。

    林秀才一直老老实实的教书育人,对门下学子也是一视同人,富家子弟想入学不拒绝,但入了学就得按他的规矩,什么欺负同砚打压同砚的事儿,想都不想要,一犯警告,二犯逐出学舍。规矩比较严,一开始还有不听话的学子,仗着自家权势不放在上心,结果直接被逐出学舍,任谁求情也没用。

    到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毕竟林秀才按规矩办事,人家也不是没靠山的,想要以势压人也得看自家有没有那么能力不是?后来就没人敢再犯了,不过富家子弟的受不住规矩约束,进林家学舍的就少了,多去了王举人那里。

    最后就是童秀才开的学舍了,童秀才太年轻,估计是想开着补贴家用的,学子也是三个学舍中收得最少的,一来是没精力,毕竟他还要接着往上考呢,明年就是大考之年了,听说最近又闭舍了,让学子们回家自学,有问题再去讨教,多的时间苦读着呢。经常去林秀才王举人那走动请教。

    哪个学舍最合适显而易见,赵二牛跟儿子商量说:“林夫子开的学舍规矩挺好,他又教书有方,过几天安顿好了,我领你去入学。”毕竟还教出个太守来呢,其它秀才没见多大名声,应该是被姜太守给压住了风头。

    赵保国很无谓的摊摊手:“你决定就好了呗。”反正哪家学舍都是学,他又不是真小孩子,就算规矩不严的地儿,也不可能被小屁孩儿欺负了。

    赵二牛知道儿子不会反对,但还是习惯了跟他商量商量。爷俩儿先把自己打理干净了,就去北街找了家包子铺,买了几个包子啃了。现在有钱了,虽然顶不了多久用,但吃穿上面也不能太抠,赵保国一口气下去四个大肉包,吃了个肚子圆。

    坐小桌子的食客们看到,惊得嘴里的包子都掉了。就看着赵保国三两口解决一个,三两口解决一下,自己的肚子都顾不上了。有个衣着短打的中年男子看了半天,忍不住问赵二牛:“贤郎食量如此惊人,力气想必也不小吧?”

    赵二牛意识到是在跟自己说话,看对方一身束衣短打,料子一瞧就是好的,估计是个武林中人,他虽不至巴结,但回话也谨慎:“确实比同龄人强两分,不过小儿生性好吃,想来也不出奇。”

    那男子看出赵二牛的心存防备,倒也没多说别的,拿起自己面前的包子开啃。

    赵二牛付了银钱,带着儿子匆匆走了。先去估衣铺买了几身成衣,基本都是富裕人家穿旧了的,不爱要了的,其实还都是好料子,不过废物利用拿来换些银钱。赵二牛自己不会做衣裳,儿子过几天肯定得进学,得有几身体面的。而自己现在年轻,手里活计也能捡起来,大富人家不论是娶亲或是嫁女,都得有合适屋子尺寸的农具。只要手艺好,做到位,钱肯定能挣到。要穿成叫花子似的,谁会找他。

    再有在城里头置产,穿着乡下人衣裳去,不得被人吃拿卡要啊。都看人衣衫下菜的,虽说穿着体面也不会不被卡要,但总比一脸老农相要好得多,至少也得有些顾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