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有在城里头置产,穿着乡下人衣裳去,不得被人吃拿卡要啊。都看人衣衫下菜的,虽说穿着体面也不会不被卡要,但总比一脸老农相要好得多,至少也得有些顾忌,不至于谋财害命。
买成衣的时候顺便讨了几根蓝布条,好给儿子扎头发用。第二天赵二牛打扮得体体面面的,去向小二打听南街那边有没有院子租的。小二见爷俩儿一身焕然一新的失扮,还愣是差点儿不敢认,昨儿住进来两个乡下农民,今儿就出来两个城里人了。
一点儿没有那种猴子穿人衣的违和感,小二听了赵二牛要打听的事儿,细细的跟他说:“家姐夫家就住南街那边儿,您要是信得过我小的,小的就托她去给您打听打听,只是不知道您对房屋的要求,是想要跟人合住呢,还是单独想要个院子,这银钱方面肯定是有区别的。”
租有租的好处,买有买的便利。跟人合住那肯定有些事情就不太方便,这要是买的话那肯定就是一大笔花销。
第209章 买房过契()
而合住用租房子的话,钱肯定不用那么贵,但院儿里人来人往,人际交情肯定就少不了。还是买算了,大不了回头赚到钱了,打听清楚靖王的情况了,再卖了可以,不卖留着租出去,也能收一笔银财,反正院搁那儿肯定吃不了亏。赵二牛皱了皱眉:“先打听打听,最好能卖的,院子不用大,就我跟孩子爷俩儿,一进的足够住了。”
小二得了话,把手里的活计交给客栈里父母,匆匆的跑姐夫家打听去了。这事儿他也是做惯了的,客栈里小二吗,总有些外来人会打听些城里事儿,运气好遇着那大方的客官,得了话多多少少也会打赏些铜钱,再少也是白来的。
真有那种要在城里置产的,多半也不会住他家这种小客栈,所以他在自客栈接待了不少客人,顶多有些打听信息的,置产还真没人找过他。这位客官看着不起眼,家底子瞧着还有点儿,他也不指望能有多少打赏,有多少算多少呗。
赵二牛说是熟悉熟悉环境,交代儿子呆在客栈里别瞎跑,自己一人出去溜达了。赵保国没打算跟着去,就搁房里剩下的空间练起了拳脚,练出一身汗后,蹬蹬蹬跑到楼梯那儿喊人打水送上来。
午时左右赵二牛就回来了,给赵保国带了五个大肉包子。
“爹,你咋不吃?”赵保国闲着没事儿一上午都在练,累了就打开交流频道看看消息。缓过劲儿了又接着练,一上午下来饿得前胸贴后背的,见他爹带吃的回来,狼吞虎咽的往嘴里塞。
赵二牛只说吃过了,爷俩儿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就听到小二在门外喊。
赵二牛去开门,小二一脸笑容的进来:“客官,您吩咐的事儿小的给打听好了,南街那边确实有几家要卖院子的,一进两进的都有,您瞧什么时候跟小的过去看看,人急着脱手呢。”
“我这儿什么时候都得闲。”赵二牛道:“小二哥费心了,还没吃午食吧?来来来,吃个包子填填肚子,回头咱再过去。”说着顺手拿了包子塞小二手里头。
赵保国眼睛瞪大,差点被包子噎着,这可是我的!!
小二哥忙推拒:“这哪好意思,就跑个腿儿的事儿。”
“拿着吃!”赵二牛虎着脸:“一个包子值当啥,难不成我是乡下人?”就见小二有点愣了,他又道:“你为我家的事儿忙前忙后的,等事儿了了我还得好好谢谢你呢,赶紧吃了吧。”
小二哥这这那那的接了,一拍腿:“客官真是大方人儿。”他就担心吃了人东西,回头就没得打赏了,既然吃了包子也有打赏,人家都这么热情了,他再往外推那不是傻吗?还得罪人,回头人以为看不起呢。
小二哥拿了肉包子下了楼,跟父母分吃了,再加吃了些饭才算够,又上楼去叫赵二牛他们去看院子。
走了两条街才到南街,进了胡同里来到一处院子,小二哥上前叫门,里头门开了,一个蓝色长衫的老头出来,打量了一下三人,道:“进来吧!”
三人进去了,小二哥跟那老头道:“吴老丈,就是这位”开始介绍赵二牛了。赵二牛意识小二还不知道自己姓什么,赶紧道:“老丈,鄙姓赵,您叫声赵小子就成。”
在小二的联系下,两方开始交谈起来。
赵保国没跟着听,只在院子里转转,大门开在西侧。西北东各有一排屋子,正房座落于北墙,左右两侧各有半间耳房。东西厢房左右两侧各有一间耳房,估计着厨房茅房不是东就是在西,院子中间有口老井,井栏旁种着一棵枣树已经挂了青青的果子,个头小小的还没拇指大。
照大门靠墙处摆着几个竹编的鸡笼,里头空空如也,就一地鸡毛鸡屎,鸡笼前开了半分地,想来也是种过蔬菜的,不过现在都拨干净了。
对赵保国来说,这院子还挺大的,以后就算不种菜,空地再整整,练武也有开阔地儿,也不逼仄了,屋子也挺多,以后同窗来家做客,也不怕没地儿招待。蔬菜种着是不大方便,但围着墙根种一排花草之类的,倒也能有几分雅趣,像个读书人家。
转过一圈儿,赵二牛那边已经谈好了,只听他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您看这院子什么时候能腾出来,回头咱去衙门过个契。”契有“白契”和“红契”之分,白契就是他们现在立个合约,然后让中人小二哥给当保证人,两方再签字,回头去衙门交个税。吴老丈搬出去,他们爷俩儿再搬进来就算交易完成了。只是这样契约不具有法律效应,为了避免麻烦还是去衙门走一趟。
虽然红契程序麻烦了点儿,但好歹是官府认可的,以后也不用担心事儿,就算哪天地契不见了,衙门那里有备案,也不怕这院子被有心人谋了去。如果是红契,地契没了,随便哪个人拿了一张房契过来,就代表这院子是别人的了,管人家用什么手段得到的呢,你没契就是不占理了。
吴老丈道:“得空现在就去如何?老朽家人都返乡了,家里该搬的东西也搬得差不多,就这院子一直没能脱手,老朽也急着跟家里人团聚呢。”
“成啊。”赵二牛自然点头说好,早早搬进来安顿更好,儿子也能早些进学,只是学舍离这儿还有段路,儿子以后要进了学,可没法儿再睡懒觉了。这样也好,治治一身懒骨头。
吴老丈房契一直随着收着,见赵二牛同意了,直接就去门往衙门方向去了。
衙门门口站着两个四个衙役守卫,见三大一小过来,眼神就开始上下打量,吴老丈好似还有些地位,其中一个衙役迎了上前,眼睛眯成了条缝,笑呵呵的:“吴老丈,您家这院儿可是卖出去了?”说着有意无意的打量了一下赵二牛。
赵二牛心里咯噔一下,感觉以后可能会有点麻烦。吴老丈哼了一声:“臭毛头,你小子打什么鬼主意?”说着拉了赵二牛过来:“看清楚了,这是老头子远方表侄儿,反正都要返乡了,这院子卖给外人,还不如过给亲戚放心呢。以后我这表侄儿在广陵城呆着,你可得替我照料着,别让人欺负了他去。”
第210章 衙门过契()
臭毛头眉头微不可见的皱了皱,吴老丈只当没看见,自顾自说着又拍了拍赵保国的脑袋:“我这外侄孙自小就聪灵机慧,听了林夫子的名声,特意搬过来要进学舍的,光宗耀祖指不定就靠他了。”先是点了点赵二牛跟自家亲戚的身份,再提出赵保国以后就是个读书人了,以此来警告臭毛头收敛心思。不说别的,光说林夫子那儿,真要有人欺负他学子,那能善罢干休?
赵二牛心里头很是感激吴老丈,这说辞摆明了在给他撑腰,免得吴老丈离城后,他们家被衙役给盯上,到时候再有钱都得挖空了。难莫人都说衙门门口朝南开,有理无理莫进来呢!
臭毛头也不知信没信,只笑眯眯的说:“瞧您这话说的,我跟吴大哥那什么关系?他侄儿那肯定就是我侄儿,他兄弟也就是我兄弟了!”说着一只手就摸到赵保国脑袋上,赵保国有点想躲,忍住了,仰着头对他笑了下,只听那衙役问:“小子,书读到哪儿了?”
这是试探呢!
吴老丈心里大骂臭毛头鸡贼,小二哥一颗心也紧了下,这一关要是没过去,以后可就有得麻烦了。赵二牛却老神在在的,这衙役要是拿旁的来试探,说不准还真是麻烦,这要试探学问?儿子读了两辈子的书,老爷子在那几年又盯着他念了不少国学,四书五经就算不解其意,那倒背如流还是能够的。
赵保国虽不算多聪明,人也不笨,这意思哪能看不出来,当下摆出读书人的模样,傲气十足朝其拱了拱手:“小子学问不精,刚通读四书,正欲寻夫子请教。”说是说学问不精,眼底却流露出几分骄衿之色,再夹带着两分不屑,当然这是对臭毛头的。读书人嘛,哪个真能多看得起当衙役的?这衙役可是贱业,属于下九流的,他若不摆出这般姿态,摆明了就在问题。
果然就把臭毛头给唬住了,真要是一般老百姓,哪知道读书人的事儿呢?知道个三个经就了不得了,四书?那是啥?完全不知道的!这小子那清高样儿,不是读书人哪有那底气?既镇定又沉稳,一般小子不怯懦就不错了!
臭毛头立马心里的主意给压了回去,这肯定是个读书人了,要说读书人挺受尊敬,虽然这年纪还小吧,关键人家要进的是林夫子的学,瞧这模样还是总角,头上那两个羊角摆明了,这么小就学到四书了,将来前程再如何,也比他个大字不识的衙役要远大,得罪不起。
于是就热情了两分:“小兄弟气度不凡,将来必有所成。”反正他现在还没得罪了人,结巴倒不至于,但好歹不能得罪,夸两句好话也不会掉块肉,结个善缘也是好的。
赵保国头昂得更高两分,没跟他多说话,臭毛头也不以为意,毕竟读书人都这么德性。转而又去恭维赵二牛了,过契交税的事儿分分钟就给办了,赵二牛确有不痛快的,但也没给他脸子看,你客气我客气的,至于表面关系要维持住了。
等缴了二两银子的税银,官契就办好了,赵二牛收到怀里,又掏出一两银子塞给臭毛头:“劳烦差爷打点,这点小意思,还请差爷笑纳,请兄弟们吃杯茶水,也算我的一番心意。”赵二牛很是明白,儿子之前一番姿态是把他们唬住了,但到底年纪还小,人家只是敬畏读书人的身份,倒真不是得罪不起。所以该打点的还是要打点到了,免得以后再办什么事儿为拖拖拉拉的为难。
臭毛头假装推辞了两下收了。这衙役每月能得多少收益?真指望那禄银全家人都得等着饿死,之所以当衙役,不就指着这些额外收益吗?当然这也不指他一人的,得一个班的分着的呢,十几号人儿呢!大头自然要交上去的,当小头也平分一人也能得到十个铜钱,也能买上大半斤肥肉了。
吴老丈还以为今儿这事儿没那么容易善了呢,没想到这小子看着不起眼,还真有点学问,回去的路上就对赵二牛道:“你家小子有天分哪,可不能耽误了。”
赵二牛道:“这是自然,就指望他光宗耀祖了呢。”说着又十分感激冲吴老丈行礼:“之前多谢老丈帮衬。”
吴老丈摆摆手:“这话可羞煞老朽了。若非你家小子腹中有墨,今儿这事儿也过不去,老朽也没能帮上什么。”意思是不值得他谢。
赵二牛不赞同:“您是个善心人,哪怕真没帮上,有这份善心,就值得小子感激了。”
吴老丈心里很满意,面上却不跟他说这个了,一路上说说笑笑的回了。吴老丈回自家院子去,打算离城返乡,赵二牛带着儿子送到城门,小二哥直接回了自家客栈去帮忙。
“留步留步。”吴老丈背着个小包袱,在城门口对赵二牛道。
“老丈,这一路山高水长,您可得多加小心。”
吴老丈捋了捋胡须:“不必担忧,老朽跟着李家商号一路走。”李家是广陵的大户人家,什么生意都有所涉及,但米粮生意是做大头的。为富仁义,城外百姓卖粮多是去他家,从未有过坑害百姓之举,算是难得的仁商了。一路行商又请了护卫,吴老丈跟李家商号走,赵二牛还是挺放心的。
送走了吴老丈,爷俩儿回了客栈,小二哥在大堂内擦着桌子,见他俩进来,忙迎上去:“客官,吴老丈走了吗?”
赵二牛道:“跟李家商号一起上路的。”见小二哥松了口气,又对他道:“还得麻烦小二哥一件事。”
“客官有何事直管吩咐。”小二哥比之前殷勤多了。
“这院子算是买下来了,安顿前还麻烦小二哥给托寻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