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保国笑了笑:“不收也得收,不然人还得以为你瞧不上人家呢,就是不给面子了,还平白得罪了人,再说人家家产丰厚,也不缺这个。”说着先把文房四宝放书房去,没打开来看看。

    先去把食盒打开了,是两层的,上层装的是四色糕点,个头精致,每色各有两只,拢共八只糕点。下层装的是四样蜜饯,分了四个小隔间装得满满的,分别是桃李栆杏。

    赵保国不爱吃软绵绵的糕点,年龄大了没牙的时候都不爱吃这个,就挑了桃干儿尝尝,酸甜适中,咬着挺有嚼劲儿的。

    就喊他爹过来尝尝味儿,赵二牛洗了手进屋,对蜜饯没什么兴趣,倒先挑了个绿豆糕吃,赞道:“吃着味儿比以前都要好。”指的是前两辈子的事儿了,绿豆糕现在也不是没有的。

    赵保国笑了笑:“那能一样吗?人手工做的跟机器打出来自然不同了。再说这绿豆也是原生态的,肥料什么的也没放过,原材料品质强,做出来的点心口感肯定好。”谁说古代就没好吃的了,只是好吃的平头百姓一般吃不上罢了,真要说手艺,也不比现代的要差,只是原料的各类不如现代多而已。

    赵二牛吃了两块就放下了,赵保国吃了几块桃干,见他爹不动嘴了,有点疑惑:“咋不吃了呢?我可不爱吃这个,这天气也不能放久了,放久了得坏。”

    赵二牛瞪了他一眼:“这好的东西,吃了不白瞎吗?”留着送人多好,还能省点儿钱。

    赵保国差点儿没噎着:“吃到肚子里怎么叫白瞎了?不吃留着长毛啊?那不更白瞎了!”

    赵二牛道:“送人也有面子呀。”

    “送谁?”赵保国又捡了一块儿放嘴里。

    赵二牛见他嘴不停,赶紧拍了一下又要去伸的手,没好气道:“这么大了还嘴馋!咱搬这儿这么长时间了,平日里亏了钱家不少照料,拎点儿点心上门感谢一下不是应当的?”交情也是互相的,不能光靠人家照料你吧?亏心不亏心。

    赵保国一想也是,不过这盒里的糕点被他爹吃了两块,三色的送人也不像样呀,就道:“钱家十几好口人呢,这就六块儿点心了,送去咋分?还不如你吃了呢,一块儿又这么点儿大小,还不够塞牙缝的呢。”回头送去了人钱家再闹矛盾,这不坏事儿了吗。

第224章 家务活() 
“所以你少吃两口呗,糕点不好分,这蜜饯好分呀。”赵二牛见儿子又上手了,赶紧把食盒给合上,想了想又去厨房拿了个碗出来,把里的蜜饯每样挑了几颗放进去,对儿子道:“这些留着你吃吧,你拿回来的也不能让你吃不上。”

    又找了另一个自己作的小一点儿的食盒子装了,装着瞧着比较满当,这样送人也便利,让人瞧不出来是自己拿出过的。想了想又把糕点挑出一色来,留两色在里头,看着好看些,也没那么挤巴了。

    赵保国见了就笑:“您还特意留两块儿出来?要我说您爱吃就吃呗,要送人咱又不没钱买不起,吃了再买呗。”

    赵二牛懒得看他,把食盒合上:“哪有送礼送单色的?不得成双成对呀?”三色说出去都不好听,一般人不都得送双的?之前也是他想岔了,要是没吃那两口,就成了两对儿了,不过吃了也没法子。反正钱家老人就两个,一对儿也够人尝尝味儿了,半点儿不失礼的。孩子们吃点蜜饯就成了,反正份量不多,但数量瞧着却不少的,钱家孩子也就七八个,一人也能分到几块尝尝味儿,足够开心的了。

    “你自个儿在家呆着。”赵二牛交代儿子一声,拎着食盒出去了。

    赵保国摊摊手没说话,先把蜜饯给解决了,然后打扫了一下屋子,再去书房看看马家给的文房四宝,品质也都还可以,上等的肯定没有,不过也是中等的了,要在书铺里买,也得花上二十两银子,这礼也不轻呢,不过这也表达对他跟林栋的看重之意。

    先练了一会儿字,默了会儿书,再作了两篇策论,自己看看觉得不满意,又重新修改修改,觉着改不出什么了才放下。去院儿里打拳,等一套拳打完了下来,他爹拎着空了的食盒回来了。

    放下了又去蹲着打家具,赵保国练了一会儿功觉得身上都是汗了,就想洗个澡,去水缸那儿一看,里头不见多少水了,也没叫他爹,直接拎着桶去水井那里摇水上来,把水缸打满了,才拎了一桶水去偏房改成的澡房洗澡。

    洗完了衣裳也要换了,都是汗味儿闻着就酸爽,赵保国打算顺便把衣裳也洗洗,不能什么事儿都指望他爹一人干。

    就问他爹:“您脏衣裳有没有,我正好一起洗了。”

    赵二牛抬头道:“搁屋里呢,自个儿去拿。”说着又低头忙活了。

    赵保国就去他爹屋里翻找,全堆在床脚下,简直了

    抱到院子东北角去洗,一边洗一边说:“您说您也是,没空洗就叫我呗,这衣裳堆床下头多脏哪,久了不得坏?多费钱。”

    赵二牛道:“这不想着多了一块儿洗吗。”他确实是不爱洗衣裳,除了没得换了不得不洗,一般都存着呢,儿子读书练武他也不想耽搁他工夫,也就没叫。

    赵保国其实也不爱洗衣裳,大男人就没几个爱干这种琐碎活儿的,他又读书要练武,他爹也不是无所事事的,活计多着呢,就是没活儿也不爱这个。

    “要不您再给我讨个娘?”赵保国洗着挺烦的。

    赵二牛暗里翻了个白眼儿,没好气道:“这儿跟别的地儿那也不一样,再给讨一个,家里事儿是有得做了,以后我老了,家产全是事儿!”古代人不都得争这个嫡庶的?到时候再讨一个后的,再生了儿子呢?他怎么做?两个都是自己儿子,毛蛋儿自然是最为重要的,他肯定是偏着,但后来生的也是自己儿,太偏心了人能乐意呀?就算不偏心吧,人家心里头会咋想?还是想着他偏心,怎么都不好做,还不如就这样呢。

    赵保国差点儿笑出声,道:“还家产呢?您当自个儿有亿万家产要继承哪?”其实他想说当自个儿家有皇位要继承呢,不过话到嘴边又改了口,这形势不一样了,皇位可不是拿来说笑的,得谨言慎行呢,之前他还扯着皇家虎皮坑了王二郎一把,这会儿自个儿可不能栽上头。

    赵二牛懒得搭理他,就算没有亿万家产吧,等他到老了,还能挣不下点儿产业?自古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以前那是时代不一样,又只生了个有病的女儿,大了也得靠着保国呢。就算生了儿,那年头哪行都能混出头头,家产方面能有啥纷争?现在这情况又不一样了。哪能跟从前相比较?就算儿子心大不在意,但也架不住别人不在意呀?

    赵保国不知道他爹的想法,见他不乐意也不多说什么,到底以他爹想法为准,他想讨自然会讨,不想讨就算了,反正只要他高兴就成。只是家务活儿还真是个事儿,要是买个仆人吧爷俩儿又不习惯,他们有秘密,跟其它人也不一样,万一被人听出个什么来都是事儿。

    想了想就又提个建议:“您不想娶就算了,不过家务活儿咋办,琐碎又费工夫,不然在胡同里雇个大婶或大婶给洗洗衣裳啥的?其它活儿也没多少,就打扫打扫屋子,咱自己就能干,做饭也不费啥工夫,咱又不缺这点儿,想做自己做,不想做买点现成的吃也行。”

    雇个人赵二牛倒是不反对的,只是以前没想到,这四邻八居的都是平头百姓,也没谁家会雇,他家雇个人帮着洗衣裳,虽说打眼了些但也不出格,毕竟自己儿子在学舍读书。是个读书人,他又是个鳏夫,不会洗衣裳想雇个人也正常。想了想就点头:“那成,回头我跟钱二提一提,让他家里帮着踅摸一下。”肯定能有人愿意的,毕竟妇人能赚钱的活计少,要么做女工打络子,要么就只能帮人洗洗衣裳了。

    “您自个儿决定就成了。”见他爹同意了,赵保国算是放心多了,至少以后衣裳不用洗了,打扫屋子他倒没那么烦,就是不爱洗衣裳,做饭偶尔做做还成,长时间做他也不乐意。自己不愿意做的,也不愿意让他爹做,他还能不知道吗,他爹也不爱干这些个琐碎活儿。只是不愿意让他干,所以才接过去做了。

第225章 在村中买粮() 
第二天天未亮,赵保国就醒了,之前养成的生物钟成了习惯,每天到了点儿就按时醒,他这半个月不用去学舍,他爹起的也就没那么早了。

    想着他爹多睡睡,就没叫他,先去书房点了油灯读书,光不太亮练字也不合适,容易对视力造成影响,现在他已经把四书倒背如流牢记于心了。正在开始攻读五经,背完了三篇后,见光线亮了起来,就收拾收拾书放好,去厨房做早饭,让他爹也吃顿现成的。

    先把炉子上的火点上,淘米下锅,准备煮一粥小米粥,然后去坛子里捞了些腌萝卜出来切成丝,用盐油蒜拌了,再放点儿芥末,能添点儿辣味儿,虽不多也能解解馋。

    碗柜下屋搁着鸡蛋,只有三个了,干脆全磕了做个炒鸡蛋吃,这鸡蛋跟腌菜,都是在镇子一家米铺当伙计的侄子赵译给带过来的。

    每两个月都会上一次门儿,都是家里几个伯父家凑了给他托过来的,生怕赵家爷俩儿在城里花销太大,饿着肚皮吃不上,村里有地能种菜也能养鸡,这些个又不值钱,又有了异人帮手就没那么忙了,赚钱也没以前那么难,几个鸡蛋还是给得起的。

    两刻钟后就粥就差不多了,赵保国见天也大亮了,先把粥菜弄到堂屋里去,碗筷搁上摆好,才去他爹那屋叫他起床。

    爷俩儿上桌吃饭,赵保国唏里呼噜的喝粥吃萝卜,还跟他爹道:“我看厨房粮食没多少了,要不我回头去买点儿?”一般这些事情都是他爹处理的,他只要安心读书练武就行了,不过最近不用去学舍,他就想多分担一点儿。

    赵二牛夹了一筷子鸡蛋:“不用你操心这些,城里啥都贵,回头我给你三伯去个口信儿,从村里头买些粮过来,也能便宜些。”这钱给城里的米粮大户赚了,还不如给自家亲戚呢。

    赵保国一想也是,但也有些疑惑:“现在正秋收呢,几个伯父家估计忙得前脚打后脚跟儿呢,能有时候送一趟吗?”

    赵二牛斜了他一眼,这儿子脑子越发不好使了,该不会读书读得傻了:“不有那么多异人呢吗?城里传送阵天天都从村里过来的,随便托过新来的不就成了?顺道的事儿又不费什么劲儿,给十来个铜钱当报酬就成了。白得的钱异人还能不要?”

    赵保国呆了一下,这段日子他要么在学舍读书,要么在家读书,对于玩家那边倒很少了些关注,连自己的属性面板都很少去瞧了。一时间之间也没能想到,他爹倒比他玩得溜多了。

    又想了一下,估计传口信儿也是通过交流频道的,赵保国道:“好是好,不过口信儿您怎么传?让栓子回去说?”栓子就是三伯父的长孙,在赵家排行第二,在镇里头米铺当伙计。

    赵二牛道:“不有交流频道吗?”

    “三伯父看得懂吗?”附近的邻居们,虽然也得了那不知是啥的创世神的好处,多半也只知道怎么使用背包的,怎么发布任务的,字基本上都是不认识的。

    赵二牛眼皮跳了一下:“你傻呀?看看赵家每辈儿的名字,还看不出来?每辈儿的偏旁都一样的,真不认字能起成这个?”赵二牛那辈儿的全是铁字旁的,比如赵二牛就叫赵钧,他大堂哥叫赵铭,二堂哥叫赵铎,三堂哥叫赵钥,四堂哥叫赵锐。

    他儿子这辈儿都是竖心旁的,比如赵保国就叫赵恒,他大侄子就叫赵愠,二侄子叫赵愉,三侄子叫赵怀,其它侄子都是一个偏旁的。孙子那辈儿都是言字旁的,他年龄小但辈分大,几个侄子都跟他差不多岁数,侄孙都有了,只是自己还没孙子,毕竟儿子没长大呢。

    赵保国十分委屈:“这长辈的大名儿我咋能知道?同辈的你也没告诉我,小辈儿的不都叫小名儿吗?谁没事儿叫他们大名儿的?”他是真不知道,毕竟都是亲戚,谁没事儿连名带姓的喊呢?

    赵二牛倒是忘了这一茬,只觉得是自己疏忽了,当下就细细的给儿子说了一回,又跟他道:“你只要知道你几个伯父还是认得几个字儿的就成了。跟你同辈儿的也能看个自己名儿。小辈儿中就栓子天分比较好,不过当时穷,没钱送他上学,就家里自己教了教,算帐也算得好,就托了关系送到镇里当伙计去了。”

    饭后赵保国去书房读书练字,赵二牛收拾了桌子,才打开属性面板给自己三哥传口信儿,先是问了各家的情况,又让他们注意身体,再关心一下地里的收成。

    三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