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保国听了他爹的话,觉得钱大娘很有智慧,认为他爹可以跟钱家多多往来,娘都这么会做人了儿子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又问:“那说好了洗一次给多少钱哪?”他觉得钱大娘可能不会要太多的。

    赵二牛道:“没要钱!”

    “白洗呀?”赵保国愣了一下,这么好?

    赵二牛斜了他一眼:“想美事儿呢?”说着又道:“你钱大娘说了,让他大孙子跟着你跑个腿儿。”

    赵保国就更摸不着头脑了:“合着她不但白给咱洗衣裳,还把孙子给咱使唤?”咋就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呢。

    赵二牛叹了声,道:“哪能是白使唤呢?你也不想想,你现在可是个读书人了,钱大娘之所以白帮咱洗衣裳,收拾屋子,不就是为了把钱瑞送过来跟着你,好让你得了闲能教他认两个字,数几个数吗?”

第228章 钱大娘上门() 
正经送学舍那花销普通人家负担不起,再者送了这个,那个不也要送?家里孙子又不止一个,偏了谁都嫌不公平。

    现在胡同里住了他们爷俩一家,又跟钱家交好,正好有事儿麻烦人家,人家接了,送个孙子不要钱给使唤,他还能不教点子东西吗?只要大孙子学了点儿,回去也能教给下面的兄弟,这样既不用交学费,又能学到点正经东西,家里几个媳妇也不会有话说,毕竟自己儿子也得了利处。

    要说钱大娘会算计呢,不过这算计他也不讨厌就是了。赵二牛跟儿子分析了,赵保国才明白过来:“合着她打这主意呢。”他咋能想到这个,观念不同自然不觉得认字是多大的事儿,哪能想到古代百姓想认个字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赵保国欣然同意:“成啊,正好我也不想打扫屋子,你平日随便使唤呗,每日下了学我教他几个字就是了。”钱大娘肯定不是指望孙子能考功名的,不过是想让他们认几个字,能看懂契约不被人蒙骗,会算个简单的帐就更好了。

    赵保国不用给他讲解圣人之言,只简单的教字怎么认就成了,也不费什么劲儿。还平白得了个劳力,觉得也挺划算。

    钱大娘把自己的算计给儿子儿媳妇们儿说了,个个都点头赞同,夸她有智慧,不过是给洗洗衣裳,就能让家里的孙子们都识字,这笔买卖做得好。

    这事儿吧,对钱家来讲自然是好,但钱老二就有些不得劲儿:“这不等于白占赵老兄便宜吗?”感觉挺不厚道。

    钱大娘横他一眼:“咋叫白占?你娘不给他洗衣裳呀?再说了,他赵家搬来,又没个亲朋好友的帮衬,既然得了人家便宜,咱平日里多照顾照顾就是了,束修肯定是交不起的,但赵家连个女人都没有,衣裳也只能用买的,回头得了布料,给小先生做了衣裳送去,也算一番心意。”说着又道:“以后跟钧小子说,家里衣裳就别去估衣店买了,又贵又不合适,让他拿了布料过来,咱们做好了送去就成。”

    钱大娘这样一说,钱老二心里就舒服多了,其它几兄弟跟兄弟媳妇都没什么意见,只要不叫她们出钱,能让儿子识字,做几件衣裳算啥?费点时间的事儿而已,完全不是什么大事儿。再者说赵家兄弟的衣裳肯定是婆母亲自动手的,她们几个妯娌最多做做赵家小先生的儒衫,分着做更加不费事情了。

    见儿子转过这根儿筋过来了,钱大娘才算放了心,就叫大孙子赵瑞跟自己去赵家看看,顺便给赵家爷俩儿量个尺寸记着,以后做衣做鞋也便当。正好赵家小郎最近放农假也得闲,让瑞哥儿过去帮着做点儿活,等赵小郎得闲时也能教他几个字练练。

    钱大娘吩咐了家里的活计,这才领着大孙子施施然出去了,路上没少叮嘱瑞哥儿去了赵家要有眼力见点儿,有活就得抢着干,争取给赵家父子留个好印象,人家说不定还能多交他一点儿。等学会了回来教下面的弟弟妹妹们,以后甭管是娶亲的还嫁出去的,对方一听会认字也会高看两分。

    “奶你放心,我肯定好好表现!”钱瑞自然知道这机会来之不易,对于他奶十分感激,对于能教他识字还没见过面的小先生也满心尊敬。

    钱大娘这才满意的去敲了门儿,赵二牛正把做好的箱子收起来,拿了边角料打算做几个小工艺品出来,就听到门被敲响了。

    “谁呀?”放下手里的东西过去开门,钱大娘的声音从外头传进来:“钧小子啊,是我,你钱大婶儿。”

    赵二牛想着钱大婶特意过来做什么?不说了今儿家里没衣裳要洗吗?还是去开门儿,人都来了挡在外头也不是待客之道。

    “钱婶子怎么”话没说完就看到钱大娘身后的钱瑞,皮肤黑呼呼的,咧着嘴冲他笑。

    “是这样。”钱大娘领着孙子跟着赵二牛进屋,赵二牛给倒了水让她坐,钱大娘满脸笑容道:“是这样,瑞哥儿这小子呆在家里也没事儿,我就给你送过来,你尽管使唤,要不听话直管揍。”

    赵二牛赶紧摆手:“大娘严重了。”他还能真揍啊?

    “我见你家里就只有你们爷俩儿俩个,没个女人操持着洗衣做饭都是事儿,这要做饭呢我也不方便日日来帮衬,不过这衣裳吗,老去铺子里买也不合算,这不来给你们量个尺寸,回头你买了布料拿我家来,我顺手就给做了,反正家里事儿有下头几个操持着,我闲着也是闲着。”钱大娘把来意说清楚了。

    “这多劳累婶子。”赵二牛觉得也挺合适,不过总要客气一下:“去铺子买也费不了多少”

    钱大娘嗓门儿就大了:“啥叫费不了多少?恒哥儿以往读书,那笔墨纸砚不都是钱?年年月月都得花销,你这当爹的心里也得有数,能省一些是一些。”

    “是是是。”赵二牛挠头苦笑:“不过这也太麻烦婶子。”

    “这麻烦啥呀!”钱大娘笑:“平日里做惯了的,我家瑞哥儿还得劳恒哥儿多多看顾呢,束修咱是交不起的,但给小先生帮着做几身衣裳不是应当的?你也别太客气。再客气就是跟婶子见外了。”说着叫他起身,要给他量量尺寸。

    这时钱瑞已经开始拿着扫帚扫起了院子,赵二牛看了一眼没说话,只扯着嗓子叫儿子出来。

    赵保国书房里读书,他爹叫了才出去,见钱大娘过去施礼:“见过钱大娘。”

    钱大娘满脸喜爱的拉着他的手:“恒哥儿别多礼。”又对赵二牛道:“这孩子长得真俊,一看就是个正经读书郎,又有礼貌,比我家那几个臭小子强多了。”直说赵二牛有大福气。

    赵保国:长得俊俏就是个正经读书人?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钱大娘过奖了。”

    钱大娘又夸了几句,这才给他量尺寸,记好了又跟赵二牛聊了聊,重点是随便使唤自家小子,偶尔提一下让赵保国在不耽误自己的时候,看着教着点儿就成。

第229章 钱瑞() 
教钱瑞识字,自然没必要给他准备笔墨纸砚,毕竟他又不指望考科举,只求不做个睁眼瞎而已。赵保国也不教多,喊了他进屋,写了个钱字叫他认,钱瑞就死死的盯着那个钱字,那是钱家的钱,他家的姓氏。

    赵保国不去管他,自顾自的练了一篇大字晾干墨迹,将带毛的那头伸到装了水的笔洗内,乌黑的墨水就散发在水中,头也不侧的问他记住没。钱瑞狠狠的点头,表示他记住了,自家的姓怎么样都能记得住!

    赵保国见他这么有信心,就收了写了钱字的那张纸,让他去打盆水到院里放着。自己先收拾一下书桌才出去,钱瑞已经按他吩咐准备好了装水的水盆,就搁在他平日练武的空地上,赵二牛蹲在一边磨着柴刀,家里的柴火不足,打算明天再去一趟。

    “来,用手指沾了水写给我瞧瞧。”赵保国让他蹲着,沾水写在青石板。

    钱瑞照他的话做,用食指沾水在石板上画着,钱字的笔画甚多,他又是初学,字形肯定是没法儿看的,不过只要笔画没错就成,其它的也不用讲究。

    金字少了一点,赵保国指出他写在青石板上那个钱字的缺陷,水渍很快就干得看不见了。钱瑞又重新写一回,这次倒没差,不过也不知能记多久。

    赵保国点点头:“这次倒对了,不会光写对还不够,得记得住,一时能记住,不代表一直能记住。”又对他说:“得了空就多练练,明日我再考你一次,若无差错再教你第二个字,再过一日两字同考,能书写正确会多教你一字,若不能就往后推,直到你每字写对为止。”

    钱瑞自然没有意见,能识字多大的好事,面前的小先生虽小,那也算先生,尊师重道古人都刻在骨子里了,先生的吩咐,当弟子的都只有听的份儿。

    赵保国为了让他更好的记住字形,也避免他一时忘了笔画再来打扰他读书,便打算找他爹要两块木板子,一块他自己写上要教给钱瑞的字,让他看着记,另一块就让钱瑞自己用,至于笔随便从灶膛里掏两根差不多的炭条就行。

    想想觉得这个方法很合适,既能避免他记不住了要自己重复教,也能避免他万一记不住又不好意思来问,写了在那儿搁着,他要记不住再看看就成。于是就打发钱瑞去灶膛里翻找炭条,钱瑞虽不知道小先生的打算,但还是照着他的话去做,只问:“要什么形状的?”

    “条状的最合适,长度一指左右。”钱瑞得话了就去厨房里。

    “爹,有合适的板子吗?当黑板使的那种?”赵保国凑过去问他爹。

    赵二牛停了手上的活计:“黑板那么大?”皱了皱眉:“真没合适的,要不我想办法弄一个?”

    赵保国连忙摆手:“不用那么麻烦,就是当黑板用,没说一定要那么大的,两个巴掌大的就行。”一次教上一两个字的,哪用得着那么大的板子。

    “那倒有。”赵二牛点头,去了偏房,那间屋子被他改造成放木具的屋子了,做好了的家具,跟没做完的家具,和他称手的工具都是搁在那间屋子里的,原材料也是堆那屋里的。

    很快就翻了两块合适的木板子出来,一大一小,大的跟现代的大头部差不多,小的跟个小笔记本似的大小。

    “这两块咋样?”

    赵保国接了过来看,又掂了掂:“正合用。”厚道比一书语文书少一半。

    赵二牛见状又蹲回去接着忙活,这时钱瑞也从厨房里兴冲冲的过来,两只手里都攥着几根黑炭条,过来了还问:“小先生,够不够?不够我再回家去拿?”

    赵保国脸皮抽了下,从钱瑞摊开双手里的炭条中挑了一根:“我的学识还不足以出师,不必唤我先生。”传出去人不得说他轻狂?林夫子那里对他的印象估计也好不了。

    钱瑞听了就有些不安,难道小先生嫌他太笨?所以不愿意再教他?真要不成了,回家怎么跟奶交代?还爹跟叔父他们,都指着他学回去教弟弟们呢!

    赵保国见他脸刷一下白了,才想明白他担心什么,不过也没安慰他,只是拿了炭笔在那块小些的木板上,把钱字写上去,再递给他:“拿着,若是记不清了,就看看。”又指了另一块木板说:“平日里就在这上头练练。”

    钱瑞见赵保国没打算赶他走,还专门写了字让他记,这才放心了,跟捧金子似的拿着那块写了钱字的木板,眼神里都是敬畏,小心翼翼的拿着,生怕不小心把字迹给涂抹掉了。又问赵保国:“那那我怎么”不知道怎么喊了,叫小先生人家不乐意,总不能直接喊恒哥儿?这样未免太不恭敬了,就算不是正经先生,那也是教他识字的先生。

    恒少爷?恒公子?赵保国脑补了一下那画面,忍不住打了个哆嗦,鸡皮疙瘩都起了。恒哥儿?这是长辈才能叫的,平辈肯定不行,更何况钱瑞跟着他,虽没说是书童,其实那意思也差不多了。

    不过他爹跟钱家老二老大他们又是一辈儿,往日里也称兄道弟,所以钱瑞对他的称呼,就不能太有阶级之分,赵保国沉吟了一下:“我爹跟你爹情同手足,瑞大哥也不必过于拘谨,唤我恒兄弟就行。”

    “那怎么成?”钱瑞连忙道:“我奶不得打死我!”

    赵保国见他死活不肯,也有些烦躁:“那随你,反正别让我听到什么小先生,少爷公子的更不要提!”说着甩手进了书房。

    钱瑞愣愣呆呆的,觉得着他可能有点儿生气,难免有些苦恼。那可是教自己认字的小先生,可却不许他喊先生,让他叫兄弟,这多不合适。于是有点忐忑:“赵伯伯,小先生是不是生气了?”

    赵二牛笑了笑:“瑞哥儿你别想太多,你只管当他是异姓兄弟就成,都是自家人用不着那么客气。”真要叫上什么少爷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