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大媳妇儿知道这事儿却不太高兴,避了人跟婆婆道:“娘,您怎么能答应瑞哥儿呢?”
钱大娘拿针做着鞋,瞥了大儿媳妇儿一眼:“怎么就不能答应了?”
钱大媳妇儿皱眉道:“这给药铺当学徒,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瑞哥儿也未必有这天赋,再者说就算他有吧,这大夫哪是那么容易当的?等他能出师了,得多大把年纪?这其中的时间又没多少收入,他过两年又该成亲成生子了,没个收入连媳妇儿孩子都养不起,难道全给家里负担?”就算婆婆没意见,二房三房也能没意见吗?两小叔子倒不一定,但两个妯娌表面不说,心里肯定会有意见的。
这大媳妇儿人是宽厚了,但眼光却狭隘了些,钱大娘给她分析:“这事儿不能这样看,只看眼前怎么成?你得往长远了去看,如果瑞哥儿真有这天赋,能学会了,哪怕再费时间呢?那也是件好事儿,不说咱家有个病痛什么的能便宜。关键是这是门手艺,能子子孙孙的传下去,瑞哥儿现在是大了,等他生了孩子再生了孙子,那就能从小开始培养,等着儿孙大了,那不就练出来了?子子孙孙的大事儿,只要他能学会了,这可就是门能传家的手艺。”
见老大媳妇若有所思,钱大娘又道:“所以他有这个心,甭管有没有天赋,咱都不能去打击他,想学就学吗。给庄大夫当学徒肯定没那么容易,但送去当个伙计肯定没问题,他若有天赋庄大夫自然能看见,若庄大夫有那心,咱再探探口风,送给他当个学徒。就算给当学徒没什么收入,可在药铺里打打杂,庄大夫为人也仁厚,总不至于一文不给的。工钱少肯定是少,但至少也有。”说着顺手倒了碗水喝了润润嗓子。
“如果等过几年看着还是没什么天赋,再改换行当也不是来不及,毕竟他识字了,也会算数,不管是一直当伙计也好,寻个其它的铺子打工也好,都不可能没人要,毕竟会识字算数的能有多少个?”
“那就听娘的!”被婆婆这么一分析,钱大媳妇儿就安心多了。反正儿子乐意婆婆也乐意,这又不是什么坏事儿,她这当娘的还能反对不成?
钱大娘这才欣慰了,又问她:“给恒哥儿做的鞋好了吗?”
钱大媳妇儿说昨天就做好了,钱大娘道:“正好我儿给钧小子的鞋也做好了,你去问问老二媳妇儿她们两个,衣裳做好了没,若好了就给我拿过来,回头我正好给赵家送去。”
钱大媳妇儿哎了一声转身出去。先去自己屋里拿给做好的鞋,又去两个妯娌屋里问,内衫外裳都做好了,她拿着去给婆婆。
老二媳妇儿跟老三媳妇儿对于婆婆给安排的活计没有不满的,毕竟这两日瑞哥儿每日回来,学了的字都有教给自己儿子的,能让儿子识字,给小先生做点衣裳也不算什么。当天安排下来,两人就搁屋里紧赶慢赶着做了。
赵家哪知道钱家的事儿呢,赵二牛在外头做木簪子,赵保国在屋里读书,四书五经读得累了,才拿了炭笔给他爹翻译天工开物换换脑子。
换成白话文若用毛笔特别费纸墨,赵保国就从灶膛里找了合适的炭,让他爹磨成炭笔给他用,这样字体显得小些,一张纸上能写不少字呢。
等写好一篇,听到外头钱大娘的说话声,即时门也被敲响,放下炭笔将写满了白话文的字给收了放好,这才出去开门,是钱瑞。
两人去堂屋,钱大娘见他来了,惯例先是夸一夸,然后再贬低一下自己孙子,这才拿着叠好的衣裳指了给他看:“你俩个婶子给做的,特意照着读书人的儒衫给做的,也不知合不合身,快去换了给大娘瞧瞧。”
赵保国看了他爹一眼,见他点点头,就笑着对钱大娘道了谢,然后抱着去自己屋里了,鞋子穿着有点儿挤脚,衣裳倒是正合身,不过这袖子既宽又广,赵保国这些天穿习惯也适应,读书人的衣裳都这样,广袖很正常,下面除了裤子还有儒裙,也是宽宽大大的。
干活自然是不方便,可哪个读书人会下地呢。
换好了就出去,钱大娘见了就夸:“真真是个俊秀的读书郎呢。”又问他衣裳鞋子合不合身,若不合身再她拿回去改改。
赵保国道:“衣裳挺是合身,就是靴子有点挤脚。”
钱大娘笑道:“新的都这样,特意做小了点儿,过两天挤开了才正合适,若做得正好,穿两天就会变大,那就不合脚了。”
第237章 林老爷的印象()
赵保国得了一身新衣一双靴子,赵二牛却只得了一双布鞋。他的衣裳钱大娘不能让儿媳妇儿帮着做,这不合适,只能她自己动手,这两天只赶了双鞋子出来。衣裳且得等几天呢,赵保国年纪小,衣裳可以让媳妇儿帮着做,三个媳妇儿分着做,所以才这么快好了。
钱大娘又跟赵二牛说了会儿话,留下大孙子帮着做点活儿,自己就先回家去了。赵保国先新衣换下,准备后日去寒山寺穿。
回了书房想想,给林栋发了个消息,问他:“林兄,你家藏书中可有关于医药类的?”他打算问他借上一本草药大全之类的,然后抄一本,既然钱瑞有打算以后去药铺做活儿,那他就干脆以此来教他认字。
毕竟钱家待他还不错,能帮一帮又不费劲,若钱瑞真有那天赋,以后他家看病也有个熟人,他做为钱瑞的启蒙老师,钱瑞自然也不能亏待他。
“有倒是有。”林栋过了一会儿才回话:“不过你看这些杂书做甚?不是一直打算科举吗?难道改主意了?”莫不是因为作不来诗?所以觉得不为良相要为良医了?
这也没什么不能告诉人的,赵保国就直接说了,林栋欣然应了:“那成,我明儿个叫小厮给你捎去。”赵保国自然要谢他一回,林栋又赞他:“恒弟这么小就会当先生了,日后若退朝养老,开个学舍只怕也桃李满天下了。”
赵保国窘了一下,才道:“连个童生都还不是呢,你就想到退朝养老上了?你是不是对我太有信心了?”他自己都没信心能当官儿呢,林栋倒好似信心比他还强。
俩人又说了一会儿子话,这才各自下了,林栋出了自己的小书房,带着身边的书香去藏书楼找神农本草经。
晚上一家子用膳时,林老爷问他:“你今日去藏书楼了?”林家无论任何人,去书楼找书看都有专人记录的,儿子看了什么书,他每日都有过目。今儿居然找了这么一本医书,林老爷难免有些疑惑,不知道儿子什么时候对医书感兴趣了,精力怎么能不放在科举上?科举考也不考医书。要是水利建筑倒也有占题比例,医术却是从未有出现在科举试题上过的。
林栋自然老实说了,林老爷才放心,点头道:“你这个同窗,倒是了不得。”之前王家小子那事儿,他们这种地位的人家,哪家不知道呢。对于赵保国既有忌惮也有欣赏,没想到人却也不似他们想像中那样。
不过城府极深倒是真的,连个不正经书童都能这般对待,若要交好哪个,怕是也没有办不到的。若那个书童真学出什么来,哪能不死心踏地感激他?这样手底下有个正经医者,无论是投到朝中哪方势力之下,也能高看两分,医者地位虽不算高,却也是不可缺少的。
就算没能学出来,也只是那人天赋不足,儿子的同窗本也教人识字,传出去尽心费力的,名声只有好没有坏,就算科举无望,开个私塾也会有不少人家冲他负责的态度送学子进去,教出学子若有考上科举的,对他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看看林夫子就知道了。
林栋自然想不到这些,只听父亲夸了自己同窗,很是高兴:“恒弟为人本就不错。”他的好友不多,只一个马聪算是知交,其它人不过是泛泛之交,他爹基本都看不上。而马聪虽然为人不错,但走的却是武道的路子,跟他们书香世家虽也有往来,到底没有多少话能说的。
林老爷道:“是不错,你可以多来往,日后朝内也有个助力。”若能揽到手下就更好了,不过林老爷也有些不确定,以这两件事来看,此人城府自然不必说,野心方面也足见一般。自己儿子他也清楚,估计是压不住的,那就只能以真情相交了。互为助力也算不错,毕竟两人关系本就好,又有同窗之谊,日后看看或也是同年,天生就是一派的。
林栋道:“儿与恒弟本就相交莫逆,真要一同入朝,自然与旁人不同。”说着又跟他父亲道:“后日娘要与马伯母她们同去寒山寺,儿子邀了恒弟同去。”虽然父亲不会不同意,但好歹也要说一声以示尊重。
“可!”林老爷本就想拉拢赵保国,闻言自是允了。又对林夫人道:“后日去时,多带一队家丁护卫,以防不测。”广陵城里最近挺乱的,失踪的女子不知几凡,虽说夫人年纪大了没这个顾忌,但他难免也会担心,毕竟他夫人长得好看哪。
林夫人闻言一笑:“老爷不必过于忧心,别说妾身这把年纪,又不是黄花闺女了。”失踪的女子都是待字闺中的,没听过哪家妇人不见了的,林夫人道:“就算真有不长眼的,那白日里还敢作乱?再者马家也要同去,他们家可不是好惹的,个个一身武艺,有马家护卫着,出不了什么差错。”
话虽这么说,林夫人对于老爷的关心却满足得很,林老爷道:“多带些人我才安心。”
“就听老爷的。”
次日林栋派小厮将书楼的找出来的神农本草给送到赵家去,赵保国接了很高兴,又给了送书的小厮十个铜钱,才拿着书回书房,钱瑞已知这事,眼巴巴的跟了进去。
赵保国笑了笑,开始从神农本草经上面的字教他,进度开始加快了,不再一个字一个字的教,他既然想学医,那习字读书是不可避免的。
一次性教了他十个字,之前的小木板子不够写,就用了钱瑞用来练字的那块相对大点的木板写上去,挨个教他如何认,至于写字,就让他重新去问赵二牛要了块大点的木板子练字。
赵保国笑眯眯对他道:“学医可不是那么轻松的,要背的书可不少,你可得认真学。”
钱瑞狠狠的点头,拿了写好字的木板,去刻苦练字认字,嘴里念念有词,生怕记不住,或再记岔了。
赵保国又回房读书去了,赵二牛万事不理,只干自己的活儿,没多久院子门被敲响,一开门是何三郎,给送柴火过来了,千恩万谢的感激他,跟着就要下跪。
第238章 又是事儿()
赵二牛简直一头汗,这古人动不动就下跪的,他实在不习惯,好容易才拦住他。等何三郎将柴火放好,他才问何家小娘子有没有找到。
何三郎愁眉苦脸:“城里到处都找遍了,都说没人看到她。”大妮儿又被娘打得起不来,要不是他赵家兄弟肯定帮把手,说不准他昨儿晚上回来就见不着了。家里头又乱,简直跟狂风暴雨似的。
赵二牛道:“报官了吗?”
何三郎叹气:“昨儿就报了,可官府那边让我们等消息,大哥刚刚又去问了,说是还没找到线索。”莫不成被人贩子给拐了?他们四兄弟昨儿跑了一下午,连青楼那边都去问过了,都说没见到过。难道是拐到其它地方去了?
赵二牛也没什么主意,只能安慰他:“再等等吧,等官府那边的消息。”不等也没办法呀。个人的力量跟国家的哪有得比。
何三郎又谢一回,才离开赵家,赵二牛刚打算关上院子,就看到胡同口那边来几个妇人,有年纪大的也有年纪小的,看着气势汹汹的来者不善哪。
赵家左边那户人家开了门儿,惊呼道:“这不是孙家吗?”
孙家?哪个孙家?
赵二牛自然不明白,不过他也不关心,把门一关就开始琢磨要不要打个新样式的簪子,最近那种桃花簪有些不好卖了。
要不就打兰花样式的?赵二牛上了手,正刻着呢,冷不丁外头一顿大闹,惊得他差点儿一刀划在手上,这是对门儿院里传过来的动静。
难道那些人是来找何家的?好半天才消息,对面又传来叫骂哭声,乱得不成。
何家最近只怕是撞了太岁,不仅何娘子丢了,大妮儿被打得半死,何娘子丢了的消息又传到她定了亲的夫家去,今儿特意上门儿来退亲的,说是现在人没找着,就是找着了回来只怕也失了清白,这种媳妇儿孙家肯定是不要的。
这事儿办不太地道,可就是再不地道呢,孙家也得上门来一趟,毕竟何家丢了小娘子的事儿,整个胡同都知道了,这一传十十传白的,孙家哪能不晓得,肯定坐不住呀。就算是娃娃亲也不能要了,谁知道清白还在不在?就算还在,说出去也得有人信哪。何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