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也不像其它手艺人那么苛刻,教就教了,留一手干啥呀,不过工钱一开始也不能给,免得破坏了同行规矩,不过真招了学徒,工钱是不好明面给的,不过私底下补贴补贴伙食总可以,这任谁也不能说什么,这当师傅的还不能心疼一下徒弟了?
不多久何三郎就过来送柴火了,搁到柴房里去,赵二牛难免要跟他寒暄两句,差不多了何三郎就走了,毕竟人家也忙,哪里把时间都费在跟人说话上呢。
等到了约好的时辰,童易派过来接人的小厮就过来了,赵二牛开门一看,外头有两个汉子抬着坐轿等在外头呢。这可不是那种四人抬或六人抬八人抬的轿子,就是那种两根长长的竹竿,中间架着一张靠椅子的那种。
小厮长得也白白嫩嫩,衣着得体极了,见了赵二牛就露出笑脸,唤赵老爷。赵二牛虽说有点不习惯,表面上也端住了,不能给儿子丢面子不是。
钱瑞在人来时,就特有眼力见儿的去书房叫人了。小厮跟赵二牛说话时,赵保国就正好出来了。见了院门外的轿子也没说什么,只跟那小厮打个招呼:“是苏叶小哥呀,怎么亲自走一趟呢?随便打发个下人过来就成。”
瞧瞧人家会说话的,随便打发个下人,这摆明了把他看得跟其它人不一样吗。苏叶面上就笑得真诚了几分:“赵郎君说笑了,小的算哪个牌面上的人物,都是伺候大郎君的,又有什么高低之分,更何况赵郎君风姿过人,小的还想过来沾沾读书人的书香气儿呢。”
人家对他客气,他自然就对人家客气了。不像有些读书人自诩清高,看不起他这种当下人的,可就算是下人又怎样?他可是童家的下人,还是童大郎君贴身伺候的书童,宰相门房都比得上三品官员呢,更何况他还是童郎君的亲近人呢。
一个书童倒也不必多热情,只保持平常心就行了。太热情难免有巴结童家之嫌,可若真跟其它读书人一样眼睛长到头顶上去,他又实在做不来。那就客气两句算了,传出去人顶多说他平易近人没架子。
太守府在东城区,其实广陵的官员府邸都大东城区,距离赵家在北城区,可得走个对道儿呢,广陵城又大,城内常驻百姓就有二十万有余,地儿小了也住不下呀。
所以走过去这路可就比较远了,起码得花一个小时,童易特意打了了抬轿来接,两个大汉抬着赵保国走,街上已有行了人,见状难免会避一下。
赵保国以为是直接去太守府呢,结果到了目的地却是童家,不过童家离太守府相邻,去哪家也都不耽搁什么。
苏叶引着赵保国去自家郎君的书房,之前特意交代了的,不必再禀告一番了,他自小就跟着郎君,自然明白他的心意,这是要拉拢这个贫家学子呢。所以他难免会显得比较热情了,毕竟主子看中的人,自然也是他这个当下人的要尊重的。
不过好在赵郎君为人也不讨厌,否则他虽不能做什么,但尊重也就是表面的了。
引到书房后,童易跟赵保国相互见礼,而后他打发苏叶出去:“自己去童管事那儿领半两银子。”苏叶高高兴兴的退下了,半两银子可不少。
赵保国心道这权贵人家就是不一样,随手打赏下人出手就银子,半两银子放在云阳村,也够一家十几口三个月的花销了,就这还得是三天两头能吃上肉的那种。
第260章 太守府()
两人难免寒暄一回,然后就直接进入正题了,童易带着赵保国出了童府,往隔壁太守府去了。
太守府可确实是大得很,这条街足足占了半条的样子,大门平日是不开的,来人官员基本都走侧门,角门那是给小吏们走的。赵保国还以为自己是白身,只能走角门呢,结果可能是托了童易的福,走了一回侧门。
府内院落众多,童易领着他去七拐八拐,来到一个院子,赵保国完全懵了,他根本记不住路。只能跟着童易后面走,进了院子里,来来往往的玩家众多,吵吵闹闹得很。
厅内几个读书人打扮的郎君,身前各置案台,笔走龙蛇飞快,接待了一个又接下一个,身边自有差吏手疾眼快的把之前那张抽出来晾干墨迹。
赵保国觉得自己在这儿的工作估计也是这个了,结果童易却领他进了后室,里头有几书吏在忙活着,年纪最大的那个已过半白,坐在椅子上全神贯注的翻看着案卷,时不时记录什么,旁边的书吏都忙着找什么。
“于书办。”童易上前打了个招呼,那个叫于书办的才抬头看了一眼,道:“是童郎君啊。”又看了一眼赵保国:“这位郎君年纪是不是太小了点儿?”他这儿人手虽然确实不够,几个差吏也基本只能打打下手,可这年纪的是不是不太合适。
赵保国就知道他大概要在这个于书办手底下做事了,于是上前见礼:“赵恒见过于书办。”于书办嗯嗯了几声,眼神儿都没飘过来一个,自顾自的忙活着,头上的汗都来不及擦一下。
童易笑道:“这不听说您这儿最近正缺人手吗,这位赵贤弟可是林夫子的爱徒,不仅策论过人,且算数出众,虽然年纪小了点儿,但有志不在年高吗。”说着又道:“您若当真不需,在下可就给宋书办那儿送去了?”
于书办这才抬眼看过来:“当真是林夫子的爱徒?”说着上下打量了一番赵保国。
童易道:“童某还能说谎不成?”又道:“若非太守府实在缺人手,林夫子还舍不得赵贤弟过来帮忙呢,这多耽误学业?”
赵保国:可算见识了什么叫睁眼说瞎话了。
于书办也不知信没信,还是留下了赵保国,等童易出去了,才打算考考他,看到底是真有本事呢,还是来滥竽充数的。
“赵郎君在林家学舍入学?”于书办问。
“正是。”
“入学多久?”于书办又问。
“半年有余。”赵保国老实回答。
于书办点点头:“童郎君既说你算学出众,那么老夫这倒有几道题想考考你。”当然他也不能太过为难他,只要差不多就行了。
“请于书办出题。”赵保国自信满满的。
很好,于书办摸了摸短须,他就喜欢这样有自信的,要么自负过高,要么就是有真才实学,过于自负的他就爱打击这种,有真才实学的,那岂非正好,他现在可是忙得连饭都掐着点儿吃了。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二,五五数之三,七七数之二,问物几何?”先出个简单的试探试探,若连这个都答不出来
确实是个简单的数学题,赵保国在心中默默换算成自己更容易理解的意思,这道题讲的是现在有一批东西不知道数量,如果三件三件的数会剩下两件,如果五件五件的数会剩下三件,七件七件的数也会剩下两年,问这批东西到底有多少?
换成数学题就是有一个数,用三除于余二,用五除于余三,用七除于余二,求这个数。转换成这个就容易理解多了。赵保国默算了下,用三除会余二,再用七除又余二,自然用三与七的最小公陪数二十一除还余二,用二十一除会余二的数就是二十三,而五除二十三恰好余二,那么此题的答案就是二十三了。
“可有解?”
“二十三!”这道题很简单,赵保国不用纸笔就能默算出来。
于书办点点头,其实也够了,不过他还想再看看赵恒的算学能力。于是又出一道:“妇人洗碗在河滨,路人问她客几人?答曰不知客数目,六十五碗自分明,二人共食一碗饭,三人共吃一碗羹,四人共肉无余数,请君细算客几人?”
这道题的意思是有个妇人在河边洗碗,过路人见了问她有多少个客人,妇人说她不知道,只知道有六十五只碗,两个客人合用一个饭碗,三个客人合用一个汤碗,四个客人合用一个肉碗,请路人帮他算算有多少个客人?
两位客人合用一只碗,那么每个人用数学公式二分之一个饭碗;三位合用一只汤碗,一个人用数学公式三分之一个汤碗;四位合用一只肉碗,一个人就用数学公式四分之一个肉碗,那么每个人就用(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加四分之一)个碗,用碗的总数除以一个人用的碗的数量就是客人的数量。
已知碗数六十五,六十五除于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加四分之一等于六十,所以客人的人数为六十。
对赵保国来说这题十分简单,照样没用到笔纸,一会儿就算出来了:“客有六十。”
于书办就比较满意了,又交代他一下太守府的规矩,比如哪儿哪儿不要去,每日几时来几时回,主要工作是做什么,又手把手的教了他一回,见他一开始还有些生疏,但很快就上手了,就放心的去忙活自己的事情。
其实工作很简单,就是繁琐了些,人也要守着,毕竟玩家来来往往,什么时候都有过来领任务,也有交任务的。每个异人的任务不一样,那给的报酬也是不一样的,有给铜钱做报酬,也有给衣甲武器,或珠宝药材做报酬的。
赵保国的工作就是记账,记录前厅的人过来给的帐册,那是来交任务的异人报酬,他得先腾出来算个总数,再对比一下跟异人接任务时的帐册上面的数量是否等,若有差错自然要找出来是哪里不对,若无差错就结算总量,再给于书办过目,若无问题后会呈到主薄那儿去,主薄第二日才会拨银财下来发给异人。
于书办这边只记帐,银钱是不过手的。
第261章 事毕()
午膳跟晚膳都是在太守府解决的,到了点儿就有婆子送过来,所有人都在这儿吃,又肉有菜吃得还算不错,味道嘛,大锅饭还讲究什么多好吃,反正能吃饱,又有油水就成了。
送饭的婆子是按照一般人的年纪多少份量准备的,给赵保国备了一份儿,就两个馒头,拳头大小的样子,一碗红烧肉跟一小碟青菜,赵保国的饭量肯定是不饱的,很腼腆的跟婆子说:“劳烦大娘晚膳能否多给加几个馒头?”
那等着收饭盒的婆子明显愣了一下,才道好,毕竟管事都交代下来了,来做事的饮食上肯定是要管饱的,没想到这个小郎君还挺能吃。
等婆子收了饭盒离开,于书办惊讶的看他:“顾郎君不曾饱吗?”他小孙子基本都吃不了这么多,一个馒头再加点菜足够一顿了。
其它人也不免多看了赵保国两眼,赵保国装害臊:“于书办见笑了,晚生平日饭量是大了些。”
于书办也没多说什么,又招呼着人干活儿了,赵保国也自觉的做到案台后面,备笔磨墨,等着前厅人送来帐册对账。
过了一刻钟又有个婆子拎着饭盒过来,里面头装着馒头饮食,一进来就给赵保国,其它人都看着他,赵保国难免窘了一下,施礼:“见笑见笑。”才接了饭盒打开,里面头装着五个馒头,怕是不知道他饭量到底多大,所以特意多装了些,免得吃不饱又跑一趟。
其它人都善意的笑笑,于书办就接手了他的工作,让他先去把午饭解决了再说,现在好现在也不算忙。
赵保国馒头吃了三个,肉菜跟青菜都吃了,才算饱饱的,又跟那等着的婆子道了声谢,这才净了手接回自己的工作。
忙忙碌碌的到了晚膳时间,饮食标准跟午膳差不多,只赵保国比旁人多了三个馒头,肉菜也有两份,他全吃光了点不剩。
晚膳后只剩点交接工作了,这事儿就是于书办的了,他得亲自送去,让其它人都可以各自回了。
回去就没有轿子坐了,赵保国走回去的,等到了家就七点半过了。他爹问他:“在太守府的情况怎么样?”问的是跟同事?还是同僚相处情况。
赵保国自然说好,又帮着他爹把院子里的零碎工具木料给收回去,问他晚饭吃的啥。爷俩儿交流了一下今日各自的情况才算完,赵保国捉着他爹跟自己一块儿打拳练功,然后才洗了个澡去书房读一会儿书,等时间差不多了才回房睡觉。
第二日就跟昨日的情况不同了,九点就得到,他起来后做了饭跟爹一块儿吃了,等钱瑞来了后考考他的情况,再教新字给认了。自己打了一趟拳背了一刻钟的书,就差不多要到八点,于是收拾收拾出去,直接走去太守府的。
路上就花一个小时,等到了地儿出一身细细密密的汗,挺费功夫的,想着以后还是叫个抬轿的来接他吧,免得时间全费赶路上了,省点功夫还能练练字多好。
忙了半个月多,太守府才算清闲了下来,异人那边比较简单的任务都做完了,该领的报酬也领到了,剩下一些就是相对困难,又比较花时间的任务,也不太多,赵保国领了这段时间帮忙给的工钱,被告知从明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