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他们马家的传统就是专业生儿子一万年的,所以马家的男人,都是那种爱妻的,因为没有女儿吗,这讨了一个媳妇儿回来,那是当宝贝似的宠着,把媳妇儿当妹妹一样爱着护着,就是圆圆小时候没个妹妹的遗憾,半点儿不肯让伤心的。

    赵保国也挺稀奇的,哪有人专生儿子的或专生女儿的?这是什么科学道理?估计是凑巧了,不过听说马家祖上就是这么下来的,再凑巧也没这么巧了。

    林栋这就戳着马聪的痛处了,马聪忍不住跳脚:“我祖上的是没办法了,可到了我这代,肯定能生个女郎出来,不信你等着瞧!”哼了哼又道:“我是没个妹妹许给恒弟,等我生个乖乖女儿出来,到时候许给恒弟儿子也一样!”

    赵保国差点儿笑岔气,亲都没成呢,就想到生女儿了?

    林栋不咸不淡的道:“那可就难说了,万一生不出呢?”

    马聪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你可别咒我,到时候把我女儿咒没了,全都怨你!”他跟其它人不一样,肯定能生出来。

    林栋十分淡定:“你脸还挺大,合着生不出来能怪我?怨也怨你祖上就没生女儿那命呗。”

    赵保国以为马聪肯定得怒了,没想到他反而嘿嘿笑,笑得挺渗人的:“我祖上是没那命,等到我这儿肯定有了,不见我丈母娘就是个生女儿的命吗?我未婚妻自然随她了。”马聪说着一脸憧憬:“到时候我生他十个八个女儿,十个八个儿子的,儿子生孙女儿,女儿生外甥女儿,从我这支传下去,马家就少不了女郎了。”

    赵保国险些一头栽下马去,哭笑不得:“马兄你这想得可太长远了。”

    马聪嘿嘿笑:“不远不远,等我成了亲,那还能远吗?”再过两年他就能成亲了,媳妇儿娶到手了,那儿子还能远吗?儿子都来了,女儿也远不了。

    林栋到底忍住了再打击他一回,就让他做做梦吧,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只怕马家基因太强,把王家的给压下去的也无可能,能中和一起自然是好,这要没可能呢?他要真乌鸦嘴说中了,马聪回头得打死他。

    游玩散心了一日,又各回各家苦读去了,主要是林栋与赵保国,马聪是不参加县试的,年前放了休就不再去学舍了。赵保国与林栋倒还时时去向夫子请教县试的要点,二月十五两人就得回祖籍所在县参加县试,等府试过了才能回到广陵参加院试。

    赵保国的祖籍就在广陵治下江都府江阳县云阳村,而林栋的的祖籍虽也是在广陵,不过具体是哪个府下就不清楚了,所以俩人估计只有参加院试时才能一起,前面两关估计是靠不上了。

    眼看县试逼近,赵保国基本天天都往林夫子家里跑,林夫子很没好气:“你这一天到晚的过来,不如住下算了!”

    赵保国认真想了想:“夫子说得有理。”他是认真打算了的,住这儿可以随时请教夫子,要住在家里来来回回的跑,还挺费工夫。

    林夫子:“滚。”一卷书啪的糊在他肩膀上。

    赵保国挺蒙的,夫子这是肯呢还不肯呢?瞧着像不肯的样子,可这不是他自己提议的吗?怎么还生上气了?赵保国挺委屈的。

    林夫子眉毛都能挤死苍蝇了:“以你现在的水平,县试是必过的,只是名次可能得看看运气,运气好还能落个中不留,运气不好也就是个吊车尾了。你要想考个好名次,那心思多用在诗作上呀?光向我请教策论律法有什么用?你策论向来是上等的,考个举人水平都够了,何况是县试?律法县试又不考,你这么急做什么?”

    赵保国唉声叹气了半晌:“这不是诗怎么都作不好,指望着策论出采一点儿,好让主考官多拉点儿印象分哪,说不准看了我的策论,觉得挺出色,诗作方面就睁一眼闭一眼了呢?”能考好一点儿,那就考好一点儿,不然多没面子。

    林夫子没料到他做这打算呢,差点儿气呛了:“没出息透了,赶紧滚出去。”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就撵人。

    鼻子差点儿磕门上了,赵保国在外头唤了几声夫子,林夫子不应,这才垂头丧气的回了家,难免跟林栋说起此事,差点儿被他笑死。

    林家诗书传家,林栋就没什么压力了,县试是极有把握的,每天都按部就班,不似赵保国一样火烧眉毛,他诗作极为出采,其它方面也沉沉稳稳的。

    林栋给赵保国出了个主意:“恒弟你这诗作方面,确实也是个难题,指望你突发灵感,也作不出优秀的诗来,不如这样,你将以往写的诗作,修修改改记着,再作一些没作过的各种花类,四季秋景等备好,让夫子修改修改,说不准县试就能碰上。”

    赵保国瞠目结舌:“这不是作弊呢吗?”

    林栋跳脚:“谁说是作弊?作诗吗,还能事到临头都有灵感?多半都是事先备了自己曾经作的,修改一番合适的写上了。只要不是抄袭,确实是自己所作,怎么就不能在科举的时候用了?”

    赵保国还是有点不敢相信:“真不算作弊?”

    林栋呲之以鼻:“你以为夫子做什么让你每日写两篇诗呢?没发现次次命题都不同吗?”不就是因为他作诗作不来,给县试作作准备吗?每日交上的诗作,夫子不样样都替他修改不足?县试真碰上了,意思就让他拿去用的。没想恒弟脑筋不转弯儿,还真以必得现场做呢。

    赵保国:他还真没想到。

第294章 安排() 
于是转脸去戳林夫子,十分含蓄的问了,林夫子把他喷了个狗血淋头,骂他愚不可及!赵保国灰溜溜的下了,开始翻看以前的所写的诗,多半都还能背下,不过都是夫子修改过词汇的,还得再看看,免得记岔了。

    又舔着脸去请夫子再给出一些没做过的命题,他按着题目开始憋,憋得脑仁儿都钝钝的,又自个儿琢字琢句的修改,尽量用上华丽又有深意的词儿换上,读了读觉得顺溜,还挺满意的,才拿着写好的诗兴匆匆的去找林夫子给评。

    二月初十那天,林家一家子就离开广陵府回祖籍去了,赵保国跟马聪去城门外送行,赵保国才知道林栋的祖籍在邗江府,距离江都府有两日的路程,难怪要提前过去呢。

    送走了林栋后,他也得去江阳县做准备了,县试要考四场,一天一场,考场在县衙,县令是主考官。要连着考四天,县试也不像府试院试那样,连着几天不能出号房,是考完了一场就能出来,自己得找地儿歇了明儿再去。

    所以还得先准备住所,本来想着住客栈的,但今年他要下场的事情,村里几个伯父那头都知道了,比他跟他爹都要上心,大伯就说:“客栈里人来人往的不清静,去考试的学子又多,谁知道有没有那见不得人好的?”万一暗地里使绊子让毛蛋儿没法上场咋办?

    赵保国心说:谁还知道自己了不成?大伯可能有点儿被害妄想症。

    三伯就很热切:“住什么客栈呀?我叫栓子把屋让出来,这几天让他来回跑跑,或自个儿跟米铺其它伙计挤挤去!”县城离他们村不远,赶牛车来回要不了半个时辰。栓子在县里的米铺干了一年多的伙计,早早的混熟了,听说掌柜的待他还不错,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他呢。

    提供个住处想必也没问题的,赵保国自然不知道这些事儿,只推辞:“何必这么兴师动众的。”

    到了也没拗过长辈,赵二牛果断的代他应了,赵保国忍不住念叨:“栓子也是给别人家铺子做事,又不是自家开铺子,这麻烦的回头那米铺掌柜瞧不上他,影响了他前程咋办?”

    赵二牛常常跟几个兄弟在私聊频道唠磕,对村里的事儿家里的事儿,那叫个门儿清,也没把栓子在米铺的情况跟儿子说,尽量不让他操心这些个芝麻大点儿的事儿,免得影响儿子考试,只道:“本来米铺就给栓子提供个单屋住了,栓子让给你考试的时候住两天算啥?这客气来客气去的,生分得不像一家人了,多寒你二伯他们的心?”

    想了想又道:“让你住就住呗,也别想太多,那米掌柜知道了,指不定还更乐意了呢。”给读书人提供暂居之地,真要考上了,那还不是一件美事?指不定生意都能好两分呢。他也不觉得儿子县试都过不了。

    赵保国还能说啥,只能接受了,考试前还有些准备工作要做的,比如请秀才做保,与四个读书人互结,秀才得要本县的,赵保国不认识。但林夫子认识的人多呀,直接给了他一封信并地址,让他到了江阳县去哪哪儿找梅秀才。

    互结的四个读书人,今年林夫子的学生下场的不止他与林栋两个,还有甲班的七个学兄,祖籍都不一样,却有一个跟他同县的,姓丁名璟字子瑜,已娶妻生子了,今次是第二次下场。这就只差三个了,林夫子说其它三个也不用操心,到时候梅秀才自会帮着他们寻合适的。

    于是两人结伴去江阳县,徐老头赶了牛车过来接,村里大小事儿都瞒不住,都知道他要下场了,不等大伯二伯他们说呢,徐老头儿就自告奋勇的过来,连钱都不肯收,就想着沾沾读书人的文气呢。

    连带着丁子瑜搭上便车,省了一笔车马费,陪考的人的是丁家大郎,也没个大名儿,都丁大郎丁大郎的叫,模样跟丁子瑜有几分相似。

    丁子瑜见赵保国就一个人儿,免不了关切几句:“赵贤弟怎么家里来不来陪同?”考试可是个辛苦活儿。家里人就这么放心?

    赵二牛放心得很,儿子要考四天,他要去陪考了?不得连着四天都没生意做?于是想想就摞了这个打算,还是多赚点银子好,以后再考且得花不少呢,多少银子他都不嫌够的。再说自己儿子什么情况还不清楚吗,又不是真只有那么点儿大。

    县里离得村里又近着呢,他几个老哥那边儿,肯定忍不住要来县里看的,多他一个不多,于是心大的放儿子一人去了。

    赵保国对丁子瑜道:“老家离县城挺近的,亲族长辈来往也方便。”

    丁子瑜立时就明白了,这是家里人多着呢,不像他家里一样跟亲族关系不近,又多搬到府城来了。于是坐在牛车捧着书开始诵。

    赵保国只觉得颠得慌,见丁子瑜摇头晃脑的看书读书,挺佩服的,这都能看下去,不嫌晃得眼花吗?到底是别人的事儿,他也不开口说什么,免得人以为他不安好心。

    到了县城就是傍晚了,赵保国远远的就看到栓子在外头茶棚那儿坐着,一会儿起来往官道上看看,一会儿又起来往官道看看。

    他眼神儿比较好,远远就认出来了,等牛车再往前赶近些,栓子也看分明了,于是连忙就起身往牛车这里来。

    “小叔可算到了。”栓子是小名儿,大名叫赵译,半个时辰前就在这儿等了,茶棚的大碗茶都灌了不知多少碗,连着茅房都跑了不下五次。

    “天气还没转暖,怎么在这儿等着了?”赵保国看他嘴唇皮都发白了,一瞧就是被冷风吹的,忍不住道:“赶紧回吧,别耽误铺子里的伙计,我这儿有徐叔在呢,一会儿自己回村里就行。”只考试那四天才会在县里住着,考试前几天当然还得在村里。

    赵译吸吸鼻子,揉了一把脸:“没事儿,今儿掌柜的许了我半日假,一会儿跟小叔一块儿回村。”不然他爷不揍死他才怪。

第295章 回村() 
赵保国没多说话,对下牛车的丁子瑜道:“丁兄可曾提前找好住处?”临近县试县里肯定人满为患了,若不提前找好了,那这几天可住哪儿?

    丁子瑜笑道:“五日前就包下客栈的上房,连包了二十日,赵贤弟不必担忧我,天色也不早了,赶紧回家吧免得长辈担心,明日巳时你来客栈,我俩一齐去拜拜梅先生。”

    赵保国就放心了,于是俩人告辞,丁子瑜背着书箱,丁大郎背着包袱,两人往县城里走去。赵译蹭一下坐上牛车,催着徐老头回村子。

    到了村口下牛车,赵保国给付铜钱,徐老头说什么也不肯收,说拉读书人去考试,那是福气怎么能收钱?赵保国见他执意不肯收,但自己也不想占这个便宜,想了想从背包空间里拿出一包饴糖塞给他:“拿给大丫二丫尝尝。”

    徐老头就有些松动:“这怎么好?”

    赵保国就直接塞他怀里:“没什么不好,怎么说我也是当叔的,给侄子侄女儿几颗糖甜甜嘴儿有什么不成?”然后下了牛车跟赵译往大伯家去了。

    徐老头看着那包饴糖,哪里是几颗呢,看着份量差不离能有半斤了。

    没到大伯家,就被在村里玩耍的臭蛋儿兴奋扑了个满怀,赵译就扯了他下来,拍他屁股:“瞧你这埋汰样儿,也好意思往小叔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