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到大伯家,就被在村里玩耍的臭蛋儿兴奋扑了个满怀,赵译就扯了他下来,拍他屁股:“瞧你这埋汰样儿,也好意思往小叔身上扑!”
赵保国笑眯眯的弯腰去摸了他脑袋一下,然而抹到一手头油,顿了顿。
“这个点儿怎么还在外头玩儿?”村里头基本都是这个点儿吃饭的,吃饭了还不回家可不是玩疯了。
臭蛋儿被打了屁股浑不在意,蹦着往家里走,还催他们俩快点儿,说是奶奶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就等小叔回来呢,说着口水还一吸一吸的,馋得不得了样子。
果然一进院子,就被大伯娘揉了个通透,拉着他往堂屋里去,直说他读书辛苦瘦了瘦了,又埋怨赵二牛这个当爹不上心吧啦吧啦一通念叨。
真是准备了一桌好吃的,鸡鸭鱼肉都有,摆了满满一大饭子,香味儿都飘到外头去了。
赵保国被大伯安排坐在身则,看这一桌子好菜:“又不是外人,按家里平时标准做就是了,何必弄这么些?”这一顿不知花了多少呢。
大伯娘拍了一下臭蛋儿往菜碗里伸的手,笑眯眯的对赵保国道:“鸡是自家养的,鱼是驴蛋从河里捉的,鸭子是你弟媳妇从娘家带来的,也就肉花了点儿钱,菜是院儿里的,不值当什么。恒哥儿别客气,多吃点儿补补身子,瞧你瘦得跟什么似的。”
赵保国嘴角抽了抽,他瘦吗?每天都大吃大喝,一顿饭量都能顶上大人一顿了,这还能瘦?
赵铭看了看侄儿,挺满意的点头:“你伯娘说得对,是得好好补补,读书可是脑力活儿,不吃好了怎么成?”于是他先动了筷,然后其它人才动筷子。
赵保国也不客气了,甩开膀子就开口,虽然吃得多,但并不显得粗鲁。
饭桌上赵铭问他:“此番可有把握?”恒哥儿虽机灵,不过学了还不到半年,这县试能过吗?
赵保国把嘴里的肉咽下去才道:“夫子说可以一试的。”就算有把握也不能大大咧咧的说了,不然若万一落了榜,那丢面子不说,大伯还得以为他好高驽远呢。
赵铭就点头:“既然夫子说了可以一试,那你就尽力吧,一次过了不也不用担心,功名哪是那么好考的,人还有七老八十都不过的呢,你现在还小,不用多放在心上。”
赵保国:这还没考呢,就想到落榜后了?
他大堂哥赵愠却道:“我看肯定能过,听说林夫子特别会教学生,不说都考上秀才,那十个里也有五个能考童生的,咱家毛蛋儿从小就机灵,再加上林夫子这么个好夫子,县试肯定能成的。”若没把握,这当夫子还能让他去考一考丢人不成。
大伯娘也抚掌道:“我儿说得有理。”又去瞪自家老头子:“嘴里惯没个把门儿的,若恒哥儿考不上,那夫子还能让他去考?不懂就不瞎说,本来能成的再被你这乌鸦嘴给说坏了!”
赵铭筷子都顿了,我说啥了?不就说让恒哥儿尽力而为吗这错了吗?
大伯娘转脸又去瞪儿子:“还有你这张嘴,你弟弟现在可是读书人了,你咋还老把他小名儿挂嘴上?以后不许叫了。”
赵愠张张嘴,从小就这么叫的,突然就要他改了?一时半刻也改不过来。不过娘说得也对,都是读书人了,哪还能这么不讲究。
赵保国顺手给大伯娘夹菜,笑道:“都是自家人叫叫,外人也不能知道。我再大也是当侄儿当弟弟的,大哥叫两声也没啥。”赵铭一听这话胡须都翘了。
大伯娘被赵保国夹了菜,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又去喷儿子:“看看恒哥儿多有心,我养你这么些年,也没见你给我夹两回菜!”
赵愠:合着他干啥都不对了。
赵愠就埋头吃饭,也不说什么了,免得又被娘喷。
赵保国又给大伯夹菜,而才问大伯娘:“这么些菜,大嫂跟兰花有没有留呢?”桌上除了大伯娘,就他们爷几个,村子里基本都这样,若有了来客,家里女人是不上桌的,都在厨房里对付对付。
大伯娘道:“出了锅就另留了。”
赵保国一觉睡醒,先去几个伯伯家走一趟,礼物也带了,不过是些布料点心酒水之类的,家家都有,不偏不倚的。
等时辰差不多了,才坐了徐老头的牛车去县城里,县城离村子不远,每隔个十日就个小集,一月一个大集,正因为不远,哪怕没集呢,村里也爱去县城走走,大多都不坐牛车光走路的。
赵保国走路去就来不及,得走上一个时辰呢,坐牛车顶了天半个时辰,所以还是得坐牛车去,路上遇着村里人,本来不打算坐车的,看到赵保国也忍不住掏了铜钱坐上来,想挨着沾沾文气,也想问问府城的新鲜事儿。
于是一路上都得不停的回话,等到了城里下了牛车,已是口干舌燥了。
第296章 检查()
赵保国先去茶棚里要了一壶茶喝了润润喉咙,等着时间差不多了才往客栈那边去。云阳县可不大,常住人口顶多三千,流动人口就不计了。县里就四条主要街道,其它的都是街道两旁胡同巷子。
光县衙门就占据了一条,再有一条是县里住着的人的屋子给占了,其它两条一条街道是多半是县里治下的各个村子里来赶集时买卖物品所占的,另一条才轮到各种铺子。整个云阳城客栈就只有一家,赵保国就直接找去了。
丁家两兄弟坐在大堂吃早饭,堂内热闹得不行,多数都是读书人,正高谈阔论着。丁子瑜见赵保国进来了,就招呼他过去坐:“可用过早饭了?”示意他一起吃点儿。
赵保国婉拒:“用过了。”这个点儿才吃早饭,估计丁子瑜才起没多久呢。
丁子瑜也是非要他吃,不过是客气客气,吃完了让他哥自己随便逛逛,就先回房再打理了一下,才出来跟赵保国一齐去找梅秀才。
梅秀才家是个两进院子,地理位置很安全,靠近县衙,他们俩到的时候,院里进进出出的人可不少,看打扮都是读书人,想必也是来找梅秀才做保的。
赵保国感慨一下:“不知县里有多少人参加。”
丁子瑜也不清楚,就没搭话,等轮到他们俩进了书房,丁子瑜恭敬奉上林夫子给的书信,梅秀才翻了看了,特意多看了赵保国一眼。
哪怕是好友的弟子呢,做保的规矩也不能乱,梅秀才放下书信,俩人赶紧奉上二两银子作保费。梅秀才开口考究了一下两人的学问,也没做点评,就让他们俩在一旁候着,招待其它学子。
要互结的秀才得五个,他们俩占了两个,梅秀才这儿的学子很多,赵保国以为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谁想到中午梅秀才才提出一个人选,另外两个还得等到下午。
中午是在梅秀才这里吃的,赵保国挺疑惑的,但梅秀才可不是夫子,还不熟,他就憋着不问。等到了下午才算把另外两个找齐了,其中两个年龄大点儿的都成家生子了,分别叫江诤表字谏之,伍斌表字彦之。再有一个提前加冠的孟逸字卓凡。
等他们五个凑在一起交流了一番,赵保国才知道梅秀才为何选他们三个跟他与丁子瑜结保,这三人的学问都很优秀,只堪堪交流了一番,赵保国就有不少收获。
很快就到了十五,赵保国这几日,包了徐老头的牛车,每日都来县里客栈,与客栈内住着的学子们交流,当然多数时光还是与学兄丁子瑜和那三个结保的学子交流学问。
他提前一日住到县里,赵译跑去跟同院的其它伙计挤挤,几个伯父担心外头的吃食不干净,又担心别人动手脚,每天都操不完的心。就跟米铺的掌柜商量着,借他们家里的厨房用用,想在县试这几日尽量做些好吃的,免得赵保国身体受不住。
米铺掌柜就姓米,都同意了赵保国住在他家里了,伙食上还能不同意吗?很欣然的答应了,于是几个伯娘争了几日,到底三伯娘争到来县城给侄子做饭的活计。
因为黎明就要进场,所以赵保国起得很早,哪知三伯娘比他更早,起了就风风火火的跑到厨房里去蒸肉包子,煮鸡蛋,还得打包几个备着让他带进考场,免得饿了没东西吃。
赵保国出发前被三伯娘塞了五个大肉包子,个顶个的厚实,简直哭笑不得:“伯娘,这肉包子当干粮不合适,万一油流出来沾到卷子上”
三伯娘一拍脑门儿:“是我没考虑好。”于是又风风火火的跑去问起来做饭厨娘要了几个白馒头过来,让赵保国带进去饿了垫垫,肉包子怕沾了油,馒头就没这缺点了。
他以为他来得挺早,没想到县衙那儿已排了长长的队伍了,看着人数还不少,起码前头得有三四十个。赵保国就在后头排着,没一会儿丁子瑜与其它三个人也过来了。
二月份可还挺冷的,个个都穿着皮袄,就是没那条件的,也多加了几厚单衣,棉袄是不能穿的,这容易作弊,检查也不好检查,就是检查完了,那衣裳都不好穿了,所以规定了考生不能穿棉袄,就是皮衣,那也不能是双面儿的,不能带厚毛儿的。
天色还未亮,礼房外头就竖起了火把,队伍两旁有衙役捕快维持着秩序,考生老老实实排着队,一个一个的接受检查后才能进去。队伍两旁有送考的亲人,陪着排队的同时不停的给打着气。
“豆子啊,可一定要好好考啊。”
“大毛啊,举族供你一个,你可得一定得考过啊。”赵保国就见那仁兄面色都白了,这压力山大的
“山子,不用紧张,家里不缺钱,考得上考不上都不要紧!”说话的是个穿绸缎的胖子,那爆发户的气质显而易见,这话一说出来,其它的考生都看过去。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很快就轮到了赵保国,他们四个排在他后头,赵保国看了自己前面的考生检查的流程,轮到他自己就照着做。先把身份文书跟考牌递给左右的衙役,又把背上书箱递给右边的衙役,等他们检查完毕后,就有一个捕快领着他进了礼房。
赵保国在后头还在想,看来不像网上说的那么夸张吗。
结果那捕快就把他领到一间小屋子里,叫他进去脱衣裳。
赵保国:
于是脱得光溜了,按要求把里衣外衣从号房上头递出去,外边的捕快就一件一件的检查,仔仔细细的,发现没问题后才又重新从上头扔回来,赵保国蹲在里头冷嗖嗖的,被捕快丢回来的衣裳盖了一脸,赶紧哆嗦着拿了穿了出去。
之前还以为网上说的是夸张了,没想县试都这么严格,真要有作弊这条件咋作得了?不过稍稍安慰的是,不像网上说的那样,得在人前脱光了检查,比较如抠肛门什么的
出去后那捕快让他把头发解了,一缕一缕的翻,赵保国:
第297章 疏漏()
终于能进考场了,赵保国跟着另一个捕快进去,接着就等,等考生全部检查完毕后,才开始在主考官的带领下给孔圣人上香拜拜,监考的全是县里的官员,教谕宣布了考场的规矩后,赵保国在捕快的带领下找到自己考牌儿的号房。
又矮又窄的小房子,高度不过一米六,宽度也不过一米二,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条凳子,桌上有三根蜡烛和装着清水的笔清,狭窄紧逼得不行。
赵保国开始先打扫一下,用衙役给的抹布沾了清水先擦擦干净,屋角的蛛网之类的也得弄下来,一边打扫一边想,好在他现在个头不高,要是再长长这连伸个腰都直不了。
打扫完毕后就先把书箱打开,馒头和白开水留里头,笔墨砚得摆好,纸是不许自己带的,得等着考官发下来。
赵保国撑着腮邦子闭目养神,直到桌子被敲响,才睁眼看,是衙役发考卷了,二十张纸,有十张是空白的,他先看看考卷的内容,发现有一张模糊不清的,就赶紧拉了一下铃,很快就有衙役过来,赵保国把情况给他说了,要求换一张。
衙役拿了那张看看,他是不识字的,不过模糊不模糊总能看得出来,一看确实有点不清楚,就让赵保国等着,拿了那张去找教谕了。
赵保国又撑着腮帮子等着,没多久衙役就换了张新的考卷过来,赵保国再看了一遍才放心。对面的号房已经点起蜡烛开始作题了,赵保国不急,天还没亮呢,等光线亮了再作也不迟,他看这题目不算难,就是填空和默写,只要背熟了四书五经,多半都能做出来。
于是就很悠哉了,毕竟这场不考诗,他就没什么压力。
等天彻底亮了,他才开始磨墨作题,虽然题目简单,也要用心,卷面要整洁,字迹要清楚端正,这字写得好了,主考官看了满意也能给加点印象分,说不准后面几场考到诗了,就是他写得差了点儿,主考官能看在他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