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说这个,圣人就头疼,他那些个兄弟,要说不盼大周好是不能,可行事上总也要给他添些堵,大事儿是出不了岔子,可小打小闹事儿也不少。
就道:“朕有数。”摆摆手让大司空下去了。
圣人方才叹了口气闭眼,额侧被一双手轻轻揉着,他知道是谁,也没什么反应,只闭着眼享受着。
“陛下,靖王使者入京,携靖王亲笔书信一封呈上。”外头的小太监进来禀报。
才打发出去多久?又派来人要粮还是要钱?圣人皱眉:“传他进来,朕倒要瞧瞧,老六又闹什么幺蛾子!”
靖王使者一进御书房便行大礼,代靖王请安后呈上书信,德安取了给圣人递上。
圣人打开瞧了,眉目间带出些笑意。
“老六可难得做件正经事儿。”圣人笑了笑,对德安说:“打发人好生安置来使,离京时派人护送三千石粮给老六送去。”
德安连忙应了,叫人把靖王使者带下去。
待到使者及三千石粮护送入广陵,靖王接待完毕后,就开始抱怨:“圣人这小气劲儿的,比以前更甚,本王给他立了多大的功?三千石粮就把本王给打发了?这还不算,还想把下金蛋的金鸡给抱走?想得美!”
这比喻,也太粗俗了点。
林夫子就笑笑:“王爷不必着急,您于赵钧有恩,赵恒又在我门下进学,如何能舍了您而去?若是圣人下了明旨倒不得不从,可又非如此,只道叫送会做那床驽之人进京。”会这床驽虽是赵钧所研发,可如今也不止他一人会了,光是广陵的军匠,就无不被教会的,只随意打发一个进京就能交差。
圣人又没明说指定要那研发者入京。
靖王一听就乐了:“哈哈,就随便拎一个叫他们带走就是。”想了想又吩咐下去:“叫人去说一声,在京里人离去之前,让赵钧好生呆在府内,别乱走动。”
就有随从下去交代了。
靖王又转脸跟林夫子说:“如今边境战火迭起,圣人又调离三洲府军去前线,恐来年要增兵,怕是田地要减产了。”田地一减产,他能收多少税?肯定就少了呀。
林夫子道:“此事事在必行,王爷可万不能反对。”这不增兵,哪里来的人马打异族?异族不打退了,大周还能稳吗?肯定不能!
靖王道:“先生放心,本王又不傻。”他确实是王爷,可前提是大周还在呀。
“只本王本也打算明年增加三千府军的。”靖王说:“云阳山脉那儿,本是打算好好搜查一番,只人手不够,普通百姓莫说不敢轻易入内了,就是进了,恐也出不来。要遇着异族就更是只有送死的份儿。”
“若朝庭明年增兵,我封地人丁恐又少些,我若再征,没有足够的人手种地,恐粮都吃不起。”前朝为何而灭?不就是因为朝庭乱政,以至于百姓吃不起粮是以才有众多义军起兵而反吗?
别看如今百姓拥护大周,若哪日他们叫百姓吃不起饭了,照样会反。
“只有鼓励百姓多加生育了。”林夫子也没什么办法,就道:“过个十余年,封地人口自然会增加。”
靖王就看他一眼,这还用你说?
林夫子:“或以分派田地为借口,将为躲避战乱时隐于山内的山民引入广陵登记造册,好使其为王爷治下之民。”虽说战乱过去三十余年,当年躲入山里的百姓大多观望后都出来了,可总不至于全都出来。
靖王一想,倒也是个法子。就着人下去安排事宜,林夫子连忙阻了:“王爷莫急,今正逢年节,又历经异族来犯,粮草正是不足,此事必得明年秋后行事才相宜。”现在真要招山民来,人肯不肯来是一说,就是肯来了,再来一帮子,粮草本就不够吃,怎么安置他们?
要把人招来了又无法安置,不得叫其余观望之山民更反感?再想招人就只能想想了,是以最好要等到粮草足够才能着手此事。
这边靖王与林夫子商量事情,那边赵保国爷俩儿收到靖王使人来话,待送走来人后爷俩儿就开始讨论靖王叫人来说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
“不会是打算把我关起来吧?”赵二牛胆怯了一下,经历异人离间挑拨,他总觉得哪里都不安全了,一有风吹草动就疑神疑鬼的。
赵保国思忖一番,道:“也不至于,那床驽的制造流程你不都教出去了吗?不论是王府的工匠,或是军队的军匠,就没有没学会的。”
“今儿有朝庭来人,还护送粮草过来,想是赏给靖王的。”赵保国猜也能猜到,床驽这种既能做攻城利器,也能做守城利器的军械,靖王是不可能私下用的,应是上报了朝庭,圣人给下了赏赐才是。
第478章 商量()
“我猜圣人应是想叫你入京,靖王却不愿放手,是以打算用其它人糊弄过去。为了以防万一才叫你不要出去走动,免得被京里来人发现什么。”
赵二牛听了就松了口气:“只要不把我关起来就成。”又说:“京城我可不想去,二楼扔下块板砖,砸中一个都是不小的官儿,咱们家就是普通人家,过去不得被人欺负死?”还不如留在广陵,左右也有帮衬,有林家,有于家,这边的官府也打好的关系,轻易没人敢来欺负他们。
再有如今又入了靖王的眼,就更没人有那不长眼的人了。
在广陵里算是立了足,能在这儿安安生生的呆着,吃饱了撑得慌才去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重新打拼呢。
赵保国自己也是这个意思。
“那就这样吧。”赵保国道:“等人走了就好了。”
只里头没什么说得不事儿,赵二牛就想得很开:“反正这儿也没什么好去处,在家呆着也没什么。”有那闲工夫,他还不如在家琢磨琢磨手艺,反正现在又不用担心没饭吃,也不用自己亲自去种田种地,他也就怎么爱出门。
赵保国还挺佩服他爹的,要是能衣食不愁,估摸着他爹能在家呆上一辈子。
换了自己就不成,再怎么宅,也要出去走走。
赵二牛心事一了,就又跑木工房里去琢磨手艺了。
赵保国跟李虎说了声,拿着课业去靖王府请教林夫子。
自从把那些作乱的异人收拾了后,又将广陵内隐藏的异人探子及异族暗线揪出来一些,靖王也没能放下心,既赵钧能造出床驽来,谁知还会会造出旁的来?算是个有用的人才,那人才的安危自然是要重视的。
虽不好接入王府内住,可他总能派上一队人马去保护。
赵保国一出门,身后就跟着两个靖王府派来的护卫,他也没觉得是被监视什么的,反正事无不可对人言。
到了暂时的靖王府,就有小厮把他领到林夫子的院落里去。
被考察了学问,又被骂了几句,林夫子才说起今天的事情。
赵保国闻得明年可能要征兵,心下一咯噔,就算了算,明年他虚岁才十三年,不在所征丁之列,至于他爹就不用担心了,靖王不可能让他爹去当兵的。
紧要的是其它四房,现存的两个堂兄不用担心,毕竟是独子了。关键的是几个明年正好到岁数的侄子。
大侄子赵愉明年十六,二侄子赵译只比他小两月,也是十六了。还有三侄子赵诰明年十五,四侄子赵谐明年也是这年纪了。余下的侄子则还差了一两岁,暂时不用担心这个。
林夫子见自家弟子面色凝重,就笑笑说:“你担心什么?有王爷在,再怎么征丁,也征不着你头上。”
赵保国就把他的担心说了,林夫子道:“各人自有各人福,你还不比他们大呢,没必要操心这个,总不能事事为他们打算周全,人的路总要自己走,你这里操心,怎知人家本意是什么呢?或有意从军也不定。”
赵保国就叹:“经异族屠村之事,家里人丁本就少了,若他们再去从军,只留下妇孺老幼,这日子怎么过得下去?若再有个好歹”
林夫子一想,就道:“要征兵也是明年的事了,现在不必过于担心,届时再问问,若有意愿从军,为师可在王爷那里分说一二,叫入了郡军便是。”这本从了军,自然不能从第二回,做广陵郡军总比被朝庭征调去边境打仗要来得安全。
林夫子既承诺,赵保国就安心得多,当下便行了一礼,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林夫子在靖王那里的地位,赵保国算是见识过了,人好好的巡视四方,只一封信过去,当天就快马加鞭赶回来了,也不使人先调查真假再说,如此可见靖王对林夫子的信任。
若林夫子进言,想来此事出不了岔子。
赵保国回去的路上就想着,要如何报答一番,他算是林夫子的学生,若他有功于靖王,自然也会算林夫子一份儿。林夫子是谋臣,出谋划策是他该做的,他算林夫子一党,这定位就不能与他重复,得重新找个。
回了家就问李虎:“老爷呢?”
李虎就回话:“老爷一直在房里呢。”人就没出来过。
赵保国点点头就奔那木工房里去了,他爹正带着牛二刨着一块木头,敲敲打打的也不知道在干啥。
“爹,我有个事儿想跟您商量商量。”
“啥事儿?”赵二牛一抬头,头上就纷纷扬扬飘了好些木屑下来。
牛二会意的出去守着门,赵保国蹲着给递了个锺子过去。
“我之前不去找夫子了吗?”赵保国就跟他说:“听夫子说明年恐怕要征兵”
“哟,那你被征了咋办?”赵二牛吃了一惊,就有些急。
赵保国无语:“你说你,急啥急?有林夫子在,这再征兵也不能征我头上。”
赵二牛一想也是,就又蹲了回去,正想接着把板子铆丁给合上敲敲,又想到了自家几个侄孙正到年龄:“那狗剩儿他们不得被征了?”虽说这征兵征不到他们爷俩儿头上,可靖王也可能再管管他们家七大姨八大姑的。
靖王不会管,他总不能不管。
赵保国见他爹急了,就连忙把自己跟林夫子商量的打算说出来,这回赵二牛才算放下心,又跟儿子说:“你这夫子倒挺好,可得记得着恩。”
“还用您说啊?”他能是那忘恩负义的?
“咱以前用的那种犁,您还记得不?”赵保国问他爹:“有没有办法造出来?”
没到广陵来时,他家里住山上,又不种地,可也见过村里人耕种用的犁,全木制做的,很生硬,应该是历史上说的那种直犁。跟他以前小时候用的那种不一样,他第一世是没怎么种过地的,可第二世却种过,也见过曲辕犁。
虽说比不上后来国家制造的农耕机械,可却比现在的直辕犁更加轻巧,也容易调头和转弯,操作更是灵活无比,还能够节省人力牲力。
第479章 犁()
他虽称不上过目不忘,可常用的农具还是知道长啥样的,尺寸未必能画得对,可大致的图形却能描绘出来,至于具体的尺寸,他爹常年做木工,一眼就能瞄出来。
没地时没想过把这玩意儿造出来,后来到广陵家业发展,想是有想到,只陷于自家权势不足,就不敢轻易造出。再有一个,也不是自己去种地,反正有佃户呢,累着自己也没多上心。
现在则不同,他们算是靠上了靖王,又与靖王的谋卧林夫子交好,再把这玩意儿拿出来,自然就惧于其它人窥视了。
床驽那桩事就足够让靖王重视他爹,再加一个有利于民生的曲辕犁,靖王只会更重视。林夫子又与他家是这样的关系,也能在靖王那里多添份分量。
回来的一路上赵保国就在思索,要拿个什么东西出来合适,就想到了这个。
赵二牛沉吟了一会儿:“倒也能行,不过得用上些生铁,犁盘那块儿要自由转动,用木头磨损得快,又容易断,得用铁制了才好。”又问儿子:“怎么忽然想弄这个?不怕被人盯着了?”这话一说,又觉得跟以前不一样,毕竟他们算是靖王的人了,以前是不敢,现在吗,弄出来还有人敢跟靖王抢人或抢东西不成?
赵保国就笑笑:“也不急,年都还没过呢,您瞧着做呗,反正春种前一段时间给送去就成了,也好给靖王留些时间,让匠户们多造些出来,这东西多了分发下去,就不怕征兵征了大批青壮,来年粮食不够吃了。”
赵二牛一听,脸色就不太好看:“咋不急?这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咱是不差吃的了,可大部分人都吃不饱,觉着咱吃饱了就万事不搭理了啊,别忘了自个的出身,还不是农民的儿子?这等好东西,以前是不敢拿出来,怕被盯了上没命,现在不用担心这个,还拖啥拖?”说着又拍了儿子一下:“你也不早提醒我一下,早点拿出来,再报给朝庭,现在指不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