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保国就没什么兴趣,有一箱笼装的是字画书籍,之前就直接搬他书房里去了。他就去书房打开了瞧瞧,有没有什么没见过的,或大儒字画或撰写的文章。

    要说古代人智商不比现代人低,那情商就更为出众了,赵保国拿了本书瞧了,看着其中一篇文采绚丽的文章,表面上是赞扬大周国泰民安的,不仅引经据曲还举了各种实例,他看着还津津有味,等看完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

    这就是一篇歌功颂德拍马屁的文章。

    可纵观全文,一个拍马屁的字眼儿也没有。

    瞧瞧人家这八面玲珑的心思,这篇文篇一出来,叫人挑字眼儿都挑不出,明面上赞扬大周,暗地里还拍拍圣人的马屁,谁能说啥?

    难怪人家能出书呢。

    赵保国还真是佩服,自问自个儿是做不到的。

    又寻摸几本书看着,正看得出神,大头敲响了门。

    “进来。”

    大头轻手轻脚的进了屋,说:“郎君,空明把硝石买回来了。”说着有些欲言又止,赵保国抬眼就瞧见他的表情,皱皱眉:“有话就直说。”

    大头连忙回:“就是没买着半斤。”

    赵保国闻言一愣,搁下手里的书,问他:“难道是惠仁堂里没货了?实在不成,再叫他去仁和堂跑一趟。”惠仁堂是平民药铺,钱瑞就搁那儿池学徒呢,赵保国习惯了买药看病都去那里。仁和堂开在东街,基本是富贵人家爱去的地儿,诊费自然要贵些,这药材吗,也是不便宜的,也不是人多黑心,关键给富人看诊,跟给百姓看诊那不一样对待,为啥呢,你收得便宜了,人还得以为你不尽心呢。

    大头讪讪道:“倒不是没货,就是银子没带够。”

    “不是叫他去李虎那儿支了十两?”赵保国很吃惊,十两银子可不老少,要搁普通民户家里头,一家三口那种,紧着用也能用上两年的。

    大头就回话说:“以前也没买过,谁成想那般贵呢?十两银子是带着的,全花光了也只买了三两硝石,真要买半斤,那不得花上将近三十两银子?不划算。”就算是吃药,也没见紧着一种药吃的,大头完全不知道自家郎君怎么就想着买这个,人就是用药了,顶多也是磨些粉跟其它草药一并熬,哪有见只买一样的,还买那么多。

    这可真是挺贵的,赵保国估摸了一下,感觉不太划算,就算了。

    “那再看看。”赵保国是想着制冰用的,为啥,这段日子挺热,家里事儿他也不怎么多管,都是他爹在操心,当然他爹也没操多少心,跑腿儿活全是李虎在支应,顶多是要置办什么了,就去请示一下,同意了就去办。

    赵保国被热着难受了,难得问问家里的用冰情况,才发现今年光是花在买冰上的银子,都差不多用了快二十两银子了。

    这可肉痛了。

    他恍忽记得硝石是能够用来制冰的,可到底怎么制他也没制过,所以就叫大头安排人去药铺里买上半斤回来,自己个儿先试验试验,要成了,来年就不用再在冰上支出这么大一笔银子了。

    哪成想那么贵?

    接过大头递过来的小油纸包,摸着就不太对,再打开一瞧,七零八碎的,灰的白的都有,样式也不太一致的,就好像从哪块大硝石上硬砸下来的边角料给包起来一般。

    赵保国倒不嫌弃它不美观,关键是要有用,都这样了还能不能用呢,先试一试。

    叫大头去厨房拿大盆打半盆水端来,反正制冰是来制冷的,也不是为着拿来入口的东西,赵保国就不怎么讲究了,直接冲着水盆里扔了几块进去,溅起一点涟漪,冰?没制成。

    大头看得不明白,好端端的怎么就把硝石扔水里去?花了老些银子买的,这可不白瞎?

    赵保国皱着眉,又挑了两块稍大点儿的硝石往里扔,半晌也没见冰制成,莫不是要再等等?

    先等着吧,拉了胡椅坐了,摸出一本书来看,可心里头老惦记着事儿呢,也看不下去,左等右等,时不时就要去瞧一眼,等了约莫一柱香,也没那盆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是不是水放多了?

第505章 忙碌() 
赵保国实在坐不住,就叫大头去试试温度,看到底有没有变化,要是一点没有呢,说明这冰就不是这样制的,要是稍凉了些,那就是配比问题。

    大头很蒙,完全不知道自家郎君这莫名其妙的举动是为啥,但郎君既吩咐了,还是得做。

    就去试了温度说:“好似有些凉。”算是有些明白了,可也没太激动,就那么小一包硝石,就足花了十两银,现用去一小半儿了,这水才冷了些,估摸要制冰,那一包硝石得全搭里头去。

    不划算。

    赵保国就干脆把油纸包里的硝石全扔进去了,又等了一会儿,方见盆里水面发生了变化,渐渐凝结成冰。

    赵保国有些失望,这法子能用是能用,可就这么大半盆水,就得用上三两硝石,这硝石还不便宜,真要指望这个制冰,还不如直接去买呢。

    白瞎了十两银子。

    大头就垂首不吭声,郎君想法子制冰,那也为着府里人着想,真要成了也能省些花销,可这不没成呢吗?他可老实着点儿,别往枪口上撞了,哪怕郎君不是个迁怒人的性子,可当下人的,总也得有点眼力见儿。

    算了,与其指望硝石制冰,还不如花点银子挖个冰窑,等冬里储存些冰块进去呢。

    赵保国就不费事儿了,那盆冰不搁那里摆着,花了十两银呢,再遭心也得用着。

    赵保国去找他爹商量,木工房进去一瞧,可出了奇了人居然不在,总不会还在库房里?他懒得左找右找了,就招了空清来问:“老爷呢?”

    空清回道:“上堂老爷家去了。”还拎了不少东西呢。

    赵保国就点点头,转回书房去。

    晚饭的点儿赵二牛才回来,嘴里头哼着小曲儿,乐颠儿颠儿的,赵保国一瞧就高兴,就问他:“啥好事儿这么高兴?”

    赵二牛往椅子上一坐:“就非得有事儿才能高兴?没事儿我就不能笑笑了?”

    赵保国无语:“你这不抬杠呢吗?”

    赵二牛哼了声没说话,直喊紫兰墨兰摆饭。

    紫兰墨兰摆上饭菜,再给盛好了才下去,主家用饭的时候,是不爱她们这些下人们在跟前儿站着伺候的,都叫下去自己吃了。

    吃饭的时候赵保国就跟他爹商量:“回头叫李虎去找人,看能不能在院子里挖个冰窖,正好这里冬天雪大,那护成河都能结冰,到时候多储存些,明年就不用买冰用了。”

    这是正经事儿,赵二牛就点头:“成,回头就叫他去办这个事儿。”

    赵保国还惋惜:“就是去年没想到,不然早早的挖了,今年也没必要白出冰钱。”

    赵二牛翻了个白眼儿:“就是想到了,那时候咱家能有那么些钱?”这要挖窑请人,都得花钱,大冬天怎么好请人,去年还不太平,谁能想到这个事儿,也就是今年安稳些了。

    赵保国一想也是,就不多说。

    “正好现在农闲,来城里找活计的人也多,就趁着这个时候好找人。”赵保国慢理斯条的掰着馒头吃着。

    赵二牛往嘴里扒拉肉,说:“对了,今儿王爷还叫人给送了庄子,我瞅着那地契上写着有五八十多亩地呢,大多都是上等的,回头咱还得找佃户种。”

    “那庄子里原本没人吗?”赵保国愣了下,问他:“叫他们照原样管不就是了。”总不至于庄子是荒废的,这王爷也好意思拿出手赏人?肯定不能。

    赵二牛就说:“有人肯定有,好端端的地能叫他荒了?可就算有人吧,那也是人王爷的,咱还能用?”王爷是送了庄子给他们家,又不是连庄子带里头的人都送了。

    赵保国道:“也是,那明儿叫人去打听打听庄子周围的村落,佃给人品老实厚道的人家种就是了。”反正有地还怕没人种?

    赵二牛一想,这庄子里那么多地,再加上家里零零碎碎置办的也将近两百亩了,合着都有快八百亩地了,就跟儿子商量一下:“你看咱家地也不少,除了王爷送的庄子,其它的地都分开着的,连不成一片儿,这个村子有十来亩,那个村子七八亩的,想管着都挺费劲儿。”

    赵保国搁了筷子:“您想说啥直说不就得了,还拐这弯儿干啥?”又不是外人。

    赵二牛讪讪笑了笑:“我这不是想着,咱家里产业也有了,庄子也有了,地还不老少,那些零碎的田地反正不好管,不如等你几个兄弟家起来了,便宜卖给他们。”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只要不是过不下去了,就没有谁会去卖的。

    是以广陵城郊的村落,想买地还真不太容易,真有想出手的,多的大富人家盯着,少的也那中等人家看着,城里的普通百姓想沾手都不太容易。

    这不瞧着其它几房渐渐好过了,这房子啊地的过两年肯定得置办,这想置办也得买得着啊,与其跟其它人争,还不如他自己把那些零碎几亩几亩又不能连一块儿的卖给亲戚们。

    “又不是白送,有啥不好说的。”赵保国拿了筷子夹肉吃:“您看着办就是了,反正都是亲戚,便宜点就便宜点。”他们家也不差几两银子的,当然白送也送得起,只这样就像施舍同情一般了,恩太过人家还不起,这亲戚情份就得变调。

    “这不跟你商量着来吗。”赵二牛说:“你爹我可是民主的大家长,哪能说都不说一声就决定了?咱家就俩人儿,凡事得商量着来。”

    “哟,那我可得谢谢您勒。”赵保国笑出了声。

    赵二牛恼得在桌下的腿直接踹过去。

    第二天就开始忙忙碌碌了,这王爷送来的庄子,赵二牛总得亲自去看看才放心,就带着牛二去了,原本是该带李虎的,可他给李虎安排了找人挖冰窑的事儿,就分不开身。

    赵保国呢,上午调理于家俩兄弟,下午或自己研习课业,或去王府找林夫子请教。

    忙忙碌碌的,转眼天就开始变凉了。

    这天跟林栋约在了天香楼里,点了一桌菜吃着。

    “我爹说我差不多了,明年可以下场一试。”林栋捡了块点心先吃着,跟赵保国说起话来,今年秋他们俩儿都没入场,觉得想考秀才学问还差了点儿。

第506章 施祭酒() 
赵保国羡慕得很:“那我就先预祝你顺利了。”

    林栋瞥了他一眼:“怎么你不准备下场?”

    赵保国道:“夫子说我学问还不到家,真要下了场估计也就是碰运气的份儿。”

    林栋就劝他:“运气就运气,万一碰着了呢?就算不中,也能累积一下经验,为来年做准备吗。”他就想拖着赵恒一块儿下场,俩人也能作个伴儿。

    赵保国有些蠢蠢欲动,但到底没松口,就说:“倒也在理,不过我还得问问夫子再说。”

    “听说周郡丞与施祭酒要回广陵了。”林栋就没多劝,反而说起了旁的事情。

    赵保国一听,就连忙问:“何时回,我可得出城迎一迎。”

    林夫子一去将近一年,本是安排好叫他入府学的,可后来又出了异族的事情,江都城破了江都令也殉了城,后来萧兵曹又抢回了江都,江都总不能没有主官,苏太守就派了周郡丞与施祭酒过去主事。

    这一年来施祭酒虽说忙碌,可也没忘他的事儿,学业布置得好好的,每月都会来封询问指教,只说但凡有不解之处,叫他随时去信问。

    施祭酒对他来说是有恩的。

    “这我可不太清楚了。”林栋道:“我也是听我爹说起的,大概是他在衙门得到的消息。”说着又看赵恒一眼:“你若想知道,不如去问问夫子,想来他应是知晓的,便是一时不知,总能问问王爷。”

    赵保国一想也是,就没多坐,跟林栋约好了下次会面的时间,就匆匆去王府找林夫子了。

    林夫子知他来意,捋着胡须点了点头:“接手江都的官员,过两日便要到了,施文和接手江都近一年,想来政务也不少,交接少说也要半月功夫,估计得到下月了。”

    赵保国闻言便道:“还望夫子多注意一下,若有确定日期,好叫学生知晓,施先生于我有恩,总得出城相迎以示敬意。”

    林夫子笑了笑:“若有消息,我便使人去告知你一声。”学生感恩重情,哪有不好的?林夫子对这个资质只能算中庸,但却勤奋好学,品性德厚的学生,心里还是十分满意的,唯独对他在诗词上的不长进,那是恨铁不成钢,他教了二十多年的学生,就没见过这么不开窍的,怎么教都没什么灵气。

    赵保国又谢了林夫子一回,才开口提起明年他也想下场一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