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二牛就不能搁木工房里蹲着,得出去迎迎,清点交接一番。
过年就是这么忙碌,得送礼得收礼,一天儿天儿的,反正就没个清闲,不是自家的礼要安排送,就是别人家的礼要安排收,还得拿笔细细记了,人情可是要还的。
赵二牛就特意不耐烦管这一档子事儿,要不然也不能那么期望儿媳妇儿快点进门了。
负责记录的礼单的是大头,他跟着赵保国身边伺候,也识得好些字了,也会算数,就被赵二牛提溜过去帮忙了。
要说赵二牛也识字也会算数,可他懒得自己动手,这有人能用,总比自己费功夫要省劲儿。
要说赵二牛这忙得,人都清瘦了几分,赵保国也挺心疼,有心想搭把手,就被他爹撵回去了:“就这一年功夫了,扛扛就过去了,你管这些事儿干啥呢?有那功夫还不如多写两篇文章,明年不是还想考秀才?”把时间都耽搁在家里事儿上了,这学业能有多少进益?
赵保国没办法,只好把劲头用在读书上,他爹这么盼望他中个秀才,他总不能叫他失望。于是一心苦读。
日子忙忙碌碌的到了过年,家家户户都点起了红灯笼,换了桃符,做上一桌子好酒好菜,鞭炮也放了起来。
新年到了,算是天公作美,初一居然停了雪。
这天赵保国就不能搁家读书,得打扮起来去拜年,先是要走自家亲戚的,林栋家的,两位夫子的,然后才论到一干有些交情的官吏,也是个礼数。
反正初一只走了赵家四房,初二就没动弹,毕竟是女眷走娘家的日子,他上谁家都不合适。初三就走于家跟林家,初四走两位夫子家,初五才走有些交情的官吏家,当然人家接不接待是一回事,你上不上门送礼又是另一回事了。
苏太守童功曹周郡丞,都上了门儿,苏太守只露了个面儿,说了两句话又忙着去了,赵保国也没别的意思,就是随大溜的上门拜个年,谁成想人还真接待他了呢。反倒叫他挺有些受宠若惊了。
忙忙碌碌了半个月,好容易清闲下来,元宵又到了,城里的商家都点起灯笼,灯面上写着谜语,好叫行人来猜,猜中了自家礼品奉上的。
赵林家两家是约好了的,元宵夜一起出来逛,大人们自去酒楼里吃喝,孩子们就任他们去街上玩,当然安全问题还是要重视的,随从下人都得带上,避免给人冲撞挤到了。
于家俩哥俩儿往年都没独个出来逛个元宵节会,家里人怕出事,就拘在家里不叫出门,可眼馋得慌了,今年就磨缠着长辈,想出门,于家人也心疼孩子,想想都大了,就带他们一并出来,叫人护持得好好的,轻易不叫离了跟前。
三家人正好在天香楼碰上了,这林家跟赵家做了亲,赵家又跟于家成了干亲,亲戚的亲戚那就是亲戚了,既然碰上了,就并一块儿呗。
赵保国推厢房的窗户,往下望去,人流如织,熙熙攘攘,灯火通明着,如车水马龙一般,极为热闹喜庆。
于家哥俩儿挤到窗边来瞧:“兄长给我看看。”
“别挤了,当心翻出去。”赵保国按着不安分于柏,侧了侧身子好叫他过来些。
“这不有兄长在吗。”于柏仰着头笑嘻嘻说:“肯定不叫我掉下去的。”
倒是会说话。
于蜀沉稳些,站在于葵后头,只踮着脚瞧了瞧窗户外头,多数的注意力还是放在看弟弟身上了。
第509章 心思()
女眷们另开一桌坐了,也聊得挺起劲儿,气氛还算是不错,就俩女主子,林家的于家的,这女人们一碰面儿,说的可不就是些胭脂水粉男人孩子的事儿了,聊这些个轻易出不了岔子。
男人们那桌气氛就没这么融洽,为啥呢,林老爷是个读书人,那斯文风度,说话慢理斯条引经据典的,于清河还算好的,多多少少也是读过几本诗书,勉勉强强还能接上话。可赵二牛就尴尬了,他是认得字儿,那也是简体字儿,繁体的只能连蒙带猜,还不一定能蒙对。
这什么书里的典故,特别出名儿的搁以前那社会,总能听到几耳朵,也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这冷不丁跟人正经科举出身的读书闲话,这就没法儿说到一块儿去了,毕竟人说的话他基本就听不明白。
这就有尴尬了。
尴尬也没尴尬多久,林老爷是个读书人,可也不迂腐,要真不明白人情事故的,苏太守也不会老在衙门忙不过来的时候请他过去搭把手不是?
说起诗书,这三大男人,当数林老爷为第一的,他也不能老说这个,只说了一会儿子,见亲家老爷坐都快坐不住,脸上的笑都有些勉强,又见于清河接话接得额上都冒出细细密密的汗来,心里才算满意了。
也不能太过分,轻描淡写的就把话题转移到孩子们身上了,赵二牛跟于清河都精神起来,别的长处他们比不过人,这孩子谁还没有了?总能找着地方显摆。
见孩子们都挤在窗户那儿探着头往外瞧,于清河心里说不出的欢喜,他就这么俩小子,哪里能不喜欢,可就是忙,自己也没多大学问,教不得也没时间,想请先生来教呢,又怕来历不明或被人收买了要陷害他。
想放出去叫他们俩入学堂,不说老头子老太太,他自个儿也担心他们的安全,要是被人拐卖了呢?都这么点儿大的。
这左顾忌右顾忌的,就耽搁到这个岁数了。
再一瞧俩孩子,大的老成得没个孩子样儿了,心思敏感得很,小的倒被护得好好的,就是越来越皮。
再不管教就来不及了,这时候正好赵家出现了,从他爹一开始提起赵恒这个人物,还赞不绝口时,他就病急乱投医一般放心上了。私底下没少派人去打探调查,不说别的,这赵家祖上十八代都叫他摸清了。
身家清白人品也没什么可诟病之处,师从林崇望,这学问不说多过人,给孩子启个蒙还是足够的。
这不逮着机会拉近关系,把事情给办了。
这半年下来,俩孩子确实长进了许多,于清河心里头不知道多满意。
是以今儿林老爷明知道他没正经念过什么书,还非得跟他交流学问啥的,其实也挺不厚道,可谁叫人家外甥女儿许给了赵家小子,那孩子又无父母长辈在了,最亲近的不就是这姨母一家?这姻亲关系,可比他们家这一开始就没那么真诚的干亲关系要亲近得多。
他就忍了。
闹这么一出为啥呢?不就是看透了自家的打算,是以特意警告他一番,表示赵家也是不没人罩着的,当亲戚走叫人教教孩子是可以,可心里头要有成算,若想要算计人,还得掂量掂量自个儿家能不能候得住。
于清河觉得自己还挺冤的,家里跟赵家认了干亲,他就是为着能够名正言顺好叫赵恒帮着教导一下自家俩快要往歪了长的苗子吗,真说有什么对赵家不好的打算,他还真没这意思。
谁料到林老爷不放心呢,生怕自家这未来外甥女婿给人算计了。
这外甥女婿将来要不得好,自家外甥女儿日子肯定好过不了,毕竟夫妻一体吗,这亲事都提上日程了,他就更重视赵恒几分。
孩子搁家里住这么久,就算不是亲生的闺女儿,那也有了几分感情,再加上自家夫人又爱重她,他自然对孩子自然就更上心了。
赵二牛哪知道这俩人之前在打什么机锋呢,之前是插不上话,现在可好,话题转到孩子们身上了,那他可有一箩筐的话说不完呢。
好似当长辈都一样,心里再怎么满意自家孩子,跟人说时总要贬低一二,再抬高对方家的孩子,不知道以为多瞧不上自己生的呢。
赵保国被于家俩兄弟缠着磨着要带他们下去看热闹猜灯谜,刚过来想跟大人说一声,就听到他爹在那儿唾沫子横飞,滔滔不绝的说起他小时候的糗事。
林老爷说羡慕赵恒心性沉稳,自家孩子比不上云云的。
赵二牛就很谦虚了:“也就是进了学才长进了些。”说着又生怕俩人不信,还举例说明了:“你们可不信,我家毛蛋儿九岁那年,想想都多大了,还顽皮得很,有一回搁我三哥家住了一宿,结果第二天一早起来,就被我那二侄子追得满村窜。”
“哦?”林老爷跟于清河倒真想听听是为什么,脸上的兴致浓得很。
赵二牛就笑着说:“也是该!你俩是不知道这倒霉孩子干了啥,都多大人了还这么不知事儿,夜里是跟着他二哥睡的,第二天他醒得早,居然跑灶房里去拿了几个生鸡蛋,偷偷塞他二哥被褥底下了。”赵愉睡着翻了身,直接就给鸡蛋压碎了,赵保国还挺缺德,把那鸡蛋塞人屁股底下的。
赵愉醒了一看,唬得以为自个儿半夜拉炕上了呢,再一细瞧,才瞧出这是鸡蛋,那叫个气,满村找人要教训了。
详细的不用解释,于清河跟林老爷光一想想那画面,就忍不住笑,林老爷笑着说:“没想到恒哥儿也有这般捣蛋的时候。”他还真没看出来过,以为从小就这样稳重了呢。
于清河却很能理解赵二牛的心情,毕竟他家里也有个正是猫嫌狗憎的小子呢,一不溜神就能闯出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祸事来。
赵二牛又说:“要说这孩子当真是叫人没法儿说了,他是摸鸡蛋塞他二哥被褥里去了,可他也没拿那好鸡蛋,是那放坏了的臭蛋,我三嫂问他咋不拿好的呢。你猜他咋说?”
第510章 奖励()
“怎么说的?”
“他说好鸡蛋拿来吃的,他舍不得叫他二哥给睡坏了。臭蛋反正也不能吃了,他就不心疼。”这话一说于清河跟林老爷都差点笑出泪水来。
可见从小就机灵了,赵保国一过来就听到他爹正说起这事儿来,满脑子迷糊,他咋不记得自个儿做过这种事情?
哦,有可能是自己还没觉醒意识之前,一想就明悟了。
面对长辈们打趣调侃的眼神,赵保国心里尴尬,面上不改神色,十分淡定的请示说,想带俩弟弟下去猜灯谜。
于清河还没说话呢,赵二牛反倒先皱眉了:“这街上人可不少,再叫人给挤开了。”万一人走丢了,两家还咋处?
赵保国很淡定:“带上小厮随从,我多看着点就是。”大不了一手拉一个不放,别说如今广陵的治安很好,就算真有人贩子啥的,可人贩子总不敢明着抢,他又带着下人,虽说武功不咋地,还能是护着的。
于清河反倒同意:“想去就去,只是别走远了,就在这条街上玩玩就是了。”
林老爷也说:“叫栋哥儿跟着一块儿,你俩比比,看谁提回来的灯笼多,我这儿可是有奖励的。”
没奖都想猜猜谜,这有了奖励,那就更起劲儿了。
于是赵保国林栋外加于家俩兄弟,带着一帮子小厮随从下去了。
林老爷看着他们走远,嘴上还说:“到底还是孩子呢。”哪怕再怎么有自制力,难免也有想玩乐的时候。
猜了半条街的谜,回天香楼的时候,身边跟着伺候的小厮,有一半怀里都抱满了,有些是猜中了商家给奖的奖品,都是些小玩意儿不值什么银子,就是瞧个新奇,反正也是白来的。
也有有些猜中了能直接把灯笼提走的,这就不给另外的奖品了。
于家哥俩儿很少在外头玩,这冷不丁一出来,那是真两只眼睛都快看不够,回时还恋恋不舍,于柏一手提着只虎形灯笼,一手提着只豹灯笼,眼珠子还时不时看一眼他哥于蜀两只手里提着的。
一上楼就凑到他娘身边去献定了,还手舞足蹈比划起来,说起在街上看到的新鲜事情,于夫人就含笑看着他说,摸摸他的手心试着的温度。
赵保国跟林栋就往男人那一桌去,林老爷一瞧这连提带揣的,就笑:“看来收获不错,谁赢了?”
赵保国上前说:“论数量一致,若论质量,种类不同,无法分高低。”
林老爷就说:“既数量一致,就算你二人平手。”说着沉吟一会儿:“罢了,算是便宜你们了,我近日得了两块上好的徽砚,正好你们兄弟俩一人一块儿。”说着满脸肉痛的模样。
赵保国与林栋对视一眼,心里头憋着笑上前谢了一回。
他俩儿在街上都约好了,猜的数量要一致,正好平手。这就叫林老爷没法儿不出血,总不至于说平手了那都算输?果然不出林栋所料,打个平手他们俩都能得好处。
这是胳膊肘往外拐呢?赵保国还这样调侃过他。
林栋却不以为意:“我爹那儿好砚多着呢,这砚台又不像墨,他一人能用多少块?多了还不是白搁库里头?还不如给我俩用呢,那两块我都盯着好久了,问他讨要他还小气不给,今儿非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