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边赵保国去了王府找林夫子,林夫子看着低头站在下面弟子,好半晌才说:“也不知该说你这运气是好还是差了。”要说差,本来以他的学识,此场是中不了的,可谁料到刚好主考官是个务实的风格呢,这可不就合了人胃口?

    可要说好?以赵恒的底子确实是差了点儿,可偏偏主考官爱才,喜欢他这个风格,不忍将其落罢,就勉强叫他中了,名次只能排在后头,不然也叫众学子不服。

    所以这好坏还真难分辨。

第523章 书() 
秀才考上了,那就得朝着下一个目标努力,经史子集的钻研也得更往里精了。林夫子经这几年来,瞧着赵恒还算满意,想着自己现在的年岁,就起了收关门弟子的心思。

    这有了心思,就难免待他更上心几分,学业上也更加重视了,方方面面都指导清楚,不然教不出个什么来,也败了自己的名声。

    转到案几旁,提笔就开了一张长长的书单:“找荣管事去书房里领书单开的书,带去回去通读一遍,最好自己再誊写一遍加深记性,若有不明之处,可随时来府上找为师。”荣管家是王府管事,因着其妻当年奶过靖亲王,是以才受了王爷提拨。

    又素来忠心,办事又得力,才渐渐的提拔到管事一职上,荣家人也算本分的,眼力也不缺,将自己儿子好生培养了,能文能武给靖亲王效力,现已身居侍卫长一职。

    赵保国看着那一溜长长的书单,整个都呆滞了。

    “嗯?”没得到学生反应,林夫子不由抬眼望去,就见赵恒双目无神不知在发什么呆,难免眉头一皱。

    “学生失礼了。”赵保国内心很苦逼,收好书单打起精神拱拱手。

    真读书很辛苦,装读书也很辛苦。

    夫子开了这么些书单叫他全读了,回头肯定得抽查啊,还会问他有什么见解。他就是装装样子也得看,看来他这辈子跟读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是家中有难处了?”林夫子询问,不然跟他说话呢,怎么会走神?赵恒一向恭敬,一些礼仪上的小毛病,早早就被他纠正过来了。

    “夫子多虑了。”赵保国一听就猜他误会了,连忙道:“只是学生在想,实践出真知,我等读书之人,为博功名,也是愿有朝一日入朝施展才华,为圣人尽忠,为朝庭效力,为百姓谋福祉。”先发表了一番感言,而后才委婉提出,想跟着夫子身边学习,顺便了解一些如何做事云云,想着学习些经验,待正式进入官场后,也比较容易上手。

    林夫了捏着眉心,沉吟了一会儿:“未雨绸缪不是不好,可你如今之龄,最当紧的还是学习圣人之言。”想了想又道:“这样,每逢十日,我便使人去接你,一月只三日,既能学习经验,也不至于耽误了正经课业。”主要的精力还是得放在读书上,至于政事,了解了解也没什么不好。

    赵保国明白这已是林夫子最大的让步了,也不失望,反正慢慢来,就拱手同意了。

    又说起他的亲事来:“家父已订下十月初八的日子,还望夫子赏脸前来。”他都要结婚了,但凡有点关系的肯定得来,这关系亲近的就更要早早了,好知道这事儿,不在那日安排其它事情占据时间,不然到了日子才说,人家都没功夫来,他也丢脸不是。

    林夫子点点头:“确实也正当龄了。”说着又提醒他一句:“成亲后便是成人了,且记莫要沉溺于儿女私情,误了学业。”正是年少慕艾的时候,要是没人时刻提醒,只记得声色犬马之事,可就堕落了。

    林夫子暂时押后了之前生出的心思,打算再等上半年看看,看看赵恒的是否人如其名,在不缺少食,温柔乡中是否还能坚持本心。

    赵保国激灵一下,连忙道:“学生谨记。”林夫子对他抱有期望,赵保国算是看出来了,压力沉甸甸的,要是叫他知道了自己就没有往上考的心思,那不得想想夫子失望的眼神,就觉得浑身不得劲儿了。

    可再一想想接着往下考,要读多少多少书,全背下不算还得了解里面的意思,自己还要有所见解,我的爹咧

    赵保国只觉眼前发黑,前途无亮了。

    从王府库房领了一箱书离开,荣管事还笑着问还要不要打发人送他回去,赵保国谢过他,顺手一拎,就把那箱子提溜起来走了。

    荣管事瞧着赵恒远去,暗自道:“也算文武全才了。”

    赵保国一回家,就瞧见满院子摆得满满当当的,全是书。

    他爹赵二牛难得在院子里头,背着院门不知道又在鼓捣什么。

    “怎么把我书全搬出来了?”李虎接过自家郎君手里的书箱,就听他这么问。

    李虎连忙回话:“老爷看天色好,就叫把书搬出来晒晒,免得再生了霉。”这常用的书自然是放书架上的,可总有不怎么常看的,那都是搁箱子里的,虽说书箱的木料是选好的,可再怎么好,那也是木做的,搁久了也得坏。

    当然了,自然也有那可以长长久久保存书籍的木料,可又珍贵,一般人家没门路弄来,就是有门路,也不是他们这等人家用得起的。

    所以赵保国家里的书,都是用普通木箱装了的,赵二牛本也没想过这个,还是瞧着隔壁院子里在晒书,才想起这事儿。

    赵保国也没想到,不过既然都搬出来晒了,那就晒呗,就跟李虎说:“这箱子提我书房去。”李虎应了一声就提溜着箱子走了。

    “带啥回来了呀?”赵二牛听到儿子跟李虎说话,扭过身就去看。

    “没啥,就夫子给的一箱书。”赵保国一边回话,一边走过去,看他爹面前地搁的木头,蹲下来翻:“您这又是弄啥呢?”咋想起来在院子里干这活儿了,一般情况下都是搁那专门用的木工房的。

    “哦,就是给打你打个五斗橱。”赵保国用刨子刨着木头,木屑卷起从另一头出来。“我看你那书除了箱子没地儿搁吗,那箱子又不咋地,搁里头堆着底下的都生霉了,打个五斗橱多好,最底下那层不摆书,书就摆中间的上头的,也不那么容易发霉吗。”

    “这些书可不便宜,便宜的一本儿都得十来两呢,这么多呢,算起来上千两都不止了。”赵二牛算了一笔帐,看这些书都跟金元宝似的了,不搁在眼皮子底下看着,他哪里放得下心?万一磕了碰了损坏了,那可都是银子。

    赵保国一听他爹这算法,愣了下,再一想,还真是。

    原先生活的那社会,两世呢,都没多觉得书本多珍贵,可换这儿来,一般人买都买不起呢,识字都是个大工程,可不显得精贵了。

第524章 抄书() 
赵保国觉悟过来,对待书籍慎重几分:“这可能当传家宝了。”想到林家那藏书楼,赵保国心里就有点儿痒,啥时候自家也能搞这么一个,留给子孙后代,以后读书也不怕钱买,没地儿买不是。

    “晒多长时间了?”院里搁着凳子书箱,书就摊开来摆上头,看着满满当当的,都是赵保国看过的,还有许多注释,一本写不下了,还另手抄了,他都没舍得扔。

    摆开来看一院子,其实收拢了也没多少,也就两箱多的样子,比起林家那满满一楼,九牛一毛之数而已。

    “自己摸两下呗。”赵二牛手在屁股上蹭两下,起来就去翻,嘴里头说:“差不多就得了。”小心的翻几页,摸着不见湿润,就合起收。

    赵保国就去拖箱子,把摆边上的皮毛拿出来往里垫,赵二牛抱一叠书过来,顺着就往里头放,还交代儿子:“摆好看点儿。”

    赵保国笑:“搁箱子里头放着,还得要好看?”给谁看呢?

    嘴上是这么说的,手上还是注意了几分,一本本的左右都对得整齐了些。

    “好找点儿吗。”要乱七八糟的往里头搁,以后要想起找哪书本,不翻个底儿朝天能找着?

    爷俩儿一边闲话,一边把拿出来的书又都收回箱子里去,李虎见收得差不多,就连忙叫空青空明来帮着往书房里抬。

    这书他们当下人的哪敢去碰,金贵东西呢,万一不小心弄坏了,算谁的?就不多殷勤了,主子不提叫他们帮忙,他们也不主动冒头。

    这搬搬抬抬的,那就得有点眼力见儿。

    接来直到成亲前,赵保国就一直呆在家里头看书,看一遍抄一遍,这些书虽说林夫子叫他拿回家,也没说是送给他的,只是给他看,可就是现代那些白话文的书,也没说看一遍就能懂了的。

    更何况这是些没人指点,基本就看不明白的古文呢。所以古代就流行抄书了,借书来抄,抄了不就能慢慢看,还能不白银子就白落一本,多划算。

    像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就爱这么干,问关系相近的同窗借书看,借来了就赶紧抄一本留着,然后原本再还给同窗,人也得看呢。

    要不然就去书坊接抄书的活,先交押金再领纸墨,然后就抄书,抄书的时候仔细着点儿,那还能余下几张纸留给自己用呢。

    既得了润笔费,还能加深学问,抄得多了就能攒出一本书的纸来,回头再看看书坊里自己眼馋许多却又囊中羞涩买不起的书籍,可以借来抄,顺便多抄一本自己留着了。

    这没钱,自然就这么拮据,得精打细算着。家中富裕的就不用这么麻烦,想要什么书,使银子买就是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吗,到哪里都不能没钱。

    可这儿又有个问题了,虽说没钱万万不能,可有钱也不是什么都能买着的。古代人重视知识,有点儿啥好书那除了亲近的人可以一观,还能随便叫人借了去看?想都别想。

    所以流通在市面的书籍,都是那大通货色,例如科举要考的四书五经,律法农书之类的。就这么些全读了,考个童生是可以的。

    可要再想往上考,就不是死记硬背能够做到的。所以读书人求知若渴,偷书都不算偷呢。

    大儒的手注,名家的书稿,官员往年曾作过策论,那都只在上层社会流通,底层的贫寒学子,哪有门路搞到这些个,所以寒门难出贵子。

    赵保国是好运道了,入了林夫子门下,又受到看重,不吝于指点。更与林栋交好,但凡要借个什么书,感情好了就好说话,没有不应的。

    可交朋友,总不能只一方付出,赵保国也不好缺了就直接开口了,毕竟这么处,也处不长久。干脆就交换了,他问林栋借需要的书,林栋给了,回头他就教林栋一些算学上的技巧,各种现代数学知识,也没有藏着掖着怕他超过自己就不肯拿出来的意思。

    所以在两家没订亲前,俩人相处也挺好。

    后来又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就送得更近了,那林家的藏书楼除了顶层的不外传,余下的就全对他开放了,想什么时候去看,都可以,也同意叫他抄一本回去自家藏着。

    要么说他运道好呢,看得书多了,知识面就广了,曲故实例也能运用自如,考试时在策论里用在恰当之处,叫主考官一看,哟,这学子别看文采不咋地,可眼界还是挺宽的,言之有务吗。

    就这么松松手,给过了。

    就林家那藏书楼就够叫人眼红的,王爷那儿的书就更不用说,要论世家书肯定多,可再多也比不过坐拥天下的皇家,哪怕只是个王爷呢,库里书也不会少。

    还有好些是绝本的呢,赵保国托了林夫子的福,得了这么一箱,虽说不是给他的,可既都拿来了,再抄一本自己家搁着,也是默认的了。

    于是就赶紧的抄了,就是自己不爱看,留着也算个宝贝了。以后走人情啥也可以,当然最好是子孙再出遗传了他未来媳妇儿家家风的爱读书的,那不正好派上用场?

    有好事他也没忘了林栋,直接就叫空青去林府走一趟,说他近日得了几本好书,问他要不要一本。

    林栋哪能不要,赶紧就过来了,再一瞧这些书,好几本都是自家藏书楼里没有的,那心痒难耐之下就赖赵保国家不走了,打算抄了给自家藏书楼添砖加瓦。

    这也中赵保国下怀,一人抄手都得断了,多个人帮忙还不好?于是欣然留他住下了,俩人就天天凑一堆儿,在书房里抄书,累了就交流交流学问。

    俩人一人半,撸起袖子开抄,抄得昏天暗地的,赵保国都想吐了,就想歇一日再抄,林栋比他还起劲儿,就不肯,还苦口婆心的劝他半天。

    没办法,接着抄呗。

    好容易抄完了,赵保国赶紧的就再把原本的装箱子里给送回王府去。

    回来也不得闲,还有几本没抄呢,林栋抄的那些可以留给他,可有几本是林家也没有的,他是打算带回去的,所以还得多抄一份出来给赵保国留着。

    这就不能指望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