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提了这要求,荣管事就按照这要求挑人了,一挑就把观棋观语给挑出来了,当时还诧异了半晌,王府里的下人,除了那跟在主子身边儿伺候的,底下的就没几个识字儿的,这俩人既会识字也会算数,怎么这些年就没什么有有有存在感呢?
一想,就觉得不对头,会不会是哪个安在他们府里的探子,于是也不想别的,立时就着人去查了,等一查清楚,才算放心了。
这俩人还是表兄弟,王妃的陪嫁的庄户那儿带过来的,识字呢还是个巧合,王妃的奶兄因得了王妃娘家的恩赏,许他识字,后来王妃嫁到皇家,奶兄一家就跟着陪嫁过来了,这俩小子识字,那是王妃的奶兄学了后教的,也不多,只一些常用的才会。
进府的下人,没有主子恩许,那是不能识字的,当然了,没进府前人就识字了,那得别说。
后头俩哥俩儿长大了,家里大人就想给求个前程,就把人送府里来了。
可这俩儿跟爹娘想的又不一样,没什么上进心,觉得家里日子挺好过的,虽说是当下人吧,可不缺吃也不缺穿,又靠着王府轻易不敢有人欺负,心态就特别佛,也没想进要攀附什么的,可爹娘不一样,总觉得跟在主子身边伺候,那才叫有面儿呢。
于是愣把人给送进府了。
这哥俩儿也没办法,进府就进府,反正咋干,爹娘又不在跟前儿了,还能管着他们是不是去主子面前献殷勤不成?
于是一进府就很老实,上头给派什么活就干什么活,从不争出头。
荣管事一查,就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觉得这哥俩儿性子,身家也清白,难免就欣赏了,当下人吗,就得这样。
有心提拔小哥俩儿,干脆就挑他们算了,跟着赵家郎君去办大事儿,等回头事儿一成,不等于渡了层金似的?就算事儿不成,那落不着好的也不可能是他们俩个下人,有怪罪的,也得先怪罪提出此事的赵家郎君才是。
一想也没风险,还能交王妃个好,这俩名额就直接落观棋观语头上了,直把俩人砸了个眼冒金花。
对其它人来说是个好差事,结果落平时不怎么放在眼里的两小子身上了,怎么不叫人眼红?嫉妒得眼珠子都快掉了,还不敢使绊子,为啥,荣管事警告了不说,人性子虽看着好,他们也不敢轻易欺压,谁叫人有后台呢,这府里头虽说主子是王爷,可管理这大大小小事儿的,那可是王妃呢。
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
再妒嫉也没用,真想动点手脚还不敢,只好话上说说酸话了。
小哥俩儿心里苦极了,这差事谁爱拿谁拿去呗。
赵保国没觉得这俩人心态上有什么问题,消极怠功人家也没有呀,说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事情还办得很妥帖,一点差错都没出,他自然也没瞧出来人家是心里不怎么愿意的。
这会儿子还笑着跟他们俩说:“总算做出个样子来了,回头在王爷面前,我跟你们俩请功,好处也少不了你们的。”
那敢情好,俩人一听精神就振奋了,平日是没什么上进心,可累也累过了,苦也苦过了,要还没得着好,心里哪能平衡,一看恒郎君还愿意专门给他们俩个下人请功,心里头就很慰帖了。
“恒郎君说笑了,忙活了一个多月,成是成了,又哪里有我们的功劳?”观语连忙道:“我跟观棋两个,都是听恒郎君的吩咐做事的,若叫我们自己去做,都无从下手,自然全赖郎君之功。”
赵保国就摆摆手,大抵当下人的都这样,有功也得说没功,做出成绩呢,全是主子的,或权贵的,他也没心思跟人掰扯这个观念问题。
那一批小鸡出壳时,赵保国就打发俩个侍卫回城去报喜去了,估计一会儿王爷得亲自来看。
也没多久,就见一帮子人浩浩荡荡的来了,除了靖亲王,林夫子,王府的一干幕僚侍卫,官衙一班官吏也都跟着过来了,人数可不少,再加上跟着护卫的,跑腿儿的,人数就更多了。
第538章 事成()
庄头那个叫忙活,来了这么多大人,不得好生伺候?于是整个庄子都动起来,该打扫的打扫,该准备的准备,大人们未必在这儿吃,可他们的态度得做出来,没见王爷也驾临了吗,回头没做好,也给王爷丢脸。
赵保国在一帮大官小吏的围观下向王爷汇报了这一个多月的情况。
“很好。当记你一功。”靖亲王对于不能做到十成出壳率并没有什么强求,毕竟就是母鸡孵蛋,也不是个个都能出壳的,更何况这是以前从未有过之举呢,能成功,他就十分满意了,当下便抚掌而笑:“说说,想要本王赏你些什么?”
赵保国想,我啥也不缺,就想搞个县令当当。
可当着这么多人面呢,他好意思开口要官儿?那肯定不成,再一想别的,也不缺什么,家里有吃有喝,能缺啥?
“学生还真想不出来。”到了只好说:“要不王爷您看着随便赏点儿什么就是。”他自己是没想到要什么,那就叫靖亲王决定好了,毕竟能叫王爷看上的,肯定不会差。
林夫子不赞同看着他:“为王爷做事,怎敢言功?”这孩子平日看着机灵,怎么到这当头就傻上了?王爷说赏那是欣赏你,你厚着脸应了算什么?
哪怕确实有功呢,也要说都是王爷的功劳,如此既显谦虚不居功,王爷也会在心里记着你的功劳。
还是不够成熟。
林夫子盘算着回城后要专门给他讲解一下为臣之道了。
赵保国哪知道回去就要被说,这时听了林夫子的话,还挺摸不着头脑,也有点委屈,这不王爷自个儿说要赏的?
委屈,那也不敢说。
坐在上首的靖亲王,就瞧见赵保国那一脸委屈巴巴的模样,忍不住就笑,还说上林夫子:“先生也是,对他一个少年苛刻什么?有功当赏,也是正理吗。”
到了也没说赏啥,一行人围观了一会儿赵保国这个月来用炕孵出来的小鸡崽,第一批出壳的都长成半大只了,下锅都是可以的了。
这个月除了孵小鸡赵保国也没闲着,总不能天天蹲着鸡蛋看,流程做好了,叫几个大嫂子盯着就成,他又干了点儿别的,干啥呢。
鸡都能大批量往出孵了,这饲料他也不会配呀。
那也没什么,鸡饲料他是不会配,可没吃过鸡肉也见过鸡跑,蚯蚓养殖还能没听说过?鸡不就爱吃那些个虫子吗。
于是这一个多月除了孵蛋,就把精力搁养蚯蚓上了,鸡孵出来了,蚯蚓养殖也苏出来了。
不管是大鸡小鸡,公鸡母鸡,就没有不爱吃的,庄户们一瞧,还能这么干,于是个个跟着学,反正也不费什么钱,就一点人力,堆个土吗,弄些没人要的枯枝烂叶,再抓些蚯蚓扔进去,它们自己就能生出一大堆。
给鸡吃了还能叫它们多下两个蛋呢,这都是银钱呢。
所以赵保国除了前半个月,后头的日子在这庄子还挺受欢迎的,遇着个人儿都爱跟他说两句话,打个招呼什么的。
靖亲王左看右看就觉得顺眼,提出个炕孵鸡还能为少年年少,同意了也是死马当活医,谁知道还真叫他弄成了,这就是意外的惊喜了,没想到惊喜还没完,孵个蛋还外送一不费物资的饲料。
这要推广了开去,他们大周的统治就能更稳固了,毕竟这肉吃不起,再穷的百姓,还不能养上两只鸡了?有了鸡就有蛋,有了蛋自己不吃也卖得出去,这生活自然比以前好,不得更记着他们大周的好?
所以靖亲王一回去,就赶紧的上了折子,把事儿给详详细细的写了给圣人呈上去了,顺带便把观棋观语他们记得的最佳孵蛋流程也叫人誊写了一片附上去。
然后才空出手来推在广陵这边推广好叫百姓们每人都养只鸡的事儿了,养得起的多养,养不起的少养,反正至少得养上一只。
又不用花钱的,那肯定是都想养了,可这边还没孵出那么多只小鸡呢,面对群情奋涌想来领鸡回家养的广大人民群众,靖亲王都有些傻了眼,他是说借鸡给百姓们养,可也没说现在呢。
再一瞧王府外那么多些人,这事儿要不处理妥帖,王府都得叫人踩垮了。
赵保国:这都叫什么事儿。
林夫子一看,不行哪,再不好生应对了,王爷可讨不着好。回头再让有心人一煽动,民乱都得起。
于是赶紧给出了个主意,靖亲王一听,就淡定多了。
带着护卫出了府门,对应对百姓了。
误会还得先解除清楚,然后在百姓们失望之时,就说:“本王已经命人去四下收购生鸡蛋了,你们若家中有养鸡的,那鸡蛋也可拿来卖于本王,待小鸡出壳后再领上一只回家去养,当然要有想多养的也可,只第二只往后的,就不能白领了。”
“王爷你坐拥两郡,还舍不得一只鸡?”人群里就有人这么喊了一嗓子。
靖亲王面色微僵,而后立时应对:“倒不是本王舍不得,只孵小鸡也需要时间,暂时只能顾着一人一只,若前头有人多领了,后面的百姓便领不着了,如此大家可能同意?”
“当然不同意了。”有个妇人扯着嗓子大声道:“前面的把鸡领光了,咱们后面的能落着个啥?凭啥他们能领着那么多鸡,咱就连个鸡毛都得不着?”
“是啊。”
“还是王爷想着咱们,这一人领一只,总比一只落不着强。”谁敢确定自己就一定是先排队领着的?万一不是,落后头可就白搭。
“父老乡亲们,都听本王说一句。”靖亲王抬手往下虚压,围观的人群就渐渐静下来,看着王爷说话:“养鸡这事,是必然要成的,鸡虽是白给乡亲养的,可那在此期间,所下的鸡蛋就归大家,好叫家里人补补身子。”
“王爷仁义呀。”当场就有个老头纵泪了。
靖亲王:“大家人儿抬举本王了。”又说:“养鸡总要小鸡出壳才成,这就需要许多鸡蛋了,可整个徐洲,也没有养鸡大户,所以此事,还得赖大家伙儿搭把手。”
第539章 忙碌()
“王爷有啥交代,只管说。”就有人这么喊:“上刀山下火海的,俺们要是皱下眉头,那都不是好汉。”
也不至于就这么严重了。
靖亲王心里有点想笑,这些百姓也不知想到哪里去了。但见众人面色真诚,心里又忍不住感动,面上便表现出来:“哪需要乡亲们拼这些呢,只想着家中若有养鸡的人家,把那半月内所下的鸡蛋卖于本王,好叫本王有足够的鸡蛋孵出小鸡,给大家伙儿养。”
“我家有。”
“我家也有。”
下头人纷纷踊跃:“王爷放心,回头我就把家里的蛋送来。”
“你家不是没养鸡?”旁边人的就好奇。
“我家是没养,可我老家的爷奶族人,谁家还没养上个十只八只的?”另一人就怼回去:“明儿一早我就回去,把族里的鸡蛋全讨来。”
哦哟,族人多了不起了。
确实是了不起,从开始向百姓收鸡蛋的那日起,举族卖鸡蛋所购的数量,差不多能占据散户所卖的三分之一了。
这一边收鸡蛋,一边孵鸡蛋的,可就不是小打小闹了,光凭炕哪里够用,赵保国就把他爹也拉进来,干啥呢,这会孵蛋的除了那几个大嫂子,他自己也只说得清楚干不明白的。
这事儿他爹做过,就让他帮帮忙,一个炕才多大,好帮忙搭些大暖炉,鸡也搁里头去孵,可这温度就得把控好,不然一不小心,就成了烤蛋。
这事儿他就做不来了。
孵上百万只蛋,可是个大工程,一个庄子还不够用,靖亲王大挥手一挥,又拨出一个庄子来,赵二牛被儿子安排了差事,每天也是忙得脚不沾地,除了蛋得盯着,还要教徒弟。
就从王爷的庄户里选,甭管是男子还是妇人,会养鸡的还是不会养鸡的,对温度敏感的一股脑儿全收了,不然这么老些鸡要孵,就凭他们现在这班子还不到十个人,不吃不喝不睡觉,干上两月也干不成,光摸蛋都得累趴下。
还是得收徒弟,叫别人来他不放心,这古代人有个毛病,啥毛病呢,教点儿啥都要藏着掖着一手,生怕没了徒弟学会了自个儿没饭吃。
要平日吗,赵二牛也不说啥,这孵鸡这事儿,关系可大了,他还是知道的,为着应对过两月有可能会起的蝗灾呢,所以这事儿就不能出差错。赵二牛比赵保国可上心得很呢,事事亲历亲为的,生怕下头人阳奉阴违不听话。
没过几天就瘦了一大圈儿。
赵保国呢,这边孵蛋的事儿也没全撒开手,可还有其它事儿要忙着,忙啥呢,忙着完成靖亲王交代的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