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条件好了不至于,可也不会白白扔了。

    这省的劲儿,赵保国有时候看不过去,家里又不穷,不至于吃点好的还要盘算着,可他爹也不听,反正我省我的,又没叫你跟着一块儿省,亏不了你的嘴,你也用不着非得叫我改云云。

    赵保国想想就算了,爹省了两辈子,那都省成习惯了,他当儿子的哪有非得叫当老子的去改变生活习惯的道理?

    到后来再看他怎么省着,就当没看见,反正吃的喝的,他一回家就买上一堆,反正买回来了他爹又不会放着搁那儿放坏了。

    早晚得吃。

    赵二牛是习惯了节省,可也不是那藏着好东西一直放着舍不得吃的道理,他就信奉吃到肚子里的才不算浪费,反正只要不浪费,任儿子买啥他都吃。

    赵保国一看也挺好,没亏待自己,于是对于他爹节省的习惯,也不说什么,不浪费也是个好习惯吗。

    唐妤听赵保国这样一解释了,反而不好开口多劝,便又提起其它事情来。

    “前几日三伯娘来了一趟,说译哥儿的亲事定在了下月初八,叫我们那日去吃酒。”

    赵保国反应过来:“是栓子要成亲了?”

    唐妤一听这小名儿,就忍不住笑了笑:“你也是,译哥儿都要成家的人了,怎么还老唤他乳名儿?”

    “我是他叔,就是他七老八十了,我也能这么叫。”赵保国不觉得叫个小名儿能怎样。

    唐妤也不多说,只道:“礼单我已备下了,提前一日送过去就成。”

    “你看着办就是。”赵保国没有非得检查检查一遍的意思,这古代亲戚关系怎么走,他可不觉得自己比这土生土长的人更显本事。

    “你怎么也不上上心。”唐妤心里暖和,嘴上却嗔怪他:“就不怕中饱私囊,把家里的东西全搬娘家去了?”姨母一家在她的心里,就是娘家了。

    赵保国笑着凑过去:“什么中饱私囊?家里但凡有的,不都是你的吗?”

    唐妤一把把他的脸往边上儿推:“少说好话了,远点儿,挡着我上妆了。”眉目间的笑意,是怎样也掩饰不住的。

    赵保国很是不理解:“这大晚上的,一会儿就得睡了,还上什么妆?”又不是要出去逛街啥的,还非得上上妆?

    女人哪。

    唐妤横了一眼,不解风情的男人,哪里理解作为女子,对妆容的爱?

    赵保国缩了缩头,行吧,爱上上,反正也好看。

    “那我先去洗了。”等她上完妆,还不知道啥时候了,赵保国觉得里衣都粘搭搭,不洗不能痛快。

    唐妤对着铜镜左瞧右瞧,抽口应他:“今日我饭前就洗过了,你自去。”在家里呆着又不用干活,屋里又摆着冰盆,连滴汗都没出过,她清爽着呢。

    赵保国进澡房前,还看到他媳妇儿跟白薇凑头一块儿,商量着眉要怎么画比较新奇。

    有区别吗?

    赵保国洗完了出来,唐妤那妆还没画好。

    无语了。

    坐在那梳妆台前捣鼓了又两刻钟,唐妤才哒哒哒的跑到自家夫君跟前儿,笑着问:“今儿这妆怎样?好看吗?”

    赵保国左看右看,就没看出区别来。

    当嘴上却不能直说,便就赞扬:“娘子今日美极了。”

    本以为讨了好,谁成想她反而送来一白眼:“夫君之意,是我往日不堪入目了?”

    赵保国瞪目结舌,这都哪儿到哪儿了?夸你漂亮还不高兴了。

    “娘子每日都是极美的,是我不会说话。”算了惹不起,赵保国连忙转移话题:“姨父他们走了也有将半年了,想是近日里该回了吧?”

    唐妤注意力果然被转移:“这个月月底,下个月初,无碍就是这两个日子,也应该回了。”说着又蹙起眉来:“也不知表嫂为人如何,好不好相处。”

    赵保国把玩着她的一缕长发,手感还挺顺溜,这古代也没个洗发水儿什么的,怎么人家这头发这么又黑又亮又顺发的?咋养出来的?

    正琢磨这个呢,就听到他小媳妇儿说起林栋新妇来,便十分不解:“又不是进咱家门儿,管她好不好处呢,跟咱们也没妨碍。”不过是亲戚,要处不来少处处不就成了。

    “你这人!”唐妤可不爱听这话,当下就伸手掐过去,赵保国也不敢躲,只好忍了。

    “我说错什么了?”赵保国觉得自己好生委屈,他说这话,还不是为了她?

    唐妤气呼呼,但见他一脸迷茫,又无奈了。

    “我打小是姨母养大的,素来把她当母亲看待,姨母又只表兄一个独子,若表嫂性子不好,日后姨母的日子岂非难过?”

    赵保国觉得她操心过头了:“放心吧,林栋可不是那会被女人拿捏住的。”怎么也不至于叫媳妇儿不孝顺爹娘了。

    唐妤:

    算了,跟他也说不通这个,男子吗,如何能理解后宅女子的心思?最多自己多跑两趟姨母家,好好看看表嫂的性子便是。

    到了月底,林家一家人果然从京都回来,赵保国当日还带着媳妇儿去城门外接了接。

    人刚回来,自然不好留饭,还有好些行李要安置呢,赵保国只在前院陪着林老爷跟林栋说了会儿话,又跟他们讲讲这半年来广陵发生的事情,晚饭前就带着媳妇回自家了。

    林老爷也没留客,只说等几日打理好府上的事务,再请他们过来见见新妇。

    唐妤一脸笑意,赵保国问:“见过人了?”

    “只粗粗一面,话也没说上几句。”唐妤光陪着姨母了,只跟表嫂见了面,说了两句客气话。“不过模样还算标致,配得起表兄,性子如何,这一时也不能看清,不过大抵瞧来,还是比较温顺的。”

    赵保国对这些不太感兴趣,可谁叫自己媳妇儿成日里操心她表嫂不好相处,会叫她姨母受儿媳妇儿气呢,他也只好多问两嘴了。

    “那今儿晚上可不用烙饼子了。”

    唐妤脸上的笑就僵了僵:“怎样?委屈你了?”不就这几日不好睡吗,还有意见了。

第559章 局势() 
赵保国直觉不好,忙道:“我是没什么,就是怕你睡不好,没瞧这两天黑眼圈浓得,敷了几层粉都遮不住吗?”

    唐妤果然就惊了,捧着脸就凑到梳妆台前去,对着铜镜照来照去,黑眼圈果然十分明显,就有些慌了:“白薇,快叫厨里煮个鸡蛋过来。”白薇应诺就去吩咐。

    “辛夷。”唐妤又吩咐上:“快下头打盆温水上来。”

    嘿嘿。

    赵保国就提了句:“我去跟爹说说话。”

    唐妤也没心思理他,一心只在她那张脸上。

    果然要转移她的注意力,最起效果的就是拿她的脸说事儿了。

    赵二牛的院子一向清净,赵保国一到地方,守门儿的小厮就忙迎上前:“郎君找老爷呀。”说着又指向那东北角的木工房:“老爷在那屋呢。”

    赵保国点点头过去了。

    门是开着呢,他就直接进去,他爹正蹲着刨个板子,赵保国看着这板子的大致形状,还有些眼熟,只一时也想不起来,就问:“爹您这是做啥呢?”

    赵二牛早就听到儿子过来了,只忙着也没抬头理会,这时听他问了,便抽口道:“看不出来呀?这风扇叶呢!”这天气,热得要死,一天天的冰钱都不知道花了多少,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一直用冰,对身体也不好呀。

    他就琢磨着把风扇给弄出来,电他是没本事复制过来的。可不就把主意动自己老本行上了吗,改改呀,弄个手摇的,或脚踏的,回头屋里头叫小厮轮换着踩踩,就凉快多了,还能省点儿买冰钱。

    赵保国就呆滞了下,厉害了我的爹,这都能搞出来?

    “您连这个都会了?”他很是吃惊,以前也没见他做过。

    赵二牛摇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呀?以前家里又不是没买过这个,后头不有那空调了吗,我又不习惯用那个,这整夜整夜的,起来骨头都痛了。”他就是一直用着风扇,最多是特别热的时候,人出去,家里开着空调打会儿凉风,回来时屋里正凉快,再把风扇打开扇扇风。

    “这玩意儿都不咋用了,坏了找个修的地儿都麻烦,后来我不就自己买了本儿书,再坏了拆了它自己琢磨着修修吗。”后来风扇一坏,就是他自己修的。

    “几十年呢,拆了不知道多少回,里头要用啥还能不知道?”赵二牛就说:“照着样子造呗,试试成不成,要成了又是个进项。”

    不合适的地方,他想法子改改,反正时间大把有,这地界儿他又不用上班,成天清闲着,可不就把劲儿就这上头使了。

    赵保国觉得他爹说不准还真能做出来,就鼓励他:“那成,我就等着您的风扇了。”有事儿干人才精神。

    赵二牛就笑骂:“你就指派我吧。”心里美得很呢。

    赵保国道:“明个儿再弄呗,一会儿吃晚饭了都。”

    “等我手上这点儿弄好了。”赵二牛摆摆手。赵保国就干脆蹲下来,给他爹递着工具。

    等到外头小厮来叫,说饭摆好了,爷俩儿才收拾收拾去前屋了。

    饭桌上他就跟他爹提了林家的事儿,又说了过两天林家请他们过去吃家宴。赵二牛有些愣:“吃家宴?咱过去合适?”只是亲戚,又不是一家人了。

    赵保国笑道:“就是这么说法,林栋不是迎亲回来了吗?叫咱们亲戚过去认认新人呢。”别回头哪天大街上碰着了,当面儿都不识得,这就丢人了。

    赵二牛明白过来,就说好。

    第二天赵保国又去了一趟王府,先看了看马聪,伤口长得挺好了,只是还不能做大动作,不然容易再度撕裂。又问了问林夫子,关于琅琊郡的战事情况如何,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

    午间林夫子留他用了饭,还说起豫洲那边的旱情:“得亏我们这边的主意好,递过去豫洲牧又当机力断,那些蝗虫,从陈郡开始,就被家禽啄食了一部分,剩下的再往阳安郡,又被啄食了三分之一,又经汝南汝阴两郡,到了沛国就全然消灭了。”说着神情还有些复杂,今豫洲大旱生出蝗灾,虽损失不少,可比起前次的旱情却轻得多了,至于没有祸连几洲,望之也不会是寸草不生。

    喜是喜的,可也有惋惜,明明鸡吃虫子是天理,可为何往年就没有人想到呢?若此计早早提出,大周前几年也不会因着蝗灾而损失惨重。

    赵保国很开心,蝗虫被消灭了,那就没法儿再祸害其它地方,他们广陵是最早大批养鸡的,家家户户都养了不少,虽说因着旱情严重的缘故,下头县城时有灾情递上,说哪里哪里村落发现了蝗虫,可架不住养的鸡多,还没能形成规模,就被一村的鸡给啄食了。

    可干是他们这边有应对还不成,只能对付广陵一地的蝗灾,再多也是琅琊东海两郡,若叫其它洲府有蝗灾严重,吃光了也得跑他们这地儿来蝗灾,几个洲的蝗虫汇聚在一块儿,那规模能见小?

    就算他们这边鸡养得再多,等蝗灾大军一来,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的。

    好在应对得及时,大周各洲府的蝗灾并没有形成极大的规模。

    因着广陵这边提出养鸡以应对蝗灾,朝庭那边商议过后,觉得此计可行,反正可以按照广陵的例子,花出去的银子,还能叫百姓用鸡蛋给还回来,回头直到送到军营当作粮草供应,不仅不亏,反而会省下一笔军费。

    如今一来何乐而不为?朝庭一运转,那效率可不谓不高,各洲府都按旨办事,反正成不成的,他们只要做了,上头就没法儿怪罪不是。

    于是整个大周都兴起了养鸡的热潮,果然旱情虽重,蝗灾也没能开成规模。今年虽也有损失,可也不重,再加上百姓几乎人手一只鸡,日子也算是轻快的,虽说要提供三年鸡蛋,可三年后的蛋就全归自己,那老鸡也是自己的,都不用花钱。

    哪里能不高兴呢,对朝庭的政策也是十分感激,对圣人更是感恩戴德了,毕竟这政策对他们普通百姓有利,哪里能不支持呢。

    是以大周的统治,就更显得稳固了。

第560章 开明() 
哪怕幽州一直战火连连,各洲又时有匪乱发生,可百姓们却一直维持着大周的统治,便是茶楼酒馆,也不见有人说大周一句不好。

    这可就难得了,毕竟大周不以言获罪,是以就算普通百姓,也能对朝堂上的政令指手划脚说三道四,一个不满,骂娘都可以。

    反正只要不明摆着说是心向前朝的,有生造反之心的,衙门都不会管,别说百姓了,就是有官员不满朝庭的,骂上几句上司也不会说什么。

    所以这老圣人呢,还真是挺开明。当初朝堂对圣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