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像赵保国习惯唐妤的小鸟胃一般,唐妤也习惯他的大胃口,见他一人吃了近两只,也不觉得多奇怪,反而还问他够不够,若没吃饱再叫上一只云云。

    倒是其它桌的客人,看得还挺稀奇,毕竟大胃口人不是没见过,可却没见过几个读书人有这么大胃口的,难得见了一个,可不得多瞧两眼。

    不过也没人过来搭个讪的,毕竟人家带着女眷呢,就是想结交什么的,也不方便。

    赵保国就摆摆手,拿湿帕子擦擦手上的油:“够了,这大荦大油的,不能尽吃了。”回家再啃几个馒头吃两碗粥就得了,也得调调胃里的油。

    吃了烤鸭,大头跟白薇也吃了,歇脚也歇得差不多,赵保国就打算回了,走前还去打包了五只烤鸭带回去,给家里的大小管事们分了吃,权当福利了。

    当然了,管家管事什么的,也没那么多,吃也是吃不了,可架不住还有三护卫呀,都是大胃口的,管饱这些全给他们也不够,不过是给添个味儿,意思意思。

    一人一只吗,尽够了。

    至于还有俩个护卫,昨儿就被赵保国打发着去跟着马聪了,他们俩就不用带了,人都不在家呢。

    回到家就见宁管家在院子里等着,见主子们回来了,便连忙迎上前,赵保国还有些奇怪,管家吗,总是忙里忙外没个清闲,什么时候还专门腾出空来接他们了,又不是出了老远门的。

    “郎君奶奶可算家来了。”宁管家上来就说了一圈儿话:“老家来人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也不敢怠慢,就请偏厅坐着,叫丫环们上茶果伺候着去了,郎君您给去瞧瞧?”说着又没看见老爷,便又问了话。

    赵保国就说:“陪你们堂老爷说话呢。”又示意唐妤回她那院子去,便跟着宁管家往偏厅去见人了,路上还问来人的情况。

    宁管家就小声回禀:“说是从云阳村过来的,姓秦,年岁么,跟咱堂老爷差不离。说是有紧要事要见老爷。”一开始他还以为人是来打秋风的呢,可客客气气请人坐了,人也不提,眼珠子也不乱瞟,看着老实极了。

    赵保国不动声色,回想着村子里姓秦的,还跟他大伯差不多的,好像是有这么一个,可这老秦头儿,怎么忽然就上他家门儿了?虽说当年是一村子住着的,可关系么,却是跟三伯娘家更近些,这上了门儿指明要找他爹,总不至于是来借钱的。

    宁管家就引着自家郎君到偏厅门口,也不进去了,就在外头候着,万一郎君有什么吩咐,只唤一声他还能听到及时叫下头人去办。

    赵保国进去,就瞧见厅里头坐着衣着破旧的老头儿,旁边站着个小丫头给他端茶,他就连忙站起来接了,还连声道多谢云云,瞧着就十分拘谨。

第575章 老秦头() 
“秦叔可是稀客。”赵保国一抹脸,朗笑着大步进屋,那丫头福身行了礼,又退一边站着去了。

    老秦头儿一听这声音,十分耳熟悉,再扭脸一瞧,约,这小伙子差点儿就没能认出来了,再一细看,脸子还能看出小时候的模样。可那衣着打扮,就跟村里往日的淘气小子很不相同了,一时间还很有些无措。

    “毛蛋儿啊”老秦头儿刚这么喊,又有些觉得不对,慌忙就改口:“那啥毛蛋儿哪,你大名儿叫啥来着?”

    赵保国:

    就笑笑:“叫赵恒。”老秦头拍了下脑袋:“你瞧我这记性,以前村里也没人喊大名儿,这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你可别怪啊。”眼里还带着几分忐忑了。

    赵保国无奈:“秦叔啊,您这么见外做什么,说到底我也是从村子里出来的,就是走多远,还是云阳村的人。您也是看着我长大的,叫什么小名,又算得了什么。”

    老秦头一听这话,就放了松了许多,孩子还是好孩子,没得说成了读书人,就瞧不起他们这些乡亲了,就自在了些:“那敢情好,这小名儿喊惯了,这大名一时还叫不出来呢。”

    赵保国也坐了,笑着问他:“秦叔难得过来一趟,晚上就留家住一宿,明儿我陪您逛逛这广陵城,再买些东西带回去。”

    也不用他开口了,真家里少了什么缺了什么的,叫人开口多不好意思,他们也不缺这一点子东西,人都上门儿了,还是长辈来着,好意思等人开口求吗?

    老秦头一听这话,就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今儿来,是有事找你爹说的。”说着还往外望望:“怎么不见二牛呢?他不在家呀?”

    意思不是求上门来的,赵保国反倒起了几分好奇心,便说:“前儿栓子讨了新妇,今儿是见亲戚的日子,我爹现在还没回呢,留着陪我大伯二伯说话了,估计晚饭前能回来,您找他,是有什么事儿?”

    “要有什么的,可以跟我说说,我能做主的,必也不会让秦叔白来一趟。”

    老秦头就拍着大腿儿:“哟,栓子都成家了。怎么也不支会咱们一声,这迎亲送亲的,人多也好办事儿。”

    赵保国就笑笑,这话也就是说说,毕竟一个住村子里,一个住在广陵城,光是从云阳到广陵,跑个来回都一日工夫,再加上成亲什么的,人来了不得安排地儿住?吃喝住行方面都得搭理,再有一个,参加人成亲也得送礼,真要通知村里的乡亲们,人拿什么来送?

    两方都不方便的,何必费这事儿。

    老秦头也就是这么一说罢了。果然这话茬又转了:“你爹要晚上才回呀?那我等等,等他回来跟他说。”

    赵保国就好奇:“怎么?什么事儿我还不能知道呀?”

    老秦头儿就有些为难:“倒不是不能给你知道,只是这个事儿吧有些不好说,你也做不了主,必须得叫你爹来。”

    赵保国听了就更好奇,他自认为家里没什么事儿是他不能做主的。

    但见老秦头坚持要等他爹回来才肯说的样子,自然也不会勉强,反正他爹知道了,还能瞒他不成?

    “那也成,我这就打发人去找我爹回来一趟。”赵保国起身就喊宁管家。

    “郎君有什么吩咐?”宁管家进来了。

    赵保国道:“叫个小子往堂老爷家跑一趟,就说我有事儿找老爷,请他回来一趟。”

    宁管家应了声,便转出去吩咐人了。

    等宁管家一出去,老秦头才说:“哎呀,这怎么是好的,反正这事儿吧,也不那么急,哪里说现在就非得叫回来呢。”

    赵保国只看他那一双手一会儿又在大腿上抓一把,一会儿又抓一把的,这叫不急?

    他也不说破,就笑笑:“我大伯他们都在城里住着,反正离得也不远,什么时候想见面了,抬腿不用一柱香就能见着,说话也方便。”

    “倒是秦叔难得来一趟。”

    老秦头一听这话显得很高兴,说明人赵家人看得起他,一点不把他这乡下泥腿不当一回事儿的。

    嘴上说着这怎么使得,可面上却高兴得嘴得合不拢了。

    果然是离得近的,不多时赵二牛就回来了,没进来就听到他的嗓门儿:“啥事儿这么急哄哄?”

    一进屋见屋里多了人儿,还愣了一下,再一看,就高兴起来:“秦老哥怎么来了?”

    蹭一下过来了,顺手拉了个椅子就挨着坐:“专门来看我的?还是家里头有啥事儿了?”上这么说着,又顺手拿了方才丫头给端上来摆着的茶果,抓了一把瓜子就往老秦头手里塞一把,自己也抓上一把磕着:“秦老哥儿跟你说,有啥事儿就吱声儿,兄弟我能办得到的,那肯定给您办了。”

    老秦头是没意识到他这话的意思,那是办不到就别提。只看他这么爽快,跟以前一样,就觉得他这人没变,就很是高兴了,也跟着磕起瓜子来。

    “老梆菜了还有啥好看的?”老秦头一边磕一边说:“今儿是正经事儿来找你的。”说着又看了赵保国一眼,赵二牛先愣了下,想了想就冲赵保国说:“你自个儿玩去,我跟你秦叔说会儿话。”

    嘿,这么神神秘秘的,还不叫他听呢。

    赵保国心里腹诽着,面上却应了。

    等赵保国一离开,老秦头神情就变了,变得十分严肃:“赵老弟呀,你爹以前的事儿,跟你说过没?”

    我爹?赵二牛愣了半晌,合着老秦头过来,是跟他说他死了不知多少年的爹来了?

    “我爹啊?他都去了那么多年了,你咋说起这个了?不会是坟漏水了吧?”说着蹭一下站起来。

    “一惊一乍的干啥呢?”老秦头都搞不明白他咋想的,见他着急忙慌的,一把拉他坐下:“没说这个,是他以前的事儿。”

    又问他:“跟你说正经的,我老赵叔以前在战场上的事儿,到底跟没跟你说过?”

    这没头没脑的话,听得赵二牛就急:“秦老哥你也是,有事儿就说事儿,卖啥关子?”

第576章 意外() 
老秦头一听他这话也急了,嗓门儿都大声来:“我那是卖关子吗?这不得问问你情况,才好想想咋跟你提这事儿吗?”

    “到底啥事儿?”赵二牛很是摸不着头脑:“咱俩啥关系?没必要搞这个虚的。”

    老秦头一听,得,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就很干脆的明说:“我头前碰着一对兄妹,从南边逃过来,说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就到这儿来投奔亲戚。听他们说要投靠的那亲戚,我一听这情况就觉得很熟,再这么一想,说得不就你家吗?于是就打听一回,才知道那对兄妹,好像是我老赵叔当年在南边儿留下的”说着对赵二牛挤了挤眼:“那啥呗。”

    “你让我缓缓。”赵二牛懵逼了一阵子,觉得有点儿晕,好半晌才想起来,他小时候好像是听他爹提过这么一嘴,当年他爹上战场,那是南征北战的全国乱窜,今儿跟这个将军这边打仗,明儿这个将军败了,又被对头收编了再颠儿去打其它人。

    反正领头的常常换,主子都分不清是谁,这低下的士卒们呢,谁给吃晌就跟谁,真那种死心跟着那个的?死忠的普通士卒还真没有。

    当年局势叫个乱,领头都有今天没明天的,这普通士卒死得更快,谁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乡呢?于是日子有一日过一日的,男人吗,就重视个传承,出生入死的也没个女人愿意跟着,可想了咋办?要么找军妓,要么难得没战乱的时候,去楼子里头,或有那愿意找个依靠的妇人,就凑和凑和着一块儿过。

    等着要打仗了,妇人没愿意再跟着走的,这军令一下那如山呢,不能当逃兵,不然脑袋得掉,于是凑着过日子也散了,赶紧又跟着大军走。

    当年他爹在青洲那一片儿,就有那么一个相好的,凑和着过了几个月,又跟着大军走了,后来又天南地北的打仗,直到大周统一了,他爹命好还活着,就回了乡。

    他爷奶去得早,就由大伯娘几个当嫂子的给张罗着娶了他娘,后来又有了赵二牛。他爹不是没想过去青洲那边边当年的那相好的,可架不住当年那局势,想找个人何其难也,于是找了一年半载的也没消息,就以为死在战乱里了。

    便就又放下好生过日子,毕竟只是相好的,又不是正经讨了当媳妇儿的,能有心去找找人的下落,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很担当的了。

    听老秦头这意思,合着他爹当年离开前,还给他遗留了个兄弟姐妹啥的?

    这真的假的?赵二牛都有些不敢信。

    老秦头也不管这是真是假,反正他是知道有这么回事儿,跟赵二牛说了,至于他要怎么处理,那就是老赵家的事儿了,他只负责把这事儿告诉他们就成。

    于是说了说情况,就打算回村了,家里还有一档子活儿等他回去做呢。能抽出这么一天来跑一趟,就够意思的了。

    赵二牛一见人才来就要走,死活就给留下了,嘴上说:“这事儿不管真的假的,您来一回特意提醒我,也是很有心的了,这好容易来一趟,连个饭都不吃就走,这叫我以后回村咋见人?”

    就死活留着他吃了晚饭再过一夜,明儿打发送他回江阳县。

    当然了,也少不了置办些东西,有专给老秦头家的,也置办了一些细粮米面布匹,好叫他帮着带带,给村中老人的,还有村长家的,毕竟祖坟还在那儿呢,得要村长帮着照看,生了草帮着拔两把,漏了水过来支会支会。

    指望着人家帮忙,那也不能叫人白干不是,意思总要到的。

    晚饭吃了,再叫下人从他的院子里整理出一间屋子来,把老秦头安顿进去住了,赵二牛思想来去一下午,还是觉得这事儿棘手得很,火烧屁股般找他儿子赵保国,把这事儿给秃噜出来,指望儿子给拿个好主意。

    赵保国:厉害了我的爷。

    赵保国足足消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