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年纪相差过大了,什么兄弟间的矛盾自然也不会有了,比你还在吃奶呢,人都到了娶媳妇儿生娃的时候了,再一看小堂弟,可不跟儿子一样?

    所以赵二牛几个堂兄,其它还真把他当小辈儿看的,但辈分又是在一起的,又因着赵二牛他爹当年服役去了,大房三房还都算占了人便宜,自然也要偏让他几分。

    这木制的玩意儿,他们三房都是有的,都是赵二牛他爷爷给做的,他大伯小叔他爹每人都有一个,都是自己的属相。

    可这事儿赵二牛却不太清楚,毕竟他爹手上那个也没给他,他自然就不知道了,赵二牛都不知道,赵保国就更没处知道了。

    倒是赵铭跟赵铎俩兄弟倒还清楚些,毕竟他们爹去世后,这些遗物都放得好好的,自然是清楚这个的。

    可是赵保国一家都不知道这个,自然也没法儿交代李虎,李虎也就不知道了,可听老秦头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这么回事儿,也不敢怠慢了,虽说这玩意儿容易造假,可万一是真的呢?

    就先把人安顿后,至于以后

    “暂且委屈小郎君小娘子在江阳安置段日子。”李虎赶着车,把赵贵赵晴接到托米掌柜租下的宅子:“这东西,还得给老爷过目一下。”

    赵贵很平静:“这也是应有之理,劳烦李管事走一趟了。”

    李虎就道:“什么劳烦不劳烦的,都是应当的。”说着又指了指院里站着的那几个仆役:“大夫已经着人去请了,想是一会儿就到,这几个下人都是新买的,若有那不听使唤的,只管打骂,或叫了人牙子卖了出去就是。”

    这话说得很重,李虎还直接把卖身契约给了赵贵,那几个仆役见状都噤若寒蝉,原本有的小心思,都按下去了。

第579章 安置() 
李虎把赵贵两兄妹安顿好,连夜就往回赶了。这边赵贵送走李虎,其中一个先是领事的仆从就上前来问:“热汤已备上了,主子们可要先洗漱?”

    赵贵兄妹俩一身褴褛,活脱脱俩小乞丐,就这,几个仆从态度也恭敬着,丝毫不敢怠慢了,被米掌柜从人牙子那儿买回来时,就听过交代,说新主子是郡城小秀才家的亲眷呢。

    赵晴面皮薄,听了这话还很有些羞窘,就拉了拉自家兄长的衣角。赵贵什么事都历经过,什么人也打过交道了,这点子尴尬就不算什么,面不改色道:“那就先洗漱吧。”又随手指了两个长得端正的丫头,叫她俩跟着妹妹身边伺候。

    又交代了一番,他才自己进了另一屋去洗澡了,衣裳也是新置办的,摸这料子极为细软,又滑顺,赵贵心情有些复杂。

    他依稀记得,小时候家里境况不错,这料子也是用过的。可惜后来他爹得罪了权贵,爷爷年纪大了不说,又没什么能耐,娘是个妇道人家,哪里支撑得起门户。

    一开始他是不知道爷爷的身世境况的,毕竟他太爷爷还在呢,只是对他们一家的态度很是冷淡,本来嘛,十根手指有长有短,人心有所偏向也是正常。可后来他爹出了事,家中落魄,爷爷求上门去,却叫老家里人打出来了,当时族里有人就把他爷爷的身世境况说破,他才知道自家原是没根的。

    太奶奶是寡妇再嫁,带着爷爷嫁给了丁家。

    谁不注重自己的血脉呢,赵贵就很能理解丁家人对他们一家的态度了。后来爷爷一病不起,临死前把太奶奶给他留下的说是当年他亲爹给的信物给了他,好叫他走投无路之时,可往徐洲寻亲。

    他收是收了,本是没打算来找人的,毕竟他们这一支出身说不出口,那边太爷爷还在不在两说,要是人还健在或许能认,可若瞧不上太奶奶出身,不认他们不是白跑一趟?

    他就想着自己也不小,娘虽顶不起门户,绣活儿还是出众的,他在城里给外来客商跑跑腿什么的,也能混两个铜板,日子总能将就着过下去。

    可日子哪这么好过呢,搬离大宅子,家里又没有当家男人,就一个妇孺两个小儿,哪里震得住街巷里那些游手好闲的混子,别说他出门去找差事做,就是他还在家呢,门里门外都有混子偷窥他家,更惶论左邻右舍的风言风语了。

    他娘性子软弱,哪受得住这些个,一时心气郁结,便一病不起了。自娘去后,外头多少人盯着他们家,若不是左右也有邻居心善,叫小子跑来找他报信,妹妹就要被丁家人领了去卖了。

    他哪里能肯,当场便跟丁家翻了脸,家里仅剩的宅子被抵给了丁家,身无分文的带着妹妹,前往徐洲打算孤注一掷。毕竟留在当地,他们兄妹无依无靠,爹又得罪了权罪,丁家也不再庇佑他们兄妹,或早或晚,都是死路一条呢。

    说是来徐洲寻亲,其实不过是一线希望而已,只是打算逃离当地,另寻他处讨生活,可普通百姓出门得有路引为凭,他就算想往其它地界去,没个正经由头官衙是不会发放路引的。

    他当时是想着,到徐洲能不能寻到亲,或寻到了人认不认,总比在当地任人鱼肉要强。要是没找着亲人,也能想办法寻摸条路子,好在徐洲安置下,打算日子难过些,可到底没有对头了,他们外人入徐,谁还能知道在老家的底细?

    太爷爷的出身这边也没人知道,自然也不会有那老拿来说嘴的。

    谁成想还真找着了。看今天那管事的态度,想来那边要查明无误,应该是肯接纳他们兄妹俩的,不求待他们多好,只要能有一席之地得以安生,他就很知足了。

    至于以后的日子,他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扛起一个家应不至于做不到。

    洗漱后换上干净衣裳出来,饭菜都摆好了,三荦一素一汤。

    “郎君可要婢子伺候用饭?”

    赵贵摆摆手,摆饭的丫头就退出去了。

    赵晴也打理好了,被俩个丫头搀扶着进来,赵贵见状便亲自去扶,又拉了椅子按她坐了,才叫伺候妹妹的丫头下去,自己亲自给她盛汤。

    “先喝点汤。”小时候奶就是这样做的,说是饭前吃汤养胃,具体为什么,他倒是不清楚,可但凡有条件了,他也习惯这样做。

    兄妹俩吃了饭,就坐一块儿说话。

    “兄长,你如何打算的?”赵晴轻声问,目前看着,老家这门亲,看来门槛还挺高,真要认了,也不知是福是祸。

    赵贵就笑:“自然是要认的,有家族可依,总比流离失所来得强。不说别的,单看咱们目前的境况,若叔叔没打发人来接,小晴你这身子,单靠马郎中那几贴药,一时也吃不好,女儿家的身子是最金贵的,这缺衣少食,对以后的影响可大了去。”

    “你也不用想太多,再坏,也坏不过之前了。”至少真要认了亲,有了依靠,他们就不是那无根无底的人家,哪怕亲戚不多帮衬呢,有门亲戚在这边,旁人也不敢轻易欺上门。

    说是这样说,可赵晴难免忧心,单看今日来的管事就知道,这门亲的门槛想是不凡的,能瞧得上他们兄妹这来打秋风的亲戚吗?

    “我倒没什么。”赵晴说:“只怕寄人篱下,叫兄长受委屈。”她只是个女郎,便是投靠亲戚,也只是多添双筷子的事情,到了年龄置办副嫁妆,多些少些也是,就能打发出门子。

    可兄长是男儿,要教养成人,需要的资源就多了去,亲戚家又不是没有子嗣的,还能对兄长上心吗?

    赵贵就笑:“什么委屈不委屈,我们又不是成心扒拉着别人家过日子,只是靠着这门亲,好叫我们兄妹能在此地立足罢了。现在想这个,还太远,且看看那边如何做,到时候再说,若不好了,除了年节,便远着些。”

    若是那头不喜他们兄妹,明面上也要做到位的,到时候看看他们态度,若是真心接纳,他也不是那忘恩负义不知回报的人,若只是面子情,他也记着一份恩情,只住过去,就不需了。

第580章 证实() 
今儿那边来了人,这么一场动静,县里又不大,但凡有根有底的人家,还能不知道他们兄妹俩也是有靠山的?这就足够立足于此了。

    说是这样说,心里到底也是有几分忐忑的。

    这边赵贵兄妹心思如何且不说,那边赵二牛拿着李虎呈上来的小老虎瞅半天,也没瞅出个什么来,还寻思着李虎这出去一趟,怎么还花钱买这么个小玩意儿回来?难不成这小老虎里头还啥机关不成?

    正使劲儿瞅呢,就听到李虎把这小老虎的来路说了,当场就愣了下:“还以为你从哪个摊子上买来的新鲜玩意儿呢。”

    李虎听了差点笑,就这么个,还新鲜玩意儿?再一想,估计老爷是觉得自己办事妥帖,但凡拿给他的东西,就没有那没用的。

    便仔细分说了。

    赵二牛听了就赶紧把这小老虎塞袖笼里去:“那我得去找大哥,让他瞧瞧这个。”他自己个儿还瞧不出来,毕竟他爹当年也没提这个。

    既然老秦头说在他大哥那里瞧见过,那去问他就准没错了,如果说他大伯小叔他爹都有这个,那这玩意儿的自然出自同一人之手,拿出来比比看,就知道是不是了。

    等赵二牛从那边证实了回来,赵保国已经从空青那儿知道了,见他爹回来了赶紧就倒杯茶递过去:“怎么样?”

    赵二牛喝了茶:“你也知道了?”

    这不废话。

    “还真有这么回事儿。”赵二牛一脸唏嘘:“你大伯那儿,二伯那儿,都有这个,就是生肖不一样,说是你太爷当年做的,你爷跟大爷小爷都有,后来他们又传给你大伯二伯了,就你爷这个,我连个毛都没见着。”

    赵二牛呵呵一笑:“这不留给您便宜大哥了吗?”

    说到这个,赵二牛就一噎,还真没法儿说什么。

    “您那侄孙,可是亲的,打算怎么安排?”赵保国就询问他。

    赵二牛挠了挠头:“咋安排?都还小呢,上头除了咱,也没别个亲戚了,只能接回来养着了,反正就多双筷子,咱家也不是养不起。”儿子的名声,那还是要的,回头再叫外头说嘴,秀才公连侄子都不管不顾,说出去老赵家的名声能好听?

    他大哥二哥也是这意思,为啥呢,还是因为他们五房子嗣单薄,这多子多福,可不是讲讲的,他自己也没再讨个新妇的意思,现在五房白得了个子孙,虽说出身上有些不好说,可只要他们自己人不说出去,外头人还能知道了?

    那肯定不能。

    那侄孙都十三了,侄孙女儿也有十一,在这个全民早婚的社会,再养能养几年?早的十二三成家的都有,那成了家就是大人了,也不需要他家里再养着。

    赵二牛就琢磨着呢,把两孩子接回来后,再养上三四年,当中叫赵贵学门什么手艺,或看他自儿要不要读书什么的,等到十六七了,再给他讨个媳妇儿,他的责任就全尽到了。

    至于赵晴就更好办了,养到十六找个好人家嫁出去,至于嫁妆什么的,家里还真不缺这么一点儿,陪个小铺子压上一两百银子什么的,就足够她在婆家好好过日子。

    赵保国对这忽然冒出来的两兄妹,没什么别的感观,要真是他便宜爷爷的曾孙,那也是他的侄子侄女儿,就俩小辈儿,养着也没什么。

    当然了,这得真是才行。

    也是他对他爷爷没见过,也没什么感情的,才能这样轻易接受,不然真是那感情深厚的,心里头能不犯堵?

    至于赵二牛他对自己便宜也没多大感情,什么爹出轨了养小三?想太多,那便宜大哥比自己还大上十多岁呢,连孙子年纪都快赶上他儿子了。

    就等着林夫子那儿的消息,若属实,才能放心把那兄妹俩接到广陵来。至于现在?就暂时在江阳县安置吧。

    封建社会,交通不发达,来往都是靠畜力,哪怕是朝庭的战报呢,快马加鞭都不可能及时送达,更惶论赵保国请夫子托人在青洲那边还要调查消息呢,这信送过去就得花上十日工夫,人那边调查还得需要时日,没个十天半月不能成,等调查清楚了再托人把信送到徐洲,路上还得花上十日工夫。

    这一来一去的,近年前赵保国才收到确切的消息,青洲那边是确有其事的。

    既然身份证实了,那就不能叫俩孩子在江阳那边呆了,得接回来,上头没个长辈的,还能叫他们俩儿孤零零的过日子?再说一个还过年了。

    一事不烦二主,这回接人过来,还是叫李虎去办的这事儿。

    这回是真要接过来了,就不能只由李虎一个护卫过去,还得派个赵家人去,得表示一下他们的态度。头前是身份存疑,任谁也说不出什么,现在既然确认,自然不能随意叫人去接。

    跟李虎去江阳的既不是赵二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