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歹是当过兵的,怎么说,连个方向还能认不准?
迷不了路,顶多,路上有些绕,只要及时调整方向,总能出了广陵地界,抵达东海郡。
其它人没主意,只能跟着他走。
这一走,就在山里头蹿,路是难行的,有时候连道都没有,足足走了三日用余,才见到官道。
吴敬就熟悉了,这条官道,他曾经走过。
于是这回便换了他来领路。
赵保国这几天,除了指路而行,话都不多说了。
其它人呢,一心想着到了东海要如何行事,要么就是累得没心思多想。
赵保国却总算意识到,这两天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在山里蹿了几日,又仔细计算了,虽不多精准,也大不离。
合着他们从广陵到东海,除去绕走的弯道,只计算一回直线距离,比起三百里,凭空长了两倍有余。
所以这一场地震,给大周凭空震出些疆域来?
有点离奇,可却是真的。
他也不是随便在山里绕的,其它人又不识路,还是他说怎么走就怎么走,哪怕绕了远呢,也不多指摘,毕竟他们也不认得路吗。
赵保国就趁机盘算,心里描绘了大致的地形,再跟地图上一比照,多出好几座山头,且山与山之间的距离,也拉开了许多。
还有,此时正当秋末近冬,可这些山上,却处处郁葱,半点不见调零,宛如春季万木生长一般。
第591章 回家()
其它人有觉得哪里不对的,可并不多想,为什么呢,毕竟才地动过,一心想着灾情呢。
所以,赵保国肯定,这方世界,一定有些说不明道清的东西。
目前着急的是,探清东海的灾情,把情报送往广陵,靖亲王才好调配物资,支援东海郡,安抚百姓。
其它事情,暂时不急。
赵保国忙忙碌碌半个多月,整个东海都走遍了,亲历亲为,吴敬等几个侍卫,职责所在,不得不跟着,半个月来东奔西走,人都瘦了几圈儿。
老管事支撑不住,只每日看看情况。
等东海的事务一结束,就赶紧回广陵了。
来时花了三日多,去时路线上赵保国心里有数,冤枉路也不走了,只用两日工夫,就回到广陵境内。
上了官道,速度就快起来,半个时辰后,就入了广陵城。
也不歇息,直接就去面见靖亲王。把在东海所探查到情况给汇报了,当然了,赈济灾民所需要的物资,预算也做出来了。
靖亲王:光是东海那边,就要这么多,琅琊那边的消息再过来,他把王府都赔进去,也不定够啊。
扛不住了,只能向老大哭穷。
靖亲王这段日子虽忙着灾后赈济,重建民居等事宜。可其它事情,他也不是没有意识到的,本来呢,有点蠢蠢欲动,可赵保国一回来,再带来的消息,他再盘算一下自己的家底儿,发现光是归置自己的封地,就足以把整个王府给拖垮。
野心,也就不切实宜了。
这场地动辐射极广,光是他得知的,整个大周境内,都是地动山摇了。至于外族的地盘儿,还腾不出手去打探。
毕竟大周凭白多了许多领土,以前那舆图都对不上,跟徐洲联络上都还没能做到,再想其它?呵呵。
地动过后,靖亲王居于广陵,自然是要先紧着广陵的事务处理,可他还有两郡封地,自然少不了要派人手去探查情况。
东海是赵恒去的,琅琊叫荣侍卫长带人去了。到现在还没有消息送回。
好在赵恒回来了,虽说肯定要调一大批物资去东海,可至少有一个好消息。从广陵到东海,新的舆图被重新绘制,这下再派人过去,就不用再担心路途不能识。
靖亲王一直很忙,见了赵恒汇报事宜后,放他一日假,回去与家人团聚。毕竟人手不够,缺人才,就放一日,他都是咬牙的。
赵保国也是归家心切,带着李虎跟大头,就匆匆回了。
赵二牛拍着儿子的肩膀,只觉得手底下尽是骨头,咯人得很。
很心疼,可面上却也说不出什么心疼话,好半晌才说:“咋成这德性了?”
赵保国就冲他笑,吡出一口大白牙。
有点伤眼,毕竟风餐路缩,人黑了不少。
唐妤就很心疼,不过半月间,原先风度斯文,身形削长的夫君,就跟换了个人似的,黑瘦黑瘦,执笔挥毫的手上,有细细密密的小伤口,茧子也起了一层。
忍不住就红了一圈儿眼,拉着他进屋坐。忙不迭的吩咐下去,叫厨里准备鸡汤,滋补的膳食,恨不能一顿,就把人给养回去。
赵保国回来,全家人都来了。
赵贵这些天,忙里忙外,处理着家里的事务,毕竟小叔不在,他得担起门户,小婶精明是精明,可到底是女眷,有些事情,就不方面露面。
所以,他也很忙,可再忙,一收到家里下人来报,说是小叔回家了。就赶紧的把手里头的事情交代下去,腾出空闲就往家赶。
回家一见到人,还差点儿以为自己看错了。
“小叔辛苦了。”赵贵语气很复杂。
赵保国就笑笑:“为王爷做事,怎能言辛苦,倒是你,忙里忙外的。”
赵贵就不好意思的笑笑,都是一家人,应该的吗。
赵晴红着眼,一脸心疼模样,既心疼她兄长劳累忙碌,也心疼小叔吃了苦头。
一家人亲亲热热的吃了顿饭,赵保国还坐不住,这离开广陵半拉月,也不知道有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就想出去打听打听,还没迈出步子,就被他媳妇儿按在床上:“你就不能消停些?当自个儿身子是什么?好容易回来了,可不得养养?也不瞧瞧现下都成什么样了,叫我表兄见了,想都认不出来你。”
说着眼圈又红了,落下泪来:“我不求你多大官,有多大权势,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咱们一家在一处,就好了。”以前的日子多好,夫君总在家读书,也时常陪伴在侧,就是不在家,也顶多去姨母家找表兄,或跟马郎君他们聚聚,或是去王府找夫子请教学问。
她心里是安稳的。
赵保国有点慌,给她擦泪:“怎么了哭上了这是?赶紧擦擦泪,叫白薇那几个丫头看见,还以为我欺负你了,不得摆脸子给我看?”大抵是他比较好说话,家里下人都不怎么怕他,反倒更怕他老婆一点儿。
唐妤破涕而笑:“少来了,你就怕她们给你摆脸色,不怕我担心?”
赵保国伸揽她入怀:“想啥呢,不就在城里走走,又没什么危险,有啥好担心的。”
唐妤一听这话就有些恼,挣扎着出来:“你这人,离家半月,连个信都不送回来就算了,难得回家,明儿又要走,就不能多陪陪我跟爹?就一日在家里还呆不下去?非得往出跑?这家里叫你待不舒坦了是怎样?或是你在外头还有个相好盼着?”
赵保国:我不是,我没有,我冤枉。
好生委屈的赵保国:“你这想哪儿去了,说得好好的,怎么还急眼了呢?”又解释:“这不是地动了吗,当时我又忙,顾不上姨母那边,现在回来了,为表礼仪,也得过去拜访一下,问问情况呀,不然,人还以为我待你不上心,才对姨母那边不管不问的。”
唐妤就软了话:“你可早说呀。”
赵保国道:“你也没给我机会呀。”
唐妤恼了,伸手就去拧他耳朵:“合着还是我错了?”
不不不,我的错。赵保国护着耳朵,认了怂:“怎么会,是我自己没说清。”
唐妤:“算你识相。”
第592章 扩建()
好容易把耳朵从媳妇儿手底下解救出来的赵保国:女人哪,就是这么难伺候。
可他也挺乐意。
哄着老婆说了会儿话,他才离开,出去前,还特意去他爹的院子,跟他爹说了声,赵二牛一见儿子又出去,眉毛都拧成一团:“刚回来,又往外跑?屁股底下长钉子了?”
赵保国:“不走远,就去岳家看看,问问情况不是。”意思是晚上,还得回来。
赵二牛这才缓和脸色,摆摆手:“去吧,带上人儿,这城里头,还有些乱呢。”
赵保国就应了一声,转身离开,随意指了两个男仆,带着往林府去了,林府离他们家也不远,就隔了两条小巷,走道,都不用半刻钟。
赵保国操劳半月,果真是大变模样,林府的门房,一时都没能认出他来,还是他带来的两个男仆,上前自报家门。
那门房一见,再仔细辨认,不由大吃一惊:“恒郎君怎地这般模样了?”
赶紧迎了进去,又连忙打发人去主院通报。
赵保国摆摆手,总不能见个人就得解释一番。
当然了,当下人的,也没有问主子要解释的道理。
见了林老爷,他打量了半晌,神色有些一言难尽,好半晌才道:“平安回来就好,男儿吗,容貌也没什么可注重的。”
好在,妤姐儿那孩子,也不是肤浅的只瞧中皮相之人。
赵保国就有些无语,真要不注重皮相,还用得着特意拎出来说一说?
“劳姨父担心了。”赵保国拱了拱手才坐下,林老爷自然有许多话要问,东海那边的情况,以及他也是敏锐的,别的地方不暂时不清楚,可光广陵这边,地势所发生的改变,他还是有些数的,这回外甥女婿出了趟远门儿,可不得问问。
这也没什么可隐瞒的,毕竟普通百姓有房有地的,住在村落里,住惯了的地方突然大变模样,又不是没长眼睛,还能瞧不见?
而城中住户,那富贵人家,谁还能没几个庄子了,庄头发现了,自然得往上报,所以,其实还真是没谁不知道了。
于是就他就老老实实的跟林老爷说了。
林老爷听完后,也没发表什么意见,只打发他自去自己儿子的院儿去,小哥俩儿说话,自己则转身去了书房。
赵保国被林府下人引到林栋的院子,在正厅等候,又有添茶添水的。
林栋正陪在后院儿陪媳妇儿呢,一听赵保国来了,赶紧的就出来。
相互交流了一下各自所打听到的情报,赵保国这半月远在东海,广陵这边的许多事情,都得不到消息,这回一问林栋,心里就大致有了数。
说完后,俩人又一起出去,打算去看看马聪。
见了马聪,发现马家老宅,坍塌了一半房屋,当日地动,有条裂缝直接把马家老宅一分为二,左侧的几乎全部坍塌,右侧的也有几间屋子,被裂缝所吞噬。
这运气。
“衙门那边,是怎么说的?”赵保国问他。
马聪道:“东城塌了一半,西门也有损坏,地动那日坍塌无数民居,从云阳山脉那边,震出一道深渊,由东至西,把广陵一分为二。我看着衙门那边的意思,是干脆把广陵扩建,从东西两方,再往外扩建几十里,重建新城。”
之前也听林栋提过这事儿,赵保国再听马聪这样一说,便反应过来了,道:“意思是,在地动中损坏的民房,等广陵重建好后,衙门给置换新居?”
马聪就笑笑,他也觉得,这个政策很不错,对百姓是有利的。
没瞧见,这道政策一布告出来,原本绝望伤怀的百姓们,都个个精神起来,欢欣鼓舞着奔走相告,还自发扒了自家原本坍塌的泥砖屋,木屋,收集建房材料,捐献给衙门。
扩建城池,可是个不小的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要不少,百姓自发上山砍柴,收集青石,十分踊跃,这城墙是要先紧着建的,等城墙一建好,就该轮到城内的建筑了。
这动作可不小,苏太守估计没这魄力,也不敢,想是靖亲王的决定,毕竟,是他的封地,他不开口,光凭衙门那边,就是有心,那也不敢。
难怪呢,赵保国想到之前面见靖亲王时,他把那份东海预算呈上去时王爷有些为难的脸色。
大抵是,没多少钱了?
赵保国这样猜测着。
不过这王爷,当得当真不错,赵保国有些惭愧,人一封建社会的权贵阶级,都有心这样注重百姓,为百姓着想。
他一从现代文明社会过来的穿越者,好像还真没想过为民出多少力,想想觉得有些羞愧呢。
这样一想,就很有些不自在,于是也坐不住了,在马聪家呆了不多久,就匆匆回家了。
回去就问他媳妇儿,家里有多少可以支配的银钱。
唐妤默默的盘算:“可以动用的,有三万两白银。”除了四年前那场大旱,家里没多少进项,接下来的三年,都风调雨顺,粮食卖了,也换了不少银子。
再加上家里的铺子,生意也还不错,年年都有进项的,还有那边的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