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加上家里的铺子,生意也还不错,年年都有进项的,还有那边的制炭生意,也是个大项。
赵保国一向不注重这些,毕竟,他有吃有喝,还吃得好喝得好,钱吗,够用就成,当下一听,便有些吃惊了:“这么多?”
对他来说,是很大一笔了,可建城呢,花销只有多的没有少,估计也是杯水车薪,可再少,总也是他一番心意。
不过家里钱,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他也没打理过,多亏了他媳妇儿,是以他要动用这些个,总得跟他媳妇儿商量商量,免得影响夫妻感情不是。
“夫君有为民之心,我又哪有反对之理?”唐妤,要搁现代,也是个文青性子,忧国忧民之心,她也是有的,可是碍于自己女儿身,抛头露面,其实不大方便,最多能在天灾时,拿点粮食施些粥食给百姓。
一听自家夫君这般志向,不免心生敬佩,当下就把家里的能动用的银子给掏出来:“在不影响咱家吃用花销的前提下,能有两万八千两,再多就得紧紧了,若不够,家里还有几个比较吃香的铺子,也能”
第593章 徐洲()
唐妤一脸激奋,有种恨不能抛头颅撒热血的架势,赵保国都有点渗得慌。于是连忙打住:“可以了可以了。”再怎么说,也不至于倾家荡产不是。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一番心意就够了。”赵保国有些慌:“再多,咱们自家,也是要过日子的不是?铺子就放在那儿,再赚了银钱,多做些善事,总比直接换了一笔银钱捐献出去,就是一枪子买卖,不划算。”
是呀,总得养家糊口。
一大家子呢,爹不能亏待,侄子侄女也指望着他们养呢,以后成家立业,又是一笔开销,大贵都近十六了,这年纪也该到了。
小晴呢,也没两年了。
唐妤细细盘算这笔帐,激荡的心情顿时冷静下来:“也好,就听夫君之意。”
留下两千两银子,作家里日后的花销,其余的赵保国就通通拉到王府去了。
两千银很是足够了,哪怕奢侈着过日子,再养着近三十余个下人,也足够一年的。
虽说捐献出这么多,赵保国有些肉疼,可他也没有不舍得,毕竟钱再多,搁那儿摆着,也不能生银子。
能做些善事,也许能添几分功德?
这样想就有些功利了,可钱要花出去,能用到普通百姓身上,谁又敢说他就不是做好事了?
赵保国乐观的想,他要常做好事,或许哪天,还能功德封神呢?毕竟他猜这个世界,不太简单,或许真有这个可能也不一定。
要是不成,就当纯粹的做好事了,反正家里也不亏。
靖亲王看着院里满满几大箱银子,心里一时还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儿。再看看赵恒一脸肉痛,就失笑:“这么舍不得,怎么还拿出来?都送到我这儿了,可没有反悔的道理。”
赵保国收敛神色,上前道:“回王爷,恒虽非君子,可到底读过些书,言出自然不悔。”
靖亲王又想说点什么,可叫赵保国插了话:“到底这么多银子,又都是辛辛苦苦好几年赚来的,说不心疼就是假话了。可钱财乃身外之物,搁家里放着,也没什么用处。现在我广陵正济用钱之济,就这点银子,不过杯水车薪。若能为扩城之事尽份心力,也算一份功德,说到底,恒也不是无欲无求之人,捐献这些银子,也不碍了家中生计。”
靖亲王听了这大实话,反而更加欣赏起他来,毕竟,人活一世,不为求名,就为求利,要真的无欲无求了,那就是有更大追求,这种人要么是真圣人,要么是野心不为人所知,反倒叫人心生警惕了。
真圣人?怎么看赵恒,那也不像的。活在世上之人,谁又能无求呢。
这赵恒,想来也是求个好名声,靖亲王自然欣然而应,毕竟由他开了个头,城中其它富户,自然会有人跟从。
出头的筏子,没人敢轻易作,毕竟总有那不愿的,若有人开头,抵挡不了大势,捐出来心不甘情不愿,却又不得不捐,就会记恨当先出头之人。
而赵恒受他看重,由他来出这个头,普通富户哪怕记恨,也是不敢轻动的,毕竟赵恒有功名在身,又在他这里领了个差事。
如今倒是真妙,解了他燃眉之急。
于是靖亲王收了银了,转脸又赏了他不少摆件古玩等珍品,这些东西,也就是能摆着看看,可以当底蕴传下去,可真要拿去抵了花用,谁敢?
赵保国一脸感激的接了赏,退下去了。
靖亲王还特意叫了一队侍卫,护送着这几箱子东西,在城里绕了两圈儿,浩浩荡荡的护送赵保国到家,一路上声势浩大,引得不少人纷纷驻足。
领头的管事早就被王爷交代过了,见有人驻足而问,便将赵恒的举措添油加醋的宣扬开来。
不多时,此举便传遍全城,赵保国的名声一下空涨,百姓观感极其之好。
而城内大户,那就心思各异了,有欣赏他的,也有恨得牙根痒的。
毕竟,这事儿要不是王爷的默认,这名声能传得这么快这么高?很明显,就是在暗示他们。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王府里就开始热闹起来,时不时大户家的仆人进出,都是来捐银子。靖亲王也是很会做人的,或多或少,都有给赏赐,反正他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内制的古玩摆件珍奇珠宝。
虽然城里大户基本都捐了一笔,比赵保国大手笔的,有的是,可在民间的名声,还是赵保国最为出众的。
老百姓也不是傻的,这开头的是人家,自然记人家的好。不然没瞧见,之前这些人,就没个动静儿吗?
当然了,人家也捐了,感激,是有的,可只不如赵家郎君般真诚罢了。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才叫众志成城的呢。
广陵的扩建工程,只花了半年工夫,就毕工了。
赵保国一直很忙,靖亲王挺看重他的,觉得他能做事,人也不贪,虽有些小心思,却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用。
所以就可劲用,于是赵保国这半年来,基本上都着不着家,东奔四跑的,难得着家一回,上炕就能打呼噜。可把家里人心疼得,只要一回,就大鱼大肉的伺候。
广陵城扩建毕工后,靖亲王半年前派往徐联络的人回来了,带来了最新消息。
而前往京都的?呵呵,大周地势一改,舆图还没法儿对照,估计这会儿能不能找着地儿还不一定。
好在徐洲是联络上了。
徐洲那边物产丰富,哪怕地动一场,有不少损失,也很快平息了动荡。徐洲牧虽军事不明,但治理民生,还是相当有经验的。
就是地势一改,平白多了许多领土,徐洲还被地动分裂出了几个郡去,途中平原平白涨了好些。这都是些上好良地,白放着多可些?
朝庭暂时无法联络,徐洲牧不敢擅自作主,毕竟邻近还有个王爷呢,手上兵马还不少,就是他徐洲这边,军事力量还是忠于朝庭的。
当然了,他其实也没那等心思,于是跟靖亲王派去的人一接上头,就立马把这边的情况叫人带过去,顺便请示一下,这多出的领土,要如何处置。
第594章 圣意()
于是靖亲王拿着这信,看了半晌都不知道咋回。说徐洲牧有远见?人立马就能会意开始着手准备建新城了,回头等朝庭那边一来人,一看,哟嗬,可以吗,合着当徐洲是自个儿后花园了?想咋弄就咋弄?造反呢还是咋地?
徐洲牧肯定得不着好,可他自个儿也逃不了干系,回头人一说请示过靖亲王,转脸一顶不臣之心的帽子就能扣他脑袋上摘不下来。
毕竟他是皇室宗亲,在朝庭联络不上时,地方又有紧急事务不能耽搁,那外臣自然是要问他的意见,人一想呀,你封地就在这嘎哒,要不是你的意思,那徐洲牧自个儿能有这么大胆子?
一顶帽子扣得牢牢的,他必定吃了这哑巴亏。
要说不同意呢,回头朝庭来人一看,他得背上个黑锅,为啥?好歹是个皇亲,明知道现在大周动荡,朝庭忙着无暇分身。你身为皇亲,就近一洲都不知道帮帮忙?光想着自己封地了,就看朝庭领土搁那儿不成样?
照样得不着好。
靖亲王就左右为难起来,这准也不是,不准也不是。
林夫子就建议:“就当没瞧见。”反正只要一回信,不管王爷如何选择,到日后总避免不了被人拿短处,那就干脆视而不见。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自然就不错了。
靖亲王:“这能成吗?”信都送到他手上了,还能瞒得了人?
林夫子思忖一会儿,道:“带信之人,都是王爷的心腹,只要他们闭嘴不言,谁又能知道?”
靖亲王愣了下:“合府人谁还不知道,本王派去打探徐洲情况的人手回来了?”虽说满府人都是他的人,可到底人多口杂,就是下令命人闭嘴不言,可还能防得了意外?万一有人说梦话呢?万一有人不当心喝醉说漏嘴呢?
林夫子就笑笑:“这有何难?王爷需说没收到信便是,或叫人将此事推托,说路途难行,信件遗失了”
这主意倒是不错,可若说遗失了徐洲牧给他的信,那他来往两地的人手,就脱不了干系,哪怕做给人看,也是大罪。
靖亲王对这个建议有些心动,可想了想,还是没采用,毕竟怎么说也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心腹,用处大了去,就因这点事情让他们无罪而治哪怕他是个王爷呢,也觉得不太妥。
林夫子看他一脸犹疑,也是很了解他的顾虑,心里一时还说不出什么滋味儿来,要说靖亲王,是有能力,可有时吧就有些妇人之仁,要成大事,何必拘这些小节?
可林夫子再转念一想,若王爷当真铁血手段,对一直跟随于他的心腹都冷酷无情,他还敢一心为王爷打算吗?
想想,便释然了,毕竟,有得必有失。
王爷这样的主公,也很好。至少,不必担心,哪日老朽无用,就被弃若敝履。
“那王爷便交代下去,叫他们对好说词,就说路中遇雨,信件浸了水,字迹模糊,瞧不清楚了。”林夫子到底又出了个主意,这个主意一出,虽说带信的人也有办事不力之罪,可到底轻了许多,叫领些责罚,意思意思便能过去。
不丢性命就成,不过是挨几棍子,做给外人看的。靖亲王便同意了,当下便交代了下去。
两人正商议此事呢,王府长史忽然一脸说不清是惊还是喜的表情跑了出来:“王爷,天使已到了城外三里。”
靖亲王与林夫子俱是一惊。
“快快准备起来,好迎接天使。”见王爷怔住了,林夫子连忙代他做主,吩咐下人准备起来。
“王爷”林夫子轻轻拍了他一下,靖亲王才反应过来:“对对,赶紧准备香案。”
靖亲王这个心他原本还一直拿不定,到底要不要趁这个好机会毕竟,天外来客已然解决,就不用大周倾覆之祸了。
又正巧天地俱变,朝庭对地方上的统治,一时间有心无力。这是个好机会,他有心动作,可又有顾虑。
一来,发动战争,受苦的多是普通百姓,二来,他兵力也不甚足,就三个郡,来往还有些难处。
再有一个,他都能这样想了,那其它几个不省心的兄弟
到时候别再没被外敌颠覆了大周的统治,反倒叫他们自己人把大周弄得四分五裂了。
怕只怕,天高皇帝远,有不臣之心的人,再举旗而反。
要说当年老圣人传位于下,不是没问过他们这些兄弟,当然了,丑话也是说在前头的,他们听完后,自然就有些顾虑了,毕竟这大位是好,可难就难在,大周危机四伏,这坐上了皇位,那要操的心就多了去,一个不当心,别说自家性命,整个大周,都得荡然无存。
他们觊觎那个位子,为的是什么?要说为民之心,受老头子教导,有是有的,可说是尽竭虑殆,只为百姓安康渡日?那就是说笑了。
更多的,是为了自己大权在握,至少治下子民,在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顺便谋些福利罢了。
都是多年的兄弟,谁还能不知道谁呢。当今也是如此。
可当年老头子传位,什么话都跟他们说了,这位子,想要尽可拿去,可前提是,要担负得起稳固大周统治的负责。
当时那是个什么情况,异族虎视,异人虽被老头子打了个措手不及,可逃脱的,不在少数,整个大周疆域,各洲各府都有异人出没的影子,时不时就得给他们搞出些乱子来。
这内忧外患的,再加上老头子临死前,还跟他们说了一件不可言说的事情,差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