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作为越龙岭山神,有他领路,也没有不顺利的可能性。

    汤国容一愣:“这么久啊?”

    合着您以为现在到了岳庆,明儿就能着家了?

    赵保国道:“那肯定的呀,这是翻山,又不是马路上,还能开车。”光人走着就挺难走了,再大包小包的背或扛的,能不花功夫吗。

    汤国容闻言便泄了些许气,又想起来:“你去接呀?打算啥时候去,一个人去可不行,要不要喊上全勇他们哥俩儿?”说这话时她有些犹豫。

    毕竟危险着呢,万一了什么事儿,她也没法儿跟妯娌交代不是?

    可就叫儿子一人去,真出了事儿她也悔不及,女儿是她的眼珠子,可儿子也是她心头肉,舍了哪个都是挖心般痛。

    “毅哥留家,喊上勇哥,还有勇哥,他小姨子也在呢,总得出份力。”

    赵保国想了想,全喊上也不现实,毕竟家里年轻本来也不多,都叫走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的,能自己干多少重活累活儿?不说别的,光是挑水就很难,所以家里得留一个。

    三个人,也可以了。

    自己儿子还是比别人儿子更重要的,汤国容心里犹豫挣扎了一会儿。

    给自己找些理由:“也行吧,不说你表妹也跟着呢吗?就是你不喊,你老姑也得催,勇子那儿他媳妇儿肯定也不能放心她妹子,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在外头多危险呢。”

    这样说着,就越来越理所当然了,毕竟也没错吗。

    又叮嘱儿子:“那你自个儿路上可得机灵点儿,但凡有不对了,赶紧溜,先保住自己再说。”至于外甥还是侄子的,那也没办法。

    赵二牛是半点不担心这个的,毕竟儿子的秘密又没瞒他,他清楚得很,在越龙岭上,谁出事儿,也轮不着儿子出事。

    赵保国:

    “妈你别担心,山上不好些军人呢吗?这么多天下来,也没听说哪个出了事儿,遇着什么危险了,我想这越龙岭,估计真是有些特别的。”赵保国若无其事的说:“所以,遇到危险的可能性比较小,您就别担心这个了。”

    “咋能不担心呢?”汤国容忧心忡忡:“听是没听说有什么危险,可万一有呢,只是人不告诉咱?”

    这就没法儿劝了。

    山上那些军人一举一动,赵保国都了如指掌,不过他一点也没插手,并没有交代山中生灵特意避开,不然真一点意外都不出,明摆着有事儿呢吗。

    所以没必要节外生枝,多做就多错。

    话说这段日子,那些军人满山满林子蹿,不是没遇到过意外,可这些意外他们都能处理,危及到生命也有,但这种危险,跟外面的又大有不同。

    不过是些蛇虫鼠蚁之祸,山峰陡峭之险,除了开灵智的那几个,至于其它生灵,皆与天地大变之前的生物链,无有不同。

    是以上山的军人,皆还能应付,损失也不大,只小心谨慎行事,又带足设备,基本无性命之忧,当然倒霉被毒蛇咬一口连血清都来不及注射就翘辫子的

    这就没办法。

    越龙岭范围辽阔,横跨三县之地,中大大小小山头数之不尽,高者耸入云端,常年不见顶峰,白雾袅袅,路难行之,险峻料峭。

    中亦有大大小小平坦开阔之地,面积不一的大小山谷或天坑,更兼之清涧山溪,方位极难分辨。

    再加上异变忽生那日,越龙岭上除却开了灵智的四只动物,岭中草木之森也大得裨益,山更高了,树更大了,原本绿意一片的森林,位于深山内还一时不显。

    只看外围处的稀松零零的树木,如同吃了激素般疯狂生长,树干变粗变长,簌簌的向上拔了将近一倍,并新生出无数枝桠,叶片也伸展开来,肥厚翠绿。

    一棵接一棵的挤在一起,密密匝匝的。半月前还只一片疏林,绿意星星点点的,今就变得葳蕤茂盛之极。

    变化不可谓不大,军人入山前,还找了村里两个常年进山的,有猎技在手的村民,当向导。

    等他们从山上下来,再把山上的事情一说,俩村儿就无人不知了。

    可唬了不少人,年轻人是不信,老人还有当场跪的,号啕着直说山神显灵之类的话。

    越龙岭奇异之处多多,原因到现在也没调查出来,山上也没有信号,卫星信号都没有,所以军人虽入山,可每日又会派人下山一趟,出了牛角山范围,也不走远,只在边上,跟首都通讯,还要汇报一向最新进展。

    目前进展不大,首都那边也有些顾忌,只叫这边专家该勘测勘测,该调查调查,访分析分析,天天要汇报,除此外就没有最新指示了。

    赵保国还以为上京那边的领导们,只要发现了越龙岭的奇异,又派人调查一下是否无害,就会大批人马飞过来等于迁都一样。

    毕竟,越龙岭再危险,也危险不过裂缝吧?

    哪成想都半拉月了,也没见有其它反应。

    他只好奇了一会儿,就把这些事抛诸脑后,毕竟不在其位,他也不多管闲事。

    主要是越龙岭变化太大,就是常年进山的村民,都不敢说自己进了山就能顺路摸回来,更何况是赵雅呢。

    至于他那两个同学?更不用说了,只来过他老家一趟,他带着俩哥们儿上过山,也只在外围转转,打个鸟什么的,深里不曾踏足过。

    没人去接,估计得在越龙岭转一辈子。

第719章 小姑() 
所以他这趟,是走定了。

    一个去?那就纯粹是领路的,就算他力气再大,也只长了两只手,山里行路又不像其它地方,板车也没法儿推不是,谁还没大包小包的行李呢。

    光是姚江两家,上头还有长辈亲戚,人数都有二三十,这过来是过来,吃的喝的他可没法儿负责,姚玮跟江明策又不傻,没想着借同学的交情,搁牛角山住着还得厚着脸皮问人要吃要喝养上一大帮子人。

    所以粮食还带了不少,不然没得吃。

    于是赵保国就去他大伯家走了一趟,刚好人家家里饭吃完,正收拾着呢,一家老大小的都在,赵全勇曲着腿儿抠着脚丫子,别说赵全毅嫌弃的捏着鼻子离得远远的,就是亲儿子大麦小麦,都不往他跟前儿去的。

    他还没进窑呢,正一边收拾桌子,一边数落自己男人的沈薇就看到他了。

    “保国过来啦?”这个点儿过来?沈薇心有疑惑,可也不多问,只笑:“找勇子还是找毅子啊?”

    里头把纳鞋底儿手艺捡起来的俞大丫也招呼他:“吃了吗?”

    赵保国就说吃过了,俞大丫笑呵呵的看看他脚,就说:“现在买东西也不方便了,好在我这手艺还没丢,以后呀,要穿鞋就得指望自个儿了。”

    “你来了正好,回头问问你妈要不要跟我学两手?”

    赵保国欣然应道:“行,回头我就跟她说。”

    赵全勇抠完脚,穿上鞋子,就着窑洞口摆着的半盆水把手洗了,才看向自家堂弟:“啥事儿?”

    赵保国就道明了来意。

    赵全勇听了后点点头:“行,明儿叫上强子,咱过去接一把。”他们再怎么不识路,可常在乡下住的,对越龙岭的了解,总比在外头堂妹表妹强得多,虽说她们也是本地人,可到底是姑娘家,小时候虽也皮,可也不像他们男人一样,出了家门儿就山上河下的撒欢儿。

    牛角山各家的窑洞都是大同小异的,先开个大窑洞当客厅使,一家子吃饭做事儿都在在大厅里头。然后三面环墙的,按自家人口算算要几个屋子才住得下,再往深里,或往两侧打洞,垒实了,凿出几个小洞来,至于床?就按北方那边儿,炕一样,还不用费劲儿打,直接就地取材了,只把里头管通垒好,再把从村里拆来的铁管接上,连到窑洞外的灶里。

    现在这天气是用不上炕的,可乡下人都喜欢做足准备,现在是不用,可天冷了总用得上,毕竟住洞里头,冷着呢潮着呢。

    开洞的时候不一起干脆做到底,难道得等天冷了再动手?没必要费两趟事情。

    住人的小窑洞口子,就用竹席子或草席子挂着,能挡个人视线就够了,现在也没那么多讲究。

    至于帘子什么的,看目前形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转呢,家里不论什么衣裳,就是块抹布,都得省着用,万一以后再买不着了呢?

    现在看什么厂子都停了,就家里仅有的这些物资,估计也没地儿再添。

    所以能省则省。

    赵全勇家就开了四个小间儿,一个赵大树跟包秀秀带着四岁的苗苗住的,一个赵庆祥跟俞大丫带着赵顺睡,再一个就是赵全勇夫妻俩住了,还剩一间最靠里的,现在挡门草席被掀开,赵四美从里面走出来:“我得去!”

    包秀秀正哄着苗苗呢,没成想自家老闺女出来就是这么一句,当场就唬得说不出话来,好半晌才呐呐劝:“四美啊,你就别去了吧?可是得到岳庆县那儿呢,山上又不好走,有保国跟勇子就够了,肯定能把颜颜接家来。”

    “娘说得对。”俞大丫吓得一针戳破自己手指头,血一下吱出来,赶紧的放嘴里唆着:“小妹你就在家等着。”可别叫娘再担心。

    赵全勇就接话:“是呀小姑,我保证,肯定把颜颜平安接回来。”小姑真是想出一是一出,这把岁数了,跟着去确定不是添乱的?

    赵保国:“我得先去跟强哥说说这事儿,今儿太晚,走夜路不安全,咱明儿个早点起,七点钟出发,要路上顺利的话,说不定晚上就能到岳庆。”

    赵全勇摆摆手:“行,你去跟他说。”

    赵保国赶紧的就溜了,这厢赵四美哪里肯听劝,执意要跟着去,包秀秀是左劝右劝也劝不动,急得眼泪都要下来了。

    俞大丫也苦口婆心劝,讲道理,讲不听她呀。

    到了还是惊动了吃了饭就回屋的老爷子赵大树,出来一问这情况,立马就唬着一张脸:“看把你给能耐的,还当自己年轻哪?”

    赵四美这辈子过不去那坎儿,尤其是对她爸,当场没忍住一句话怼回去:“再老不比你年轻?”

    老爷子:还治不了你了。

    “行,你年轻,我老。”老爷子抬一下眼皮:“我年纪大我承认哪,我老实哪,我不给人孩子添乱哪?你倒是年轻了,多年轻?还想跟着翻山越岭呢,你说你闺女要知道了,她得咋想?”

    赵四美蹭一下起来,眼睛睁得老大,气得要死:“你啥意思?”语气很不善。

    老爷子半点不以为意,慢慢悠悠的:“我能有啥意思?我也是好意吗,你说你这当妈的,着急闺女,正常得很,这事儿肯定得宣扬宣扬呀,得叫孩子记着恩,你现在没老,可总得老不是?到时候她不得孝顺你?这好事儿哪,肯定得叫她知道,不能做白眼儿狼不是?”

    赵四美:白眼狼?这指桑骂槐的说谁呢?

    老爷子还真没想那么多,关键是女儿不听话,闹着非得去,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岁数儿,这胳膊腿儿的能跟人年轻人比吗?

    去了就是拖后腿儿,他能让她跟着去添乱?扯淡哪。

    可一家子人,都说不动她,也压不住她,总不能再把人给关起来?

    想想还是算了,本来关系没那么僵了,要再把人给关一回,再是她为好也得翻脸。

    孩子脾性又犟,不能硬对着来,所以得另想招,叫她听话。

    家里人压不住她,总有人压得住,这就一物降一物了,赵四美唯独能听进去的,就是她女儿柏颜的话。

第720章 准备() 
姑娘性子打小就犟,长大了也没能改改,反倒更犟了,说干啥非得干,听不进大人话。就说她嫁那柏家人,当时他跟她妈是不同意的,柏家不是村里人,是外来的,没个亲戚帮衬,他那早死女婿除了张脸,一张会哄人的嘴,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能撑得起家?

    上头就只有一个妈,亲家公老早就没,一家人就母子俩个,家底儿薄不说,田地也没几亩,就这样的人家,村里但凡心疼姑娘的,也不会叫嫁过去。

    他完全没考虑柏家,谁料想俩孩子不知道啥时候看对眼儿了,死活闹着要嫁,他跟她妈是左拦右阻,劝了又劝,掰道理分析利弊,她就是听不进去,也不爱听,说多了还翻脸,摔门。

    都是债呀!

    跟脑子被门挤了一样,死活也说不听,拗不过她,只能想办法给多陪点儿嫁妆,叫俩儿子多去河边村走走,搭把手帮个忙,好叫她日子好过些。

    果然他的担心不是假的,赵四美一嫁过去,没两天就又黑又瘦了,当牛作马一样,家里事儿全干,地里活儿也一把手。

    跟陀螺一样连轴转,从早到晚也没个清闲时候,也不知道她这是为了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