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避免她一直有事儿没事儿光发愁,赵二牛选择转移她注意力:“与其想这有的没的,你还不如多去那边瞅瞅,看那窑啥时候能搞好,不然等儿子领着一帮人回来,嗬,都没地儿安置,到时候跟你挤一床,看咋睡。”
汤国容注意力果然被转移,拍着腿儿嗬了一声:“你不说我差点儿忘了,我得去瞅瞅。”说去就去,很风风火火的,把腰间围裙一摘一扔,就跑出去看了。
赵二牛看着她走得飞快,摇了摇头,又低头接着忙活。
古威问:“叔,您就真一点儿也不担心呀?”
赵二牛难得抬眼看他一眼,没多说,只道:“有啥好担心的?带着一帮子人呢,他又打小练的功夫,力气天生就老大,越个山怕啥?谁出事儿,也轮不着他不是。”说话间就把他有信心的来源给透出去了。
古威心说这就是不怕跑得不快,只要跑得比其它人快就行了?
“练的啥功夫这么厉害呀?”古威很好奇,武功他就知道里那些不着调,现实中也就知道个公园里老爷爷老奶奶耍的那种,慢慢腾腾的太极,估计连个蚊子也打不死,正经功夫?他一直以为不存在的。
赵二牛心说这能告诉你?就瞅他一眼:“咋地你也想学?”
谁不想?可又不知道威力呢,古威笑笑:“我就是问问。”
“他四岁那年,山上道观里头来了个挂单的老和尚,乡下小子吗,再懂事儿,那也撵鸡逗狗的,不到饭点儿不着家,也不知道咋么着的,就被那老和尚瞧中了,教了他一手。”赵二牛扯起谎来,也跟真的一样。
至少古威听着虽觉得挺像套路的,可心里其实也没怀疑过他说谎。
毕竟赵叔这把岁数,还是农村人,能知道说这谎吗?
“那我弟可是天赋过人,骨骼惊奇了,不然村里头这么多小子,人也不能独看中他一个。”古威又打听:“那老和尚还在吗?”
赵二牛心说我吹牛你也看不出来?
“他就搁这村里头露了几回面儿,没半拉月呢,道观里头就没人了,当时我还问过人呢,说走了。”
和尚来过是真的,可说什么收徒弟教工夫,那全是瞎扯淡。
古威听着觉得有些不对:“咋是道观呢?”这和尚跑道观里挂单?
赵二牛说:“咱山上本来就是道观。”
“不是”古威想想就觉得奇怪:“这和尚跑道观里挂单?他不是该去寺庙吗?”
赵二牛沉吟一会儿:“可能因为咱附近没寺庙?反正佛跟道也差不多吗,估计早些年是一家来着,没地落脚了,借个地儿有问题吗?”
古威很想问问您咋知道?可他没问,膛目结舌道:“没,没问题。”看来那老和尚,也不是个正经和尚。
赵二牛这段日子,干啥都带着古威这小伙子,有心想教给他点儿手艺,可他活了几辈子,也没见过手这么笨的,干啥都不成。
发愁哪,山上就他一个,总不能一直家里养着?得自己立起来,找个生计才是,他会的也没藏私,能教的都给教,结果他愣是怎么也学不会,理论倒是说得一套一套,可要上手了,不是这儿有毛病,就是那儿有问题,反正怎么也搞不出一架能用的。
“小威呀。”赵二牛替他发愁:“你看你跟我这儿学了这么久,到现在”他叹了口气,又看看古威恨不能把脑袋钻地里去埋着的模样,也没忍心数落他,就说:“不然我跟你大伯说一声,叫教你点儿庄稼本事?”总得过活不是。
赵二牛是把他跟儿子一辈论了,古威住他家时间也不算短,关系也亲近起来,人也勤快,虽说干起活来,这也不成那也不像的,可好歹人家肯学,至于学会学不会那是人笨,人品上他看着没什么大毛病。
除了见天儿起不来爱睡个懒觉外,是方方面面他也挑不出来什么大毛病,挺讨人喜欢一小伙子。
而且眼里也很有活儿,这段日子家里家外的,有活不用人催,他自己就上手干了,当然没干好还得叫媳妇儿再返工一回就不提。
态度很务实,他难免就当子侄辈看了,这回他学自己手艺怎么也学不会,没那天分,他就琢磨着跟大哥吱一声儿,看回头地里头干活儿,能不能领着一块儿,说不定天分点庄稼上了?
要是能干木匠活儿,他也不愿意学下地呀,毕竟在家里头干活,比下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要轻松多了。
可他也没办法,明明理论上他都学会了,就不知道为什么一上手,那木头工具什么的,怎么也不听他使唤。
这条轻省些的路走不通,他其实还挺丧气的,可再丧气也得打起精神来,得想办法过活,不能总白吃人家一辈子吧?
所以庄稼活得上手,他心里是不喜欢的,不喜欢没饭吃,还得学。
第756章 四个()
于是应得也很干脆:“谢赵叔了,您没少替我操心,我记着呢。”又有些担心:“就是我挺笨,也不知道学不学得会。”
听他愿意学,赵二牛就高兴了,当下摆摆手:“你是手笨又不是脑子笨,再说种庄稼那是力气活儿,也不用上脑子机灵。”
这话听着多别扭。
不过赵二牛没觉着,还说着:“赶明儿去你大伯家坐坐,跟着学点儿经验,我托他下地带上你,这会儿种庄稼不是时候,可菜啊什么的,也有种的,这段日子草生得猛的,天天拔也拔不尽,回头家里事儿不用你,你就跟着你大伯后头,学点东西。”
拔个草,总也不至于不会。
古威同意了,于是第二天就跟着赵二牛,上赵全勇家去,跟着喊大伯的,是赵二牛大哥赵庆祥,赵全勇不在,地里庄稼自然当爹的得多看着。
赵二牛跟他大哥交代了两声,又叮嘱古威凡事多听他的话,就又回去忙活自己的事情。
古威就跟着赵庆祥去地里,满地的杂草麦苗都快分不出来了,杂草茂盛之极,天天都有人在地里忙活,头天刚拔光,过一夜又冒出不少。
所以地里天天都有人在,赵庆祥领着古威下地,地里的都是女人们,男人有重活儿要做呢,譬如下山挑水。
过去的路上碰着人,还时不时的打个招呼,赵庆祥也上心,就跟古威指,说那那那是谁家的谁家的,叫婶子,叫伯娘之类的,给认认人。
古威嘴也甜,赵庆祥让他叫谁就叫谁。
等到地里头,就听着赵庆祥说话,说麦苗长啥样的,只麦苗不拔其它的都拔光。拔出来的杂草也是不能乱扔的,杂草是不止一种的,有很多种,先都拔了,有些杂草能喂牛,山上有五头,两头是靠山村的,三头是窝沟岭的,当然现在已经不说是哪村哪村的了,反正都合一块儿用。
能喂牛单捡出来搁一堆,回头自然有人拿去牛棚给牛吃。
还有些杂草是野菜,也不止一种,哪些好吃,哪些不好吃,好吃的又拎出来单放,等完活儿了拿回家洗洗,也是一道菜,不好吃的就也拿回去,喂猪。
古威听着赵庆祥给他指认这是什么野菜,那是什么野菜,能有什么用,他听着两眼都快蒙圈儿,合着就没有没用的?不是人能吃就是牲畜能吃的。
他们牛角山上,一点也不缺菜吃,虽说只是野菜。
但在地里种的那几亩蔬菜没成熟前,野菜也是菜,而且它生得又快又多,拔了扔不如拔了吃。
不过跟着下地三四天,古威对牛角山上的野菜就已经如数家珍了,他心里不由得苦笑,难道自己还真是种地的命?读书也不见这么快的。
赵二牛知道了倒是高兴,连连说好:“本事学到手了,才是自己的。”
古威心说要有条件,谁愿意下地学这个?
不过如今这世道,他不学也不成。一天弯腰起身的弯腰起身的,骨头架子都快累散了。
好在赵二牛去赵庆祥家里讨来了红花油,揉得他一顿鬼哭狼嚎,惹得外面人不停往里瞅,干啥呢这是?
赵二牛听得直皱眉:“白瞎长这么大个子了,就抹点儿药,有这么疼?”
古威疼得眼泪直往出飙:“叔啊,疼,是真疼,能不能下手轻点儿?”
“轻了没用啊。”赵二牛自然不会采纳他的意见,照样该咋下手就咋下手:“忍忍啊,等过了这段日子,适应了,就不疼了。”
古威顿觉眼前一黑。
“这红花油要不抹,你明儿个都起不来。”
所以只能忍了。
不过人的适应性,还是很强的,不过过了几日,古威就适应了这样的劳动强度,红花油抹了两天后,就再没派上过用场,顶多晚上睡觉呼噜打得震天响。
晚上俩口子睡觉时,汤国容听着传过来的呼噜声,还有心疼:“也真是难为他了。”城里长大的孩子,谁能干得了这乡下活儿,就是他们乡下人,干活儿是干活儿,累?那也是真累的。
他们常年干农活儿的都觉着累,何况从来没干过农活的城里人呢。
赵二牛翻个身:“早晚得有这么一遭,早点适应也好。”毕竟他又不是没想过别的路,可架不住他手太笨学不会,要学会了,也不用下土务农,吃这样的苦头。
日子就赵二牛一边教徒弟做踏碓,古威天天下地拔那怎么也拔不完的杂草中渡过。
这日汤国容又开始提儿子了,愁眉不展着:“都快半拉月了,怎么毛蛋儿他们还不回来?不会出什么事儿了吧?”
每隔一会儿,她就往出走走瞧瞧,望着山顶方向,没瞧见儿子他们从山上下来,又失望的回去念叨一句。
赵二牛耳朵都听起茧子了。
“啥半月?不才十天呢吗。”赵二牛这样说。
立时就得了汤国容一句骂:“咋?十天你还嫌不够?”
得,我不说了。
倒是跟着赵二牛学手艺的秦胜插了句话:“容婶您也别着急,都这么多天了,我估计保国哥他们差多也该到了。”
跟着一块儿来学手艺的除了他们靠山村的秦胜,还有支书徐向伟的二弟徐向业,年纪是四个人中最长一个,今年四十,这会也开口:“胜子说得对,容妹子你这一趟一趟的,还不如想想等毛蛋儿回来,弄点儿啥好的给他补补哪。”
边儿上齐老二就接腔:“这倒是。”又跟汤国容说:“我家鸡还有几只没杀呢,回头叫那口子给让捉一只过来。”
汤国容哪能答应,这鸡以前倒不算啥,如今可显金贵,谁家还有没杀的老母鸡,可不当似的养着,指着它下蛋再孵小鸡呢。
便也推辞,而齐老二却十分来劲儿:“不就只鸡吗算啥?我这跟着二牛子学手艺,那都没给拜师礼呢,这要往上再搁一两百年,那学手艺能这么轻省?”他觉得自己还是占大便宜的。
赵二牛就摆摆手:“乡里乡亲说这些个见外的干啥?都新社会了,那封建老风俗,咱不跟着来。”
又说:“再说了,你媳妇儿隔三岔五的,这菜也拿,那菜也给的,不也是表示?”
第757章 终到家()
赵二牛是一村收俩人,徐向业跟徐鹏,那是一个他们村支书家的二弟,一个窝沟岭村长家的侄子。至于另外的秦胜跟齐老二,就是没这么多的挑头了,属于家境相对艰难的那种。
这回教手艺,拜师礼肯定没什么好拿得出手的,至于家里吃水问题,每每有人来借用踏碓,都会很自觉的从家端盆水来给倒灶棚里大水缸里头,也不缺。
他们四人一合计,总不能半天表示也没有,就叫家里女人们拔完草回来,轮着一人给送一份过来。好歹,也是个意思。
所以汤国容倒是很显得清闲些,除了家里一些七零八碎的琐事,每天也就舂舂米,做做饭洗洗衣裳了。
减轻了不少负担。
就这四个徒弟还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呢,这不齐老二就想表示一下,别的拿不出,一只鸡还不是大问题。
汤国容跟赵二牛自然也是不能受的。
齐老二也有他的话说:“那哪是个正经菜,就地里拔草顺便的事儿。”他是真心诚意想表示表示,跟人学手艺,人态度还很好,也没摆什么师傅架子,教活计也不藏私的,他们要学到手,那是一辈子受用的。
毕竟目前这局势,有门技艺在手,吃饭上就不显困难。
啥啥都缺的时候,手艺人可不就受欢迎吗。
而且他家里头还穷。
赵二牛不肯接受,可也不能直接拂人好意,想了想就说:“有这心就行,至于毛蛋儿,那小子一身本事,路上能亏了自己嘴?”山里到处是野物,估计吃肉吃上十来天,早伤了,回来啃两馒头才是正经。
秦胜倒想着也是。
齐老二就说:“那野生野长的,肉能跟家里养得肥肥的相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