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胜倒想着也是。

    齐老二就说:“那野生野长的,肉能跟家里养得肥肥的相比?味儿不一样。”他就特别想推销给这比自己大了十来岁的师傅。

    赵二牛必不受,只道:“鸡还是算了,要不回头你家母鸡孵了小的,给一公一母送两只过来,好养着,以后也不缺蛋吃。”

    齐老二当场就应了:“一公一母会不会太少?要不到时候看看,多捉两只,反正也不用粮食喂,山上不缺虫子草籽,叫它们自个儿寻摸吃的。”

    赵二牛说:“到时候看孵出多少再说。”一两只他还能厚着脸白拿,就当徒弟孝敬的,多了他哪能好意思。

    齐老二就笑呵呵说好,另外三人听得心里也痒,纷纷向他求购。

    “到时候给我家留两只呗。”

    “咱现在可是同门了,孵出来别忘了咱。”这是秦向业说的。

    齐老二满口应:“都有,肯定咱都有了,多的才往出换。”

    再是同门,肯定也没有白问人要的道理。

    边儿上汤国容听得想笑:“都没影的事儿,还先分配起来了。”万一人老母鸡不孵蛋了呢。

    秦胜也笑,就说:“未雨绸缪吗。”

    沈薇踩了半天,腿也酸了,就跟汤国容换了一下,汤国容过去踩,她先歇一歇,这会儿听着那几个说得兴致勃勃,不免也插句话:“齐二哥,要有多的,也别忘我家大勇啊。”

    齐老二抻着脖子:“忘不了。”前提是多,要少的话只能先紧着自家,然后他便宜师傅家以及几个一同学手艺,抬头不见低头也要见的同门。

    最后才能考虑换出去,山上人多,没把鸡宰光的人家也没几家,到时候再孵了小鸡,也不够所有人分换的,所以肯定有人换不着。

    人都有个亲疏远近,先能换到的自然是跟自家走得最近的人家。

    至于其它人家,那等得下一轮。

    正边做事边闲话着呢,沈薇眼睛忽然一亮,指着前面:“婶子,你瞅瞅,是不是毛蛋儿他们回来了?”说着就抬腿想出去看看。

    汤国容也是惊喜,停了不踩着踏板舂米的脚,转身顺着沈薇所指的方向看去,便见得一行十来个人影,在昏暗的火光中渐渐的接近。

    她抻着脖子看,努力睁着眼,可也看不清人模样:“是不是他们呀?”

    这也惊动了边上做踏碓的赵二牛他们。

    秦胜直接蹿过去:“我去看看。”

    赵二牛他们到一块儿看着等着。

    “也该回来了。”赵二牛拍了拍媳妇儿说。

    汤国容有些等不及,手上围裙上擦擦,起身跟过去。

    赵二牛:算了,过去看看。

    他一抬腿儿,另三个徒弟对视一眼,也通通跟上去。

    还没等走近呢,就听到秦胜的声音:“保国哥你咋这么久才回来?婶子都急得不行了。”

    远远的一个人奔过来,没等到前他就看清楚是谁了。

    一过来就大惊小叫的,赵保国上前两步,等他近了便问:“这么晚了,你怎么在这儿?”

    不等他回又是一通问:“对了,山上怎么回事?那么多人,哪儿来的?”

    秦胜:你这么多问话叫我先回哪一个?

    正组织着语言呢,身边便是一道风掠过,紧接着响声他容婶子的声音:“毛蛋儿你咋才回?”

    “妈!”赵雅一见她妈,眼泪都出来了,直接扑过去。

    “雅雅。”母女俩儿抱一块儿,都泪汪汪,汤国容上下打量女儿,又摸摸儿这拍拍那儿,很心疼:“瘦了瘦了,咋这么瘦哪?路上是不是没吃着?走,回家去妈给好好补补。”

    赵雅看着妈也觉得瘦,一脸心疼:“妈你怎么也瘦了。”山上日子,也不好过哪。

    赵保国:所以见了女儿儿子就搁一边儿了?

    “颜颜?”沈薇拉着柏颜:“跟嫂子回家,你妈在家等着呢。”就拉着她走了。

    柏颜冲其它人挥挥手,迫不及待的跟着嫂子回家去。

    赵二牛他们几个过来,看瞧了瞧这么老些人,面容憔悴,身形狼狈。

    “先家里去坐坐,喝点水。”赵二牛热情的上前打着招呼,又看见里面还有个年纪大的老太太,还有被抱在怀里睡着了的孩子,想着先到家里去歇歇,再送他们去挖好的窑洞。

    就俩。

    姚爸就上前,握手:“那就麻烦大兄弟了。”一路上,是真累。

    于是一帮子人,呼拉拉进了赵保国家窑洞,赵全勇跟李勇就跟赵二牛打个招呼,回家去。

第758章 落脚() 
李勇还把周悦领走了。

    周悦走时还跟赵保国说:“赵哥你跟雅姐说声,明儿个我来找她玩呀。”

    赵保国点头示意知道了,就回了窑洞。

    不算上江平安,还有十个人,家里可没这么多的凳子。

    长条的板凳,一条挤挤挨挨,可以坐三个人,家里拢共就四条板凳,一人独坐一条,还是洗洗睡比较快,只能凑和着挤挤。

    好在汤国容跟赵雅,去了里面那个小间儿,不用坐凳子。

    他们外面的十四个人,就排排坐着,跟小学生似的。

    赵保国去倒水,赵二牛跟江爸姚爸他们说话。

    杯子不可能有很多,所以就用碗装水,先紧着姚奶奶喝,再是几个长辈,至于底下小辈儿的,落最后。

    姚大玮跟江明策,一点不把自己当外人儿的,之前来时他们就看到灶棚了,也不用赵保国招待,自个儿就出去倒水喝。

    赵保国一看屋里没自己啥事儿,江爸姚爸跟他爸,都哥俩儿好上了,说得热火朝天的。于是自己也出去,就看到姚大玮俩个倚着灶棚梁木在那儿说话。

    “可算是到了。”

    江明策说:“这山上人可不少,咱要啥没啥的,以后日子,可有得挨。”

    “你就不能说点儿好听的?”姚大玮:“这种话,说得我都觉得日子没啥劲头。”

    江明策:“我说的这大实话,不说难道就不是了。”

    姚大玮:我不想跟你说话。

    喝了水,转脸看到赵保国出来,就冲他招手。

    赵保国瞅了瞅这棚子,又看看了灶棚里面,没吱声,到他们俩儿边上去,问:“咋?”

    姚大玮摸肚皮:“饿了。”

    赵保国翻了翻灶间儿,空荡荡啥也没有,冷锅冷灶的。

    又转到边上儿柜台,打开柜门看里头,他想这可能是爸这几天新打出来的,大米有的,可看着不太干净,为啥呢,里头还有些细碎的壳儿。

    他倒不嫌弃这个,关键是,生的,得煮了才能吃。

    就先煮上,一回儿吃。

    现成的吃的没有,他跟姚大玮说:“我去问问我妈,这儿我不熟。”就回窑洞去了。

    姚大玮哦了一声,见他进了窑洞,才一拍脑门儿:“这他家?他说他不熟?”差点儿笑出来。

    江明策瞥他一眼,没搭腔。

    赵保国很快的讨要了一叠饼子出来,里面汤国容也拿出不少,给其它人吃上。

    姚大玮见了就赶紧上前拿两张:“大饼子哪,感觉几年没吃过了。”虽说不是现做的,可他吃着,觉得再没什么比这冷饼子还要好吃的东西。

    江明策也拿一张开始吃,道了谢,吃得很仔细,一点碎的也不叫掉地上去,山里这几日,叫他们养成了珍惜食物的习惯。

    赵保国一边看着锅上的粥,一边也啃上饼。

    姚大玮吃了两饼,看到边儿上还放了一叠,莫名很满足,对赵保国说:“老幺你可太客气啦,这么老些,我就”

    江明策差点儿笑出声。

    赵保国有些愕然,想想就又明白他在想什么,便没好气:“你想太多,这给我吃的。”

    这回轮到姚大玮发愣:“不是,我说老幺你这么”指了指放了两碗的,不老少的起码有十张的饼子:“多!就给我两张?抠门儿也不是这么抠的。”

    赵保国翻白眼:“你想吃?肚皮倒也要塞得下。”胃口不大,眼气儿不小。

    姚大玮:“这不是给我跟策子带走吃的?”

    赵保国:“滚!想美事儿。”连吃还要带拿,好意思?

    姚大玮是真好意思,被领着去赵保国走之前托人给他们俩家挖的窑洞时,汤国容一家给了十个大饼。

    赵保国也跟过去看看情况,两家窑洞离得他家窑洞不远,是挨在一块儿开的,都是三小间儿外加一个平日过人的大间儿,至于自家怎样分配空间睡,就他们俩的事情了。

    别的东西倒没有,不过木架子,床架子之类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床上还铺了草编好的垫子,至少被褥什么的是没准备的。

    本以为他们自己有带,谁料回来路上碰着裂缝呢,这回俩家人都是光洁溜溜,除了人儿,啥也没有的。

    总不能这样过,没办法,还得指望赵家帮忙。

    农村人,什么也是舍不得扔的,好在他们离村时,时间也不算多紧急,该带的,能带的,都该上了。被子褥子谁家没个好几床的,有多余的,直接送?别想美事儿。

    借的。

    赵保国家里有两床多的被褥借出来,姚江两家各一床借了,那也不能够。

    又去赵全勇家借,他们常住农村,这些东西只有比赵保国家更多,没有更少的。

    于是又借了两床出来,再往李勇家去一趟,借到手。

    一家三床被褥子,差不多齐活儿了。

    至于锅碗瓢盆什么的,真是要啥啥也没有的。

    江爸姚爸一看就发愁,可还不能露面儿上,干脆大手一挥,洗洗睡吧,明儿事,明儿再说。

    就各自回去睡了。

    难免睡了一舒服觉。

    第二天一醒,早饭就着昨儿汤国容支援的饼子,分了分凑和一下吃了。

    外头灶棚也是搭上了的,灶也垒上了,可没锅没碗也没盆儿,连水缸子也没有。再说还没粮食,想做吃的也不能。

    俩家人一块儿过来的,麻烦也都是一件事儿,于是吃了早饭,就凑到一块儿,商量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

    总不能吸血鬼一样,一天三顿去赵家打秋风,就算他们拉得下这脸,人赵家能干?

    肯定不能干,回头再叫底下俩小子跟人赵家小子的情分都给磨没了。

    所以还得靠自己。

    江妈到隔壁打听了一圈儿,回来说:“可以摘野菜,听说村子里人还开了地,种着粮食呢,等秋后收了就有得吃。”其它人就看向她,她又说:“不过地不多,能开的都开了,种下的粮食,估计还不能够村里分的,咱们外来的估计指望不上。”

    江爸开始发愁:“先把眼前日子过下去,再谈以后吧。”

    姚爸从上衣口袋里,摸出半包烟来,里面就几根了,他点上一根,抽着:“光吃野菜,那也不能过呀。”总得有点主食。

第759章 城里人() 
“老姚说的是。”江妈看向自家男人:“想想法子,就是咱们大人能忍着,安安跟姚婶子,哪能这样将就?”老的老,小的小了。

    江爸问姚爸也要根烟抽着:“这样,你带着小章小江小孔三个,去赵家找找赵老哥媳妇儿,让带着去认认野菜什么的,摘一些回来,总得把今儿过再说。”

    江妈就起身招呼上几个女人,出去了。

    等烟抽完了,也没想出别的办法。

    姚爸沉默了好一会儿:“村里这么多外来人呢,总有人困难的,不然问问村里干部,看他们对外来人的态度,是怎样的?看能不能给支援。”

    支援?啥支援?

    从村干部到村民们,都恨不能自家粮食能够吃上一百年的,再多那也不觉得,更何况本来也不多,紧巴巴着吃,都不知道能不能扛到来年秋收呢。

    自己都不够,还得让出来给这些不知道哪里得到信儿跑到牛角山来跟他们挤的城里人?要是亲戚也就忍忍,说不得还能咬牙给个百来十斤粮,可这都不认识的,谁知道谁呀,都这地步了,还一脸莫名其妙的优越

    能肯?

    别做梦了。

    从一个礼拜前开始,陆陆续续就来了不少人,有本地附近村里的人,拐个七弯八弯儿的,还能知道知道,可多半也是不知道怎么得到信儿从城里头跑过来的,八杆子都打不着,自己带着粮的还好,没带的

    饭点儿就蹲村干部家不动弹,这脸皮叫个厚。

    村干部头大如斗,哦,一家子吃着,就让人看着?大人无所谓,爱看看呗,看我也不给你吃,自家都不够呢。

    可架不住还有带小孩儿的,吸着手指头眼巴巴望着,饿得蔫蔫的,倒也不闹,就是没什么精神,看着委实可怜得很。

    这哪能受得住?

    乡下地方人,人心纯朴,虽有些小心思,可也不防大碍,总的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