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她嫁人后的日子,是真好过的,婆家半点不苛刻她,不仅男人体贴,继子也不闹腾,还比较孝顺。任谁都说她嫁到福窝里了,哪个女人嫁了人,能有她这样的好日子,怀了孕别说休息了,都一样得下地干活。她能有这样的日子过,倒也十分满足了,男人偶尔的不解风情,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偶尔还会惦念一下娘家的日子罢了。

    赵保国有一下没一下的夹着萝卜,眉毛都纠起来了:“爸,咱天天都是萝卜白菜,我都吃不下了。”饶是里头也有肉呢,也架不住顿顿都是萝卜白菜了,早就犯腻味了。

    老爷子一筷子就敲上他脑门儿了,疼得他直捂着叫:“太爷。”

    老爷子哼了声,教训他道:“有得吃就不错了,还嫌不好吃?穷讲究,瞅瞅外头几家人能顿顿饱饭的?人可不能不知足。”

    “知道啦”赵保国拖着尾音道,他也就是嘴上说说,还真能不吃呀?

    赵二牛其实也腻味得慌,但老爷子说得很有些道理,这种年头能吃饱就是幸福了。还要求那么多,不得上天哪?但胃里头不痛快,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毕竟整个冬天就这么两样菜,任谁一直吃,也得腻味呀。人只要不饿肚子了,那追究就不得更往上了吗?

    他就想想,怎么才能弄点新鲜的来换换口味儿。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到了,又拿左福生做借口:“爷,顿顿都白菜萝卜的,是不太好吃,咱爷仨个没啥,关键是福怀着娃呢,不能让她败了味口。”说着在桌下的手,就捏了捏左福生的手。

    左福生愣了一下,垂下头暗暗发笑,明明是自己馋嘴了,还拿她当借口。

    老爷子夹白菜的手就顿了,道:“这可大雪天儿的,哪有别的菜呀?”说着犹豫了一下,道:“要不从明儿个起,也一天给你媳妇儿炒个蛋?”可家里就三只老母鸡,现在天冷也不怎么下蛋了,要一天一个,剩下的鸡蛋也没法儿吃到开春。

    赵二牛赶紧就摆手道:“不用不用,就是换换口味儿的事,天天吃鸡蛋,别说没那么多了,就是有,那人也得吃腻味了不是?”见老爷子眉毛都拧成结巴了,赶紧就把自己想的主意给倒出来:“我寻思着,这冬天种不了菜,主要就是因为儿咱这儿老下雪,天太冷,地都冻硬了,那菜肯定是种不了。”

    说着又停了下,见老爷子认真听了,才接着道:“如果种在温度合适,又不下雪的地方,那菜能不发芽吗?”

    老爷子有点儿懵,这天气,哪儿不都一样吗?疑惑道:“你咋想的?”

    赵保国算是明白他爸的意思了,当下就十分兴奋,这菜种出来,大家不都能吃吗?想想又恨不能给自己两下,亏得还是大学生呢,还没爸脑子好使。这大棚蔬菜肯定是种不了,一呢,没那材料,二也没那经费。

    但家里不烧着炕呢吗?回头在田里挖些泥,用木盆木桶种些小青菜,不分分钟的事儿吗?也不种多,只少少种一些,够自家吃就行了。如果不成功,发点豆芽也很好呀,总是能摆脱顿顿萝卜白菜的命运了。

    果然就听他爸说了:“我是想着,这大冬天的也没什么事儿,闲着也是闲着,回头我做几个木槽子出来,就搁咱屋里头,这比外头要暖和,土肯定是冻不上的,这温度适宜了,菜肯定能种出来,就是份量肯定不多,咱就试试,看能不能种点出来吃。”

    老爷子就愣了,这咋想的呢?想想又觉得不是不可能,只是以前怎么就没人想得到呢?

    赵二牛又道:“咱就种那生长周期短的,比如青菜菠菜,小油菜小白菜之类的,咱自己个儿先试试,要是能成的话,就推广到全村儿,到时候也让大家伙儿都好过些。”如果种得多了,多余的再拿到供销社里去换钱换粮,还能给村里多添一份儿收入。

    到时候再引起公社的注意,说不准还能下派领导过来调查研究,到时候大棚种植技术估计得早好些年研究出来呢!既然不成,至少整个北方大地,家家户户都烧炕的,添不了收入,也能给广大农村百姓添个菜呀。这也等于为国家做贡献了。

    赵二牛光是想想,就觉得心中激荡了。两辈子都是平头老百姓,突然有一天发觉,自己有可能给国家做出大贡献,这激动得心脏都有些受不了。整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儿,恨不能立即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赵二牛能想到,老爷子自然能想到,还能想得更深入些,他是个文化人,但并不是迂腐的封建大家长,人还是相当开明的,对于赵二牛想做的事儿,给予了支持与肯定,就让他放手去干。

    赵二牛三两口扒完饭,就坐不住了,把他的工具全找出来,又拿了柴房的木头,就开工了。

    这一弄弄到天都黑了,还舍不得去睡,恨不能立即就把木槽做出来,立马就把菜种出来,立马就能吃了。结果被老爷子撵回屋了,躺炕上也翻来覆去了大半夜。

    第二天就睡过了头,早饭都是赵保国做的。麻溜的把肚子塞饱了,又接着鼓捣他的木头去了,其它事儿全是充耳不闻的。

    赵保国就傻着眼,他爸做的事儿,他也是支持的,但种菜也不是一天两的事儿。能不能想把豆芽发出来呢?他实在是不想吃萝卜白菜了。

第127章 豆芽菜() 
赵二牛忙着他自己的事儿,赵保国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嘴,就只能自己动手了。

    不就发个豆芽吗?还能难倒他这个大学生了?信心满满的就开始干了。问左福生要了二两黄豆先试试,左福生就叫他自己去地窖里拿,他兴冲冲的就跑去拿了,找了个洋皮盆儿放进去,直接就往里倒水泡着。

    泡了足足一天才算好,到了晚上再把水给倒了,然后就把泡好的黄豆平铺到一个箩里面,再用湿布给盖上,端到老爷子睡觉那屋里,放到炕桌上搁着。他是发过豆芽的,记得很清楚,过程中是不能见光的,每隔五个小时还得再用水冲冲。

    于是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惦记着,等着老爷子起夜,他伺候好了就把箩给端到灶房那边去,再用水给冲一回,又端回屋里搁着,这才算安心睡了。一大早起来,第一件事儿就是给豆芽换水,然后才去打理自己,吃早饭练字。每隔五个小时还不忘去换水。

    两天后就见着覆盖黄豆的湿布开始稍稍的拢起了,赵保国十分兴奋的拉了老爷子来瞧,老爷子把布揭开一角看了看,十分惊讶的看着赵保国:“真让你给发出来了。”言语中不泛赞叹,赵保国就十分得瑟了。

    又连着几天的换水,等到第五天的时候,湿布都高出箩沿子了。赵保国觉着应该可以了,就把布完全揭开,细细长长的豆芽支着破开的豆瓣子,黄中带点儿青,瞅着就十分鲜嫩。

    “太爷,太爷。”赵保国兴奋极了,抱着箩就跑到堂屋里去大呼小叫:“你看,成了,我成功了。”献宝似的拿给老爷子看,得了老爷子两句夸奖:“这得有一斤多吧。”

    又拿到他爸面前炫耀:“爸,你看,我的豆芽好了。”言外之意是我的先好了,你的还没好呢,就是让他夸夸的意思了。

    赵二牛就顺着他的意,摸了摸他脑袋夸:“我儿子真能干。”

    赵保国:这夸得也太不走心了。

    左福生也许久没吃到新鲜的蔬菜了,见了豆芽嘴里忍不住就往外冒清水,咽了咽,又夸赵保国:“毛蛋儿是挺能干的。”又问了问赵二牛跟老爷子:“不然中午就炒了?”

    赵二牛往他的宝贝木槽里面翻了翻,道:“炒吧炒吧,放久了太老也不能吃。”

    左福生就眉开眼笑的哎了一声,抱着箩跟抱着宝贝似的。

    这有了新鲜蔬菜,老爷子也不能忘了侄子侄女,就想着让他们跟着学学,也好多添个味儿。就让赵保国去叫赵翠花跟赵叔仁过来。

    赵保国应声就去了,跑了一趟张家,再跑一趟赵家。

    “大伯,有事儿哪?”赵叔仁跟跟着赵保国进了屋,站在门槛外头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子,见他姐已经到了,正坐着跟老爷子聊天呢,随口就问了。

    “有事儿。”赵翠花欢天喜地唤弟弟过来,又拍拍炕让他坐,才笑眯眯道:“好事儿呢!”

    赵保国也坐在炕上,捧着热水喝了,感觉整个身子都暖洋洋了。只听赵叔仁疑惑道:“啥好事儿呀?”

    老爷子就支使赵保国去把装豆芽的箩拿出来给他们看。

    “这咋弄的?”赵叔仁见了就大喜,赶紧接了过来细细瞧着,又摘了一根放到嘴里嚼着,脸上的笑容就扩大了。

    老爷子也笑得满脸褶子都开了花:“是保国这孩子瞎捣鼓出来的,就是为了一张嘴,真是没出息。”说是说没出息,那语气里含着的骄傲不要太明显哦。

    赵翠花向来是能说会道的,十分夸张就道:“这哪能是没出息,简直是太有出息了。”说都会又拉了赵保国到怀里,一个劲儿的揉搓,揉得赵保国整个人都不好了,还不能反抗,简直不能更苦逼。赵翠花一边揉搓一边道:“我家那几个臭小子,要有毛蛋儿一点半点的聪明孝顺,那就是张家祖上积了大德的。大伯您要嫌弃毛蛋没出息,我可不嫌弃。不然咱换换,家里那几个臭小子,您想挑哪个挑哪个,多挑几个都成,我就要毛蛋儿一个就满足了。”话里话外的喜爱,说得十分夸张,谁嘴上都说别人家的孩子好,真要换了也没人舍得,屎壳郎还觉着自己孩子香呢。

    老爷子笑得直摆手,赵叔仁没他姐那么能逗老爷子开怀,但跟风总是会跟的,当下也接着附和:“毛蛋儿是孝顺,也聪明。不过可是咱赵家的娃,就是大伯要换,那也得跟我换哪,姐你可是嫁出去的了,换也该先轮到我吧?”又对老爷子道:“咱家爱国爱党爱民几个小子都还行,大伯瞅哪个顺眼,我就把他提溜来您瞧瞧?”

    老爷子就唬着脸:“你们姐弟俩倒想得美!好容易有个乖孙孙合我意了,还想着抢走?个个都不孝顺!哼!”说着十分嫌弃的摆摆手:“赶紧学,学了赶紧滚蛋,看见你俩那张老脸就心烦!”背着手悠悠的晃回了屋。

    赵保国低着头憋着笑,等老爷子进去了,姑奶跟三爷爷就凑了过来,你一句我一句的问他。豆芽是怎么发的,中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等问完了又问他是怎么想着发豆芽的,又问一些其它的事儿。比如左福生对他怎么样,赵二牛讨了媳妇儿对他又怎么样。还问他的功课之类的,反正里里外外方方面面都问了。

    虽然问题太多,但都是长辈对他的关爱,赵保国这时也不嫌烦,一个一个的认真答了,俩姐弟才放了心,又进屋跟老爷子说了会话,这才回了。

    中间就吃了回豆芽菜,一人几筷子就没了。赵保国吃得十分不过瘾,老爷子也夹了两筷子慢慢磨,老脸都在发光,觉着没吃够。

    “再发点儿。”赵二牛剔着牙,大爷似的发话。

    “知道了!”赵保国应了,又道:“爸,你木槽子也做好了,用不着天天忙活,晚上帮着换换水呗,白天我来。”夜夜晚上都得起上一回,睡都睡不好了。

    “还支使起我来了。”赵二牛斜了他一眼,道:“行吧行吧,在我的菜种出来之前,每隔两天,咱就发上一顿豆芽菜,也让你太爷跟你妈吃个鲜。”

第128章 知青干活儿() 
今年的冬天来得早,走得也晚,过了正月天儿还飘着雪,只是没那么大了,小雪淅淅淋淋的飘着,直到三月中旬才算停下。下雪的时候不是最冷的,雪化的时候才算冻死个人呢。外头还冰天雪地的,地头也没化完冻,队里也等不急要准备春耕的事儿了。

    高粱还算好,六月前种下都不算晚。只是小麦要急了,年年交公粮都得有,过了四月份就种不了了。所以哪怕再冷呢,地头再硬呢,还得组织起来去翻地。离头一批知青也下乡一年了,第二批知青也算有半年了。早早就没了特殊待遇,都这么久了,那是该干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儿了。还想着一开始怕他们不适应,特意给安排的轻松活呢。

    做梦还快些,赵梦雪摊开手,看着自己原本白嫩,现在却变成发黄的手,眼睛都快出来了,塞着鼻子抱怨:“这地怎么翻呀?这么硬,都锄不进去。”锄了几下子,手心就磨得发红了,气呼呼的把锄头给扔一边儿,坐在地头就憋着气不说话了。

    罗红自从搬出赵家住到知青院儿里,这才知道以前的日子有多好。这以前多好呀,自己只要下地干活儿,得了空偶尔帮着做做饭,洗洗自己的衣裳,其它啥都不用操心。搬出来住了才知道日子没那么好过,住知青院里事儿是一堆一堆的。左晴晴就是千金大小姐,指望着她干活儿做梦呢,人还不缺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