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事儿领导有安排,真要受了难还能放着不管呀?”胖婶儿得了消息,语气就十分松快了:“已经派人挨村儿去通知了。”
赵保国拍拍胸口,那就放心多了。但自家那边,还是自己去看一看才能放心。等着公社派人通知?谁知道来不来得及,这上心程度哪能跟自己比呢。
于是又谢了一回胖婶儿,去拿了装备,用绳子把轮胎给绑身上,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拿着竹竿,就准备往村子里去。
“这可是公家的,万不能丢了。”胖婶儿提醒了他一句,这些东西都是有数的,要真丢了,她也不好做。
赵保国就笑眯眯:“婶子你放心吧,不能丢,真丢了呀,我肯定全赔。”
胖婶儿就等他这句话了。
赵保国迎风戴雨夹冰雹往村里去,冻得直哆嗦,这温度怎么降得这么快?还不到八月份呢。
两个小时的路,走了足足三个小时才到。路上还差点儿被一个脑袋大的冰雹给砸了,幸好他躲得快,要不然小命儿就送了。
进了村发现村里的水位都到小腿儿了,他匆匆忙忙的躲着天外飞大冰雹,就往自家去了。
一路走一路扯着嗓子大喊大叫的,希望能把村里人给闹醒了。
就见着有好几户从窗那儿透起了光线,这是醒了呢。既然醒了就不用他多提醒,这情况如此诡异,不用他说都能发现。
路过牛棚的时候,发现里面的牛也不见了,赵保国也没多想,直接就奔自家去了。
“爸!爸!”一进门儿就喊。
屋里黑漆漆的,都睡着觉呢。
赵保国一边喊一边砸门。左福生生了赵长青伤了身子,夜里总睡得不安稳,觉比较浅。赵保国闹出这么大动静,她听声儿就醒过来了。
“柱子!柱子!”赶紧就推身边睡着直打呼的赵二牛。
“干啥?”赵二牛翻了个身。
“赶紧起来!”左福生把他推醒:“你听听,是不是毛蛋儿在外头?”拿了杭箱子上的衣裳就往身上套,接着就下地。
“毛蛋儿?”赵二牛迷迷糊糊的:“大半夜的你做梦了吧?”仔细听听,好像真有。于是也赶紧穿衣裳起来。
“家里淹了!”左福生脚一落地,就踩了水,心里顿时就提起来了,一脸慌张。
赵二牛也发现了,赶紧的就去点桌子上的煤油灯,灯光亮起,就看到屋里一片波光粼粼了。
“去把长青叫醒。”赵二牛吩咐她,自己赶紧去开门儿,儿子肯定是早发现不对,所以特意来提醒的。
“爸!”赵保国总算等到开门儿了。
“赶紧进来!”赵二牛把儿子拉进来,又开始收拾东西:“你也帮帮忙!”
好些个家具都被淹了,赵保国也帮着收拾,嘴里道:“外头还下冰雹了,这水积得太深,咱屋子估计顶不了多久。”
这时左福生也出来了,赵二牛就让她去看看地窖里是不是全淹了。又跟赵保国说:“通知你大嘴叔没有?”
“没呢,我一进村儿就奔家来了。”见他爸就要出去,于是又赶紧阻止:“我一路喊过来的,瞅见村长家亮灯了,这时候大嘴叔肯定得到消息了。”他一得到消息,还能不安排村里人吗?
赵二牛一听就放心了,又接着收拾东西,主要是放柜子里的衣裳,厚军大衣之类的,那些夏天的衣裳只收拾两件就行了。
等收拾好了水位都涨到膝盖了,左福生拖了个大木盆儿过来,叫赵长青坐进去。
又拖了两个木桶,把收拾好的包袱等必用品放里头,三人一人推着一个走。
出来就见村里人家家户户都跟他们一样,忙进忙出的,木盆儿木桶里装满的东西,队长村长支书踩着水冒着安排着,拿着喇叭大声喊:“都去大队部,那儿地势高,先去那里呆着。不用担心,社里马上就来了,肯定有安排!”说是这么说,什么时候来人也不知道,不过这种时候就得给人希望,不然就得出大乱子。
村里头乱糟糟的一团,刚摆脱这边儿哭诉家里粮食全泡了的人家,那边儿又闹腾起来,又赶紧过去安抚。又有好几个被大点儿的冰雹给砸了脑袋的,血呼啦就糊了一脸。
左福生见那脑袋上开了口子的,就吓得不行:“这也太可怕了。”
“没事儿,有我呢!”赵二牛赶紧安慰她,又赶紧回屋把洗脸盆儿找出来,给扣赵长青脑袋上:“乖乖顶着,不许放下来。”
“嗯!”赵长青懂事的应了,看到被冰雹砸破脑袋的人,她就知道顶着这个会安全。
赵二牛欣慰的笑笑,又把一个洗脚盆给让左福生顶着。
左福生担忧得不行,见女儿安全有保证了,这才稍稍放了心。
“给毛蛋儿用吧!”左福生虽然也怕,但还是推辞了,她又是当长辈的,再加上女儿身体不好,她也照顾不了她一辈子。如果她真被砸死了那也是命,至少得保证男人女儿活下去,男人也疼儿子,肯定不能自己用的,所以她就提出来。反正毛蛋儿向来也孝顺,对女儿也不错,自己把脸盆给他用,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的,他还能不对女儿好吗?这样想着她就说了。
赵保国就摆手:“我不用,你俩商量着吧,我力气大,反应又快,这冰雹砸不着我。”
夫妻俩劝了半天,赵保国硬是不用,只好商量着来,到底左福生是顶上了。
张老二眼尖的看见了一家子,把手里头的事情让赵老大顶一顶,赶紧的就淌着水过来,一只手帮忙推着,一边问:“毛蛋儿啊,你们站里有啥消息不?公社啥时候来人呀?”
“放心吧大嘴叔!”赵保国就安慰他:“我来之前领导给公社里去了电话,一会儿人肯定就来了,还能不管咱老百姓呀?”
第156章 社里来人()
张老二一脸后怕,要不是毛蛋儿连夜过来,他们村里这次说不定还得死人。“可亏了你了。”
赵保国自然知道他在说什么,只摆摆手:“都是看着我长大的,有了事儿我提个醒还做不到?”那也太不是人了。没这个村子,他跟他爸也不能那么轻易的在这个年代安顿下来。
张老二欣慰的笑笑,又拍拍他肩膀。等村民们刚把东西搬大队部去了,才稍稍松了口气。村民们聚在大队部,七嘴八舌的问情况,搞得张老二跟张狗子张大毛都焦头烂额的,但还要尽力安抚,免得人心惶惶的再闹出乱子来。
过了十几分钟,社里就来了人了,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干部,叫冯国栋。水位深了自行车也不好骑,就骑着走的。进了村儿打着电筒乱照,嘴上不停大喊。
“这儿呢这儿呢!”听到的人就赶紧回应,旁边的人跟着帮忙叫。可算是来人了。
“咋才来呢?”
那人听到回应,就赶紧推着车过来,抹了一脸水,问:“你们这儿干部呢?”
“这儿呢这儿呢。”张老二拉了张狗子跟张大毛就从人堆里挤过去。
“这里不安全了,赶紧组织人手跟我去县里。”那人就催促道:“刘主任已经安排地儿了。”
旁边的人一听叫人的叫人,推木桶木盆的就往外奔了。
“那粮食咋办?”张老二跟在他后面走,冯国栋头也不回:“没事儿,泡了水晾干照样吃。”头几年大旱的时候,就是发了芽的不也磨成面儿吃吗?泡了水又能咋样?反正是不能浪费的。“兵团在其它生产队儿运粮呢,一会儿就该轮到你们这里了。到时候放一起按人头分配,直到水位降下去。”
甭管是什么灾难,只要政府有相应的政策出来,给老百姓活下去的希望,那就乱不了。按平均分配肯定吃饱是不可能的,但好歹饿不死,社里又给了住的地方,至少不用担心半夜里睡着就被水淹了,这就没啥多求的了。
赵保国琢磨了一下,安排住房肯定也是跟其它人挤,这空间肯定没多少。就把桶让他爸推着,疾步上前对冯国栋道:“能问一下社里咋安排住的吗?”
“有得住就不错了?还挑三捡四的呀?”张老二一巴掌就糊他脑袋上。
赵保国:问问咋了?
冯国栋笑了笑:“凑和着住呗?制衣厂那边,头两年起新的单位楼,还没住满呢。要说住,肯定是住不开的,但现在这啥时候?都克服克服,等水过去了就好了。”
好似说了什么,又好似什么也没说。但就透露出来那三瓜两枣的,就知道这是个什么条件了。想想县里有多少村子,每个村子有多少,都得安排到县里去住。因为县里的建筑大都是水泥砖瓦的,抗风抗雨。尤其是各单位的筒子楼,那起码都是两层往上,当然最高也不超过五层。
但单位楼再多,不说原本就住了许多工人,就是全空着,那也安排不下这么些村儿的村民们。肯定是挤也要挤着往里安排,至于实在挤不进去的,还得另想法子。别说原本的住户乐不乐意他们住进去,就是他们通通乐意,那再挤也住不了多少。
但凡有灾有难了,先安排避难的肯定是老人和孩子,可赵保国没老人了。就剩一个不到六岁的妹妹,还有心脏病,别说有没有人愿意接收她住进去,就算有了,那住得肯定不舒坦,这条件又不好,分分钟就得犯病。赵二牛跟左福生肯定不能让她离了自己身边儿,本来身体就不好,再离了自己身边儿,一个没看牢,出了点事儿咋整?
赵保国想着,不如把他们弄自己单位里跟自己一块儿住。县里住的地方不够,那眼光肯定得往周边发展,与其等回头住一屋陌生人,不如让爸妈把名额给占了。住着肯定是挤得很,但好歹一家子在一块儿,有点什么事儿也都在眼皮子底下,看得见就不用干揪心了。
住过去肯定是没问题的,单位里同事哪个不带自己人住宿舍的?这都是常态。关键是粮食问题,他在单位里吃,那是因为他是单位的工人,而爸妈他们只是家属,口粮单位里肯定不给解决。所以要么自带粮食,要么就赵保国的口粮分。但他饭量大,堪堪够自己吃饱的,就算全拿出来给爸妈他们吃,自己一点儿不吃,那也不够呀!
所以他就想着,能不能商量着人住过去,回头一次性把粮食搬到单位这边来,就问了:“是这样,冯叔叔。我呢,在水站那边上班,单位里给分了个单身宿舍,虽然不大吧,回头凑和着打张高低床也能住住。想着社里住房肯定紧缺,所以就想把我家里人带过去,也给社里减轻点负担。”
“那敢情好!”冯国栋一脸喜色,这房子本就不够,能自己解决不来麻烦公社的,那当然是要鼓励了。
“所以我就想问问我家里人的口粮”赵保国试探着:“能能回头去社里取了拿单位去,不然人住过去了,单位又不给供粮的,不等着饿肚子吗?”
这事儿冯国栋就做不了主,就老实的说:“之前也没之条例,不然回头我问问主任?”
张老二赶紧就帮着说话:“不用这么麻烦,回头麻烦您跟兵团那儿说说,他家屋里就不去了,回头让这小子自己回来自己扛粮食。”又添补了一句:“反正今年的庄稼是收不成了,工分搁那儿又没人扣,去年的粮早分给他们了。不去县里住的,就自己解决口粮的搬运问题,也省了给兵团添麻烦。”他也打算把爷跟奶送到小妹夫家里去住。
冯国栋想了想,觉得也没什么坏处,就点点头应了:“成,那就按你说的办!”这样也做个例子,鼓励村民们自找出路,到时候县里安排的人少一些,也少些口角。
赵国栋大喜:“那太感谢您了,回头等雨停了,我请您上羊肉馆子。”
“那我可就等着你的羊肉了?”冯国栋笑眯眯的说了句。
第157章 安顿()
赵保国又跟他说了两句话,才回到后面儿把事儿给家里人说了。赵二牛道:“那成!等把你妈跟长青安排过去了,咱再回来把粮食运过去。”左福生跟赵长青亦是一脸喜色,毕竟跟陌生人挤着住一块儿,哪有跟自家人一起住舒坦?到时候哪儿哪儿都是矛盾,吃个啥也不能放心。
村里人见了赵保国的例子,也有家里人在县里当工人分到房的,就赶忙也过去跟冯国栋说,冯国栋就一一应了。
到了村口儿赵保国一家跟赵翠花与赵叔仁打了招呼,就脱离了人群,往北方去了。一路跌跌撞撞的到了单位,已是九点过了,但天还是阴沉沉黑幕幕的,不见太阳出来。
单位里也喧闹嘈杂得不行,也好些人接了家里人过来,楼道里人挤人的,乱糟糟。
赵保国带着家里人过来,挤半天才通过走廊回了自家,还亏得韩莫生帮着搭了手。赵二牛跟左福生就赶紧的把东西往出拿,再整归整归,让赵长青乖乖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