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着王寡妇手艺好,跟绣坊关系又近,就在村里开了收绣活的点儿,女人们就直接去她家里领活做了,都在一个村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还能不放心谁呢。因此她虽是个寡妇,但在村里还是比较有地位的,至少从来没人当她面说过什么闲话。
赵保国哦了一声,又问:“咋欠的?欠谁的?多少呀?”
赵二牛大致说了一下:“你大爷”
赵保国脱口而出:“爸你咋骂人呢!”说完又啪了一下嘴巴,赵二牛看儿子就跟看二傻子似的,赵保国干笑两声:“爸你接着说。”
赵二牛心底叹了口气,这老儿子活了两辈子的人了,人前倒人模狗样的,上辈子跟乌龟似的长寿,他走之前都当了上将了。结果每每一缩水,脑子好像都缩掉了,反正让他看了就操心。
能咋办哪,自己生的儿子,跪着都得养大了。于是细细跟他分说:“你爷爷是老大,下头还有两个兄弟,当年外族入侵,朝庭征兵,你爷爷就服兵役去了。这一去就是二十年,头几年偶尔还送个信回来,后些年就没消息了。”
说着又摸一块饼啃着:“你太爷爷他们一开始还盼着,后来送了信儿回来,说他战死了。这人都死了,家里的地啊房的,肯定就没个死人的份儿了呗。哪成想十年后他又活着回来了,说是当年打仗被追到山崖,掉下去了。上头兵就以为他死了呗。”
“然后呢?”这简直跟情节似的,赵保国想着难道在山崖下住着世外高人?
“然后养伤呗,养了三四年才好。”儿子一撅屁股他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那表情明明白白显着呢,还能不知道他在想啥?“好了后又直接去军营报道了,军营那边早忘了之前给家里头报过丧信,所以家里头就一直以为他死了。那房啊地的早分了,下头两个兄弟又成家立业,媳妇儿子都有了。这人一成了家,肯定得为小家打算呀,分到手的家产,谁愿意拿出来呀?”
赵保国张了张嘴:“合着我爷啥都没得到呀?”这可就有点过分了,服兵役按理说不该老大去的,毕竟在古代养老就是老大的事儿。他爷为了弟弟挺身而出,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结果回来发现啥也没了,这也太坑了吧?
赵二牛道:“也不能说啥也没得到,虽然家产不肯重分,但两家都补贴了三两银子,帮着给起了屋,又给他爷讨了你奶,你想想,你爷服兵役的时候都十四岁了,战场上混了十年下来,这都二十四了,在这里可算是个老光棍儿,身上伤又多,好的大姑娘肯定不乐意嫁呀。光有个房子也没个地,你太爷爷他们就想法子买了你奶给你爷做媳妇儿,这才有你爹有了你。”
赵保国真不知该说啥,合着他奶还是买回来的。差点儿忘了在古代人贩子都是合法的了。
“后来呢?”
“后来好日子也没过多久,南方安定了,北方边境又闹起来,你爷爷又被召回去了,结果这一去,不就没回来了吗。”
赵二牛叹了口气:“那时候你奶正怀着你爹我呢,她是买来当媳妇的,想改嫁都不可能。她自己也不肯,一个寡妇把你爹拉扯大,虽然你太爷爷跟你大爷爷二爷他们家里时时帮衬,但到底男女有别,走近了又少不了闲话,只能托你大奶奶她们时常来看,但这又能帮多少呢。你奶是个好强的,能自己解决的事儿,轻易不麻烦别人。把自己当男人一样使唤,等你小子出生后两年,身子骨就受不住,夜里一场风寒,直接就去了。”
赵二牛情绪有些低落,赵保国不知道该说啥,毕竟便宜奶死都死了,他既没记忆又没感情,能多伤心呢!可他爸记得呢,肯定有感情的,免不了难过。
赵二牛情绪低落一阵,很快就收拾好心情,毕竟死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过日子,儿子现在没记忆,他这当爸的不跟他交代清楚了,回头儿子被人看出什么来,不得当妖魔鬼怪给烧了。
“你妈生你时大出血难产,好容易保住了,但一直靠药养着,这就是个大花销,四年前就去了。”
提到他便宜妈时,他爸用极其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赵保国觉得有点不对劲,但又不敢问,于是他选择转移话题:“爸,那咱家咋搁山上呀?”这一点他老早就好奇了,虽说住在山上人少清楚,但古代人不都爱扎堆儿吗?
“听说你爷爷脸不好看,住村里怕吓着人,所以这屋就建山上了。”
赵保国听了直接给噎住了,使劲捶胸口,好半天那块兔子肉才下去。
“我爷有那么丑?”赵保国打量了一下他爸,长相跟以前没区别,说不上俊吧,但五官端正呀,浓眉大眼的,这可是特殊时代大姑娘小媳妇们儿最爱的长相了。“不能吧?”他跟他爸都不丑,那爷还能丑了?
赵二牛一看就知道儿子想啥,只觉得有代沟,这孩子的关注点怎么就这么奇怪?于是很没好气:“这上了战场,难免受伤吗,脸上有疤吓着人不正常?谁说丑了?”
赵保国这才哦了一声,又问他:“这什么朝代呀?皇帝是哪个?”
赵二牛直接瞪他:“臭小子,懂不懂什么叫敬畏?万岁也是随便能挂嘴上说的吗?万一给人听见了,皮得都掉下一层!”
赵保国捂住嘴:“我错了。”这封建时期,他一时也没能习惯,得亏有爸提醒。
赵二牛又告诫他几句,这才跟他介绍了这边的情况。
第191章 大周时局()
这是一个赵保国并不熟悉的时空,百姓们口口相传,明朝似乎存在了上千年,每个在位的皇帝,都爱民如子,兢兢业业,上千年来大明朝受深百姓拥护,既使有异族侵略,却从未成功过,不仅被明朝最为强大的虎卫军打回老家。民间百姓亦自发爱护王朝,但凡有异样都会通知官府。
直到前明末帝昏庸无道,耽于享乐,宠信奸佞,疏远贤良,以致小人祸乱朝纲,残害忠良,收刮民脂民膏,以致民不聊生。又有有心人在民间煽火点风,起引动乱,就如同一条河流奔腾汇入大海般爆发出极为强大的力量,各地纷纷涌出无数起义军,再加上虎卫军在决战前夕倒戈相向,屹立千年而不倒的大明,就此被颠覆。
起义中最强大的一支,林宣自立为王,征伐四方,收复山河,打击异族,善待百姓,军队所过之处与民秋毫无犯,对内仁义宽厚,对外则铁血无情,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引颈而望之。历时十年,统一中原,建立周王朝。
平定天下后,众望所归这下登上皇位,年号谨仁,意指国之大事,行事要谨慎,对待百姓要仁爱,自此称谨仁帝。
自谨仁帝上位以来,勤于朝政,轻徭役、薄赋税、免人丁税,田税十取之一,所下政令无不为民着想。自此天下归心,据说前朝丞相都被谨仁帝而折服,特意出山为他大周效力。
他便宜爷爷就是在打击异族的战场上丧生的。
冷不丁换了个地方,赵保国以为自己晚上会失眠,结果他低估了自己的适应能力,一觉睡下去,连个梦都没做过。
睡得正想呢,突然觉得有点冷,迷糊着去摸被子,扯一下,扯不动。
“爸!干啥呢?”赵保国朦胧开眼猛地惊了一下,就看到他爸抱着被子站在床边,还以为天亮了。瞧一眼窗子外头,果然蒙蒙光透进来。“这不还早吗,让我再睡会儿。”
“惯得你!”赵二牛直接把被子抱走:“赶紧起来吃饭,吃了饭我带你去村子里逛逛。”走到门口又转脸叮嘱道:“以后别叫爸,叫爹!”不能任他按以前的习惯叫了,这古代就没有喊爸的。
“爹”赵保国拖着音调长长的,含糖量十足,门口的赵二牛忍不住抖了抖,笑骂他:“瞎作怪!”又催他赶紧起。
赵保国实在跟床难舍难分,但又不敢睡了,免得他爸来揍他。磨蹭了一会儿老实的穿了衣裳出去,先瞅了一圈儿,没找着水盆儿。
“搁哪儿洗脸呀!”
“瞎呀?”赵二牛端着碗蹲在檐下,看儿子在屋里瞎悠,忍不住:“你搁屋里头转个屁,以前在老爷家时,你搁哪儿洗的脸?”
赵保国愣了一下:“这不古代都有专门装洗脸盆的木架子吗?”咋看跟之前没啥区别。
赵二牛没好气:“少看那些不讲究的电视剧。”
“现在想看都看不了。”赵保国嘀咕着转悠到厨房去,拿了木盆从水缸里打水洗漱。
吃完早饭,爷俩儿就下山了,赵二牛背着背篓走在前头,里面头搁着的是他处理好的皮子,一边走一边叮嘱赵保国多看少说,免得说多了出岔子。
“爹,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赵保国哭笑不得的打断他。
赵二牛道:“还有见了姑娘家,就躲得远远的,少跟人说话,也别搭理她们!”
“至于吗?”赵保国知道古代女子名声很重要,但也不至于到连句话都不能说的地步,再说他今年才多大?才九岁好不好?就算跟姑娘说过话,也不会有人想歪吧!
“咋不至于?”赵二牛道:“你要跟哪家闺女说多了几句,指不定人家爹娘就得打上门来,到时候你不想都得把人讨回来,要不就是逼人去死。”
“有这么夸张吗?”赵保国狐疑道:“我才九岁吧?这个个头还能对人家干点啥不成?这些人也真是想太多。”
赵二牛很不客气的怼儿子:“你以为呢?这边成亲都早着呢,男子十五六基本都讨媳妇儿了,要那种订亲的,九十岁也正合适,到了年纪再成亲。你要跟聊得来,人家可不得以为你有那意思吗?女子就更夸张了,十岁嫁人的都不是没有。”
赵保国张了张嘴,简直了
“我可不想那么早成亲!”他顺着把口头语改成合适这边的话了。
“这几年随便你!”赵二牛道:“但十八岁必须要成亲,不然人还以为你有毛病呢。”
赵保国:啥人哪,成亲晚就是那方面不行?
说着话就到了山脚下,家家户户屋顶上空都升起了炊烟,绿幽幽的农田里有农夫在弯腰忙碌。
赵二牛领着儿子在村里转悠了一圈儿,估摸着三哥家应该吃完饭了,这才悠悠上了门儿。三哥三嫂年纪大了,一般不轻易下地,就在家里享清福,家里的活计早就脱了手,交给两个侄子,因着赵二牛他便宜爹娶亲晚,生子也晚,所以赵二牛年纪不大,但辈分却高。村里同龄人都得叫他一声叔。连带着赵保国辈分也高上一辈儿。
“是小叔啊。”赵愉跟赵恂扛着锄头准备下地,出门儿就见小叔领着弟弟进来,打了个招呼:“今儿怎么有空下山了?”赵愉瞅了一眼背篓,就明白了:“找我爹娘啊?”不等他说话,直接冲屋里喊:“爹,小叔来了!”
“在里头呢。”赵恂对赵二牛说:“我还得下地呢,就不陪了啊。”
赵二牛背着手对儿子比划了一个二一个六,又自顾自进去:“去吧去吧。”早就习惯跟自己差不多大岁数的人小叔小叔的喊了。
赵保国见了他爹的暗示,张嘴喊了一声二哥六哥,得到两个摸头杀。
“叫你搬下来住就是不听。”在屋里听到声儿的赵钥年岁大了赵二牛快两轮,都坨着背了,柱着拐柱出来,抱怨他:“在村里住着多方便,买个啥油盐酱的,村口就是了。你说说你咋跟你娘一样倔呢。”说着就去拿他背上的背篓。
第192章 蜂蜜()
赵二牛推开三哥的手,自己把背篓解下来放地上,嘴里道:“我来我来。”又去挽扶五十出头的老哥哥往里走:“你说你一把年纪了,坐那儿等不就成了吗?又不是外人还迎啥迎。还真当自己年轻呢?”
“屁!”赵钥一听就不乐意,胡子都翘起来,一抖一抖的:“你哥老了吗?老了吗?”转脸去问自家婆娘。
“没老没老。”董氏笑着安抚他:“还壮着呢。”去翻赵二牛带来的背篓,数数里头的皮子,道:“这可不少,起码能换一百多文呢。”兔子皮销好了,成色好的一张皮能换十个铜钱,品相一般的八个到六个不等。这一叠有十来张呢,她瞅着有几分成色很不错。
“又麻烦三嫂费心了。”
“哪儿的话。”董氏利落的卷了皮子,就往外走,她可不放心自家两个儿媳妇儿,这钱要过了她们手,谁知道会不会贪几个去。要是自家的也就算了,可小叔子家里本来就困难,还能让她们贪去了?
大伯当年没跟自家公婆争家产,又去得早,留下孤儿寡母的住在山上,伯娘又是个要强的,什么事儿都自己扛。结果把身子都熬坏了,弟媳妇也是个没福气,生了毛蛋儿那孩子,就开始缠绵病榻,家底都给挖空了,还欠了一屁股债,这不全落小叔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