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老婆是唐朝女鬼-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这些警察嘴里说着要对我们了解一下的时候,我赫然明白,是巴音大叔在我们吃饭的时候通知了他们。看来他还是担心我们真是来盗墓的啊。
但既然警察来了,我们其实也没必要惊慌,虽然我们确实带了一些违禁武器,不过我们相信有个人可以帮我们摆平,那边是二牛的老婆小花豹。
所以二牛二话不说就给北京公安局拨通了电话。然后直接联络到小花豹,朝廷有人果真好办事,小花豹只是通过局里给这边派出所发了一个文件,事情就已经摆平了。
而且这边的警察也建议巴音给我做向导。当然我们没必要因为巴音的告密而埋怨他,毕竟他也是好意的。防盗墓贼嘛,人人有责。
好在我们不是盗墓贼,巴音大叔总算也相信了这个事实。所以他最终对我们坚定的说:“既然你们是北京派来的,就不是坏人,我带你们去兴安岭。不过,我们还得在大兴安岭找一个鄂温克族人做向导,以免进山后遇见鄂温克猎人起冲突。”
金手指对巴音道:“该怎么进山?需要哪些人?什么样的装备?你全权做主,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是你要顺利带我们找到目的地。”
巴音大叔道:“装备人手,我都会完全负责。不过进山后我希望你们能够听从我一件事。”
“什么事?”我们齐声问道。
巴音道:“一旦进入兴安岭的老林,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可以在森林里点火。”
说完这句话,巴音便对我们讲起了那年大兴安岭的最大一次火灾。
那是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图强、阿尔木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起火,引起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了21天,投入灭火人员共约3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约五亿元人民币。据初步统计,过火面积达101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近70%。烧毁房舍61。4万平方米。内含居民住房40万平方米,贮木场4处半,林场9处,存材85。5万立方米,烧毁各种设备2488台,粮食650万斤。桥涵67座,铁路专用线9。2公里,通讯线路483公里,输变电线路284。2公里。受灾群众5万多人,死亡193人,受伤226人。
直接肇事者叫汪玉峰,河北一农民到林场干活刚刚13天。他启动割灌机引燃了地上的汽油,割灌机也着了,如果他脱下大衣一捂,火就可能被扑灭,可汪却拖着机器跑了七八米,等他叫人来时,火势已变成很难控制的树冠火了。汪玉锋被拘留时,竟还问“我这个月的工资还开不开呢?”
本来这场特大森林火灾已经灭了,5月7日上午,经过众人一整夜的扑打,位于中国东北大兴安岭的这场不太大的火,明火已经熄灭,却没有打净残火余火,结果大火就在这时腾起,脱缰远去,25天里烧过100万公顷土地,焚毁85万立方米存材。这是1949年以来中国最严重的森林火灾。
本来林区防火为大,但大兴安岭林区是林业部的直属企业,地方行政归属黑龙江省,而版图又属内蒙古自治区。这样,一仆三主,大家都拥有,大家又都不肯投钱尽心尽力。结果用了大钱,天上是飞机,地上是装甲车,实施人工降雨,开辟生土隔离带。有人估算,这次大规模大兵团立体化的行动,光是军需保障后勤供给,每天就要花掉近百万。有人说:“防火时扎紧钱袋,扑火时却钱袋朝下。”
本来救火万分火急,但有人不急。5月8日21点30分森警空运一大队赶到被火三面包围的盘古林业公司,一下车教导员张国华就被叫去开会到23点45分,几位县领导仍在为“从哪里打,怎么打,打不灭怎么办”争论不休,张教导员怒离会场,率兵冲向火场,结果大火离弹药库只有几十米远了。
大火被扑灭三四天后,6月6日,国务院撤销了杨钟的林业部长职务,撤销了董志勇的林业部副部长职务。
所以,巴音要我们谨记再谨记:“大兴安岭的一旦着了火灾可不是小玩的,这是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要石刻警惕的事情。”
第184章 最后的猎人()
当天晚上,巴音大叔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进山后防火的课。之后他又给我们列举了进山必带的一些装备和食物,最好能租两辆越野性能好一些的车,因为上山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巴音大叔似乎担心我们不相信他,所以提议我们可以明天自己去买,但末了他又说了一句:“你们要是嫌麻烦,我可以全部帮你们搞定。”
金手指说:“钱多钱少无所谓,凡是需要的东西,您看着办就行。”说完,金手指就让月如先给巴音大叔拿了两万的现金。
其实,要说我们现在这几个人到底谁主谁负呢?我认为是这样,李月潭依然是主导,那么金手指算是资助人。但若要说找到值钱的宝贝怎么算?当然应该是参与者都有份。
只不过现在钱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主要的。因为我们目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命在冒险。所以钱对我们来说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再说人家金手指也有钱,我想他现在最担心的应该是在死前不能将钱花玩吧。我这样说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了点,不管怎样,我们目前是一个团队,谁有能力谁负责,反正最终都是为了尽快从阎王爷那里赎回我们的命。
两万块钱买装备当然用不了,所以巴音大叔也显得很是高兴,声明今天、明天在他家的吃饭住宿等等的全包了。不过,向导费另算。
巴音大叔这人的办事效率果真也是很高的,第二天一早,就有两辆丰田越野车带着配置好的登山装备开到了巴音家的蒙古包外。另外,巴音大叔的家人又连夜为我们准备了足够好几天的牛羊肉熟食。虽说去崂山里根本不用带那么多的食物和肉,但我们不是为了打猎,所以还是事先准备好比较妥当。
巴音大叔又找了一个鄂温克族的老猎人。这老猎人就住在大兴安岭岭西的山脚下,巴音说当年自己在大兴安岭当兵时就与老人相识,当初还在一起打过猎。巴音给我们介绍了老猎人的名字,是五个字的,可能有些绕口,所以没记住。所以我们索性就叫他鄂温克老人。
鄂温克老人今年得有六十多了,比巴音还要大上十来岁。据巴音说,老人对大兴安岭岭西地区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由于他每年都会去山里打猎,与长年生活在山里的鄂温克族猎人也比较熟悉,由他带我们进山会安全很多。
装备准备好,人员也到位后,巴音决定把他家里的黑背牧羊犬也带上。进老山林里有几条忠实的狗的话最起码可以帮忙放放哨,关键时刻也可以保护主人的安全。
当巴音大叔把牧羊犬牵到车上之后,鄂温克老人又道:“凭这几条黑背进山根本不行,回头得把我那几条狼狗也带上。我那几条是纯种狼狗,从小就训练它们打猎,老猛了!”
要说狼狗,当然要数黑背,不过所谓的中国黑背是德牧和中国本地狗杂交的后代,即昆明犬。当然如果是纯种德国牧羊犬应该很厉害了。而鄂温克老人口中的那几条纯种狼狗竟然比德国牧羊犬还要猛。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品种的狼狗?当然也有可能是山里的狼和狗直接杂交生出来的。在加上从小生长的环境不同,所以就算同一类的狼狗,习性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吃过早饭后,我们就驱车出发了。九个人再加上三条牧羊犬,两辆越野车肯定不会太宽敞。还好,坐车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到了大兴安岭的地界。
然而还没到鄂温克老人所住的宿营地,可以行车的大路就没有了。没办法,只能把汽车寄放在附近的农场,然后背上装备向鄂温克老人的家前进。
鄂温克老人的宿营地其实已经算是在大兴安岭的森林中了,只不过是比较靠近边缘一些,而真正的大兴安岭的原始老林,往里走那可海了去了。
鄂温克老人所在的宿营地要翻过一座山岭,在两座山岭之间的一块盆地上。而这块盆地倒不完全是封闭的,山岭中间刚好有条河从中间向西流出。由于树木太过密集,沿着河走很危险,所以必须得翻过山头,而居住在山里的鄂温克族人从古至今都是靠这个方法出入的。因此对他们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了。
从停车的农场,到鄂温克老人的营地直行的话不过几公里,但是因为要翻山越岭,所以一直走了将近两个小时。
翻过山头后我们就看到了山路两边的树干上晾晒着很多分隔号的肉块,巴音大叔对我们说这些肉都是鹿肉,因为鄂温克人擅长驯鹿,除了打猎外,基本都以此为生。
说起鄂温克人打猎,巴音大叔的话顿时又多了起来。不难猜出,他对打猎似乎非常感兴趣。也难怪,人嘛,天生都有猎奇的心理。
巴音大叔见我们都对鄂温克人生活的方式和环境感到新鲜和好奇,顿时意味深长的道:“鄂温克族猎应该是今天生活在中国的最后的狩猎民族了。知道鄂温克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据说鄂温克人是300多年前从现俄罗斯境内迁徙过来的,后来世代在大兴安岭以狩猎为生。因为生活中离不开驯鹿,所以他们也常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鄂温克人饲养驯鹿的历史有多久,谁也不知道,反正过去的老人说,自从有了鄂温克人,就有了驯鹿。他们把驯鹿叫“鄂伦”。驯鹿头顶生有大茸角,分枝很多,适合生活在寒冷地带,善于在沼泽或深雪中行走,以采食森林中的苔藓为生,苔藓是一种低等植物,主要生长在大兴安岭西麓阴冷潮湿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有,但生长非常缓慢。由于驯鹿的生活习性,加上森林生态的脆弱,以及鄂温克猎民又是集中而居、成群放养,这给驯鹿的觅食带来很大困难。”
巴音大叔说着望了望走在前面鄂温克老人,顿了一下又道:“要解决驯鹿觅食这一问题,就必须靠频繁的迁徙。所以迁徙是鄂温克猎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生活在大兴安岭中最壮丽的篇章。鄂温克人在夏天和秋天时,最多在一处住十天;冬天猎灰鼠时,更是两三天就搬一次家。一般男人先到达新地点把“撮罗子”的架子搭好,随后妇女用驯鹿把用具驮运到新地点。“撮罗子”,也称“仙人柱”,是鄂温克人特有的窝棚状的林中居所。通常3米多高,直径4米左右,用25至30根落叶松杆搭起呈伞形,夏天以桦树皮做盖,冬天用麋鹿皮围起来。迁徙前,猎民们先将驯鹿集中在一起,并将部分能够乘骑和驮物的驯鹿系上笼头,拴在附近树上,一般较老实的驯鹿用来驮人,较烈的驯鹿用来驮物。然后猎民们开始整理什物,主要是拆卸“撮罗子”上的覆盖物。迁徙前的最后一项工作,是猎民们要将猎民点的所有用火扑灭。猎民的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火,一般要在“撮罗子”内外各设一个火堂,用来做饭和取暖,还要点几堆火为驯鹿熏烟赶蚊虫。但令人赞叹的是,鄂温克猎民出入的山林从未发生过火灾。”
说起驯鹿文化,巴音大叔虽然不是鄂温克人,但依然说得头头是道。可能是想让我们再多的了解一些,所以他又继续往下说:“婚礼上,男方的父母和家族中的人都要陪新郎到女方家去,他们排成一定的队形,以走在队伍最前面、拿着神像的长者和走在队伍最后面、牵着驯鹿的人最为惹人注目。女方家人早早等候在林中,看到迎亲的队伍后,新娘首先要将一个刻有驯鹿头像、象征吉祥的桦皮盒送给新郎,接下来新郎、新娘要从新娘家的驯鹿中挑出两头最好的,各牵一只绕场三圈,最后大家才能来到新娘家吃喜酒。等到新郎领着新娘回自己家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别忘了带走新娘的驯鹿。”
说着,巴音大叔又又夸起了鄂温克人的为人。他说:“鄂温克族人不但勤劳、勇敢、纯朴、爽快,而且诚实。在鄂温克族猎人和牧民中,不知道什么叫偷窃。猎人和牧民在森林和草原上设有仓库,存食品、衣物、工具等,从不上锁。鄂温克族讲究礼节,热情好客。年轻人见到长辈,要施礼问安和敬烟。家中来了客人被认为是喜事,牧区对客人敬以奶茶,猎区则以鹿或犴的胸口肉以及驯鹿奶待客。”
听他这番一说,我的心里不禁犯了念想,之前这巴音大叔还说居住在山里的鄂温克猎人是地盘意识很强的野蛮人呢?外人只要敢动他们的猎物,就会被有被袭击的危险。而现在听他如此一说,我们到不知道他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话了。也许他之前是故意那样说的,目的就是不想让我们进大兴安岭而已吧。
从鄂温克老人对我们的态度,我也能察觉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