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空旅者的王座-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开封府即下,就成了他的财产,城中的臣民今后也就是他的臣民,怎么可能容许那些兵卒像在高丽那样,随意地进行劫掠烧杀。

    对此,乾军即便非常失望,却也半点不敢违抗韩烈的命令。

    此时在大乾**民上下的眼中,他就如同现世的神灵,威望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任何人胆敢有任何异心。

    哪怕是韩烈突然失心疯,要他们自己去上吊跳河,乾军也不会有任何含糊。

    皇城之中,一夜不宁,寝宫里咿咿呀呀的女性呻。吟之声彻夜未断。

    次日,韩烈下令,大军分兵两路,一路由郭药师率军东进,前往平定山东,一路由颜固领军,北上山西。

    而韩烈自己,则亲自坐镇开封,收拢东京降军,居中进行调度。

    两路大军,都带着印有国玺的降表,浩浩荡荡驶出开封城,在开封臣民复杂的目光中,消失在远处。

    六月中,得到韩烈已下开封的消息之后,面对久攻不下的雁门关,巫行云终于坐不住了,亲自上阵,突袭了宋军中帐,杀死守将。

    而颜固的援军也在此时抵达,面对南北夹击,宋军瞬间崩溃,至此才拿下雁门关。

    六月二十日,太原守将献城投降,而此时,赵宋君臣上下,尽数被俘的消息也已经传遍天下。

    不同于历史上的女真人入侵,这次,赵宋皇室无一漏网,连个赵构没有。

    群龙无首,面对韩烈派出的传檄使者,大部分的州府选择了投降,少部分坚持抵抗的,也被随后紧跟而来的乾军攻灭。

    太始六年三月上,宋国境内最后一个抵抗的县城陷落,由此,宋国灭。

    韩烈收原宋太后向氏为贵妃,封原宋国皇帝赵煦为安平公。

    九月末,大乾国兵发大理,五日内,连破三州,大理国皇帝段誉亲自携上下臣民,出大理城两百里,献土投降。

    十月中旬,大理皇室以及重臣被押送开封,韩烈封原大理国王段誉为归义公。

    是夜,一旨令下,命原大理国太后,归义公之母刀白凤入宫,彻夜未出,三日后,下旨封刀白凤为顺妃。

    太始七年上,乾灭西夏,年末,灭黄头回鹘,占河西走廊;太始九年,灭吐蕃、高昌回鹘;十年,灭西辽,擒耶律大石,封安戎公。

    …………

    金秋十月,泰山脚下,无数人马涌入,文武百官,内外命妇,外臣使节,尽皆云集于此,簇拥着韩烈,进行封禅大典。

    走在上山的石道,韩烈微闭着双眼,静静感知着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气息,体内法力缓缓律动。

    此时,随着大乾国势地不断上扬,他已补足练成水、木二卷。先天五行得以圆满。

    接下来,只要完成封禅大典,便可以借助如日中天的大乾国运,调运阴阳,将后天五行一蹴而就,如此就不必再像之前那样一卷一卷地修炼。

    到那个时候,《大衍五行真法》就算大成,阴阳五行平衡,相生相克,韩烈的法力将无穷无尽,永不枯竭。

    封禅大典,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隆重最盛大的典礼。

    封,意为“祭天”,禅,意为“祭地”,最早出现于《管子。封禅篇》。

    封禅,主要目的,便是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

    即《史记。封禅书》中的记载的“登封报天,降禅除地”。

    此前的历史上,进行过封禅的皇帝,有始皇帝嬴政、汉武帝刘彻、唐玄宗李隆基、以及不久之前的宋真宗赵恒。

    这些皇帝,封禅或是为了宣扬君权神授,或是为了标榜功绩,韩烈则不同,他无须宣扬这些东西。

    因为在百姓眼中,韩烈就是神,他要进行封禅,只不过是为了凝聚国势,借势而练法罢了。

    破锋营与武锐营此时已经改编成京畿神卫军,护卫在山道两侧,常人肉眼无法看见的火焰从他们身上不断地冒出,与韩烈周身的五彩霞光相合。

    韩烈一步步踏上山顶祭坛,依照规程,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封禅仪式。

    当他开始诵读玉牒祷文之时,一团团光点从大乾的四方国土,窜上苍天,紧接着划破虚空,急速向泰山飞来。

    光点愈来愈盛,最后,在泰山顶端,形成一道通天光柱。

    韩烈沐浴在这道光柱中,运起五行法力,金、木、水、火、土,一颗颗五行法球,浮现在他的四周,衍化着五行相生之道。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一幕幕场景在瞬息间飞速变幻。

    当最后一幕衍化结束,韩烈念头一动,光柱忽然收束,化作丝丝白气,被韩烈吸入体内。

    阴阳调转,立刻开始衍化五行相克之道: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每次衍化,都使得韩烈的法力呈几何倍数递增。

    韩烈猛地冲天而起,在一声长啸中,撕裂冕服,身形陡然变换鼓胀,每一个毛孔中都迸。射出万丈光芒。

    片刻后,天地间,响彻龙吟,光芒散去,韩烈竟是变成了一条蜿蜒绵长的巨兽——东方之神。青龙。

    五行相生相克,功。法大成之后,韩烈竟借助这东岳泰山之力,一鼓作气,率先修成了五行法身中的青龙真身。

    不过,他的青龙真身此时仅仅只有七八米长,与传说之中的五灵神兽,首尾有数万丈,真正镇守东方的青龙还根本没得比。(未完待续。。)

    。。。

第九十四章 结束前() 
就在韩烈变身青龙之时,他识海里沉寂了许久的圆球,此刻突然有了动静,从识海深处跳出,传来一阵波动。

    正在体会青龙真身妙用的韩烈兀地一滞,旋即一抖,解除变身,恢复了人形状态。

    恢复人形的刹那,法力喷薄而出,在韩烈身上重新变幻出一套冕服。

    飘然落地,仰头望了望苍天,韩烈轻轻一笑,转身离去。

    三日后,皇城之内,韩烈一手搂着巫行云身子,一手摆弄着她胸前的软玉,调笑道:“没想到云儿你竟是个童。颜。巨。乳的至尊极品。”

    如今,巫行云的身形渐渐成长到她成年以后的状态,约莫二十来岁模样,相当意外的是,其身材居然出乎韩烈预料的劲爆。

    对韩烈莫名其妙的用词,巫行云感觉有些别扭,不过倒也不妨碍她理解意思。

    此时她脸上高。潮后的余韵未散,仍旧十分慵懒不想动弹,她只轻声冷哼了一下,又往韩烈怀里挤了挤,没有理会他的话。

    嘴角一勾,顿了顿,韩烈转过话题,说道:“有件事情需要你去督办……”

    说话间,他双手按在了巫行云的太阳穴上,意念一动,随即在她脑海中印下一副地图,正是大乾国的疆域图。

    地图上闪烁着无数道光点,若是拨开韩烈的发梢,可以看到,这些光点形成的纹路,和他额头的印记一模一样,这也是圆球表面那些纹路。

    巫行云疑惑地抬起头。韩烈俯首在她嘴唇上稍稍吮。吸了一口后,续道:“派人在这些光点的位置。总共修建三百六十五座祭坛。”

    韩烈侧过身子,从塌下翻出几卷帛布。放到巫行云手上,“祭坛的样式,按照图上所画的来。”

    打开帛布看了看,巫行云点点头,应道:“我知道了,然后还有什么要求么?”

    笑了笑,韩烈对她乖巧的模样非常满意,沉吟片刻,回道:“嗯……建成后。每座祭坛,安排三千虔诚的天圣教信徒祈拜,持续八十一天。”

    抿着嘴巴,了然颔首,过了一会,巫行云终究还是忍不住问道:“你,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嘴角勾起一抹戏谑地笑容,韩烈说道:“我还以为你真的会不问呢,说起来比较麻烦。到时候你就明白我要干什么了。”

    皇帝一声令下,整个大乾国顿时运转起来,按照韩烈的意图而动。

    一座座祭坛拔地而起,一批批士兵被派往四方守卫。一群群百姓被召集起来,选取虔信,在祭坛四周祈拜。

    数月后。三百六十五座祭坛尽数完工,而其中最大的一座。就位于大乾京都西郊近畿。

    这日,韩烈来到这座祭坛上。而祭坛之下,则是跪倒一地的文武群臣,环绕四周。

    随着韩烈一挥衣袖,群臣当即开始诵念祈祷咒文。

    韩烈双臂一展,浩瀚的法力汹涌而出,弥漫开来,最终将整个祭坛和四周的人群笼罩进来,紧接着,场中陡然响起五声各异的兽吼。

    祭坛的四个方位之上,早就预备好的台位中,一道道虚影慢慢浮现——东方青龙、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西方白虎。

    跟着,则是祭坛中央所在,韩烈站立的位置上,他的天灵上金光勃发,化作中央瑞兽——麒麟。

    五灵既出,四面八方渐渐响起一阵轰鸣,轰鸣声愈来愈大,愈来愈清晰。

    这些轰鸣原来是人声,乃是从整个大乾国土,各处祭坛传来的各处信徒的祈祷之声,汇聚着人心的力量。

    天地为之色变,一卷卷浓云不知何时聚集在祭坛之顶,逐渐形成一道巨大的云雾漩涡,从中逸散出来的巨大的波动,令人心颤。

    见状,韩烈仰天长啸,阴阳二气自印堂上直射而出,冲入云端。

    圆球随之跳出他的识海,其表面纹路的飞快地转动起来,开始散发出阵阵清光。

    此时此刻,韩烈要做的事情,就是攫取这方世界的本源印记,将其与圆球相融合,只要这样,哪怕再次离开,他也可以随时随地再回来。

    这是那日封禅之时,从圆球处传来的信息,它可以帮助韩烈彻底占领这个世界,让这里成为他的基地。

    在韩烈仰天长啸的同时,祭坛上悬浮着的五灵虚影,也跟着昂首齐鸣。

    阴阳五行之气融汇成一股匹练,飞速窜上高空,自旋窝中心与云雾相合,搅动起这个世界的气海。

    一道道元气从云雾中逸散,从天而降,落到各地的祭坛。

    这些元气就是这个世界的本源力量,长久以来一直沉寂于世界深处,此刻在韩烈与圆球配合下,终于被牵引出来。

    当三百六十四道元气分别降落到各地的祭坛之后,天地忽然寂静无声,仿佛瞬间静止。

    片刻后,顶端云海的漩涡里,一股气柱打破这种静止,直落而下。

    正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元气之柱,其中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本源烙印,韩烈双臂一合,驱使着圆球迎上气柱。

    然后,五灵虚影化作一团团清光,汇入其印堂,韩烈法力全开!

    当圆球与气柱接触的刹那,一圈无形的波纹向四方弥漫开去,哗啦啦,祭坛下的群臣,被这波纹一扫,登时倒地不起,陷入昏迷。

    波纹持续向外扩张,不断蔓延,最终笼罩了整个大乾国土,每一座祭坛下,正在祈祷的信徒,也都晕了过去。

    韩烈眉眼抖了抖,从他的眼角流出两道血痕,跟着是双耳、双鼻、嘴角,七窍流血!

    想要获得世界的本源印记,无异于窃天之举,尽管这个世界原本没有主人。也不是什么高等级世界,并不存在任何世界意志。

    但这并不意味着韩烈无须付出代价。还好,这种代价借助臣民分摊一部分之后。尚且可以承受。

    当最后一缕元气被圆球吸收后,韩烈顾不得躺倒一地的群臣,身形一闪,消失在祭坛上。

    圆球空间内,韩烈现身,原本无垠的星空下,出现一道由幽蓝色光芒形成的大门。

    望着这面大门,韩烈擦干脸上的血迹,意念一动。大门立刻消失,又再次出现。

    这就是世界的印记,从此,韩烈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进入圆球空间,打开这个大门,随意地进出世界,没有任何约束。

    哈哈一笑,韩烈抬起双腿。迈进大门,回到了祭坛上。

    十天后,乾太祖韩烈下全国诏令,命所有武林门派、世家、散人。限期至各州府官衙报备,奉上全部武功秘籍,接受官府监管。

    此令一出。江湖大哗,尽管慑于韩烈的赫赫声威。无人胆敢明面反对,却做不出不少小动作。不愿遵令。

    月末,诏令所宣告限期以至,却只有部分散人武者与一些小门小户听命行事。

    次月中,神卫军攻少室山,两日后,灭少林派,阖寺上下,数千僧众被尽数屠戮,聚众反抗的俗家弟子、佛教徒三万户被充军发配至辽东关外。

    此举对于普通百姓,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天圣教在官方力量的支持之下,就像癌细胞一样在整个国土上传播,大部分的百姓都归顺。

    那被发配的三万多户人家就是北地最后的佛教信仰,他们被发配,在百姓们看来倒是好事情。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