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10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交手连一分钟都没有用,在敌军的攻势下,近卫军便开始节节败退。

    杜义并不用太过在乎这一仗的得失,他只需知晓柳潭哪里的结果就好了,在平野旷野上展开的战斗,不过就是尽量的为他争取时间,虽然他并没有真的拖住夏侯惇,但好在柳潭并没有让他失望,一经交手,便开始快速撤退。

    原本第三次徐州之战在曹操眼中应该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大战,而刘澜派来的近卫军,更像是一种挑衅,可是这看似有些荒唐的交手,最后却是以这样一个结局,近卫军逃回了琅琊,而夏侯惇的部队,也返回了费县。

    战斗对于双方来说,损失的兵力都在刻意承受的范围之内,尤其是这一仗从战略的意义来说,双方都算得上取得了开门红,为接下来的徐州之战开了一个好头。

    对于曹操来说,他的部队经历过兖州之战、雒阳之战以及第二次徐州之战的洗礼之后绝对算得上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但是,他们并没有受到刘澜主力部队的考验,这世上,如果对刘澜统兵能耐谁最了解,那必然是他曹操无疑,因为他是亲眼见到刘澜统兵和练兵的,所以从黄巾之乱到如今,很多人都在谈论刘澜和他手下的将来,可是他们却忽视了刘澜真正恐怖的却是那支经历了十多年沙场考验的劲旅,这些才是让曹操最为忌惮的存在,也是他眼中真正恐怖的敌人。

    他们不仅战斗力恐怖,而且装备精良,这些年大战恶战参加无数,这是曹操最为看重的一点,说实话,如果他的部队不是在讨董时被徐荣消灭了,到今天,他相信也能和刘澜一较高下,但是在这么多沙场经验尤其是战斗力远不如徐州军的前提之下,本次的交手,可以让他对他的兖州军和刘澜的徐州军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结果不能说让他太满意,毕竟差距还是蛮大的,这就是现实,他无法改变,但他清醒的认识到,其实还是有一战的可能,毕竟这一仗,双方损失的兵力对比还是比较小的,要知道,那可是刘澜最精锐的近卫骑军。

    虽然这有兵力悬殊的关系,可是就是蒲忠那里虽然激烈一些,可是近卫骑兵却并没有直接将他们击垮,如果他当时的兵力在多一些,只要在多坚持一刻钟,那么结果就是另一个样子,夏侯惇将出现,对近卫军进行夹击,到时他们在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下,全军覆没,将不是梦。

    徐州大战开战之初,兖州军便消灭了刘澜三大骑兵之一的近卫重甲军,这样的开门红,其意义可要比打下琅琊郡更有意义,有此一战未基础,这先手便在手中,开局如此完美,中盘官子那还不是赚到盆满钵满?

    不过现在看起来有些遗憾,连曹操都有些后悔为何当时那般谨慎而不是将兵力更权衡分配,但这就是结局,结果已经展现在面前,他必须接受,不过虽然遗憾,但也不是没有收获,就好比说步兵对付重甲骑兵的经验就尤为宝贵,用蒲忠的战斗总结来说,正面去冲击重甲骑兵,那无疑是以卵击石,有多少士兵都会被其消灭,根本就不可能挡下他们前进的步伐,但是如果是从两翼发起进攻,攻敌人的马腿,那么重甲骑兵将会陷入极大的困境之中,尤其是在他们笨重的反应之下,能够大量对他们造成杀伤。

    这是宝贵的经验,以前就听闻重甲骑兵的厉害,但看样子,重甲骑兵也并非是无敌的存在,不过他们防弓弩手却是一把好手,几乎毫无破绽,想要洞穿他们的铠甲,除非出动床弩,不然根本就不会伤他们分毫。

    这些都将成为曹操在再次遇到近卫军之后的宝贵经验,甚至他为此还专门将这些总结誊抄给了各军将领,甚至专程为曹仁送了过去,让他们在遇到敌军重骑兵之后,以如此战法指挥。

    至于对付龙骑军,曹操跟是一点都不担心,早在雒阳的时候,麴义就已经教会了他如何对付轻骑兵的办法,更何况在幽州,虽然他不是亲历者,但是也早有耳闻,先登死士将公孙瓒的骑兵杀得狼狈不堪,所以除了重甲兵有些拿捏不请,对付刘澜曹操还是有些信心的,而现在更是彻底有了底气。

    而刘澜处,其目的也完全达到,虽然从这些士兵口中获取的情报不多,但是费县城中只有三万山阳军,却让刘澜大吃一惊,因为他已经明白了曹操的意图,声东击西,这一刻他是有些后怕的,可是这样的情报,却并不能让他看到任何希望,因为他并不能找出曹操的主攻方向。

    看遍了徐州地图,却始终不能确定曹操到底要对哪用兵,刘澜有些崩溃了,如果无法搞清楚曹操的意图,那么他就不能做出应对,只能在出现敌情之后再做部署,而如果全部防御,与兖州和寿春的边境线,哪是个头啊,曹操既然做出这样的部署,肯定会在进攻徐州时找一个防御最薄弱处进攻,到时候他派去的兵力,只会成为炮灰,被敌军掩杀。

    刘澜必须做出改变,或者干脆就将徐州之战变作游击战,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不是要进攻徐州吗,那好,我去攻打你兖州,到时候,看谁先全线崩溃了,只要他曹操受得了兖州变成屠宰场,他刘澜也不怕徐州成为炼狱。

    不过这样的决定有些草率,也有些冒险,刘澜必须做出衡量。

    “主公?”黄忠和杜义在刘澜面前低声呼唤。

    刘澜摆了摆手,拍了拍杜义的肩膀,赞许道:“这场不错,收获到了至关重要的情报,我要重重奖赏你!”

    “这是末将应该做的。”杜义连忙拱手施礼:“却不知主公是不是要再审这些俘虏?”

    “不必了,你好生看着他们,能问出什么就尽量问,如果能问出来其他关于曹操的一些内幕军情的话,第一时间通知我。”刘澜面色如常,该问的杜义都问了,现阶段能说的曹军俘虏也都说了,他见不见都不可能有什么进展,所以他也没必要再去掺和审问的事情,全权交给杜义就好了,因为他知晓,在活命关头,那些俘虏必然是要把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藏私,不可能的,所以杜义就算再审,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毕竟都是些底层的士兵,除非这里面有敌将藏得比较深,一旦被找出来,那到时候可就会有爆炸性的情报也不一定。

    不过从杜义的汇报来看,他们遇到的曹军,最大的也不过是一个校尉,而那个校尉还带着曹军跑了,就算俘虏敌将,也不过是些裨将,没什么价值,刘澜想这些完全就是在逗杜义,说完之后,反而是脸色一整,道:“你现在立即去一趟徐州,让赵云派斥候,深入敌境,给我仔细的找,如果能找到曹军主力,务必给我盯着,告诉他,只要能把曹军主力给我找出来,不管是谁都升三级,赏钱十万,绢布百匹!”

    “诺!”

    为了找到曹军主力,刘澜发出了他带兵一来最高的一次奖赏,当年就算是生擒公孙度也没有这一回高,他相信当徐州斥候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一定会拼了命的疯狂找寻,如果这样都无法找出曹军主力的藏身之处的话,那刘澜他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至于对付龙骑军,曹操跟是一点都不担心,早在雒阳的时候,麴义就已经教会了他如何对付轻骑兵的办法,更何况在幽州,虽然他不是亲历者,但是也早有耳闻,先登死士将公孙瓒的骑兵杀得狼狈不堪,所以除了重甲兵有些拿捏不请,对付刘澜曹操还是有些信心的,而现在更是彻底有了底气。

    而刘澜处,其目的也完全达到,虽然从这些士兵口中获取的情报不多,但是费县城中只有三万山阳军,却让刘澜大吃一惊,因为他已经明白了曹操的意图,声东击西,这一刻他是有些后怕的,可是这样的情报,却并不能让他看到任何希望,因为他并不能找出曹操的主攻方向。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徐州之战(14)() 
琅琊郡城楼之上,刘澜望着城外,旌旗招展,密密麻麻的营帐延绵数里,这些是从青州而来的士兵,就在城外驻扎,但此时,刘澜心中所想,还是三日前杜义与曹军的交手,说实话,这件事确实超乎他的意料,如果没有任命黄忠,还是有他来负责琅琊战场的话,他是不会派杜义前往费县冒险的,但是黄忠不一样,既然他已经明确提出了要找舌头,那么他就不可能去考虑任何可能出现的危险,为此甚至将杜义派往费县时,刘澜都不知晓,第二天黄忠才向他说了起来,木已成舟,这时候刘澜想说什么也晚了,只能耐心等待最终的结果。

    刘澜背着手,转身下了城楼,喜怒不形于色,这就是现在的他,至于黄忠也没什么对与错之分,毕竟他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结果也是不错的,也许曾几何时刘澜有些许无奈,但他心里有数,这就是黄忠的风格,他懂得如何去替自己分忧,说实话,他和张飞许褚有些想,但也有些不同,张飞和许褚,对于他的命令是无条件去完成的,不会去管任何后过,你可以说他们想不到,但是黄忠不一样,他就算想到了,也不会退缩。

    刘澜心中感叹着,这样的人,是他以往从未遇到过的,在某些事情上,为达目的,他可以做到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是不择手段,这会让人有些担心,不过大家现在同在一条船上,至于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危机,交由时间,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刘澜下了城楼,并没有打算去见见青州军,到时候误会只会更多,现在看着青州这帮人好像对他惟命是从,可是他明白,只要他一出现,势必就会让他们之中的某些人神经紧绷,对于接下来的徐州之战,可不是什么好事。

    对于私曲,还是臧霸这样的私曲,刘澜是不可能允许的,不过这需要时间,毕竟一直对外的时候,搞这些,那就是自断双臂,虽然他不会用对付丹阳军的手段对付青州军,但是改编是迟早的事情。

    刘澜回到琅琊官邸不久,被派往赵云处的信使便赶到了徐州城,几名亲兵领着他来到了赵云面前,来者赵云认识,刘澜身边的亲卫,笑着道:“主公有什么吩咐?”

    信使将书信递向了赵云,道:“主公没有说,只是让卑职将这封书信交给将军。”

    “哦。”赵云点了点头,其实在他到来的同时,从琅琊而来的飞鸽也到了,只不过因为几乎是同时赶到,所以他并没有看到飞鸽传书的内容,接过了书信,快速将信中的内容扫了一眼,脸色变得难看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问道:“主公还有什么话吩咐?

    信上的内容其实写的并不是多么详细,所以他要确定,不过对方却开始摇头,主公没有对他透露一个字,而且木盒的蜡封还是完整的,他也不可能知晓信中的内容,所以也就可以说,这件事他需要在大海里捞针,至于能不能找到所谓的曹军主力,都是未知数的,甚至那南下的曹军到底存不存在都是未知数的。

    赵云叹了口气,道:“我已经知晓了,你回去告诉主公,就说我会尽力的。”

    来人不慌不忙,又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道:“这是主公的第二封信。”

    这情况及其特殊,但是赵云经历这么多,又如何不知晓这是怎么回事,如果他不说之前那番话,会尽力完成第一封书信内容的话,信使是不会掏出这份书信的,这到不是信使疏漏,反而是主公对他有过叮嘱。

    赵云接过第二封书信之后,快速浏览起来,这一封书信,则让他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其实内容很简单,就是让他与张飞、关羽取得联系,如果在找不到曹操主力的话,就盯住张勋,如果曹军出现,则务必将其击退,如果没有出现,则不惜一切代价,要在徐州之战开始之后将其消灭,甚至是将张勋赶回寿春。

    赵云看完书信,默默点了点头,如果只是大海里捞针,他不可能有什么结果,毕竟曹军想要在兖州躲起来的话,有一千一万种办法来躲避他们的斥候侦查,试问连内卫谍子都察觉不出他们的存在,靠斥候又怎么可能找出他们的踪影,所以这件事十有八九是要无疾而终的,但是如果是从一开始防御重心就是寿春军的话,那么能不能找到曹军就不在重要。

    这一刻,赵云可以说彻底明白了刘澜的心思,他这就是要拿寿春军下手,至于曹操对他的威胁,其实并不他并不害怕,因为曹操对他的威胁,不大,因为刘澜已经用袁绍对他进行的抑制,到时候他们只要能将张勋的寿春军击退,那么在双重威胁之下,曹操敢不退步?

    赵云深深地望了信使一眼,转向侍卫,一摆手,道:“带她下去好生休息,安排最好的厢房和伙食。”

    “诺!”

    信使退了下去,赵云派人去接来了军师徐庶,这几日因为应酬从许都董承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