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10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
信使退了下去,赵云派人去接来了军师徐庶,这几日因为应酬从许都董承派来的使节,徐庶可以说是真的有些焦头烂额,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他这位智囊还真有些力不从心,今日又与他喝着酒时,突然听闻赵云有事相商,这简直就是在接她脱离苦海,打了一声招呼,匆匆忙忙便离开了驿馆。
一路以最快的速度逃也似的来到了郡守府,在中堂见到了赵云,还没开口,赵云已经把一切一五一十告诉了他,令徐庶有些没有预料到的是刘澜会有这两道思虑深远的命令传来,可以说从一开始他们在协商的时候就觉得可以在两军之中做些文章,而现在的局势,这办法更是完全可行,可以说刘澜已经完全看透了曹操的心思,现在的曹操确实有些托大了,如果这一仗是刘澜主攻的话,他们两家联军也许还能有机会,但偏生他们要选择主动进攻,那么在合兵之后实力也不过持平的前提下,刘澜有许多办法来对付他们,就算曹操能执掌两军大权。
坐了下来的徐庶说道:“主公的决定我完全支持,不过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子龙打算怎么做?”
“主公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虽然我肩负着守土之责,而且不管是琅琊还是下邳只要出现任何不利军情,我居中都可以策应,如果擅离,反倒不美,而下邳的关羽和广陵张飞却没有这些困扰,我想寻找曹军的事情,我可以派斥候入兖州,但对付寿春军,我觉得还是交给云长和翼德最好。”
听了赵云的打算,徐庶沉吟半晌,赵云不打算出兵,是持重之语,尤其徐州城干系重大,所有的粮草辎重这里可存有了三分之二,这里不能发生任何问题,然后是对付曹军,如果找到曹军的话,那么一切问题都好解决,如果找不到的话,徐州城暂时观望,由正在休整的云长和翼德将军出兵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不管是云长还是翼德都是刚经历过九江之战的,而他们的对手寿春军同样如此,所以如果让他们去与曹军决战,在士气战斗意志等方面显然是逊色不少的,但是对付寿春军,却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道:“我赞成,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你在传达给云长和翼德的时候,最好还是要假托主公的名义。”
“这个……”
赵云有些犹豫,但显然,徐庶更清楚关张二人,不说这一仗由谁来掌握指挥权,就说假托主公名义的好处就是可要尽可能的化解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方说指挥权,按照常理,关羽必然是本战的主将,不仅因为他的资历老,更因为他手中掌握了重兵,徐州三分之二的兵力,而且还是中领军,对他下命令,本来就是僭越,到时候出现问题了,那可就是他的问题,如果徐州战场之上,刘澜不在,他赵云确实当得起这个主帅,但关羽在,所有人都要听他的。
当然现在的关羽说白了只是在休整,参不参加徐州之战,那都是主公来决定,所以在这件事情之上,在刘澜没有明确命令的前提下,他善意的去提醒是不行的,只能假托主公的命令来让关羽知晓,这件事是主公的命令,而出于机密,所以需要他代为转达。
至于张飞那里,就更不要说了,想让张飞不折不扣做什么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主公扯上关系,主公会高兴啊,主公心中是这么想的啊,这是主公的命令啊,那他会比任何人都上心,甚至会做到最好乃至极致。
可以说徐庶从之前不受人待见到现在能在刘澜帐下坐稳军师的位置,就是摸到了这几位将领的喜好,他知道该如何让他们百倍用命,这可不是手段,这是对人心的把握,起初,徐庶并不会太明白,年纪轻,做什么事情都谈仁义,只以为圣人教义能够让他取得成功,但后来连他自己都开始怀疑了,对就是对圣人教义开始怀疑了,很多事情不是圣人说的不对,而是这番话要对什么人说,你去对饱读诗书的士子说,那肯定对,因为大家都是这般要求自己的,可你去对这些战场之上杀人不眨眼的士兵去说什么仁义道德,谁会听你的?
最初徐庶还很傻很天真的时候以为仁义能解决一切问题,他也相信仁义可以化解很多麻烦,但后来,他发现自己错了,他太过盲信了,因为他所要面对的人,他们不信奉这些,也不依赖这些,你对他们说这些,人家只会把你当做傻子。
想让他们认可你,首先你要从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而不是你自己的角度,不然就算你能明辨是非,可是你说出来,那就是矫情,所以当他慢慢与他们接触,从士兵到军官,从部曲督到关张赵,他渐渐发现,部队里没什么仁义道德可言,他们真正可以依赖的,唯有手中的环手刀。
当然现在的关羽说白了只是在休整,参不参加徐州之战,那都是主公来决定,所以在这件事情之上,在刘澜没有明确命令的前提下,他善意的去提醒是不行的,只能假托主公的命令来让关羽知晓,这件事是主公的命令,而出于机密,所以需要他代为转达。
至于张飞那里,就更不要说了,想让张飞不折不扣做什么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主公扯上关系,主公会高兴啊,主公心中是这么想的啊,这是主公的命令啊,那他会比任何人都上心,甚至会做到最好乃至极致。
可以说徐庶从之前不受人待见到现在能在刘澜帐下坐稳军师的位置,就是摸到了这几位将领的喜好,他知道该如何让他们百倍用命,这可不是手段,这是对人心的把握,起初,徐庶并不会太明白,年纪轻,做什么事情都谈仁义,只以为圣人教义能够让他取得成功,但后来连他自己都开始怀疑了,对就是对圣人教义开始怀疑了,很多事情不是圣人说的不对,而是这番话要对什么人说,你去对饱读诗书的士子说,那肯定对,因为大家都是这般要求自己的,可你去对这些战场之上杀人不眨眼的士兵去说什么仁义道德,谁会听你的?
最初徐庶还很傻很天真的时候以为仁义能解决一切问题,他也相信仁义可以化解很多麻烦,但后来,他发现自己错了,他太过盲信了,因为他所要面对的人,他们不信奉这些,也不依赖这些,你对他们说这些,人家只会把你当做傻子。
想让他们认可你,首先你要从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而不是你自己的角度,不然就算你能明辨是非,可是你说出来,那就是矫情,所以当他慢慢与他们接触,从士兵到军官,从部曲督到关张赵,他渐渐发现,部队里没什么仁义道德可言,他们真正可以依赖的,唯有手中的环手刀。
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之战(15)()
赵云是否知晓徐庶的良苦用心暂且不知,但他却当真按照了徐庶所说,一边派人前往下邳,一边给主公刘澜传信。
而对于赵云传信,刘澜当然答应,关键是他心中也知道赵云的顾虑是为了什么,再加上关羽现在部队休整,贸然与曹军交战,说实话没那个底气,这也是关羽为何会在下邳休整的原因,说实话,如果之前没有九江之战的话,刘澜现在也不会这般被动,在防御与进攻时,他的选择会更从容。
真是因为这一原因,主公出击无法选择,在只能防御的前提之下,他才急着令关羽抵达徐州,就是想让他能够震慑各方势力,来稳定局面,但他的抵达并没有起到这一的作用,那么赵云的建议无疑是眼下最好的选择,让他在寿春军那里做做文章,这样一来徐州的部署也就算是彻底完成了。
一切部署都算是彻底完成了,接下来就等着曹军来进攻了,而杜义抓来的三百曹军俘虏,虽然连日审问,但始终都没有问出什么内幕消息,有些遗憾,但能知晓费县只有山阳军已经极为重要了。
刘澜盯着徐州地图,脸色如常,曹军六万大军出征,费县是三万山阳军,这支部队,是曹操起家的根本,在讨伐袁术和吕布的战斗之中屡立战功,后来被派去与袁绍一同讨伐黑山,当然更多的还是兼顾着防御袁绍,这支部队在曹军之中,战斗力最强,不能小觑,这三万人可比得上袁绍五万大军,如果他掌握的情报不错的话,第二次徐州之中时,重创太史慈和徐方的曹军便是这支夏侯惇率领的山阳军。
而从费县消失的兖州军,也就是所谓的青州军,最初人数三十余万,不过曹操只是收集了他们之中的精壮,剩下者都被编去屯田,这支部队由于禁统领,是近几年曹军对外作战的主力,人数最多时达到六万,不过连年征战人数锐减到如今的三万人。
按照历史上官渡之战时曹军和袁绍军的兵力对比来看,袁绍也不过十余万部队,而曹军则是四五万人,这看起来双方是有实力差距,但实力差距并不是很大,最少袁绍想一口吃下曹操,并不容易。
虽然曹军在官渡第一线的兵力只有两万人,但是袁绍最终还是惨败了,但如果袁绍能够听沮授田丰等人的建议,徐徐图之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将是另一番情形,而眼下,也许是蝴蝶效应,曹军的兵力多出了好几万,当然这也许是因为曹操并没有在宛城惨败,毕竟在宛城曹操不仅损失了大量部队,还有典韦等战将,这一仗曹军可谓是损失惨重,当然在与袁绍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张绣的投诚对于曹操同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是后话,所以说,现在的曹军六万人是刘澜能掌握到的几位可靠的情报,再加上他的人口,养六万人已经是在勉强支持了,再多,还真没那个财力,毕竟就算是袁绍,除了守城部队,真正能够用在一线对敌的部队也不过十余万人。
而刘澜,部队也是十多万人,不过那是因为在得到秣陵的人口和土地之后才展开了一次扩军,但这十万人,那也是让刘澜有些头疼的,如果不是部队太多的话,徐州恐怕早就进行一些如沛县的商业的改革了。
实话说,刘澜控制的土地很大,但人口太少,就整个汉帝国来说,人口最多时也不过五千万,经历黄巾和群雄割据,虽然刘澜无法做出一个准确的统计,但估摸着也不过区区二千万人左右。
可想而知,战争带来了多大的灾难,而就算刘澜想短时间内增加治下人口也是很难的事情,毕竟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而不能一蹴而就,再加上这时代医疗条件,早夭寿命短,都是极大的制约。
所以说,刘澜治下,地广却人稀,能养十万大军,已经是极限了,和袁绍比不了,如果能把没经历破坏的冀州人口给他,当然是以不要土地为前提条件,不过刘澜是不会再去招募十万大军的,而是会把他们用在别的地方。
试想一下,在辽东、徐州和丹阳这一州二郡的土地上,突然多出近百万的人口,别说是在农业上能够有一个大力开展,在工商业上同样如此,但就冶铁这一项来说吧,现在在第一兵械厂,优秀的工人已经有很多了,可是挖掘铁矿的工人却极其难以招募,毕竟土地一大片,大家都安稳的田间炕头,谁愿意去吃这份苦,受这份罪,能老婆孩子热炕头,谁去出卖苦力?
虽然旷工稀少,但是矿主也必须得经营下去啊,都是大价钱从刘澜这里租赁过来的矿山,最后只能在挖掘工具上想办法,一些新兴耐用工具被生产而出,虽然不是后世的机器,同样是需要人工使用的工具,但是在这些商人的提议之下,甚至主公出资资助兵械厂,来生产能够加大开口运输等一系列的工具,为此兵械厂农具房又扩展出一条新的致富路。
可以说这一切都是智慧的结晶,绝非是刘澜自己去想,甚至比刘澜所想靠谱多了,对于这类因需求而产出的工具,刘澜巴不得越来越多才好,不止的开矿的工具,冶铁和农耕同样如此,不断的改进创新,如果能出现划时代的产品,那才是最好的。
而在这一点上,房屋的建设可以说已经走在了前列,当然这其中刘澜可是起到了恒大作用,不过刘澜也是用青州的青石砖说事,而正是他的提议,现在在秣陵新城,甄豫建设的房间虽然还是木制,但是砖石房其实已经被他提到了,只不过还有很多细节要完善,现在的工艺无法达到罢了。
不过刘澜相信,就好像矿主在找不到更多的工人时会在工具上想办法一样,甄豫迟早会在砖石房有一个极大的突破,他相信这一切都只是时间的问题,只要人口多了,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现在这样的人口,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才是最尴尬的。
当然,对于农耕社会来说,也许这情况是最好的,毕竟走向盛世的王朝,不就是因为人口少吗?
十天后,赵云派往下邳的信使带着书信赶到了,五万摄山营将士驻扎分别在下邳各县驻扎,而在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