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10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他们现在的态度。
一个个都是优秀的将领,一个个都能够独当一面,刘澜对他们是真的满意,虽然在他们还‘默默无名’时,刘澜就给予了他们极大的信任,但是大家都知道,也心知肚明,正是因为刘澜无条件的信任,他们在能够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战争中逐渐成熟,不然的话,他们不会有今日,就好像许褚,最多不过是成为一员猛将,但永远都在主公的光辉之下。
当然了,许褚是特殊情况,在当时刘澜在张飞和许褚进行选择,选出了后者成为近卫统领,而另一人才有资格独立领兵,并不是许褚无能,只是他更合适近卫,这个原因曾经还让张飞苦恼了好久,盖因在这之前,许褚的职位可一直都是他,但现在,你若是问张飞,他必然会说,他更喜欢留在主公身边,不过这显然是昧心之语罢了。
对与颜良交战,其实刘澜还真有些担心,那就是臧霸与关羽的关系,二人不能说有什么矛盾吧,但是臧霸若不听他的,擅自出击还是有可能的,如果最终因此而导致兵败,那刘澜就算是后悔都来不及,所以徐庶对于用臧霸突袭北海郡的想法,刘澜是十分支持的,虽然结果很可能不会出现因为北海被收回,颜良就要下令撤兵的情况,但是对冀州军士气显然会是一次沉重打击,而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如鲠在喉的滋味足以动摇冀州军军心,甚至导致部队因此而崩溃,事实上,冀州军内部的纷争,两种声音的出现必定会导致攻打徐州出现分歧,不然的话,颜良不会傻到把部队一分为三,所以这一战看起来困难,但机会反而要比对付曹操的机会更大。
这一切徐庶以及分析的很清楚了,刘澜也经过深思熟虑最后拍板,如果说沛县是敌强我弱的话,那么在与袁绍作战方面,刘澜刻意将局面变成我强敌弱的局部优势局面,再加上领兵将领关羽和颜良对比,胜负明显。
而事到如今,随着将关羽摄山营北调之后,刘澜已经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机会,因为他没有哪怕一丝一毫的援军可以求助,只能靠在徐州屯集的十万大军,应付双线,本就显得捉襟见肘,所以就像徐庶说的那样,主防一头是很明智的,但是袁绍的背信却让他们不可能再选择与曹操消耗,不然这将变成愚蠢的决定,不仅守住徐州的机会变小了,甚至还会变成将中原拱手相让给他而随着时间推移,那么最终问鼎天下之人,非袁绍莫属。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澜能怎么办?
他只能选择接受徐庶的建议,为此甚至要打破前不久的计划,彻底推翻重来,这样一来,他之前所做的努力都变成了泡影,但有弊也有利。
首先,我们这一仗要是把袁绍打痛了,那么在不收回青州的前提之下,袁绍的选项就只会变成曹操一个,而曹操则会变成我们的屏障,这样,袁绍会千方百计去想如何攻打兖州,而我们则也有了主公的精力,去夺取整个南方,而这就是对我们的利,大利。
但如果这一仗我们败了,那么结果已经很明显不过,他们将退到秣陵,而青徐不保后,下一个将会是辽东,刘澜毫不怀疑袁绍会走这一步,而不是进攻秣陵,相比于辽东马场,秣陵对于袁绍的吸引力,不大。
~~~~~~~~~~
此时,在沛县外,沛县守军坚守不出,而连着叫阵两日的曹军在第三日突然变得安静起来,士兵们齐齐返回到军营之中,再也没有任何一人前来挑战。
双方度过了相安无事的第三日,就在很多人以为,这样的局面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时候,曹操和他的亲兵以及大将们出现在城外,而徐盛也在第一时间登上了沛县城楼。
这不是徐盛第一次徐曹操见面,早在第一次徐州之战时,徐盛就在刘澜身边有幸一睹曹操尊容,是个让人看不透的人,当时的曹操因为是来从中说合,所以徐盛对他的印象还比较中肯,但此刻,他眼中的曹操无疑是那种奸猾的狐狸模样,只是当他看到那支数百人的小规模部队之时,眼中却不自觉露出了忧虑之色,身为主将,他很明白曹操前后两次出现在沛县城下的原因,初来乍到的曹操,看的不过是沛县的城防,而这一次他出现,则是在寻找沛县的破绽。
而这以为着,曹军很可能甚至很快就要攻城了,对于攻城战,徐盛不害怕,他之所以忧虑,完全是因为不知会有多少沛县守军,因此而丧命。
在曹操身边的两人他同样熟悉,一名是膀大腰圆,昨日还在叫阵的典韦,另一面则是背着弓箭,传说箭术百发百中的夏侯渊,夏侯渊的兵刃乃是在兵器谱排名三十的眉间刀,长九尺,重六十八斤,刀身狭长,因刀尖似眉,所以叫眉尖刀,但相比于他武器的普普通通,他背上的那把长弓却是大有来头,养由基弓,传闻乃是春秋时代神箭手养由基所用的宝弓,是当世箭术高手做梦都希望得到的宝弓。
如果兵器谱中有弓箭的排名的话,那么夏侯渊这把弓箭可绝不会像他的兵刃排名那么靠后,最不济也能跻身前十,若在加上夏侯渊箭术的加成,排名进入前五也不是没有可能,而在曹操身边的另外其人,徐盛就有些孤陋寡闻了,每一人能认得出来,当然这也是因为距离太远的缘故,毕竟他们的辨识度可没有这三人高。
“攻城器械都已经准备好了,明天也该攻一下沛县,看看他们的防守厚度了。”城楼下方的曹操并没有发现此刻城楼之上有人正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对身边几人说道。
“末将请令,愿为攻城大将,率本部杀上城楼,夺下沛县。”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曹军之中有名的猛将曹洪,曹洪作战,从不畏惧生死,只要是鼓声响起,他就只知奋勇向前,除了鸣金收兵,绝不会后退半步,除非战死。
曹操看着他请战,便爽朗大笑一声,如果是别人请战,那么也许还有人会争一争,可在他帐下只有曹洪和夏侯惇却是例外,没人敢去和他二人抢,当然除了二人因此而发生争论:“子廉勇气可嘉,我现在都已经迫切的想看明日子廉建立奇功,夺下沛县了,不过人非铁躯,我可不愿我的心腹大将在沛县的飞矢礌石之下伤到,这样,明日我可许你指挥攻城,但你绝不能自己上阵。”
曹操可没有半点与他商议的想法,这就是命令,而原本跃跃欲试的曹洪则根本就没有再开口的机会,就只能看着曹操调转马头向大营反回。
曹军大营的修筑,可以说是固若金汤,防守严密,曹操根本就不担心也不害怕沛县军来突袭,足以把他们杀回去,回到中军辕门,却正好看到郭嘉正在辕门下站着,等候多时,虽然不清楚他再此等自己所为何事,不过看他的反应,向来应该是好消息,翻身下马,朝他笑道:“奉孝,有什么好消息不成?”
“郭嘉点了点头,道:”确实是好消息,不过曹公,还是到中军大帐,容卑职慢慢向您汇报吧。“
“好。”
两人相携走进大帐,曹操在主位落座之后,郭嘉才在下首做了下来,道:“主公,刚才从青州传来消息,袁谭已经率主力赶往城阳郡了,不过有些意外的是,袁谭并不打算绕道东海攻打兰陵,而是要直接进攻琅琊。“
“进攻琅琊?”曹操眼睛急转,好半晌却冷笑了一声,也不知是不是被袁谭气得,郭嘉说道:“这个袁谭也太爱耍小聪明了,以为这样就能占了琅琊?”
“不是他爱耍小聪明,是袁家人的根就如此。”曹操很不爽的说道:“我本来打算明天派曹洪攻打沛县,现在好了,作战的计划要推迟了。”
曹操说完之后叹息了一声,神情显得极为不爽,那样子就好像是吃到了苍蝇一样,别提有多恶心了,如果那袁谭能听他的,从城阳郡南下进入东海郡,然后再攻兰陵,与夏侯东西夹攻,切断琅琊军与徐州的联系,那么到时候他们便能够南北夹击琅琊,此战只要取胜,刘澜必败无疑,可现在因为袁谭突然改变计划,曹操奔袭兰陵的计划就必须要进行改变,甚至不得不被迫放弃,而为了突袭兰陵,可以说曹操已经准备多时,在费县他已经为夏侯惇准备了主公的物资,甚至宁可克扣他带到沛县的部队,也要保证夏侯惇的后勤不会出现任何意外,现在好了,这一仗因为袁谭的小聪明,不仅没有了击败刘澜的可能,反而还有可能因此遭到刘澜的猛烈打击。
毕竟曹操不是刘澜肚子里的蛔虫,他并不知道刘澜又改变了计划,将主攻方向改向了颜良,所以此刻他还是以之前对刘澜的分析来做出的判断,而从刘澜主动让出青州来看,他必然是要集中主力防御他,那么袁绍如果攻打琅琊,很可能让刘澜干脆直接撤回琅琊军,全力来攻打他,到时候将他击溃了,再转向对付袁绍,那时不管是现在他与袁术的联军还是之后与他交手的颜良,就兵力来说,绝无与刘澜一较高下的可能。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徐州之战(51)()
徐州之战,真正可怕的不是曹袁联军,对付他们,刘澜有的是办法,可关键是那位说话不算话的袁绍,他的部队在外围虎视眈眈,如果只是想坐山观虎斗也就罢了,偏偏袁绍是要当渔翁,想要在边上等着鹬蚌相争,那刘澜可就不能坐视不理了。
关羽的行军速度远远超过刘澜的想象,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就从梧县赶了过来,见到他的一刻,刘澜和他好一阵寒暄,不过这话题却自然而然又回到了徐州之战。
毕竟调令之上说的并不是很清楚,很多情况,关羽至今还是一头雾水,不得而知,他要从刘澜口中得到确切的答案,而刘澜则示意边上的徐庶,再一次重申了之所以对付颜良的原因,对此关羽自然没有二话,不过对于同颜良这一战,关羽却有不同的意见。
这一仗,虽然是要主动进攻,但显然还要占理,那么如何做到有理有据有节,自然是要让颜良来承担这个挑起战端的责任了,所以在这个前提之下,关羽认为这一仗要打,首先就要让颜良主动出战,而我军在琅琊的动静,他是一定会察觉的。
所以不管是在临沂布防还是阳都,都不会瞒过颜良,所以对于刘澜的决定,关羽有着不同的意见。
关羽跟随刘澜多年,在刘澜没有做出决定之前,那么众人可以畅所欲言,但如果他做出了决定,那么你所要做的,就只有服从,好在在这件事情上,关羽现在提出建议,并不晚,刘澜笑着说道:“你到了琅琊之后,便是主将,那么你打算在琅琊如何用兵呢?”
关羽捋着长须笑道:“末将以为,让冀州军来犯容易,但把颜良吸引过来,却很难,所以这一仗如果只是打击冀州军,那么按照主公的计划是完全可行的,但却并不能达到重创袁军的目的。”
“哦?你打算怎么做?”
“我们不仅要让冀州军入琅琊,同样还要让颜良带兵入琅琊,而办法其实很简单,首先当今天下所有人都知道我军正在沛县与曹操作战,相信这一情报颜良早已掌握,那么我们就不如将计就计,放出风声就说沛县作战吃力,不得已只能将琅琊的部队调往沛县去与曹操作战,做出放弃琅琊郡的姿态,而琅琊军可以一直退,但要有个限度只要只要琅琊军到了阳都,就可以立即返回,如果琅琊军到缯国颜良还没有动静的话,那我们的部队就可以返回。
因为颜良很可能已经猜到了我们的意图甚至要还要等下去,所以那时我们就只能与冀州军正面对决了,可一旦颜良要利用我军前往沛县的机会来占领琅琊郡的话,那么琅琊军便能及时返回,抵达开城,在开城与颜良作战,将颜良拖住。”
“而你率领的主力,则可以与黄忠配合,杀颜良一个措手不及,到时颜良必定大败无疑?”
“对,不过末将的设想是,末将率领主力,绕道东海郡郯城再进入利城,进入城阳郡,夺取莒县,从背后杀颜良一个措手不及,这一仗不仅要切断颜良的后路,更要让冀州军有来无回,将其彻底重创,保证未来五年之内,袁绍再不敢染指徐州!”
“好!”
刘澜拍案而起:“这一计策妙哉,我赞同你的决定。”他说着朝徐庶说,道:“你立即传令,让黄忠和臧霸亲自到徐州一趟!”
“来一个就好了吧?”徐庶笑着说道:“其实卑职的计划可以与关将军的计划一同执行的,比如说让臧霸包抄冀州军的后路。”
“不,臧霸这人太难控制,到时候让他回到青州,尤其是在颜良大败之后,再想调他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青州不动,让他断了这个念想,而且,这一仗只要颜良败了,但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