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10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相较于个人他更应该服从与整个团队和战役,所以他不会有什么怨言,而且当时也是他第一次为刘澜出战,人家保守一些不奇怪,但是徐州这样的大战,他同样还是打酱油,甚至在是在后方驻守,这样的地位可见一斑,虽然因为吕布在兖州,刘澜不大可鞥用他们到沛县,怕出现反复,可不去沛县,那也该去琅琊啊,可同样没有这个机会。

    他的首功遥遥无期,但是因为陈宫,他来到了沛县,就像陈宫说的那样,这是他短时间内最好的一次展示机会了,毕竟他和陈宫不一样,陈宫是文职,机会多,只要在关键时刻能出一策良谋就成,可他要等到像张颌太史慈这样独自领兵出征的机会,短时间内几乎没有可能。

    如果说之前陈宫问他的破天戈是否锋利更像是在嘲讽他这半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话,那么后面的话却无疑激起了他的斗志。

    说实话,在徐州,没有几个人能拥有私兵,太史慈是例外,但其实太史慈指挥的原丹阳军更多是忠于刘繇的,所以这些部队并不能称之为太史慈的私兵,尤其是随着刘繇从豫章返回秣陵,这支部队更像是由太史慈收编而成,而刘澜用太史慈为将,也是为了稳定军心。

    而另一人则是臧霸,他的情况更像是与刘澜的一种合作,刘澜用他守卫青州,防御袁绍,而随着刘澜战略性的放弃青州,臧霸的私兵肯定不会继续存在。

    而他的情况,其实更有些像臧霸,或者说在刘澜眼中,比臧霸还要头疼,虽然说私兵的情况始于黄巾之乱,当时天子为了地域黄巾军,准许各地官府世家阻止武装进行抵御,自此尾大难除,但是这样的现象在刘澜治下却被有效遏制,不管是世家还是军中将领,都没有私兵的存在。

    而他的部队,在刘澜看来,可以说是私兵,但也可以说是一支不稳定的因素,他们到效忠谁,不清楚,是不是迫于形式,不清楚,一旦与曹操开战,会不会出现大规模叛逃,逃到吕布那里?

    这些可以说都是张辽被闲置的因素,刘澜不可能在如此关键的战役中用他出征,一旦出现任何苦果,对他来说都是极大的打击,如果在情势不利的情况下发生,更会对战局造成影响。

    但是因为重用陈宫,刘澜在和他商量的时候,主动提及了张辽,至于陈宫说推荐张辽,更像是邀功让张辽感恩的表现,这本就是御下之道,无可厚非,但可以看得出一点,刘澜对于陈宫是极其信任的,因为他知道,陈宫是不可能再回到兖州了。

    历史上在吕布死的时候他能选择与吕布一同赴死,并不是他对吕布有多忠心,而是因为曹操的因素,所以他宁死也不会向他投降,所以用他他是放心的,至于张辽那边的情况,刘澜为了能够让陈宫事半功倍,一些不利因素也不去考虑那么多了。

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徐州之战(115)()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张辽没有见过皇甫嵩的北军平时如何训练,虽然当时董卓收编了他们,但是少了皇甫嵩这个关键人物,光从士兵们口中所得知的不过就是一些皮毛罢了,但虽然没见过北军训练,可是并州狼骑和西凉铁骑的训练他却都见过,甚至他还是其中的一员将领。【。aiyoushenm】

    但是在见到龙骑军的训练之后,他觉得自己这些年的那些训练方式和一些强盗没什么两样,反正就是特别的业余,他那样训练出来的骑兵,其实更像是在原封不动照搬胡人的训练方式,可是与赵云交流之后,对其的训练方式颇为认同。

    首先东胡的骑兵,他们都生活在草原,骑马射箭这是最基本的本领,不管男女老幼,几乎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优秀骑兵,但是中原地区就算再如何训练,也不会达到他们的能耐,就好像最简单的上马动作,要前后训练半年时间,才能掌握,二队其余的人来说,想要上马,更多还是要借助外物,可对于东胡骑兵,就很简单了,一扶马背一抱脖颈,就直接翻身上马了。

    所以在西凉在幽州出现了单边马镫,虽然这样的单边马镫在中原地区并不流行,但是在龙骑军中这是最普通常见的一件事物,不仅骑兵更方便上马下马,而且在作战的时候更具稳定性,这样在战斗时就会像胡人一样能够安稳的坐在马背上交锋。

    可想而知,通过马镫弥补了这一先天优势的龙骑军,在辽东杀得胡人多年不敢进犯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且在中原战场他们更是难逢敌手,所向披靡。

    此后,并州狼骑兵在他的组织开始安插上了单边马镫,当然在很多方面他们还与龙骑军有着极大的差距,比如说装备伙食甚至是俸禄,但他也明白,龙骑军这是刘澜起兵的部队,他们几乎享受着徐州所有士兵所没有享受到的资源,不管是新式的装备还是高额的俸禄,都是从他们先开始。

    这一点不管是谁,首先都要学会接受,甚至是关羽,他的摄山营够厉害了,可在这一点上他却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毕竟龙骑军的组成不同,这些人在辽东那最少都是百人将,有的人甚至是骑都,结果进入龙骑军反而成了一名小卒。

    这事发生在谁的头上谁也不愿意,所以说他们虽然只是一名普通骑手,可是他们的俸禄却是按照原来的职位发放的,而如果在龙骑军得到晋升,那么他们的俸禄也会随之会晋升一级,当然这个是有封顶的,如果到了校尉的职位,那么这些人往往会到其他军中为将。

    这样的选材用人,更是让张辽大开眼界,虽然当年在并州狼骑时,丁原也尝试过类似的选人制度,当然并不一样,当有些相似之处,可是随着他的去世,并州狼骑的一些改革也就彻底停滞下来了,而且在吕布的统帅之下,一直保持着多年来的传统,可是这样的选拔制度,就好像如今大汉朝的征辟制度一样,早已腐化,任人唯亲的情况在并州狼骑随处可见,所以最后并州狼骑军从天下三大骑兵之一变成一支毫无战力的部队,也就一点不意外了。

    结果让张辽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那就是看过龙骑军之后给了他要重组并州狼骑的想法,让他们再度享誉天下,虽然这个过程很难,而且并州狼骑之内大多都是鱼目混珠,毕竟当年从并州跟着他们出来的骑兵早已经过这么多年的征战所剩无几,大多数人都是在兖州征召而来的,可越如此,他就越要成立一支不输龙骑军的骑兵部队。

    也许会很难,毕竟同样是轻骑兵,刘澜在有龙骑军和辽东军的前提之下,并州狼骑的存在是否还有必要,所以他能做的其实很困难,但他觉得,就算不可能让并州狼骑如龙骑军如一夜成为独立的一支兵种,但最少也能像张飞部队里的骑兵那样,隶属于他自己的骑兵部队,一切资源待由将军府分配给各位将领之后,再由他来分配给并州狼骑就是了。

    不过他这样的想法毕竟只停留在想法阶段,刘澜帐下这些部队的资源分配,不知道有多少人都盯着呢。赵云的龙骑军和刘澜直属的近卫军是最为优先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与之去争取抢,接下来则是摄山营,还好欧冶坚在辽东留下来颇为完整的冶炼工匠,那里资源也充足,能够自给自足,不然的话这三家就分去了大头,真正能分到其他部队的物资少得可怜。

    但现在近卫军、龙骑军和摄山营划分去了五成,而剩下的五成再由其余部队进行分配,张飞张颌太史慈鲁肃周泰甚至是臧霸都要从中分一杯羹,现在又加入了他,除非刘澜继续增加军费,不然的话,那点军费根本就不够分的。

    徐州的军费一直居高不下,不仅是他们采取的募兵制更因为庞大的俸禄和伤亡的安抚费用,这都是一笔庞大的开支,都说曹操那里入不敷出,刘澜这边的情况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以前没有扩编时,刘澜指望着能够十名百姓养一卒,现在则是五人养一人,这样可以说早已超出了刘澜控制范围内的负荷,张昭那边一直在要求简编,裁军,这样不仅将军府包括各级官府都能有闲钱去生产建设。

    但可惜刘澜并没有接受他这样的建议,最少在目前阶段刘澜还不敢裁军,其实刘澜增兵,就是为了能够有实力抵御袁绍,如果现在裁军,日子虽然是变得好过了,可是别没能力去抵御袁绍了,就连对付曹操都会捉襟见肘,所以他只能自己省吃俭用,也不没有打算精简部队的开支。

    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熬过这一次大战,一切都会改善的,这一回只要熬过去,那么他就算彻底在秣陵站住了脚,接下来就可以在秣陵大举开发,当然还有控制吴郡和会稽,这里将成为他真正的大后方,是钱粮基地。

    刘澜晾了赵云几日,直到五日之后,才算露了面,这几日赵云几乎每天都会来见他,不过刘澜都躲着他,自然不可能与其相见,但今日刘澜起身之后,再一次听到了赵云抵达的消息,刘澜好像一点也不感到意外,直接把他叫了过来。

    赵云现在手头就只有亲兵五百人,其他部队都被刘澜的一道命令留在了沛县,归陈宫统帅,他算是彻底失去了军权,这个徐州都督也算是有名无实,刘澜本来是想瞧瞧他这五日里会做些什么事情,或者是不是会放出一些风声和狠话,至此打算撂挑子不干了。

    不过赵云终归是赵云,没有负气说些狠话,这也符合他的性格,这要是张飞做出任何事情来反而不奇怪了,也正因如此,刘澜也就没有继续晾着他的必要了,见到他的一刻,更是亲自出院迎接,虽然刘澜有时候会自恃身份,但在这个时候,他并没有考虑那么多。

    而赵云对于刘澜的迎接有些受宠若惊,他来找刘澜本来就不抱着任何希望,甚至都已经放弃再回到沛县的希望了,他也明白,沛县一战毫无进展,这样的耻辱,自然没脸面对主公,主公做出任何安排他都无话可说。

    可他并不想就此放弃,他还想做最后的一点努力,哪怕只是去做一名小卒,不过刘澜又怎么可能让他去当小兵呢,其实陈宫只是拥有了对摄山营的指挥权,龙骑军他并没有任何安排,赵云此次回去,虽然还是以徐州都督的身份,但是却只能统领龙骑军,受到陈宫的统辖。

    至于以后,其实这件事情之后,陈宫也不大可能继续留在徐州了,军师将军得改换成他人,比较合适的人选是陈登,比较事情少一些,也不用那么劳心劳力,待他的病情好转之后再做其他安排。

    这样的安排,倒不是怕赵云记仇,而是怕陈宫那有什么别扭,比较陈宫都当上了主帅了,沛县一战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再让他去给赵雨当这个军师将军难免不合适了,所以这本身就是一个充分考虑的结果。

    所以当赵云得知自己返回沛县必须要听陈宫的节制,更要无条件执行他的命令之后,赵云没有热呢二话,在他心中,这本来就是赚到的,既然还有机会回到沛县,别说让他听命陈宫了,就算是当小兵听命所有人都行,他可不想错过这样一个为妻子报仇的机会。

    为了这一天,赵云等了足足半年,这半年时间,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报仇,但是这样的机会一直没能出现,如今机会就在眼前,他能放弃?

    赵云离开之后,刘澜看着他的背影,对于这一次的沛县部署,他的信心还是满足的,首先陈宫的智慧绝对能够与曹操下你不来,甚至于不输他丝毫,而在加上赵云和张辽这两元大将,他就更有信心了。

    这两人首先都有着独自带兵的能力,其次又都是能够上阵杀敌的猛将类型,有他二人坐镇,只要陈宫能拿出当年把曹操耍得团团转的能耐,就足以与曹操抗衡,当然关键时刻刘澜更愿意直接贡献出近卫军,派许褚过去,有这样一员猛将驰援,而且还有五千的近卫重骑兵,想必陈宫的胜算更足了。

    不过赵云终归是赵云,没有负气说些狠话,这也符合他的性格,这要是张飞做出任何事情来反而不奇怪了,也正因如此,刘澜也就没有继续晾着他的必要了,见到他的一刻,更是亲自出院迎接,虽然刘澜有时候会自恃身份,但在这个时候,他并没有考虑那么多。

    而赵云对于刘澜的迎接有些受宠若惊,他来找刘澜本来就不抱着任何希望,甚至都已经放弃再回到沛县的希望了,他也明白,沛县一战毫无进展,这样的耻辱,自然没脸面对主公,主公做出任何安排他都无话可说。

    可他并不想就此放弃,他还想做最后的一点努力,哪怕只是去做一名小卒,不过刘澜又怎么可能让他去当小兵呢,其实陈宫只是拥有了对摄山营的指挥权,龙骑军他并没有任何安排,赵云此次回去,虽然还是以徐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