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1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害怕。
这种可能会不会出现?
绝对有可能,而且还有一个行踪诡秘一直没有露面的夏侯惇不知所踪呢。
夏侯惇的感觉就好像是关羽,如同第三次徐州之战初,刘澜带着部队现身广陵,没人会在乎,因为你的行踪已经察觉到了,可是关羽则会让所有人担心受怕,他们会各种猜测关羽在什么地方,因为他们害怕关羽会突然冒出来给予其致命一击。
而这个道理同样对刘澜有用,因为夏侯惇就是他的关羽,曹操是危险,可他只得他在哪里,但夏侯惇却不知道,他在哪,他又打算干什么?这才是真正让人害怕的关键,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突然冒出来,又或者说以何种形式突然杀来。
不得不说,刘澜因为以曹操的角度看待问题后,在这个时候对于曹操的各种可能一说出来,还真是让徐庶佩服,或者说刘澜的心思慎密是真的震撼到他了,虽然刘澜一直以来都这样,可每一次都能让他有五体投地的感觉。
两人交谈之际,突然一名内卫在门外禀报:“启禀主公、军师,赵将军从沛县传来军报。”
“这么快?”刘澜第一反应就是关羽曹操的消息,但很快他就否决了这个可能,因为最新的文书才传出去不到一刻钟,别说是信鸽了,就算是导弹估摸着也才刚刚抵达,所以赵云的军报多半是之前几个时辰发送过来的。
从徐庶手中接过军报,果不其然是说曹操退兵的消息,其实要求他查探曹操退兵的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刚才那封书信,更多的是催促,没想到其实赵云已经传来了消息,只是时间没赶巧。
消息之中,标明了曹操只退到了丰县,但会不会继续向西,暂时还没有看出来有启程的动静,所以赵云怀疑曹操就是假撤退,当然也不可能只是在丰县停留休整,所以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赵云不敢贸然做出结论,但刘澜敢,这件事他必须要让龙骑军做好防备,让赵云小心处置,绝不能给曹操可趁之机。
~~~~~~~
连着两封书信,第一封可以忽略不计,但第二封则让赵云紧跟着曹操,最不济也得派出斥候盯着他,不能出任何的纰漏,只要曹操有再犯沛县的举动,龙骑军能战则战,战不了则掩护沛县守军撤离。
这一次,刘澜不再允许陈登去守沛县了,守不住,到时候反而还有可能遭受到致命打击,有被全歼的可能,他不能在冒这个险了。
对于刘澜的命令,陈宫没有反应,而张辽和徐盛又都是另一番表现,张辽当然不希望他的并州部队都折损在沛县,而徐盛又不想沛县落入到曹操手中,可刘澜的命令完全没有妥协的余地,他们也无能为力。
只要曹操再次返回,他们就必须要撤退,当然二人还在盼望着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可陈宫则不会有这样的考虑,因为他太清楚这是个什么情况了,打从查明曹操退到沛县的那一刻,他就已经猜到了曹操打算做什么。
知己知彼,这是最基本的要点,更何况他还那么了解曹操。
~~~~~~~~~~
杜普杜义兄弟现在在徐州军中也算得上的有头有脸的风光人物,而现在二人更是一个率领近卫军跟着黄忠守琅琊,另一个则一直跟随在刘澜身边,比起他的胞弟杜义,杜普无疑深受刘澜的信任,当然除了他的品性之外,关键还是他出众的能力。
其实杜普已经能够派到部队当个部曲甚至是校尉了,以他的能力完全能够胜任,而且军功也获得无数,但他一直没有一个太好的机会,或者说刘澜其实是希望杜普能到太史慈的部队之中的。
首先太史慈的部队都是他秣陵私曲,由杜普过去比较合适,而更关键的一点是,眼瞅着只要徐州之战结束之后,他的重心就将要南移,因为袁术已经不会再对他构成太大的威胁,向南用兵将是迫在眉睫的军事行动。
而一旦向南用兵,关羽的摄山营就不可能是主力部队了,首先那里没有太大规模的战斗发生,其次是因为吴郡会稽等环境因素的特殊,更需要太史慈这样的部队,以及张颌帐下纯以丹阳军组成的部众。
他们将会是刘澜南下的主力军,当然也不派出到时候让关张带上几万人一同南下,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在张颌军中还是太史慈军中安插杜普过去却因为徐州之战的发生而一直没能成行。
如果不是徐州之战,在九江之战后,杜普已经到张颌甚至是太史慈帐下报到了,以杜普的能力,在二人帐下肯定能够得到重用,毕竟这可是他千挑万选的近卫副统领,想想这些年从近卫军到各军之中的军官,那一个不是各个军队之中的佼佼者。
不管是早期的闫志张飞还是中期的张萍、宗寇,这都是典型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在跟随刘澜一段时间之后,从近卫军走向了各个部队之中,虽然刘澜用他们真的很顺手,但只是卫护自己,就好像是历史上的赵云陈到那样,又能有多大的机会展现自己呢,刘澜可不希望埋没了这些人才。
毕竟除了发掘三国时期的出名人物,刘澜其实还有着一个不小的想法,就是能够在自己手中,培养出一位原本没有在这个时期留下姓名的人物出来,他要把自己的军队变成培养人才的摇篮。
这才是他最大的愿望,当然近卫营中,可能只有一个人不会离开,那就是许褚,以他的能力,当一员武将多半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让他独领一军,他的能力还真的有限,主将当不了,可他现在这个资历,让他给其他将领当副将又明显不可能,所以许褚也就只能老老实实给他当这个近卫统领了。
不过这个近卫统领看似好做,可操心的事情其实更为琐碎,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负责,甚至包括刘澜府中那几位妻妾出门时候的安全,这都是他的职责范围,让张飞拿起绣花针去绣花,这种事一定有人会觉得对许褚还是真有些考验。
其实不然,在许坞当村长的许褚,每日要处理的琐碎小事,可一点不比现在少,他能从容处理这些事情,说白了就是因为当年这一段经历,才能让他此刻得心应手,如果换了别人,早撂挑子了。
他们将会是刘澜南下的主力军,当然也不派出到时候让关张带上几万人一同南下,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在张颌军中还是太史慈军中安插杜普过去却因为徐州之战的发生而一直没能成行。
如果不是徐州之战,在九江之战后,杜普已经到张颌甚至是太史慈帐下报到了,以杜普的能力,在二人帐下肯定能够得到重用,毕竟这可是他千挑万选的近卫副统领,想想这些年从近卫军到各军之中的军官,那一个不是各个军队之中的佼佼者。
不管是早期的闫志张飞还是中期的张萍、宗寇,这都是典型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在跟随刘澜一段时间之后,从近卫军走向了各个部队之中,虽然刘澜用他们真的很顺手,但只是卫护自己,就好像是历史上的赵云陈到那样,又能有多大的机会展现自己呢,刘澜可不希望埋没了这些人才。
毕竟除了发掘三国时期的出名人物,刘澜其实还有着一个不小的想法,就是能够在自己手中,培养出一位原本没有在这个时期留下姓名的人物出来,他要把自己的军队变成培养人才的摇篮。
这才是他最大的愿望,当然近卫营中,可能只有一个人不会离开,那就是许褚,以他的能力,当一员武将多半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让他独领一军,他的能力还真的有限,主将当不了,可他现在这个资历,让他给其他将领当副将又明显不可能,所以许褚也就只能老老实实给他当这个近卫统领了。
不过这个近卫统领看似好做,可操心的事情其实更为琐碎,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负责,甚至包括刘澜府中那几位妻妾出门时候的安全,这都是他的职责范围,让张飞拿起绣花针去绣花,这种事一定有人会觉得对许褚还是真有些考验。
其实不然,在许坞当村长的许褚,每日要处理的琐碎小事,可一点不比现在少,他能从容处理这些事情,说白了就是因为当年这一段经历,才能让他此刻得心应手,如果换了别人,早撂挑子了。。
a
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徐州之战(205)()
刘澜的命令已经很明确了,龙骑军的任务比较重,虽然赵云没有拔营前往丰县,但也准备好了随时出发,虽然只有一万人的龙骑军,但目的很明确了,就是要盯住了曹操,其实早在刘澜明确下命令说曹操还会再回来之前,一向谨慎的陈宫就已经抛出了这样一个想法,所以赵云也不敢轻举妄动,还真害怕追击过去中了曹操的埋伏。
相比起刘澜后知后觉,陈宫其实打从曹操退兵的当天就已经隐隐猜到了他的真是用意,虽然这个时候只是猜测,还不能贸然做出判断,但不妨他提前做一些准备和防备,但连他也没想到,刘澜的决断会如此干脆,直接就要弃了沛县。
必须要说,沛县算是早期的根基之地,这里经济繁荣甚至远超徐州城,如果是吕布的话,一座濮阳城他都舍不得抛弃,更别说是沛县了,可刘澜说弃就弃,一点都不在乎,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说句老实话,如果不是已经转投到刘澜帐下,陈宫还真不希望遇到刘澜这样的对手,还真是让人头疼,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句话真的有远见,而且还是徐州军这样的精锐部队,只要有他们在,就不怕夺不回丢掉的失地。
如果把这一切比作是一盘棋局的话,刘澜现在所考量的则是整个棋局,而非一字一眼之得失,这个格局一般人还真比之不了,而沛县的放弃,也就说明了刘澜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对袁绍的对决之中,一旦擒下这一条大龙,大势已成,偏居一隅的曹操就算得了沛县,也必败无疑了。
在战争结束前,陈宫不会下结论,说什么刘澜以及有胜券在握这种话,但显然他现在的策略能够让他更有胜算,而且最主要的是,他并没有放任曹操不理,看似一万的龙骑军好像不多,但这一万龙骑军却可以对曹操形成牵制,沛县可以让给你,但却不会让你太轻松的得到,更不会让你太轻松的来犯徐州城。
当然陈宫其实还有些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沛县他可以放弃,但是他是不会就这样返回徐州城的,所以他希望能上书,恳请刘澜容许他在张辽以及沛县军中抽调一部精兵,组成一支精锐配合赵云牵制曹操。
对于这支部队,陈宫有着他自己的想法,而且步兵与骑兵,完全可以良好的配合,当然就算他不留下来,不管是张辽还是徐盛,都能很好的支援赵云,可以保证赵云能够更为安全的狙击曹操。
这是陈宫的想法,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和赵云几人说出后,三人全部支持,最后三人联名上表,而接下来几日,赵云和龙骑军则离开了沛县,前往丰县,当然来去如风的龙骑军是不会上门挑衅的,只会远远的盯着,一旦曹军有所异动,才会出击。
而在沛县的陈宫几人,则开始了部队暗中的整合,然而才刚整合完毕,也不知道是谁走露了消息,突然之间放弃沛县的消息传得人尽皆知,甚至连一些只有他们四个人才知道的绝密都被传得有鼻子有眼。
如果没有这件事,也许还真是有人多嘴把这样的绝密消息泄露了出去,可连组建新军是为了阻击曹操这样的消息都能知晓,那就说明这事绝不简单,赵云已经离开,而他们三人又不可能泄露,这事到底是怎么会传得满城风雨,成了陈宫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毕竟这可不是说明好消息,消息一出,满城都处于恐慌之中,被抛弃的说法盛行,甚至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到郡守府请愿,单子春那里顶不住压力,只好来见陈宫,对于这个情况,这个时候谁也顶不住。
可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一个个如临大敌,思来想去只好出来辟谣,说是曹操派出的细作扰乱军心这样才算是暂时稳定了下来,可接下来怎么办?再要撤出沛县的话日后想回来也不好对百姓交代啊。
这事最后还是单子春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拖着,到时候曹操来了,再退,守不住了,百姓们也不能理解的。
这样一来,当刘澜发来文书,准许张辽组建新军,其他人撤回徐州城的适合,他们几个只好一拖再拖,甚至干脆装作没有看到刘澜发出的文书,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
但几天沛县都没什么消息,刘澜又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直接命令单子春汇报沛县的情况,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沛县差一点整出一场民变来,对于这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