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1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盛带了不到五千人,这样混乱的场面尤其是在黑夜之中,那叫个如鱼得水,结果本来是以逸待劳,有充足准备的曹军应当占尽上风,现在却被仓促应战的徐州军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而且这还是在张辽集结部队主力没有杀过来的情况之下,一旦等到他中军集结完毕,整个战场将彻底被扭转。

    张辽听到了这样一个结果,首先是奇怪,其次是疑惑,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以他对夏侯渊的了解,他不应该犯下这样低级的错误啊?可有些时候战场之上就是如此,只要犯一个错,不管你如何弥补都不可能修补上漏洞,原本他还指望着赵云抵达两面夹击呢,现在看样子完全没这个必要了,他们就能够解决面前的麻烦。

    张辽当即下令道:“张、董禧听令,命你二人带领中军分别从左右杀入敌军,与徐盛将军一举击溃夏侯渊。”

    诺。

    夜间的战斗对于双方来说都有困难,就算有月光有火把也很难看清是敌是我,但战斗的惨烈程度,却与普通的激烈作战没有任何区别,双方的杀戮在旷野上上演,士兵们有些开始抵触,可是在军官的驱使下只能继续硬着头皮迎战。

    对于这样的混战,自然是徐盛最乐意见到的一幕,说白了从这一点就瞧得出来敌将十分愚蠢,如果换做是他来指挥这一仗,那他就绝不会在埋伏的情况下选择主队出击,因为他不用急。

    大可以固守阵地,等着敌人来攻,到时候弓弩全招呼上去,管他天明还是天暗都无妨,瞎猫碰上死耗子,射出的箭矢总能给敌将带来伤亡,但这夏侯渊可就太过愚蠢了,居然直接就对他们发起了冲锋,这要是白天,骤然冲锋还真可能直接就把他们击溃了,可这大晚上的,队形在的时候向前杀,可杀着杀着队形混乱,胶着在了一起,你砍我我杀你甚至是自己人杀自己人的情况都出现了。

    之前陈宫偷袭曹营,可不就是借着夜色偷袭,最后让敌军乱作一团互相厮杀起来,最后统计,被他们杀掉的不过几百,自行车甚致死的上前。

    徐盛带着部队挥动鬼矛猛冲向前,勇猛无比,一杆鬼矛舞得神出鬼没,挡他者死,拦他者亡,所向披靡,杀得前方敌军横尸遍野,鲜血染红了旷野。这番情形直叫人舌桥不下,那等风采引来连声长叹。

    这位曾经手刃虎豹的猛将是徐州少有没有经过普通士兵历练就直接胜任高官的将领,当然虽然是从都尉到郡守,说到底还是文职,可抛开这些,以徐盛的能力,就算是在军中也完全有那个能力独领一军。

    最初的徐盛,在很多人眼中完全就是白马银枪的形象,赵子龙第二,可现在兵器战马都换了,白马换成了黑鬃马,长枪换成了鬼矛,俨然成了张飞的形象。

    而这一切说白了其实都是刘澜的功劳,如果不是他那一举夫乃万人敌,可能徐盛还真要走儒将的路线,结果刘澜一句万人敌,风格彻底改变,不过说起来,能擒虎杀豹,这样的手段,可不就有万人敌的潜质?

    而且,这万人敌的评价,在徐州张飞并没有,最少从刘澜口中从来没用过这样的说法,但是徐盛,那可是刘澜当着诸多武文的面亲口说出:万人之敌者,勇气凌云,实曰虎臣;勇如一国,敌号万人,古有立忠将军彭越,而今有建武校尉徐盛!

    这段话就是刘澜对徐庶的评价,不管在场的张飞还是许褚也不管是张颌还是太史慈,甚至是关张赵三人。

    所以说,刘澜在对徐盛方面,眼光还是非常独到的,最少在冲锋陷阵这方面,只怕整个徐州,也就张飞能与他一较长短了。

    在他的冲锋之下,冲锋而来的曹军瞬间便被他冲了个混乱不堪,他们甚至根本就没有时间再次集结,就与紧随其后杀来的徐州军交战在一起,随后因为场面混乱,更是直接杀向了自己的斩于。

    徐盛带了不到五千人,这样混乱的场面尤其是在黑夜之中,那叫个如鱼得水,结果本来是以逸待劳,有充足准备的曹军应当占尽上风,现在却被仓促应战的徐州军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而且这还是在张辽集结部队主力没有杀过来的情况之下,一旦等到他中军集结完毕,整个战场将彻底被扭转。

    张辽听到了这样一个结果,首先是奇怪,其次是疑惑,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以他对夏侯渊的了解,他不应该犯下这样低级的错误啊?可有些时候战场之上就是如此,只要犯一个错,不管你如何弥补都不可能修补上漏洞,原本他还指望着赵云抵达两面夹击呢,现在看样子完全没这个必要了,他们就能够解决面前的麻烦。

    张辽当即下令道:“张、董禧听令,命你二人带领中军分别从左右杀入敌军,与徐盛将军一举击溃夏侯渊。”

    诺。

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徐州之战(245)() 
    不管什么时候,想夺天下想争霸天下,最后拼什么,拼的就是实力,而实力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军队和钱粮,而这一切又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口来完成。

    简而言之,最后三家归晋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因为曹魏司马控制的地域更广人口更多,如果让诸侯拥有与曹魏同等的人口和钱粮,可能历史就真的被其改变了,而现在情况刘澜当然清楚想要迅速壮大,发展才是硬道理,像这样守着徐州,连年交战,不说曹操就说袁绍,长此以往别说斗个几十年,就是三五年都吃不消。

    其实刘澜现在已经有些吃不消了,陶谦的老本都吃干净了,再这样下去,迟早被赶出徐州,既然已经能够预见未来是个什么样子,那为什么还死守着徐州不放呢?倒不如早一些前往秣陵,想一想他这十万部队到了秣陵十年二十年后是个什么样的场景,这还不说被他迁徙南下的青徐百姓和丹阳百姓,如果再把山越驯服,乖乖不得了,他都不敢想了。

    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不用多,只需要积蓄了两三年,到时候不管是钱粮还是人口都将是一次飞跃,而在这个时间里,曹袁同样也在发展,可是一旦他们之间发生战争甚至是爆发官渡之战,那么刘澜不仅能给追上他们,甚至还可以反超他们。

    那个时候曹袁辛苦打拼这么多年,最后变成了给自己做嫁衣,可以说退出徐州就算有百害,但仅此一利就足以他去冒险,更何况他现在的情况就算是想不去冒险都不成,既然这样,那还为什么不考虑返回秣陵?几十万大军,就算不裁撤,但完全可以编入到军屯队伍之中,刘澜日后还需要为钱粮考虑?

    而且他的目光,本来就不只是一个丹阳郡,还有吴郡和会稽,这些地方相比于中原的开发程度,可以说是不到十分之一,东南半壁,后世三省一市偌大的地域居然只有区区三郡四十县八十余万户三百余万人口,而这个人口随着汉末乱世还将进一步锐减,到了吴国立国之时,人口只有不到二百三十万。

    而现在仅仅只是丹阳、吴郡和会稽三郡的人口便有三百万,看起来很多,可是真要比较的话,不说冀州,就是徐州,都无法比拟,徐州五郡六十二县,人口同样为三百万,可别忘了这是经过曹操大规模屠杀之后的人口规模,可想而知,这时候的东南地区不仅人口稀少,而且是极欠发达地区。

    所以刘澜有信心,在他的治下,东南地区将会真正腾飞,这里将会是他的钱粮主要产区,至于部队,其实也无需担心,只要辽东一日不被袁绍夺取,哪里将是他士兵和战马的主要出产地区。

    ~~~~~~

    临淄,袁谭收到了管统传来后钱投降的消息,不日便会前来临淄,今非昔比,这个时候袁谭早对后钱没什么兴趣,他更关系徐州的战事,挥挥手让信使退了下去。

    与其考虑后钱,他更想怎样才能前往徐州,前一次失败已经被父亲严令禁止参与徐州军事,所以他此刻只能耐下性子,就算这一次是机会,但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他背着手在房间里踱步,其实当时青州的情况那般恶劣,他还真的希望他们能多闹一阵子,这样也能显出自己的本领来,可是这才过去多久,就被彻底镇压。

    虽然在他的攻掠之下,反叛的匪徒都投降了他,笨以为这会是一次邀功受赏重获父亲信任的时刻,却发现一切都是奢望,而当他得知幽州的事情后,他才恍然醒悟,他怎么就没能学老二那样呢,如果这个时候后钱和那田豫一样,那父亲对他还会现在这样不冷不淡?

    后钱降了,如同一滴奶进入一杯水里,最终变成了一滴水,平淡无奇,别说是父亲提不起什么兴趣,就连他自己都一样,可再看看坚守在蓟县的老二袁熙,那是隔三差五就受到父亲的夸奖,夸其机智果断,计斗田豫,比其他,最可恨的当然还是老三,留在邺城,那叫一个如日中天,势力不仅发展飞快,而且还非常稳固,短短两个月不到,冀州的官员,之前斗得不可开交的几大势力,纷纷转投到了他的门下,虽然没有每日都去觐见,可隔三差五都会秘密拜会,如果他继续这样在青州庸庸碌碌下去,那就等于拱手将世子之位交到老三手中。

    不管什么时候,想夺天下想争霸天下,最后拼什么,拼的就是实力,而实力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军队和钱粮,而这一切又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口来完成。

    简而言之,最后三家归晋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因为曹魏司马控制的地域更广人口更多,如果让诸侯拥有与曹魏同等的人口和钱粮,可能历史就真的被其改变了,而现在情况刘澜当然清楚想要迅速壮大,发展才是硬道理,像这样守着徐州,连年交战,不说曹操就说袁绍,长此以往别说斗个几十年,就是三五年都吃不消。

    其实刘澜现在已经有些吃不消了,陶谦的老本都吃干净了,再这样下去,迟早被赶出徐州,既然已经能够预见未来是个什么样子,那为什么还死守着徐州不放呢?倒不如早一些前往秣陵,想一想他这十万部队到了秣陵十年二十年后是个什么样的场景,这还不说被他迁徙南下的青徐百姓和丹阳百姓,如果再把山越驯服,乖乖不得了,他都不敢想了。

    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不用多,只需要积蓄了两三年,到时候不管是钱粮还是人口都将是一次飞跃,而在这个时间里,曹袁同样也在发展,可是一旦他们之间发生战争甚至是爆发官渡之战,那么刘澜不仅能给追上他们,甚至还可以反超他们。

    那个时候曹袁辛苦打拼这么多年,最后变成了给自己做嫁衣,可以说退出徐州就算有百害,但仅此一利就足以他去冒险,更何况他现在的情况就算是想不去冒险都不成,既然这样,那还为什么不考虑返回秣陵?几十万大军,就算不裁撤,但完全可以编入到军屯队伍之中,刘澜日后还需要为钱粮考虑?

    而且他的目光,本来就不只是一个丹阳郡,还有吴郡和会稽,这些地方相比于中原的开发程度,可以说是不到十分之一,东南半壁,后世三省一市偌大的地域居然只有区区三郡四十县八十余万户三百余万人口,而这个人口随着汉末乱世还将进一步锐减,到了吴国立国之时,人口只有不到二百三十万。

    而现在仅仅只是丹阳、吴郡和会稽三郡的人口便有三百万,看起来很多,可是真要比较的话,不说冀州,就是徐州,都无法比拟,徐州五郡六十二县,人口同样为三百万,可别忘了这是经过曹操大规模屠杀之后的人口规模,可想而知,这时候的东南地区不仅人口稀少,而且是极欠发达地区。

    所以刘澜有信心,在他的治下,东南地区将会真正腾飞,这里将会是他的钱粮主要产区,至于部队,其实也无需担心,只要辽东一日不被袁绍夺取,哪里将是他士兵和战马的主要出产地区。

    ~~~~~~

    临淄,袁谭收到了管统传来后钱投降的消息,不日便会前来临淄,今非昔比,这个时候袁谭早对后钱没什么兴趣,他更关系徐州的战事,挥挥手让信使退了下去。

    与其考虑后钱,他更想怎样才能前往徐州,前一次失败已经被父亲严令禁止参与徐州军事,所以他此刻只能耐下性子,就算这一次是机会,但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他背着手在房间里踱步,其实当时青州的情况那般恶劣,他还真的希望他们能多闹一阵子,这样也能显出自己的本领来,可是这才过去多久,就被彻底镇压。

    虽然在他的攻掠之下,反叛的匪徒都投降了他,笨以为这会是一次邀功受赏重获父亲信任的时刻,却发现一切都是奢望,而当他得知幽州的事情后,他才恍然醒悟,他怎么就没能学老二那样呢,如果这个时候后钱和那田豫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