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龙骑-第1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挫之后,那么关羽也就没有实力抵抗了。
郭嘉此来,可不仅仅只是为了说些联络徐州氏族让刘澜自乱阵脚这些话,因为现实已经败在面前,或者说他和袁绍的战略已经很明确了,就是要争夺徐州,所以他和袁绍结盟,是战胜刘澜的关键,但击溃刘澜之后呢?
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徐州之战(265)()
九江之战后很多人都在猜测着孙策的动向,但除了郭嘉,几乎没人能想到孙策居然跑到了长沙躲了起来,他手下上万军队,这支部队在关键时刻绝对会对对他们有至关重要,但是在对于张羡,曹操是有些疑问的,他并不确定他是否真心投诚,这样一来不管张羡和孙策帐下的人马有多少,也几乎和镜花水月没什么区别。
如果曹操下令他们能够听从,那他现在肩上的压力就会减轻不少,最少这时候能够在后方对刘澜造成威胁,曹操看着郭嘉说:“你觉得张羡和孙策值得信任吗,尤其是孙策,这不就是墙头草吗,反叛袁术,这样的人是否值得信任?”
郭嘉明白他的担忧,便笑了笑,道:“据卑职所掌握的情况,孙策反出袁术,主要是因为袁术没有兑现之前的承诺,孙策这才叛出了袁术自立,如果不是刘澜的话,他几乎已经成功,所以这样的人是有野心的,如果曹公愿意的话,就算拉拢不成,也完全可以利用他来对付刘澜。”
“孙策现在身居何职?”
“前年袁术上表,表孙策为怀义校尉。”这样的事情曹操可能不会记得太清楚,但郭嘉是不会忘记的,尤其是对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一些人,他们的动态郭嘉都记着,这也是为何能够直接就把答案说出来的关键。
“怀义校尉?不如再封其为丹阳太守如何?”
“主公又在驱虎吞狼?”郭嘉笑了起来,以前第一次徐州之战的时候,就是算计的袁术和刘澜,计划无比完美,但可惜袁术并不给力,最后被击败了,但这一次,虽然曹操说出了想赐予孙策的官职,但并不会对他报多大的希望,而这一官职恰恰对孙策极具吸引力,他计策了舅父吴景之前的官职,但最关键的是,现在丹阳在刘澜的手中,这就等于是给了孙策对丹阳用兵的借口,那么就算曹操无法驱使他,也他也会对丹阳懂些脑筋,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对他们都是一件利好的消息。
对于这件事郭嘉当然赞成:“我看除了丹阳太守,还可以加封讨逆将军。”
曹操默默点了点头,他心里大概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害怕孙策以后尾大难除的事情出现,这显然是多虑的,与对付刘澜比起来,孙策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给他封什么职位都无所谓但只要能让他出力,就成。
“依你,对了,刚才突然说到了张羡,望问你一声,你以为派何人前往彭城,去见高览比较合适?”
这个人选很关键,也必须要选择好了,不然的话很可能引起双方更大的误会,而在现有的人员当中,能够与高览坦诚不公,最少能够坐下来谈事情的人选,最好还得从冀州过来的人选中遴选,可仔细瞧瞧,会发现这些人中好像还真没有几个,他自己亲自过去,陷入又不合适,那么思来想去也就只有一个人了:“如果主公信得过卑职,卑职愿意保荐一人前往。”
“何人?”
“朱灵。”
郭嘉在刚才的一瞬间心中出现了一名他认为最合适的人选,那就是他的老朋友朱灵,因为这人曾经在冀州军队为武将,所以与高览这些将领的关系还都不错,或者说都是很好的朋友,只不过朱灵因为自己的原因最后留在了曹操身边,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环境下,双方都不会把这些人视作背叛,就算现在,虽然他们与冀州关系有些紧张,但在私交这方面却并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派此人过去,必然能显出他们是带着极大的诚意来的。
最少可以让高览放心,曹操了想,朱灵过去确实非常合适,至于他的忠心更不用说了,能在袁绍声势势力最鼎盛之时来投效他的人,不管是文还是武,都是值得信任,因为这是雪中送炭,而现在来投效他的人,曹操却不会如此看待,甚至还会觉得这些人十有八九都是锦上添花之辈,他点头答应道:“好,就派他去彭城。”
九江之战后很多人都在猜测着孙策的动向,但除了郭嘉,几乎没人能想到孙策居然跑到了长沙躲了起来,他手下上万军队,这支部队在关键时刻绝对会对对他们有至关重要,但是在对于张羡,曹操是有些疑问的,他并不确定他是否真心投诚,这样一来不管张羡和孙策帐下的人马有多少,也几乎和镜花水月没什么区别。
如果曹操下令他们能够听从,那他现在肩上的压力就会减轻不少,最少这时候能够在后方对刘澜造成威胁,曹操看着郭嘉说:“你觉得张羡和孙策值得信任吗,尤其是孙策,这不就是墙头草吗,反叛袁术,这样的人是否值得信任?”
郭嘉明白他的担忧,便笑了笑,道:“据卑职所掌握的情况,孙策反出袁术,主要是因为袁术没有兑现之前的承诺,孙策这才叛出了袁术自立,如果不是刘澜的话,他几乎已经成功,所以这样的人是有野心的,如果曹公愿意的话,就算拉拢不成,也完全可以利用他来对付刘澜。”
“孙策现在身居何职?”
“前年袁术上表,表孙策为怀义校尉。”这样的事情曹操可能不会记得太清楚,但郭嘉是不会忘记的,尤其是对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一些人,他们的动态郭嘉都记着,这也是为何能够直接就把答案说出来的关键。
“怀义校尉?不如再封其为丹阳太守如何?”
“主公又在驱虎吞狼?”郭嘉笑了起来,以前第一次徐州之战的时候,就是算计的袁术和刘澜,计划无比完美,但可惜袁术并不给力,最后被击败了,但这一次,虽然曹操说出了想赐予孙策的官职,但并不会对他报多大的希望,而这一官职恰恰对孙策极具吸引力,他计策了舅父吴景之前的官职,但最关键的是,现在丹阳在刘澜的手中,这就等于是给了孙策对丹阳用兵的借口,那么就算曹操无法驱使他,也他也会对丹阳懂些脑筋,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对他们都是一件利好的消息。
对于这件事郭嘉当然赞成:“我看除了丹阳太守,还可以加封讨逆将军。”
曹操默默点了点头,他心里大概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害怕孙策以后尾大难除的事情出现,这显然是多虑的,与对付刘澜比起来,孙策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给他封什么职位都无所谓但只要能让他出力,就成。
“依你,对了,刚才突然说到了张羡,望问你一声,你以为派何人前往彭城,去见高览比较合适?”
这个人选很关键,也必须要选择好了,不然的话很可能引起双方更大的误会,而在现有的人员当中,能够与高览坦诚不公,最少能够坐下来谈事情的人选,最好还得从冀州过来的人选中遴选,可仔细瞧瞧,会发现这些人中好像还真没有几个,他自己亲自过去,陷入又不合适,那么思来想去也就只有一个人了:“如果主公信得过卑职,卑职愿意保荐一人前往。”
“何人?”
“朱灵。”
郭嘉在刚才的一瞬间心中出现了一名他认为最合适的人选,那就是他的老朋友朱灵,因为这人曾经在冀州军队为武将,所以与高览这些将领的关系还都不错,或者说都是很好的朋友,只不过朱灵因为自己的原因最后留在了曹操身边,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环境下,双方都不会把这些人视作背叛,就算现在,虽然他们与冀州关系有些紧张,但在私交这方面却并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派此人过去,必然能显出他们是带着极大的诚意来的。
最少可以让高览放心,曹操了想,朱灵过去确实非常合适,至于他的忠心更不用说了,能在袁绍声势势力最鼎盛之时来投效他的人,不管是文还是武,都是值得信任,因为这是雪中送炭,而现在来投效他的人,曹操却不会如此看待,甚至还会觉得这些人十有八九都是锦上添花之辈,他点头答应道:“好,就派他去彭城。”
九江之战后很多人都在猜测着孙策的动向,但除了郭嘉,几乎没人能想到孙策居然跑到了长沙躲了起来,他手下上万军队,这支部队在关键时刻绝对会对对他们有至关重要,但是在对于张羡,曹操是有些疑问的,他并不确定他是否真心投诚,这样一来不管张羡和孙策帐下的人马有多少,也几乎和镜花水月没什么区别。
如果曹操下令他们能够听从,那他现在肩上的压力就会减轻不少,最少这时候能够在后方对刘澜造成威胁,曹操看着郭嘉说:“你觉得张羡和孙策值得信任吗,尤其是孙策,这不就是墙头草吗,反叛袁术,这样的人是否值得信任?”
郭嘉明白他的担忧,便笑了笑,道:“据卑职所掌握的情况,孙策反出袁术,主要是因为袁术没有兑现之前的承诺,孙策这才叛出了袁术自立,如果不是刘澜的话,他几乎已经成功,所以这样的人是有野心的,如果曹公愿意的话,就算拉拢不成,也完全可以利用他来对付刘澜。”
“孙策现在身居何职?”
“前年袁术上表,表孙策为怀义校尉。”这样的事情曹操可能不会记得太清楚,但郭嘉是不会忘记的,尤其是对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一些人,他们的动态郭嘉都记着,这也是为何能够直接就把答案说出来的关键。
“怀义校尉?不如再封其为丹阳太守如何?”
“主公又在驱虎吞狼?”郭嘉笑了起来,以前第一次徐州之战的时候,就是算计的袁术和刘澜,计划无比完美,但可惜袁术并不给力,最后被击败了,但这一次,虽然曹操说出了想赐予孙策的官职,但并不会对他报多大的希望,而这一官职恰恰对孙策极具吸引力,他计策了舅父吴景之前的官职,但最关键的是,现在丹阳在刘澜的手中,这就等于是给了孙策对丹阳用兵的借口,那么就算曹操无法驱使他,也他也会对丹阳懂些脑筋,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对他们都是一件利好的消息。
对于这件事郭嘉当然赞成:“我看除了丹阳太守,还可以加封讨逆将军。”
曹操默默点了点头,他心里大概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害怕孙策以后尾大难除的事情出现,这显然是多虑的,与对付刘澜比起来,孙策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给他封什么职位都无所谓但只要能让他出力,就成。
“依你,对了,刚才突然说到了张羡,望问你一声,你以为派何人前往彭城,去见高览比较合适?”
这个人选很关键,也必须要选择好了,不然的话很可能引起双方更大的误会,而在现有的人员当中,能够与高览坦诚不公,最少能够坐下来谈事情的人选,最好还得从冀州过来的人选中遴选,可仔细瞧瞧,会发现这些人中好像还真没有几个,他自己亲自过去,陷入又不合适,那么思来想去也就只有一个人了:“如果主公信得过卑职,卑职愿意保荐一人前往。”
“何人?”
“朱灵。”
郭嘉在刚才的一瞬间心中出现了一名他认为最合适的人选,那就是他的老朋友朱灵,因为这人曾经在冀州军队为武将,所以与高览这些将领的关系还都不错,或者说都是很好的朋友,只不过朱灵因为自己的原因最后留在了曹操身边,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环境下,双方都不会把这些人视作背叛,就算现在,虽然他们与冀州关系有些紧张,但在私交这方面却并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派此人过去,必然能显出他们是带着极大的诚意来的。
最少可以让高览放心,曹操了想,朱灵过去确实非常合适,至于他的忠心更不用说了,能在袁绍声势势力最鼎盛之时来投效他的人,不管是文还是武,都是值得信任,因为这是雪中送炭,而现在来投效他的人,曹操却不会如此看待,甚至还会觉得这些人十有八九都是锦上添花之辈,他点头答应道:“好,就派他去彭城。”
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徐州之战(266)()
资助粮草这种事情,换在任何一个时期,不论古今都是奇特的存在,可换成曹操和袁绍好像也就没什么特别的了,两个人那可是发小,而且还是对付共同的敌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粮草确实不是问题,更何况类似的事情早有先列,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但随着战事推移,到了眼下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袁绍却迟迟没有将第二波粮食运抵,这可让不少人都开始担忧起来,一旦现有粮食要是吃光了,接下来又该何去何从?
以战养战必然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