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龙骑-第1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和刘澜,当年都是大汉朝最年轻的将军,志气相投,把酒言欢,谁又能想到十年时间,历经沧桑之后,却变成今天这个你死我活的局面,曹操轻轻叹息一声,有些事情根本就不是他能够左右的,就好像他与刘澜之间本来没有任何的私人冤仇,但现在却必须要你死我活。

    拿下刘澜,没有选择,也无路可选,郭嘉的想法他明白,就好像他的想法郭嘉也明白,很多事并不是他想如何就能如何,左右不了。

    打刘澜,不仅仅是因为刘澜坐拥着徐州这样的钱粮重地,更因为世家在这里边起到了关键,曹操打仗可以不在乎他们,可是打仗要粮,那就必须得依赖他们,这是无法避免的情况,不管他多么不想搭理他们,都无法忽略他们的意义。

    如果不是攻打刘澜,他们是不可能提供他急需的钱粮,就好像袁绍,不到了关键时刻,又怎么可能会拿钱粮来交换徐州,所以说现在想要得到世家支持,就必须要打刘澜这没有世家背景的一方诸侯。

    而要对付刘澜,又哪那么容易,他手下十多万人的部队,现在汇集在一起,他是再也没有机会了,只能指望文丑和高览,可这样的局面,又哪是他想看到的?

    十年时间,从讨董需要依附他,到敢于跟他叫板再到现在远超于他,这样的变化是曹操所不愿面对也必须面对的情况,他嫉妒吗,能不嫉妒吗,就算不嫉妒,也会生产些许变化,或者说任何人遇到他这样的情况心里都会如此,这就是人性。

    英雄怕见老街坊,老街坊虽然会说起他曾经的糗事,可说白了还不知道过去的底细,但换个角度何尝不是以认得他为自己脸上增光嘛,但曹操这样的情况又不同,有时候他甚至再想,自己对刘澜是否与袁绍对自己一模一样。

    每次想到这里他都感到可笑,其实就现在来说,他有怎么可能威胁到袁绍的地位呢,只不过就是迎接了献帝罢了,而刘澜却是从兵不过万到了今天,真要有什么的话,也轮不到他袁绍,而是自己才对。

    他嫉妒,甚至有些羡慕,如果当年吕布和张邈再晚十天半月,让他拿下了徐州,可能现在就没刘澜什么事了。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徐州之战(290)() 
    二桃杀三士,这一计是曹操对付袁绍的最后手段,逼不得已不会轻易使用,他有些后悔,要知道荀彧会用出来,他应该早一些与他商议,而不是现在事情出现而后悔,曹操有些无奈,甚至非常生气,可当郭嘉大笑出声说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时,他不解了。

    郭嘉笑着说道:“这件事一点都不早,袁氏三兄弟争夺世子之位几乎可以说是人尽皆知,而要对付袁绍,就现在来说,从外部是很难攻破他的,而内部也就只能从他们三兄弟身上做文章,可太早袁绍能够把这些麻烦解决,于事无补。

    太晚,大局已定,此计又会失去伤敌效果,而现在这个时候此计出现,只会让他们三兄弟之争更为激烈,但这一计要出效果,没有个三五年是不会有效果的,而袁绍应当已经知晓了我方用意,可他并没有兴师问罪,从中可以知晓袁绍虽然对这一计反感,但他为什么没有兴师问罪?

    这就说明了,他虽然知道了我们的心思,但没有心思,或者说他现在派人来可能都是无奈之举,甚至在心里还要感谢我们,可是他心里好像了,这样就能彻底确保了袁尚的世子之位,但袁谭和袁熙二人肯定不愿见到此事成真,接下来他们献帝斗争将会真正白热化,未来必然会因近日之因而兄弟相残。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

    “不会有第二种可能。”曹操斩钉截铁道:“袁绍不会没有瞧出文若的意图,他要真瞧不出来的话,是绝不可能派使节来的。”曹操太了解自己这位发小了,所以直接打断了郭嘉。

    “既然主公如此肯定,那这件事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主公完全可以不必介怀,毕竟要有所效果,也得是几年之后,看来文若也是瞧出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擅作主张,。”郭嘉一语双关,算是为文若开脱甚至是求情,虽然二人在很多事情上有着极大的矛盾,但这并不妨碍郭嘉对他这个人的欣赏,最少他还是非常喜欢荀彧这样的正直君子的。

    二人是朋友,也是曹操最为依赖的谋主,虽然在许都就谁才是文胆一事争论不休,但就今日这一件事,郭嘉就甘拜下风,他不如文若远矣,他与文若看似奇虎相当,实则不然,他乃是真正的王佐之才,只一计,便助主公未来战胜袁绍,而他是万万想不到这等妙计,杀人于无形,覆冀州于顷刻。

    这一计不管成败,未来的冀州都不会安生,而冀州不安生他们就会有机会,甚至是汉家天下就会有机会,他制定荀彧这一计并不是为司空,而是为汉天子,但有些话可以现在说,可有些话却不能点破,哪怕司空已经想到。

    现在的司空,没有野心,或者说他的野心才刚刚建立,这需要一个过程,所谓饱暖思**,刘澜这话虽然俗了些,但却是天下最大的大实话,连兖州都保不住的时候,曹公又怎么可能会有称霸天下的野心,可不要忘记,野心的膨胀,永远都是随着权利的滋长而产生,现在的曹公也许没有,但未来未必没有。

    就算没有,那就是他真的看走眼了,当然这世人的人心,也并不是他郭嘉都能看穿的,就好像刘澜,他就有点看不透,所以才会害怕,而曹操也一样,可这世上也只有曹操才能护他周全,所以自己只需对一人尽忠即可。

    可曹公就算没有野心代汉,可真到了权利之顶时,很多事情却也不是他能够左右的,就好像他与刘澜之间的交战,完全是帐下部将与刘澜方之间的冤仇。

    郭嘉的话,让曹操冷静下来,对荀彧的不满也随之化于无形,其实就算这件事荀彧瞒着他,他也不会因此就对荀彧惩处,对于他荀彧的存在是无人能够取代的,这话听起来可笑,似他这样的大汉朝司空,居然会在乎一人,还是朝官,说不通,可现实就是如此,并不是他帐下无人可以取代荀彧,而是世上没有第二人能够与其比肩。

    假如有一天,曹操当真对荀彧强硬起来,那也就等于曹操再也不需要他了,但是现在,曹操不会,因为需要他,需要他匡扶汉室,扫清寰宇,比起这些事情,其它都算不得什么。

    曹操叹了口气,有些事情郭嘉不说,他也不想继续往深了想,想太多,他害怕打破现在的这点默契,他情愿一直糊涂着,虽然是在自欺欺人的骗自己,可在文若这件事情上,这样难道不好嘛?非要搞清楚了又能如何?

    难得糊涂,有些事情想清楚了糟心,反而不如就这样一直糊里糊涂,这就是他对荀彧的态度,不用知晓真相,甚至是他害怕知晓真相。

    二桃杀三士,这一计是曹操对付袁绍的最后手段,逼不得已不会轻易使用,他有些后悔,要知道荀彧会用出来,他应该早一些与他商议,而不是现在事情出现而后悔,曹操有些无奈,甚至非常生气,可当郭嘉大笑出声说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时,他不解了。

    郭嘉笑着说道:“这件事一点都不早,袁氏三兄弟争夺世子之位几乎可以说是人尽皆知,而要对付袁绍,就现在来说,从外部是很难攻破他的,而内部也就只能从他们三兄弟身上做文章,可太早袁绍能够把这些麻烦解决,于事无补。

    太晚,大局已定,此计又会失去伤敌效果,而现在这个时候此计出现,只会让他们三兄弟之争更为激烈,但这一计要出效果,没有个三五年是不会有效果的,而袁绍应当已经知晓了我方用意,可他并没有兴师问罪,从中可以知晓袁绍虽然对这一计反感,但他为什么没有兴师问罪?

    这就说明了,他虽然知道了我们的心思,但没有心思,或者说他现在派人来可能都是无奈之举,甚至在心里还要感谢我们,可是他心里好像了,这样就能彻底确保了袁尚的世子之位,但袁谭和袁熙二人肯定不愿见到此事成真,接下来他们献帝斗争将会真正白热化,未来必然会因近日之因而兄弟相残。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

    “不会有第二种可能。”曹操斩钉截铁道:“袁绍不会没有瞧出文若的意图,他要真瞧不出来的话,是绝不可能派使节来的。”曹操太了解自己这位发小了,所以直接打断了郭嘉。

    “既然主公如此肯定,那这件事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主公完全可以不必介怀,毕竟要有所效果,也得是几年之后,看来文若也是瞧出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擅作主张,。”郭嘉一语双关,算是为文若开脱甚至是求情,虽然二人在很多事情上有着极大的矛盾,但这并不妨碍郭嘉对他这个人的欣赏,最少他还是非常喜欢荀彧这样的正直君子的。

    二人是朋友,也是曹操最为依赖的谋主,虽然在许都就谁才是文胆一事争论不休,但就今日这一件事,郭嘉就甘拜下风,他不如文若远矣,他与文若看似奇虎相当,实则不然,他乃是真正的王佐之才,只一计,便助主公未来战胜袁绍,而他是万万想不到这等妙计,杀人于无形,覆冀州于顷刻。

    这一计不管成败,未来的冀州都不会安生,而冀州不安生他们就会有机会,甚至是汉家天下就会有机会,他制定荀彧这一计并不是为司空,而是为汉天子,但有些话可以现在说,可有些话却不能点破,哪怕司空已经想到。

    现在的司空,没有野心,或者说他的野心才刚刚建立,这需要一个过程,所谓饱暖思**,刘澜这话虽然俗了些,但却是天下最大的大实话,连兖州都保不住的时候,曹公又怎么可能会有称霸天下的野心,可不要忘记,野心的膨胀,永远都是随着权利的滋长而产生,现在的曹公也许没有,但未来未必没有。

    就算没有,那就是他真的看走眼了,当然这世人的人心,也并不是他郭嘉都能看穿的,就好像刘澜,他就有点看不透,所以才会害怕,而曹操也一样,可这世上也只有曹操才能护他周全,所以自己只需对一人尽忠即可。

    可曹公就算没有野心代汉,可真到了权利之顶时,很多事情却也不是他能够左右的,就好像他与刘澜之间的交战,完全是帐下部将与刘澜方之间的冤仇。

    郭嘉的话,让曹操冷静下来,对荀彧的不满也随之化于无形,其实就算这件事荀彧瞒着他,他也不会因此就对荀彧惩处,对于他荀彧的存在是无人能够取代的,这话听起来可笑,似他这样的大汉朝司空,居然会在乎一人,还是朝官,说不通,可现实就是如此,并不是他帐下无人可以取代荀彧,而是世上没有第二人能够与其比肩。

    假如有一天,曹操当真对荀彧强硬起来,那也就等于曹操再也不需要他了,但是现在,曹操不会,因为需要他,需要他匡扶汉室,扫清寰宇,比起这些事情,其它都算不得什么。

    曹操叹了口气,有些事情郭嘉不说,他也不想继续往深了想,想太多,他害怕打破现在的这点默契,他情愿一直糊涂着,虽然是在自欺欺人的骗自己,可在文若这件事情上,这样难道不好嘛?非要搞清楚了又能如何?

    难得糊涂,有些事情想清楚了糟心,反而不如就这样一直糊里糊涂,这就是他对荀彧的态度,不用知晓真相,甚至是他害怕知晓真相。

    二桃杀三士,这一计是曹操对付袁绍的最后手段,逼不得已不会轻易使用,他有些后悔,要知道荀彧会用出来,他应该早一些与他商议,而不是现在事情出现而后悔,曹操有些无奈,甚至非常生气,可当郭嘉大笑出声说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时,他不解了。

    郭嘉笑着说道:“这件事一点都不早,袁氏三兄弟争夺世子之位几乎可以说是人尽皆知,而要对付袁绍,就现在来说,从外部是很难攻破他的,而内部也就只能从他们三兄弟身上做文章,可太早袁绍能够把这些麻烦解决,于事无补。

    太晚,大局已定,此计又会失去伤敌效果,而现在这个时候此计出现,只会让他们三兄弟之争更为激烈,但这一计要出效果,没有个三五年是不会有效果的,而袁绍应当已经知晓了我方用意,可他并没有兴师问罪,从中可以知晓袁绍虽然对这一计反感,但他为什么没有兴师问罪?

    这就说明了,他虽然知道了我们的心思,但没有心思,或者说他现在派人来可能都是无奈之举,甚至在心里还要感谢我们,可是他心里好像了,这样就能彻底确保了袁尚的世子之位,但袁谭和袁熙二人肯定不愿见到此事成真,接下来他们献帝斗争将会真正白热化,未来必然会因近日之因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